书城科普读物认识我们永久的家园(科普知识大博览)
26254500000018

第18章 海市蜃楼是如何产生的

你曾经见过海市蜃楼吗?如果幸运,你能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迷雾笼罩中的大海上,有若隐若现的些许高台建筑,色彩绚丽,美丽绝伦,这就是海市蜃楼。

尺体上说,海市蜃楼是太阳在适合的大气条件下活动,将太阳光反射到大气层而形成的扁圆、三角形、鸡蛋形等形状的幻影,通过反射作用,太阳光的颜色也发生变化,由此形成了海市蜃楼。

光线一般都是在密度均匀而平稳的空气中沿直线向外传播,当空气的密度出现不同时,光就不再沿直线传播,而发生弯曲,产生折射现象。

若想证明折射是怎样发生的,只要放一杯水将筷子斜着插入水中,透过杯子,我们就可以发现,筷子在水下那部分与露在水上的部分好像折断了,这种现象就是折射,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这两个不同密度的媒介中传播发生弯曲而产生的。

空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减小而递增,高度越低,则空气的密度越大,所以光的折射是普遍的现象,但光在空气中发生的这种折射现象极为细微,常被忽略不见。

只有在特殊的大气条件下光发生明照的弯曲,折射现象才会引人注意。

当空气密度垂直变化非常悬殊,光在大气中全反射或折射,此时光就能将远处的看不见的物体像镜子照物一般地投射到空气中,让人们看到幻觉般的虚像,这种虚像就是海市蜃楼。

地球表面有厚厚的大气层,日出时,当太阳在地平线附近射出万道光芒时,光线从水平的方向射向地球时,十分厚重的、密度不同且各层之间时常变化的低层大气常使太阳光发生折射,使太阳出现多种幻形:拉长的、压扇的、弯曲的……有时甚至另成形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丰富的想像力将这些奇形怪状想像成各种不同的影像。

受热空气的不间断对流使在其中传播的光线不断发生折射而多次改变方向,太阳似乎在摇摆、颤动。

我们形容日出时是“红日初升”,日落时是“残阳如血”。这两句话是形容太阳颜色的血红,这两种时候的太阳特别红也得归功于大气。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波组成太阳看似白茫茫的光线,在这七种光线中,紫色光波最短,红色光波最长。空气的微尘、水分、空气分子能起三棱镜的作用,把七色光分散开来,这种分散现象即是散射作用。

散射作用随波长的变短而加剧。日出、日落的太阳呈现血红是由于地平线上的太阳光穿透厚厚的空气时,蓝光和紫光被空气的散射作用减弱,剩得最多的就是红色光而形成。

以上所述都是太阳光在不同大气条件下发生的不同现象,而海市蜃楼即是由于太阳光的反射而形成,并非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