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回眸技术进步的辉煌(科普知识大博览)
26251300000013

第13章 东干人之谜

东干人是谁?他们就是生活在中亚地区已经120多年的陕西回族移民。

世纪下半叶,我国西北陕、甘、宁地区曾发生持续十多年的回民起义。起义失败后,数千名起义军民拉家带口,一路翻山越岭,到中亚逃生。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栖息在今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的楚河岸边时,当地的沙俄官吏便将这些来自天山东部的中国移民称作"东干人"。此后,这批陕西回族移民就与华夏大地彻底丧失了联系,成了一个栖息于中亚的新民族。

一个多世纪以来,东干人一直在只有自己人居住的村庄里生活,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目前,东干人主要居住在伊塞克湖和楚河之滨,此外,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这两座中亚大都市里也有东干人聚居区。东干人在19世纪89年代约有1.5万人,目前大约有12万人。

东干人至今还在讲一个世纪前陕甘地区的回族方言。他们把政府机关称作"衙门",把政府官员称为"大人",称店铺老板是"掌柜的","写家"则是指舞文弄墨的作家和诗人。对东干人而言,飞机仍旧是"风船",嫁妆依然叫"陪房"。

他们的汉语知识仍旧停顿在晚清年代,而他们对现代汉语几乎一无所知。东干语中的"老话"都是陕西方言,而像"芭蕾舞"、"导弹"一类的"新话"则多从俄语中转借。一般来说,除东干语外,东干族男女老少都会讲俄语。东干人也有自己的文字——用俄语字母把清代的陕西方言串联成拼音文字。

据说,东干人的这种书面语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好得不能再好的时期,由苏联的语言学家创立的。仔细想想,这竟可以算是将汉字拼音化的一次尝试。东干人的姓名也可谓"中俄合璧"。他们都有自己的俄文名字,比如马三旗村合作社主席老吴的全名叫吴·依斯哈尔·尤素波维奇,但在东干村内,人们还保持着100多年前的习惯,称他"老吴"。

虽然当年沙俄当局给了东干人新的民族称号,希望他们脱胎换骨,然而,东干人却有自己的文化选择。他们不仅固守自己的口头语言,而且还全力保留痛别故土时的生活习俗。正是有了他们灵魂中对传统文明不可遏制的依恋,今天踏上中亚大地的国人才会惊奇地发现,在东干人居住的楚河谷地,竟然保存着几座晚清韵味十足的"陕西村"。

走进东干人的民家小院,感觉就像到了陕西农村,那粮仓、水并、房檐上的一串串老玉米,都透着华夏文明古老的灵气。待客用的正房垒着一张大炕,热炕头的一边是装着全家细软的炕琴,正中则摆放着油渍斑驳的炕桌。盘腿坐在炕桌旁,吃上一碗男主人的"婆姨"精心拉出的面条,再伸长筷子,尝尝各种咸菜和炒菜的味道,人在国外的感觉就不知躲到了哪里。东干农民家家有"拉达"汽车,户户有粮食垛。对农民来说,这日子就算不错了。

据说,东干人极为看重婚礼,婚礼场面很讲排场。通常,新郎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整个一个旧中国的乡绅。新娘脚穿绣花鞋,头顶红花高髻,身着绣满龙凤图案的红色裙衫。虽说年轻人有权自由恋爱,但婚姻大事最终仍要由父母一锤定音。按传统,东干人一般情况下不允许与外族通婚,新人在婚后多半要与长辈共同生活。高宅大院儿,四世同堂,多子多孙,天伦之乐。东干人说,这就是他们憧憬的幸福生活。

楚河岸边的"马三旗"和"新渠"是东干人居住的两个大村庄。村民吃苦耐劳、辛勤劳作、精于耕种,多以种菜为生。中亚地区蔬菜价格奇贵,东干村与比什凯克、阿拉木图这些大城市又相距不远,这样一来,种植蔬菜让东干人每年都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与左邻右舍那些突厥族人的村庄相比,东干人的日子过得算是殷实富足。

同中亚其他各民族一样,东干人经历了前苏联时代社会生活的沉闷和平稳,也体验到苏联消亡后社会转型时期的动荡和机遇。在苏联解体10年后的今天,独联体各国的老百姓开始念叨前苏联那会儿的种种好处:当年整个社会的色调虽说没有现在艳丽,但大家至少都拥有平稳舒适、远近无忧的日子。东干人也对逝去的岁月依依不舍吗?东干人说,苏联时期东干人就种菜,现在还是种菜,日子没啥两样;东干族的人口数量太少了,少到不可能与左邻右舍争斤论两,同时也没人有意找你麻烦,过去如此,现在还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