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科普知识大博览)
26250200000013

第13章 爱迪生为何成为大发明家

翻开人类历史,可以发现,在科学技术史上有过种种发明或发现的人很多,但是像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那样,有那么多发明,而且在其84年的生命中,一直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为发明奉献生命的,可说极少。众所周知,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月11日,爱迪生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大家都知道,19世纪是科学的时代,美国与欧洲国家一样处于一个技术力量高速发展的时期,所有方面都在进行着彻底的变革与干预的时代。爱迪生的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是苏格兰人的后裔,曾当过小学教师。爱迪生在家中排行老七,是他母亲所生的最后一个儿子。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在出世以后几乎从来不哭,总是笑。灰色的眼睛,亮晶晶的。看起来很聪明,不过头显得特别大,身体很孱弱,看上去弱不禁风。他常对一些物体感兴趣,然后试图用手去抓。他的嘴和眼睛活动起来,就像成年人考虑问题时一样。他从来不停止他已决定做的事情。当他一学会走路,就不再喜欢大人的帮助。他的头发虽然很稀少,但却一根根地竖立在头上,一点也不听话,非常的难看。在他3岁的时候,他就会像一个大人思考问题时所做的那样,用手指理理自己的头发。

爱迪生的与众不同,不仅如此。很多小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问东问西。可爱迪生比一般孩子更为好奇,并且有一种将别人告诉他的事情付诸实验的本能,以及两倍于他人的精力和创造精神。他会经常提出一些很不容易回答的问题。由于他问的问题太多,他家里的大多数成员都尽量远离他的提问。只有母亲对他的问题永远尽可能地解释清楚。

他不但好奇爱问,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母亲很焦急,四下寻找,直到傍晚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放了好些鸡蛋的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很奇怪,总想自己也试一试。当时,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迷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当他又长大一些的时候,经常到邻居塞缪尔·温切斯特的碾坊去玩。一天,他在碾坊看见温切斯特正在用一个气球做一种飞行装置试验,这个试验使爱迪生入了迷。他想,要是人的肚子里充满了气,一定会升上天,那该多美啊!几天以后,他把几种化学原料配在一起,拿给为他父亲帮工的迈克尔·奥茨吃,他告诉迈克尔·奥茨说,吃了这种东西人就会飞起来。结果奥茨吃了爱迪生配制的"飞行剂"后几乎昏厥过去。爱迪生为此受到了父亲的鞭打和小朋友们父母的警惕,他们警告自己的孩子不要跟小爱迪生玩,要远离他。

这一切并未打击爱迪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反而更加强烈,并给他带来更多的麻烦。一次,他在父亲的农场里玩耍,为了想看看父亲的仓库着火后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他点燃了父亲的仓库,结果仓库化为灰烬。爱迪生为此遭到比以前更严厉的毒打。可他并没有对父亲生气。他继续着他的各种危险之旅。

爱迪生七岁时,出现了一件对他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的事。1854年,伊利湖南岸沿湖铁路通车,使得米兰运河的商船生意大减,并使生意的内容也开始发生变化。父亲的生意已没有办法再维持下去,因此他们的生活日渐困苦。为了另谋发展,爱迪生一家又再度迁居了,他们离开米兰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搬到新居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

爱迪生8岁开始上学,但仅仅上了3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校门,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成为了他的"家庭教师"。因为母亲当时是一家女子学校的教师,是一个富有教育经验的人,她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低能儿。据她平日留心地观察,阿尔不但不是低能儿,而且时时表现出非常优秀的品质来。爱迪生的母亲决心用全力教育儿子,使他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由于母亲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学习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退学回家不久,他就在母亲的指导下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如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休谟的《英国史》、席尔的《世界史》。他还读过托马斯·潘恩的著作,爱迪生被书中洋溢的真知灼见所吸引,并一直影响了他一生。

他还吃力地读完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本书教他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读了牛顿的这部杰作,爱迪生开始蔑视数学,这种态度并非是由于他不必借助数学就能一眼看出涉及数字的许多问题的中心环节,而是因为爱迪生家的一伙朋友帮助他解释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的许多疑难。爱迪生后来记下了他的看法:"我立刻得出结论,牛顿如果少知道些数字问题,他的知识面就会更宽。我从此开始讨厌数学,并一直不曾恢复起对它的好感……我把数字看成是一种数学工具,可以用它完成推理的逻辑结论,但它并不能帮助人们理解这一结论。"数年之后,他宣称:"我不是数学家,但我在这一领域里的名次可以处于领先地位。"接下去,他的话更为贴切,也更加狂妄,"我能雇来数学家,可他们不能雇我。"爱迪生后来在财富的积聚上远远超过了大多数数学家的原因,乃是他夜以继日地实验。

到了10岁时,他开始对化学发生浓厚的兴趣。他在休伦港自己的家中地窖里按照帕克的教科书做实验。他去商店里要了很多空瓶回来,在一个个的瓶子里装了不同的化学药品,常常搞得险些爆炸,或是发生别的事故。他的父母既因此担惊受怕,又为自己的孩子能懂得这些事情而感到自豪。为了不致惹麻烦,他把地窖充当实验的权利,受到很多限制,特别是在他试验后杂物零乱地放着不加整理时,他母亲就命令他把仪器药品统统丢出门去。但经他的苦苦哀求,她也觉得于心不忍,总是应允了他。本来爱迪生在贮有毒药的瓶上总标着"毒"字以示警戒,后来她发觉别的孩子也时常私自来试弄药品,觉得危险还是很多,坚持要他随时藏起来。

为了有足够的钱购买化学药品和实验设备,在他12岁的时候,他开始找工作赚钱。经过努力,他获得了在火车上售报的工作,每天辗转于休伦港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之间。

他一边卖报,一边还捎带着做水果、蔬菜生意,但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到图书馆去看书。他用卖报挣来的钱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当主编的周刊——《先驱报》。创刊号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既是社长、记者、发行人,同时又是印刷工人和报童。这是1861年发生的事情。1860年,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林肯当选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1861年,美国围绕解放黑奴问题,爆发了南北战争。这时爱迪生已经15岁了。

当时美国的铁路已很发达,但火车仍是旧式的,也就是由储藏室、抽烟室和载客室三节车厢组成一列火车。其中储藏室又分成三个房间,一间放货物和行李,另一间放邮件,还有一间是休息室。这间休息室由于空气不流通,所以并没有人到这里来休息,它就成了一个空房间。

爱迪生由于天天在火车上奔波,每天回家很晚,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如果把休息室改为实验室的话,在返回休伦港的途中,就可以尝试这项实验了。他在征得列车长的同意后,把地窖里的实验室搬到了奔驰的列车上。虽然做实验方便了很多,但意外也时常发生。有一次他的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突然着火,他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愤怒的列车长并狠狠地给了爱迪生一记耳光,从此,爱迪生的右耳再也听不见声音了。

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感恩戴德,但由于无钱可以酬报,愿意教他电报技术。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的童年时代,人们对电的兴趣正如我们现在对宇宙旅行一样浓厚。在被救孩子父亲的指导下,爱迪生试验发出了他的第一份电报。

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然而,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说,他们无意加快议程,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从此以后,爱迪生决定,再也不搞人们不需要的任何发明。

6月初,爱迪生只身来到纽约寻找工作。当他在一家经纪人办公室等候召见时,恰巧碰上那家的一台电报机坏了。爱迪生很快就修好了电报机,结果他谋得了一个比他预期要好得多的工作。10月他与波普一起成立一个"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在这里,他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五千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来。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没想到经理居然给了他四万美元。

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并且遇上了他未来的第一个新娘——勤快的玛丽。在纽瓦克,他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的发明,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他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春天,爱迪生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从发明的想象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六千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一千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

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是他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后来其他科学家利用爱迪生的这一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有了长足的发展。

爱迪生还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他用一条乔治伊斯曼新发明的赛璐珞胶片,拍下一系列照片,并将胶片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请了专利。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

爱迪生把他的实验室迁往西奥兰治以后,为了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他创办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又称为通用电气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

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五十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在庆祝大会上,当爱迪生致答辞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31年10月18日,这位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享年84岁。

爱迪生在晚年的时候患上了布莱特症、尿毒症和糖尿病。1931年8月的时候,他的病情就已加重,医生估计他已支持不了多长时间了。9月初爱迪生的病情又一次进入危险期,但他再次渡过难关。当他向大夫询问所开的药物将起什么作用时,仅为自己没有迅速痊愈感到失望。每天每时都有世界各地的人来探望他。教皇发来两封电报询问他的健康。胡佛总统关照每天把爱迪生的病情用电话告诉他。

爱迪生去世后,人们纷纷为爱迪生献上追悼赞辞,其中以胡佛总统的话最令人感动。他说:"所有的美国人都是爱迪生的受惠人!我们不仅生活上接受他的恩惠和利益,最重要的是我们继承了他的精神遗产!爱迪生从报童、电信报务员干起,最后,他却以人类的指导者结束辉煌的一生。在民主制度下,爱迪生就是用他的一生,来作为这个恒真的信念的楷模!爱迪生个人的信念,就是我们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藏!他为人谦虚,待人亲切,做事贯彻始终。爱迪生教我们:只要不懈的努力,必可达到目的。这就是他赐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