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发誓你没见过这些鸟
26244600000014

第14章 难道还有会弹琴的小鸟

听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有一种“琴鸟”,不知道这个名字由何而来,难道还有会弹琴的小鸟吗?我们一起去探探究竟吧!

琴鸟名字的由来

1798年2月,几位探险家到达了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山区,听说在那里能够找到一种美丽的鸟。为此,他们不辞辛苦,翻山越岭,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险,终于找到这种不知名的鸟。

这种鸟大小似公鸡,全身像是穿着黄丝绸衣,尾羽很发达,长在最外侧的两根尾羽竟然长达0.6米,上面缀有白斑和美丽的V字形赭斑;另有14根尾羽,每根长长的羽轴两侧都生长着如细丝般的羽片。由于这么多的尾羽沉沉地坠于身后,严重地影响了它们的飞行,探险家们很容易就能捕到它。探险者们认为它就是他们要找的山区雉(zhi)。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这种鸟,发现这种鸟的外形虽然很像雉类,如体形大小相近、腿粗壮、有发达的脚趾和长而直的爪,但它们身体的内部结构不同,这种鸟长有一个原始的鸣管和一条较长的胸骨,说明这种鸟更像是鸣禽。琴鸟为了美丽付出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占身体比例很大的尾羽给飞行造成了障碍。飞行困难的琴鸟翅膀逐渐退化,取而代之的是能够健步如飞的强壮的双足,使琴鸟由飞禽逐渐向走禽过渡。

更奇特的是,这种鸟长着14根修长的尾羽,几乎占身长的2/3,尾羽展开很像一把七弦琴的形状,因此鸟类学家给其定名为琴鸟。

琴鸟有大琴鸟、华丽琴鸟和艾伯特亲王琴鸟三种,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艾伯氏琴鸟,是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艾伯特亲王的名字命名的。但艾伯氏琴鸟没有华丽琴鸟一样的尾羽,但是身体下半部同样有丝质的美丽羽饰。

模仿其他动物鸣叫的专家

琴鸟不仅有出众的外表,还有模仿其他动物鸣叫的本领。它们能模仿其他鸟叫,模仿家畜的叫声,还能向鹦鹉一样学人类说话,甚至就连锯木头的声音和车辆的喇叭声,它们也能逼真地模仿出来。这一现象引起了很多动物学家的关注。经统计,琴鸟能够模仿的声音不下数十种,歌声婉转动听,舞姿轻盈合拍,面对这一成绩,相信就连人们十分宠爱的巧嘴八哥恐怕也要自叹不如了。

琴鸟还是歌舞表演家

琴鸟是一位杰出的歌舞表演家。每到繁殖季节,雄琴鸟就会在雌琴鸟面前展示自己的美丽,不停模仿其他动物的鸣叫,还要跳起华美的舞蹈,以这种方式博得雌琴鸟的青睐!雌琴鸟比雄琴鸟长得更为漂亮,羽色也更加艳丽,这在禽鸟界也是少见的,因为一般雄鸟要比雌鸟长得更漂亮。

更有趣的是:琴鸟不仅在自己求爱时唱歌跳舞,还会应好朋友园丁鸟的邀请,在园丁鸟求爱仪式上时唱歌跳舞,充当婚宴上的“乐队”。原因是园丁鸟不会唱歌,可是婚宴这么隆重的场合没有音乐怎么行呢?于是只好向琴鸟求助,琴鸟当然会欣然接受。

琴鸟建造大量土丘做什么?

每到繁殖季节,雄琴鸟就会在林间空地上建造十几个相似的土丘,这让人们觉得很奇怪。后来经过鸟类专家的观察和分析,才知道雄琴鸟这样做的原因。

原来这些土丘是雄琴鸟为自己的领域所做的标记,警告其他雄琴鸟不得侵入。等一个个小土丘建造成后,雄琴鸟便开始炫耀表演。表演时间一般是在清晨或黄昏。表演开始时,雄琴鸟先站在树上亮开嗓门高声大叫,仿佛是在招揽观众,然后飞下树干,登上土丘顶部,选好位置,便开始一串宏亮的鸣啭,唱到忘情之际,它的尾羽便逐渐张开并向上竖起形成七弦琴形。雄琴鸟的表演实际是一种求偶炫耀行为,是为了吸引雌鸟,达到交配的目的。由于琴鸟是“一夫多妻”制,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只雄琴鸟要多次表演,分别同被招来的若干只雌鸟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