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发誓你没见过这些鸟
26244600000011

第11章 中国最宝贵的鸟

说到国宝动物,小朋友们都会想到熊猫。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还生活着另一个国宝,它们不吃竹子,能够飞翔,但它们却几经灭绝,深受世界的关注。那么,你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位重要的朋友呢?

谁被称为“东方的宝石”?

这位朋友就是朱鹮(huan),它在鸟类中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目前已被世界鸟类协会列为“国际保护鸟”。

朱鹮神态优雅,体形端庄,相貌很美,长喙、赤颊、凤冠,洁白的羽毛下还夹着一抹丹红,顺着颈部披散着长柳形羽毛,身高约80厘米,全身的色调柔和而美丽。

朱鹮平时栖息在一棵高大的树木上,肚子饿了才会飞到水田、沼泽或山区溪流处,捕食蝗虫、青蛙、小鱼、田螺或是泥鳅等。

朱在中国的分布

在20世纪30年代,朱鹮分布区域达14个省(区)。北自黑龙江兴凯湖,南至河北、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台湾,西自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省。

20世纪50~60年代中期,在甘肃、陕西等地还能见到零星或集群的朱鹮。到20世纪70年代,朱鹮的身影消失了,人们以为它们已经绝迹了。

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陕西秦岭南麓洋县的姚家沟、金家河发现了7只朱鹮。这一发现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于是很快得到了国际野生动物组织的关注,为拯救这一濒危物种带来了新的希望。

东渡的朱感动日本

日本视朱鹮为国鸟。日本最后一只朱鹮死去后,日本人十分伤心。一些日本人也在自省:既然国家在很多方面都能做到世界领先,为什么却保护不了朱鹮的生命呢?

朱鹮在全世界都属于稀缺动物,日本曾多次希望能从中国得到朱鹮,以弥补国人心里的那道伤疤。后来日本天皇访华时,郑重地向我国领导人提出这个愿望,于是一对珍贵的朱鹮“友友”和“洋洋”开始东渡日本的行程,一路上专车监护,并举行了隆重的赠送仪式,这似乎比昭君出嫁时还要风光。1998年,一则好消息从日本传到了中国:“友友”和“洋洋”成功地哺育了第一只后代,这在日本引起不小的轰动,也让所有关注朱鹮的人再次看到希望。

朱为何换新衣?

当朱鹮处于繁育期时,羽毛就会出现神奇的变化,会渐渐变成一身灰色。原来这是它保护自己的一种“障眼法”。朱鹮从头到尾换上了深浅不一、犹如野战兵穿的迷彩服一样的羽毛。当朱鹮的羽毛在变化时,连专业的动物专家也难以认出。后来才得知,朱鹮还是朱鹮,只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它们不得不收起了自己洁白的羽毛,以一种低调的灰色外表抛头露面。

朱也是一夫一妻制吗?

朱在动物王国中素有“贞夫烈妇”之誉!它们不管春夏抑或秋冬,都会双双出来散步。无论是夕阳西下,潺潺溪边,刺骨严寒,白雪皑皑,它们都恪守着人类一直向往的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始终身影相伴。如果一方突然死去,另一方则会抑郁寡欢,悲鸣不断,最终也将追随逝者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