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食肉性鱼类是指大多数以鳃呼吸,用鳍运动,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和变温的海洋脊椎动物。现生鱼类共2万余种,其中海洋鱼类约有1.2万种,为鱼类中最繁盛的类群。
海洋食肉性鱼类从两极到赤道海域,从海岸到大洋,从表层到万米左右的深渊都有分布。生活环境的多样性,促成了海洋食肉性鱼类的多样性。但由于其生活方式相同,产生一系列共同的特点:海洋食肉性鱼类都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鳃,鳍状的便于水中运动的肢体以及能分泌黏液以减少水中运动阻力的皮肤。此外,在体型结构、繁殖生长、摄食营养和运动等方面都有共同特点。
海洋食肉性鱼类体型结构海洋食肉性鱼类体型一般可分为:
①鱼雷型,这类体型的鱼栖息于中层水域中,最善于游泳,如鲐、鲻梭、金枪鱼等。
②箭型。与鱼雷型相似,但身体更为延长,奇鳍后移,栖息于表层水中,善于游泳,如狗鱼、颌针鱼等。
③侧扁型。这种体型的鱼,背腹轴高度增加,左右两侧极扁,又可分为斑鰶鱼型、翻车鱼型和鲆鲽鱼型,分别栖息于近底层和底层。
④蛇型。这种体型的鱼身体细长,横断面几为圆形,一般栖息于海底植物丛中,如鳗鲡、海龙等。
⑤带型。这种体型的鱼身体高度延长为侧扁型,不善于游泳,如带鱼、皇带鱼等。
⑥球型。这种体型的鱼身体几呈球形,尾鳍一般不发达,如箱鲀、某些圆鳍鱼等。
⑦纵扁型。这种体形的鱼背腹轴高度缩小,体型扁平,如各种鳐、鮟鱇等。
海洋鱼类主要的运动和平衡器官分为两类:成对的偶鳍,包括胸鳍、腹鳍;不成对的奇鳍,包括背鳍、臀鳍和尾鳍。尾鳍着生于尾部末端,有转向和推动等作用。尾鳍可分为3种类型:原形尾,上下叶大小相等,如鲐、金枪鱼;歪形尾,上叶比下叶发达,有助于向上活动,如鲨鱼;正形尾,下叶比上叶发达,有助于向下运动,如飞鱼。
海洋食肉性鱼类的生长繁殖海洋食肉性鱼类的繁殖方式有3种类型:①卵生。绝大多数海洋鱼类属于这一类型,其特点是鱼类将成熟的卵直接排放于水中,进行体外受精,并完成全部发育过程。但也有少数鱼类(如一些鲨鱼)是体内受精,受精卵依然在体外发育。②卵胎生。主要特点是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体内发育,但胚体的营养是依靠自身的卵黄供给,与母体无关系,如白斑星鲨、白斑角鲨、日本偏鲨、许压犁头鳐、海鲫和黑鲪。③胎生。特点是卵在母体内受精发育,受精卵形成的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其营养不仅来自本体的卵黄,也需母体供给,如灰星鲨。
海洋鱼类的产卵量比陆生脊椎动物高得多。其产卵数因种类不同相差十分悬殊,从产数粒大型卵(如多种鲨鱼)到产3亿粒浮性卵(如翻车鱼)。一般来说,产卵后不护卵的鱼,产卵量较大,如真鲷产100万粒左右,鳗鲡产700~1500万粒;产卵后进行护卵的鱼,产卵量较少,如海马产卵数十粒到数百粒。
海洋鱼类的生长和年龄海洋鱼类在各阶段的生长速度和个体的大小都极不相同。据目前所知,个体最小的鱼类是微虾虎鱼,体长只有7.5~11.5毫米;最大的鱼类可达20米,如鲸鲨。鱼类长度生长的最迅速时期,通常是在性成熟以前;性成熟以后,鱼所摄食的大部分饵料用于性产物的成熟和储备越冬脂肪,只有小部分用于长度的增长,因而生长缓慢下来;到了衰老期,鱼类的长度生长几乎完全停止。海洋鱼类各个种的生长速度也不同,有的鱼孵出后一年即可长到与亲体一样大小,有的鱼却要经过许多年。
海洋鱼类的寿命依种而异。鰕虎鱼科和灯笼鱼科的一些种类寿命不到1年,而某些鲟科的鱼可活到100岁。产于中国江浙沿海的大黄鱼已发现最高年龄为29岁,大西洋鲱鱼最长寿命为23岁。有一些鱼类在第一次性成熟产完卵后,便全部死去,如大麻哈鱼和欧洲鳗鲡等。
生活习性营养和摄食营养是有机体的生活基础。鱼类的繁殖、发育和生长都是依靠摄食食物、获取营养和能量后完成的。在摄食食物的多样性方面,海洋鱼类在脊椎动物中居于首位。按所摄食食物的性质,海洋鱼类可分为3类:①植食性鱼,饵料以浮游植物为主,如遮目鱼、梭鱼和蓝子鱼。②肉食性鱼,海洋中大多数鱼类属于此类食性,如带鱼、石斑鱼、大黄鱼、鲸鲨和姥鲨。③杂食性鱼,摄食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食物,有动物,也有植物,并兼食水底腐殖质,如斑、叶鲹。
按摄食食物种类的多少也可将海洋鱼类分3类:①广食性鱼,以多种饵料为食。②狭食性鱼,以少数几种饵料为食。③单食性鱼,以某种饵料为食。
海洋鱼类不同的食性直接影响鱼肉的质量。一般肉食性鱼类的肉质较好,而植食性鱼类的肉质则稍差。但亦有例外,如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鲥鱼肉味十分鲜美。
洄游洄游是海洋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一般运动截然不同。一般的运动都是条件反射运动,常是由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运动。洄游则是一些海洋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和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洄游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
溯河洄游是指在海洋中生活,繁殖期间到江河(包括河口)产卵,它们一生中要经历二次重大变化,一次是其幼鱼从淡水迁入海洋环境,另一次是成年时期又从海洋洄到淡水环境中进行繁殖活动。因之它们在生理方面亦产生了有效的适应,方能克服洄游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溯河鱼类在溯河洄游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渗透压的调节。所有溯河鱼类都具有很好的调节能力,如大鳞大麻哈鱼在海中生活时期血液冰点下降为-0.762℃,在咸淡水中生活一段时期后则为-0.737℃,在到达江河上游产卵场时-0.628℃,血液中的盐分显著减少了,同时它鳃部的分泌细胞功能亦显著加强了。溯河产卵洄游的鱼类也相当普遍,如我们熟知的鲥、鲚、银鱼、鲟鱼、大麻哈鱼等。大麻哈鱼平时生活在海洋之中,到生殖时期,就集群溯河而上,它们逆水上游的能力很强,甚至途中遇到像瀑布那样的障碍,亦会克服重重困难,奋力跃出水面,越过障碍,达到目的地。大麻哈鱼产卵洄游的另一特点是“回归”性特别强,世世代代都不会忘记从海洋再回到它原来出生的淡水河流里来进行产卵繁殖。我国四大家鱼(青、草、鲢、鳙)等淡水鱼,在产卵前由下游及支流洄游到河流的中上游产卵,有的行程达500~1000千米以上,这是产卵洄游的又一种类型。
属于这一类型的代表以鳗鲡最明显,它们平时栖息在淡水里,性成熟后开始离开其索饵、生长的水域,向江河下游移动,在河口聚成大群,游向深海。由我国入海的鳗鲡,究竞游往何处?有的说在琉球群岛附近产卵。欧洲、美洲大陆入海的鳗鲡,业已证明在大西洋百慕大以南、水深400米左右的海区产卵。鳗鲡性成熟期较长,雄性的8~10年,雌性则更长。鳗鲡的洄游,一般多在夜间进行,开始洄游时身体肥满,但在长距离洄游途中消耗巨大能量,又不摄食,体质极消瘦,到达产卵场产完卵后,亲鱼大部疲惫而死。孵化后,幼鱼逐渐向原来的栖居处所洄游,其时幼鱼白色,头细,形如柳叶状,称为柳叶鳗,它漂泊于水面波涛间,回到欧洲的柳叶鳗须经三年之久,在进入淡水以前,始变为鳗形的线鳗。回到美洲的柳叶鳗,行程较短,约需一年时间方可变态进入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