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数字化与人类未来(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26242400000033

第33章 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传承

网络快捷的实时传播,传递文字、声音和图像方面无可比拟的能力,不啻为各种艺术形式打开了一扇天堂之门,民间艺术同样可以利用这一点。

数字化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民间艺术的推广工作,民间艺术的推广工作以前多以演出、展览这样的手段进行,不但成本高、见效慢,受众也少。我国的各类艺术场馆资源非常有闲,所以不但民间艺术,其他艺术的普及工作也往往难以开展。而数字化后,这些缺陷就不复存在了,数字化和网络的优势也成为民间艺术的优势。数字化能将民间艺术推向年龄层更广泛的受众,数字化和网络的推波助澜,可以把民间艺术推向最广大的人群,上网的人以年轻人居多,对于民间艺术普及和入门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与普通的展览、演出不同,网络的更新、增添内容几乎不需要投入更多成本,并且可以长期持续。这使得数字化后的民间艺术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无疑是网络最大的优势之一,相对于传统渠道接收反馈信息的漫长时间,网络上的信息反馈几乎不需要时间。对于民间艺术的推广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条件。我们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大众对于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看法,并以此做出相应的决策。

非物质遗产的数字化。非物质义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范围涵盖:口头传说,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带有十分强烈的地方色彩,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生命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是借助数字化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方式的一种较新型的保护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为保真的形式保存下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拍照、采访、记录、物品收藏等简单的工作层面上。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可以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资料如手稿、音乐、照片、影像、艺术图片等,编辑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于计算机硬盘、光盘等物质介质中。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其展现,并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受地域范围的限制,可以在虚拟空间中再现真实的历史地理信息,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向大众展示,充分展现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学科特色、文化特色,有利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创新,使我们能站在人类文化整体的大格局中去认识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借助于数字化手段,传统艺术文化发展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发扬光大,有效地获得“传宗接代”的机会,从而得到更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