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识:健康生活的5000个细节
26197600000015

第15章 医部(14)

人参具有滋补强身的作用,但不是包治百病的特效药,也不是长生不老药,同样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体虚、元气不足之人,可以用人参来滋补一下。但不分病症,不论体质,都用人参来治疗、滋补,不仅效果不好,还会给身体造成损害。

比如,动脉硬化的人不宜食用人参,因人参中含有抗脂肪分解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体内脂肪的分解,促进组织器官的脂肪累积。这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是极为不利的,会加重机体的损伤,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

另外,即使是适宜者,也不能滥用。若食用过量,会使面部或口唇起疱疹、血压升高。

8.服用维生素的学问

如空腹服用维生素,血液中浓度很快升高,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在体内未被充分利用,很快就从尿液中排出。

如果饭后服用,则被食物混合,机体可缓慢吸收,充分利用,特别是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维生素E,需溶于油脂后才被吸收。

维生素不可过量服用。

维生素A、D、E为脂溶性维生素,常与脂肪共存,服用过量后易沉积,产生毒副作用。

维生素B族、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轻度过量会随体内水分排出,但会破坏维生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比如,维生素中B族维生素服用过多,会引起维生素B2缺乏症。

因此,维生素的补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不可滥用。

9.服药间不宜饮酒

任何药物都具有毒副作用,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若在饮酒的情况下再服用药物,则肝脏既忙于解酒精毒,又忙于处理药物的毒性,很难达到两全其美。这样不但降低药性,达不到治病的目的,而且药物不能在正常时间内解毒或排出体外,造成药物中毒。同时对肝脏也是一大伤害。

10.服药应适量饮水

如果干吞药片或胶囊,即使药物过了喉咙,也常会卡在食道上。此时,药物很容易刺激食道黏膜,造成糜烂或溃疡。

因此,服药时要适量饮水,确保药物顺利通过食管入胃。

11.喉片不宜当糖吃

喉片很甜,特别是薄荷喉片口感甚佳。因此,一些没有咽喉不适的人,也喜欢含些喉片,甚至把喉片当糖片给孩子吃。

喉片虽甜,但它毕竟是药,不是糖。薄荷喉片虽具有收缩血管消肿止痛的作用,但咽喉无病而大量吃喉片,则会引起黏膜干燥破损,引发口腔溃疡。

有些喉片具有消炎杀菌作用,若口腔无炎症而大量服用,对口腔黏膜也有损害,甚至可以诱发胃肠疾病。

12.不可滥用速效感冒胶囊

许多人咳嗽、头痛、流涕、咽痛都服用速效感冒胶囊,甚至还常用来预防感冒,这样做很不好。

因为速效感冒胶囊内含有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过量服用可导致粒细胞减、过敏性皮炎、间质性肾炎,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13.服药不可滥加糖

有些药物,特别是中药,难免会有些酸辣苦等异味。因此,有的人常在服中药时要加些糖。这样做有时会产生很多弊病。

糖能抑制某些退热药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吸收,且有利尿作用。况且,某些药物是借助于苦味或其他异味的刺激而起治疗作用。

另外,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其中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能与糖中的铁、钙及其他杂质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某些成分凝固、变性,失去功效。

所以,服药不能因苦而滥加糖。

14.使用排毒产品不明智

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肠道内食物残渣的腐败产物,是体内毒素的主要来源。还有外部环境进入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污染的大气等。

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人体自身机能运转正常,完全可以依赖自身排毒机能,将毒素排出体外,不必依赖于保健品。

平日多运动,多出点汗,合理饮食,多饮水,多吃果蔬和杂粮,少摄入脂肪,维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以及充足的睡眠,即能达到最佳排毒效果。

如果滥用排毒产品,很可能会毒上加毒,没毒倒排出毒来了。

15.如何使用滴鼻药

使用滴鼻液前,要把鼻涕尽量擤干净,清除鼻腔内干痂。滴药时,头尽量后仰,使鼻腔底部低于口腔咽部,再将药液顺着鼻孔一侧慢慢流下,以免药液流入咽部。滴药后,轻按压两侧鼻翼,使药液布满鼻腔。

鼻窦炎患者,滴完药应保持原体位3~5分钟,尽量让药液达鼻窦开口,使窦口黏膜收缩,窦腔内的分泌物容易流出,并将分泌物擤干净,然后再滴一次药,药液可经窦口进入窦腔,起到消炎作用。

鼻黏膜干燥引起的鼻出血,可用薄荷石蜡油滴鼻液,滴药时将药液顺着鼻孔内侧慢慢流下,以起到润滑鼻中隔黏膜的作用。

滴药液时要避免瓶口处触及鼻部,以防污染药液。一般每侧每次滴3~6滴,每日3~4次。

16.怎样滴眼药水

滴药前应洗手,如眼部分泌物多时,应用消毒棉签拭去。

滴眼药水时,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后仰,眼向上注视,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撑开上、下眼睑,另一只手持眼药瓶或滴管,将1~2滴药液滴入下穹窿,提起上睑使药液充满整个结膜囊内,然后用棉球或干净手帕擦净周围的药水,轻闭眼半分钟至1分钟,并应压迫眼内角下方,以免药液顺着鼻泪管流向鼻腔,导致药效减低。

滴药时不可距眼太近,以免滴药瓶口碰到眼睑或睫毛而被污染,也不可将药液直接滴在角膜上,以免刺激眼睛,导致用力闭眼,使药液外溢。

17.怎样滴耳药

向耳内滴药前,先用棉签轻轻擦净耳道内的分泌物,必要时可用3%的双氧水清洗,以防分泌物阻挡或冲淡药液。

冬季滴药前,应把药瓶握在手心片刻,使药液接近体温再用,以免药液太凉刺激鼓膜,引起眩晕和恶心等反应。

滴药时头部倒向一侧,患耳在上。滴药时要牵引耳郭,成年人后上方,儿童向后下方,把耳道拉直,再将药水滴在耳腔内,使药水沿耳道壁慢慢流入耳底,并保持原体位3~5分钟,并用手指轻轻压耳屏数次,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然后用消毒棉花轻轻堵住耳道口。

滴药时,滴药管口不要接触耳部,以免污染药水,滴入耳内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每次3~4滴,1日3次。对于外伤性鼓膜穿孔急性期患者,禁止使用任何水样液体滴耳,以免影响鼓膜创口的愈合。

18.怎样使用肛门栓剂

塞入肛门栓剂前应清洁双手,并用清水或水溶性润滑剂涂在栓剂的头部,起润滑作用。

然后侧卧,把小腿伸直,大腿向前屈曲,贴着腹部(儿童可伏在成人大腿上),放松肛门,插入栓剂,并用手指轻轻推进,把栓剂送入肛门深处,婴儿约2厘米,成人约3厘米。

最后合拢双腿,维持侧卧姿势约15分钟,以防栓剂滑出。

19.上阴道栓剂的技巧

上阴道栓剂前应清洁双手,并用清水或水溶性润滑剂涂在栓剂的头部,起润滑作用。然后仰卧床上,曲起双膝,将栓剂的尖端向着阴道口,塞入栓剂,并用手指轻轻推入阴道深处。

最后合拢双腿,维持仰卧姿势平躺片刻。最好选择睡前用药。

20.如何给幼儿喂药

给小孩喂药是一件非常头痛的事,应该注意喂药的方法。

一般喂药前不要喂奶,也不要让孩子喝太多的水,避免喂药时呕吐不止。

喂药时,勺子不要顺着舌头直往里插,应把勺子从嘴角处插入,倒在舌边,等到咽下时再将勺拿出。

喂药后可给少量的酸味果汁,以避免呕吐。

如果孩子不合作,或是药味过苦,可在勺里放点果酱,哄其吃下。若是喂半颗胶囊药粉时,最好用饭粒或面食堵住半截胶囊的开口处。

21.如何使用碘酒

碘酒是碘和碘化钾的乙醇溶液,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生命力极强的细菌芽孢,也能起到消毒作用,如常见的破伤风芽孢,涂用碘酒后就可消灭。因此,常用于外伤伤口消毒。

由于碘对皮肤黏膜等组织有强烈刺激性,如使用的浓度过高时,可引起皮肤发泡、脱皮及皮炎。故用碘酒消毒皮肤时,待稍干后应用酒精脱碘,碘过敏者应禁用,新生儿应慎用。对于眼、口腔、会阴和其他黏膜等处的消毒,不宜使用碘酒。

碘酒禁与红药水合用,因红汞中含有汞,碘和汞可形成碘化高汞。碘化高汞有毒,对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甚至能引起皮肤损伤、黏膜溃烂。

碘酒和紫药水一起使用时,会使消毒效果明显降低或完全失效。

保健常识

1.影响一生的健康公式

最简单的健康公式是:健康与情感稳定性、运动锻炼、适度的饮食成正比,与懒惰、酒、烟的嗜好成反比。

大多数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而死亡的人都与不良习惯有关。心脏病、中风及高血压、糖尿病都与运动缺乏有关,口腔癌、肺癌与吸烟有关,肠胃癌、乳癌及前列腺癌与食用过量富含脂肪的食品及缺乏渣滓的精制品有关,喝酒过量会造成肝硬化、胃肠炎等病。

人的生命活动,有它内在的节律性。人的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符合其节律性,人体就健康,生命力就旺盛,就能延缓衰老而踏上长寿之路。

2.身心健康10条标准

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合适,身材匀称,站时头、臂、臀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不发炎,反应敏锐。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3.健康自我监测10法

体重: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公斤,超过者为不正常;

体温:基本在37度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度,超过1度为不正常;

脉搏:每分钟在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100次;

呼吸: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次数与心脉跳动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

大便:基本定时,每日1~2次,若连续3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

进食:每日保持在1~1.5公斤左右,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平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正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

尿量:一昼夜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连续3天24小时内尿量多于2500毫升,或一天内尿量少于500毫升为不正常;

月经: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

孕育: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3年不育为不正常;

睡眠: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不足4小时或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

4.10项健康危机

1.在30~50岁光景,即大腹便便,鼓起将军肚。此为酿发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的温床。

2.进行性脱发、早秃、斑秃。此为压力过大和经久精神紧张的外在表现。

3.女子过早闭经,男人过早出现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或丧失。

4.遇见熟人竟忘记姓名或称呼。

5.心算能力降低,靠数手指帮忙。

6.经常悲观、失落、发脾气,动辄怨天怨地,常常拿家人或下属当出气筒。

7.中年时段即频频排尿、排便,表明肾气不足或胃肠发生毛病。

8.经常眩晕、头痛、耳鸣,体检时医生又查不出具体的器质性疾病。

9.睡眠不实,稍风吹草动即惊醒,醒后不易再入睡,反而更感周身疲软。

10.干什么事情精力都难以集中,效率也每况愈下。

5.胆固醇与人体健康

胆固醇在人体内含量过高,就可能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但胆固醇在人体内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胆固醇是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和体液中的重要脂类物质,特别是在脑、脊髓等神经组织中含量最丰富。胆固醇不但是构成生物膜(如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而且对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有重要作用。

生活中不必因为食入了一定的胆固醇而恐慌,只要人体内的胆固醇代谢正常协调地进行,不断地在转化消耗,使体内每100毫升血浆中只保持150~250毫克的正常水平,便可趋利避害。

6.夫妻恩爱能延年

夫妻之间是否恩爱和睦,直接影响着双方的精神状态,而精神因素对寿命影响很大。人在精神好的时候,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它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

相反,如果夫妻不和,终日郁闷忧伤,就会使这种有益激素的分泌紊乱,内脏器官失调,发生胃痉挛,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闭塞、心脏病等。

夫妻恩爱,不仅在生活上可以相互关照,而且在心灵上也是一种安慰。这种精神上的慰藉,有利于身体健康。

7.腰围与寿命

腰与臀部的尺寸比例越大,因心脏病而猝死的危险性越大。50岁的男子中,体瘦而肚皮大者,在70岁以前29%有死亡的危险,而体胖腰细者,只有5%可能性。若一个男人其腰围与臀部同样大,属于最危险的范畴。

腰与臀的比例测定健康情况的尺度,对妇女不一样。因为女性骨盆尺寸不同。如腰部在67.6厘米以下,纵使身体过胖,危险性也较小。但若其腰部在77厘米以上,危险性就较大。

8.日常生活的最佳时间

1.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早晨锻炼应避开6~7点钟空气污染的高峰期。在上午10时和下午3~4时进行适量活动对身体最有利。

2.午睡的最佳时间。

午睡最好从午后1时左右开始,因为这时人体感觉自然下降,容易入睡。

3.晚上睡眠最佳时间。

晚上10时上床最佳,因为人的深睡眠时间一般在晚上12时至凌晨3时。此时人的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状态都进入最低期,为最有效的睡眠时期。人在睡后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便进入沉睡状态。

4.刷牙的最佳时间。

应在每次进食后3分钟内,因为此时口腔内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中的酸性物质,腐蚀溶解牙釉质。

5.保护皮肤的最佳时间。

人体皮肤的新陈代谢在夜间12时至凌晨6时最为旺盛,因此睡前护肤有促进皮肤新陈代射和保护皮肤健美的作用。

6.开窗通气的最佳时间。

上午9时至11时和下午2时至4时开窗通气最佳。因为此时气温已升高,逆温层现象已消失,沉积在大气底层的有害气体逐渐散去。

9.按摩头部可消除精神疲劳

人体大量的血液流经于脑,以供大脑的思维活动。进行脑力活动后,需要大量的消耗氧气与营养物质。当这些供应不能满足需求,或代谢产物滞留,均会导致神经紧张,产生疲劳。

按摩头部,一方面使大脑得以短时间的休息,另外,可以调节血液循环,带来充足养分,带走滞留的废物,起到消除精神紧张和疲劳的效果。

10.运动手指健脑

通过运动手指来刺激大脑,可以阻止和延缓脑细胞的退化过程,有利于保持大脑的功能健全。

指尖从事一些比较精密的工作,如练书法、绘画等,可锻炼皮肤的敏感性。活动一只手只能刺激对侧大脑半球,因此,平时可交替进行练习双手。

比如,经常伸屈手指,闭上眼睛摸按钮,培植花草,玩健身球或用手揉核桃,打球以及进行其他各种有益的活动。

11.练左手健右脑

右脑发达的人具有独创性,而左手是受右脑支配的,训练左手对开发右脑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