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边走边悟
26194500000050

第50章 权智谋略(1)

社庙之鼠

齐景公问晏子:“治理国家最怕什么呢?”

晏子回答:“最怕社庙里的大老鼠。”

景公不解地问:“寡人实在有些不明白,这话怎么说?”

晏子答道:“社庙是祭神的地方,用木头做柱子,外面糊上泥巴做成墙壁,老鼠十分狡猾,都一窝一窝地住在壁洞里。用烟熏吧,恐怕烧坏了里面的木柱。用水灌吧,又怕冲坏了墙脚。老鼠在里面安居乐业,生儿育女,人却束手无策,这都是因为怕毁坏了社庙的缘故。国家也有这种情况,大王左右不少亲信就是这样的大老鼠。”

边走边悟有很多社会的蛀虫,他们就利用了人们的这种思想来欺骗、坑害善良的人们,我们不能被传统的思想束缚,一定要除去这些祸害。

宰相办案

有位大臣死了,按照遗嘱,他的两个儿子平分财产。

刚刚分罢,两兄弟就争吵起来,哥哥说弟弟那份多,弟弟说哥哥那份多。两人闹得鸡飞狗跳,又扭成一团上衙门告状。

台府大人判决不下,只好由皇帝批准,请宰相来办案。

宰相张齐贤升堂,问道,“你们两人告的状属不属实?”“属实!属实!”兄弟俩一齐叫道。“好吧!”宰相命他俩画押具结,然后判决说:“哥哥说弟弟分多了,即命将弟弟那份财产换给哥哥,弟弟说哥哥分多了,即命将哥哥那份财产换给弟弟,即日割交!”

两兄弟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了。

边走边悟有些喜欢贪权夺利、争多论少的人时时刻刻都怀疑别人多占,以为自己吃亏,对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甲家入乙舍,乙家入甲舍”。

天下第一木匠

一个国家有两个非常杰出的木匠。他们都建造过很多雄伟的建筑和雅致的亭台楼阁。他们的手艺都十分精湛,难分高下。

有一天,国王突然想从他们两个之间选出一个最好的木匠。他决定让他俩比赛,谁赢了就封谁为“天下第一木匠”。于是国王把两个木匠宣进宫,让他们开始比赛,看谁在三天内雕刻出的老鼠最逼真、最完美。谁要是赢了,不光可以得到很多奖品,还有册封。

在这三天里,两个木匠都专心致志地工作,因为他们都希望得到“天下第一”的头衔。

到了第三天,他们都把自己雕刻好的老鼠交给国王。国王把所有的大臣都召集到王宫,让他们一起来评审。

第一个木匠的老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眼珠子还会自己转来转去,胡须也能抖动。

第二个木匠的老鼠远看还有点老鼠的模样,近看怎么也不像老鼠。

胜负立马就分了出来,国王和大臣们一致判定第一个木匠获胜。第二个木匠却站了出来对国王说:“陛下的评审不公平。”

国王问:“怎么不公平了?”

第二个木匠接着说:“要判定谁雕的老鼠更像真的老鼠,应该由猫来决定,您不觉得猫看老鼠的眼光比人要锐利得多吗?”

国王觉得第二个木匠说得有道理,就派人去抓几只猫来。

没想到,猫刚被放到地下,就都不约而同地扑向那只不像老鼠的“老鼠”,一个劲地啃咬,抢夺了起来。然而,却没有一只去光顾那只很像老鼠的“老鼠”。

国王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事实摆在面前,他只好封第二个木匠为“天下第一木匠”。

但是国王想弄个明白,于是问第二个木匠:“你是怎么让猫认为你雕的老鼠是真的老鼠的?”

第二个木匠笑着说:“其实很简单,我只是没用木头而是用的鱼骨雕的老鼠。猫在乎的根本不是像还是不像,而是腥味啊!”

边走边悟因循守旧只能让我们走进死胡同。抓住问题的关键,开辟新的道路,将会更快到达终点。

伪辩

法庭上,一个人被控谋杀。所有的证据已足够将其定罪,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死者的尸体。

在审判快要结束时,被告的律师知道他的委托人已经获释无望,但是仍不死心。

于是他说:“法官大人,在座的每一位女士们、先生们,接下来的事情将会让你们大吃一惊。”律师看了下手表:“你们认为的那个‘受害人’将在1分钟内走进法庭”。说完他把目光投向法庭门口。

陪审员们都信以为真,侧过头看着入口。然而1分钟过去了,什么也没发生。

这个时候,律师又说道:“其实,刚才我所说的只是一个虚构,但是所有的陪审员都怀着预期的心态看着法庭大门。这说明,你们每个人对本案中是否有人被杀,持怀疑的态度。因此,我坚持提出对被告作无罪判决。”

法官让陪审团下去商议后做出决定。几分钟后,陪审员们返回法庭,宣布了他们商议后的结果——被告有罪。

“为什么会是这样?”被告的律师质问,“我看见所有的陪审员都盯着门口,你们都存在着疑虑。”

“哦,是的。”陪审团主席最后说:“我们都看着门口,但是,你的委托人没有。”

边走边悟事实胜于雄辩。惟妙惟肖的伪装掩盖不住事实的真相,精心策划的骗局终有破绽之时。狐狸的尾巴终究会露出来的。

左公下棋

晚清重臣左宗棠十分喜欢下象棋,而且棋艺超群,罕遇对手。

再过两天,左公就要带领大军前往新疆剿匪。他想离开京城一去又是两三年,于是着一身便服到街上走走,看到一个老人正摆着棋局,身后立着一招牌,上书“天下第一棋手”。左公觉得此人太过狂妄,立即上前挑战,哪知道老人招招不敌,连连败阵。左公洋洋得意,命老人收起那块招牌,不要再丢人现眼。

两年后,左公新疆平乱归来。见老人居然还把牌子立在那里,心里很不高兴。便又去跟老人较量,可这一回竟然连战连败,没有还手之力。左公不服气,第二天再去,仍然被杀得落花流水。左公很惊讶老人的棋艺为何比两年前要高超许多?

老人笑着说:“两年前,你虽着微服,但我一看就知道你乃左公也,且你即将远征,因此让你赢我,好使你有信心立大功。如今你已凯旋归来,我就不用再客气了。”

左公心服口服。

边走边悟该让则让,该行则行。聪明的人每走一步棋都会顾全大局,不会只看着眼前的利益,否则只会全盘皆输。

网开三面拢人心

成汤在做部落酋长的时期,一日奉召觐见夏桀。他乘车路过杞邑,看见好多农人在田野里猎取鸟兽,一面下网一面祷祝着说:“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地下钻出的,从四面八方跑出来的鸟兽啊,请都入我们的网吧!”

成汤看见此种情形,慨叹着说:“上有残民以逞的君主,下有残酷不仁的百姓,无怪国事日非、生灵涂炭。如果人人都这样残忍,再这样赶尽杀绝,非但人类难以存在,鸟兽亦将绝种了。”

于是,成汤将农人所下的网扯去三面,仅留一面,并且祷祝着说:“蜘蛛作网以杀昆虫,本来就已觉得残忍,而人类仿效更觉不仁。今天我成汤网开三面,恳请世界上的鸟兽们,愿意向左的向左,愿意向右的向右,愿意向上的高飞,愿意向下的快跑;仅留这一面,捕杀那些糊涂不怕死的。”他一边说一边不住虔诚地磕头祈祷。

汉南地区的国家听到这个消息,深感成汤的仁德。于是,四十多个国家都归顺了成汤。人用四面之网捕捉野兽而未必能得,成汤仅一面之网,却能使四十余国归顺,可谓极具智慧。

边走边悟成汤仁慈,泽于禽兽,所以四方归之;内心格局深广、为人宽厚者,最适合担当领导的重任。

齐桓公散谷

有一次,齐桓公担忧地对管仲说:“大夫们多数都是兼并财产而不肯分出一点,使五谷在库中腐败却不肯散发给贫苦百姓。”

管仲说:“请您下令召城阳大夫来问罪。”桓公问:“这是为什么?”

管仲说:“城阳大夫的宠妾穿着华丽服装,连家里养的鹅和鹜都吃黄米饭。他的家里经常敲钟鼓,吹笙号,大摆宴席,而同姓的兄弟没有衣服来御寒,没有食物来果腹,这样的人让他在其位置,能向国家尽忠吗?”

齐桓公听后就召来城阳大夫,摘了他的官帽,命令封闭他的大门,不得随意出走。

那些受封赏的官宦之家见到这种情景后,立即争先恐后发放积存的粮食,送给远亲近邻。还有的功臣之家广纳城中贫病孤苦和不能自立的穷人,分给他们救济粮。从此以后,国中没有饥饿的百姓。

边走边悟赏罚都不一定要直接施到每个人身上,而是用杀一儆百和示范的作用,来向大家昭示一种好恶倾向,来取得要达到的效果。

曹操虽胜责己

三国时期,北方的乌桓经常骚扰边境,曹操决定讨伐乌桓,当时许多将领都认为这一举动十分危险,唯独谋士郭嘉极力赞成。后来曹操力排众议,采用郭嘉之计,率军出击,一举将乌桓打败,基本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班师归来,曹操调查当时有哪些人不同意北伐计划。

那些人认为要遭到曹操严惩了,一个个都十分害怕。不料,曹操却给他们丰厚的赏赐。大家很奇怪:事实证明劝阻北伐是错误的,怎么反而得到赏赐呢?

曹操说:“此次北伐,的确是非常冒险,胜得非常侥幸,完全是靠天意帮忙,这不能当作正常现象来看待。大家的劝阻,是出于万全之计,因此要奖赏大家,我希望以后大家要更加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此以后,大家更加尽心尽力地为曹操效劳了。

边走边悟有功劳归自己,有错误怪下属,这是领导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合格的领导者,总是能够肯定下属的成绩,承担自己的错误。最难得的是像曹操这样,即使自己力排众议而大胜,也绝不骄傲,而是充分肯定那些有一定道理的下属,这才是“超级揽心术”。

宋太宗的恢宏气度

宋太宗时,孔守正官拜殿前都虞侯。

有一天,孔守正与王荣等大臣在北园陪伴皇上饮酒,孔守正喝得酩酊大醉,就和王荣在皇帝面前争论起守卫边境的功劳来,两人越吵越气愤,失去了作下臣的礼节。

这可是对皇上“大不敬”的重罪啊,其他陪臣请求皇上把他们二人送交吏部去论罪,但是宋太宗却不同意,还派人将他们两人送回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清醒过来,一齐到金銮殿向皇上请罪,太宗说:“我那时也喝得太醉,许多事情都模模糊糊记不得了。”

边走边悟对下属,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讲究威严。但是,对一些小的毛病或无心的冒犯,却用不着大动干戈。一个领导者的成功,离开不了恢弘的气度,而恢弘的气度,往往就在这点体现出来。“有容乃大”,对任何人都适用,对领导人更重要。

宓子舍麦有道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宓子作单父县长,齐国的军队有一次要攻打鲁国,而齐军的行军路线必须经过单父城。

单父的老人们向宓子请求说:“地里的麦子已经成熟了,迟早要割,如今齐国军队突然要借路行军,恐怕来不及做到人人自己收割自己种的麦子了,请你任凭人们出去收割吧!不要管是不是他种的。让单父的百姓增加些粮食,总比留在地里,让敌人获得资助强些。”

百姓们反复要求,宓子都不同意。没过多久,齐国的军队侵入到城外的麦地附近,抢收了麦子。

当时,鲁国的执政者季孙氏听说后发怒了,派人去斥责宓子。

宓子皱着眉头说:“如今这里是没有麦子了,但明年可以继续种。如果按照百姓的提议,让不耕种的人趁机获得粮食,就会使他们越希望有敌人入侵。况且单父城一年的麦子产量,对于鲁国来说只是九牛之一毛,并不影响鲁国的强弱。如果使老百姓有了侥幸获取的心理,世风坏了,对鲁国所带来的损害会几代人都恢复不过来。”

季孙氏听了使者回来后的报告后说:“我真是惭愧,如果地下有一个门的话,我真愿钻进去,不然,怎么有脸去见宓子呢!”

边走边悟眼光长远,则不会被眼前小事困扰,宓子的做法对于解救危难似乎有点迂腐,但对于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则关系甚大。

秦王献宝灭蜀

秦惠王时,秦国想灭掉蜀国,但由于蜀国交通不开,大军难以进击,因此秦国谋划了很久灭蜀的计划,却一直无法如愿。

后来,一位叫张仪的纵横家,向秦王献了一计,秦国就轻松地把蜀国灭掉了。

原来,张仪知道蜀王是个贪利小人,最喜欢中原的金银珠宝。因此他让秦王发出告示召集天下名匠,说秦国发现了一块特大的红玉,欲雕成一空心大玉牛,牛腔内盛以黄金,夜间可发七彩之光。

蜀王得到消息后,大感兴趣,很想见一见此等宝玉。

接着,张仪再让秦王去蜀国游说,说秦国想把玉牛送给蜀国,但由于道路难行,无法运送。蜀王一听,高兴不已,于是征调数万民夫兵力,用了三年时间在秦、蜀之间修了一条可通马车的山路。

山路修好以后,令蜀王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不是玉牛,而是秦国的精兵。不久,蜀国就被秦国灭亡了。

边走边悟在利益的引诱下,敌人可以变朋友,朋友也可以成为敌人。因此,只要懂得运用利益的吸引力,很多计谋都值得好好推敲。

死姚崇算活张说

唐玄宗时,姚崇与张说一起当丞相,但二人之间经常明争暗斗,有时连皇帝也难以调解。

这年,姚崇得了重病,他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告诉自己的几个儿子说:“张丞相与我不和,但这人向来喜欢奢侈,尤其嗜好服饰玩物之类。我死后他一定会前来祭奠。在他来之前,你们可把我平生搜集的佩饰玉玩都摆在供案上,假如张说注意这些东西,你们就见机送给他。

“待他收下后就请他为我写篇神道碑,得到他写的文章后马上记下来。先准备好石碑,拿到文章就镌刻,并把它送给皇帝过目。张丞相考虑问题常比我慢,几天后一定要反悔。假如他收回碑文,就告诉他皇帝已同意,并领他看刻好的石碑。”

姚崇死后发丧,张说果然前来吊唁。刚进厅里,他就盯住了摆在灵案上的诸多玉器宝玩,看了三四遍。

姚崇的家人全都像姚崇告诫的那样去做。等到祭文写成,叙述姚崇生平,生动而详尽,人们称赞它是杰作。姚崇的儿子们见到碑文后立刻呈给皇上,皇上御批“可”,便速请人刻在石碑上。

几天后,果然张说又派人来索要稿本,借口文辞不够周密,想要重新删改。姚崇的儿子们领来人看碑文,并告诉他已奏请皇帝过目。来人回去后告诉了张说,张说非常悔恨,抚着胸说:“死去的姚崇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我今天才知道我的才能比不上他呀!”

边走边悟如果能深知对手的喜好、特性,针对其性格用计牵制,就可以让自己的对手诚服自己。

韩琦弥合皇家恩怨

北宋英宗赵曙初即位的时候,有一天慈寿皇太后送一封密信给宰相韩琦,诉说皇上和高太后都对她不敬重,其中有“为孀妇做主”的话,并密令宦官伺机替她报仇。韩琦便带了信去见皇上。

他说:“我不敢惊动皇上,但有一封信必须要献给皇上,要当面说清楚,只是不要泄露出去。皇上能有今日,全都是当年慈寿太后出的力,这个大恩不可忘记。虽然她不是你的亲生母亲,但只要多尊重她、奉养她,这样就自然不会有什么事了。”

宋英宗虽有些疑惑,却还是说:“我一定记住你的话。”

韩琦拿出信又说:“这封信上所说的话,我可是担当不起,希望皇上秘密把它烧毁,如果泄露出去,则挑拨离间的人就会乘虚而入。”

皇上认为这样做得对。从此以后,两宫太后关系很融洽,没有人看出她们原先的矛盾。

边走边悟防患于未然,是智者用心考虑的事,只有愚蠢的人才会等事情发生后手忙脚乱的应变,只有狡诈的人才会盼望事情发生,以显示自己的才干。

管仲买鹿弱敌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谋略过人,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征服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但唯一令齐桓公没办法的就是楚国,齐桓公屡派大兵攻打,但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