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这些原因,我们期望亲人好、朋友好,自己也会连带好。如果他们不好,感情自然会淡一些,但给予亲人良好的愿望和支持却是在亲情、友情存在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而不会因为他们先满足自己的期望或条件后才有爱的施予——如果忽略遗传潜在的支持因素,亲人之爱就是自我之爱,是无条件的(自虐者除外)。当我们能明白,孩子是独立的自我,我们仅是他们发展的跳板,我们就不会再以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不再让他们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愿望,我们不再占有孩子,孩子不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而是让他们做符合他们自己需要的事情——我们轻松了,孩子解放了。
29、主题一句话觉意识的自主发生启动了个
体自我认识的建立。从幼年到成人,每个人的行为机能表现,和其人格特征有关,更和人的年龄、阅历体验有相应的关系。中、小学生认知情绪的发展特征,明显表现在课堂的行为反应中:小学生回答问题踊跃大胆,表现欲望强烈,易与鼓动,对自己表现的状态审视、反省、觉察趋向于无。而中学生自我觉察能力随着自主逐渐产生而增强,基本见不到儿童期“无所顾虑”表现的反应。
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处于认知自我、建立自我感的初期,也是关键期(觉察性自我而非童年的未觉察自我),认知情感多处于彷徨困惑状态,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无以定向。因为自主的迅速萌发,“我的身心我做主”确立自我存在的念头逐渐强烈,并因为简单局限与家庭、学校为主的“人造温室式”生存环境,使中学生表现出“无所畏惧”的叛逆。他们的自我存在认知确立,更多地依赖于主观反省,自我审视依赖于对外界反馈信息过多“主观”的理解。
中学生的认知行为发展机制尚处于初期阶段,认知机能发展层次相应的客观阅历体验比较薄弱,再因为主观对自我行为始终制约(任何时候任何健康的人都脱离不了主观的制约作用),使他们的自主行为过多表现“脱离客观”的主观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客观机能”逐渐加强,回首看到的是更多“曾经的幼稚”。30、主题一句话当选择的权利摆在人类的面前,人类就开始了自主的萌生,面对环境,人类不仅是拥有利于生存的应激反应,更有优化生存的自主反应。个体的应激反应及自主反应,都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产生的。区别在于:相对于事件的发生,个体应激一般是接受刺激之后的反应,而自主一般是在事件发生之前的反应;相对于威胁的存在,应激一般在威胁存在后发生,而自主一般在威胁存在前发生;相对于行为发生源头,应激一般是应对刺激的直接需要(接受性需要)产生的行为,自主反应一般是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自发性需要)产生的行为。
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个体必须接受的直接刺激,产生的是应激行为;一种是个体有权利选择的影响性刺激,诱发自主行为。自主也就是哲学上所提到的为实现“内部需要”的行为表现。如果说自发和自觉有所区别,那是说行为原生和能动应用策略的两种认知状态的差异。
31、主题一句话意识的划分
【“每个受过教育的人肯定已经熟悉无意识的思想。”(Jahoda,1977)有历史学家指出,弗洛伊德可能已经见过其他人撰写的有关意识的不同水平、自由联想及婴幼儿性欲的书。】
——人格科学意识分类表
意识分类标准能否为自我控制能否为自我觉察能否归属自我主观系统类别有意识无意识觉
意识潜意识自我意识非自我意识
也许是翻译或用词的混乱,使意识的相关概念稍有混乱。
意识是存在于生命的,不管是否能为个体自我感觉到、反省到。能被个体当前感觉到或反省到的意识通常被称作“觉意识”,而不能被个体当前感受到或反省到的意识通常被称作“潜意识”。在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是“有无意识”的说法,“有意识”通常指那些可以被我们自己控制的行为意识,而那些不能被自我控制的行为意识则被称之为“无意识”或者“下意识”。
觉意识和潜意识是根据意识可被觉察性的意识分类,“有无意识”是根据意识的可否控制性分类,另外,根据意识的归属性质还可以将意识分为“自我意识”和“非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产生于自我主观需要的意识,如信念、理念等,相对于非自我意识可以将其形象地比作是根深蒂固的意识;非自我意识不是滋生于自我需要的意识及从外界获取尚未内化的意识,如所有我们耳闻目睹的、但尚未能为我们深刻理解把握的一切感知。非自我意识要转化为自我意识需要排除自我意识保护的壁垒,如借助速示法将一些理念植入自我意识,再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重复累加刺激,使“非自我意识”逐步渗透入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不仅有对非自我意识的外部意识屏蔽,还有封闭隐藏自我内部意识的壁垒:个体因为自保生存防御性的“进化训练”,自我真实的意图因为防御性本能限制自我不能随意性自如表达,自我“真实”表达被自我防御意识抑制,此时需要“解除”自我防御意识的自我保护壁垒,才能获得自我意识的真实表达,如眼动疗法技术就是通过吸引个体视觉的注意,解除个体自我防御意识保护壁垒的有效方式。
无意识还很容易让我们和意识的不存在相混淆,只有生命不存在了才有“无意识”状态,当个体死亡了,他的意识也不存在了,也就是“无意识”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相对,而“有意识”也容易被理解为“意识的存在”的“有意识”。也就是说,用“有”“无”来限定意识,容易引起误解。由此,我们可以用潜意识来代替无意识的使用,以避免混杂。如一些不经意的无意识行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潜意识行为。同样,我们也需要用相应的称谓来代替生活里有意识所指的意识。
生命个体产生的意识,可以分为未能为个体自我觉察的意识和已经为个体自我觉察的意识。
未能为个体自我觉察的意识行为是潜意识,那么,已经为个体即时感觉到的意识行为就可称作“觉意识”。觉,就是觉察控制,能被觉察的意识就是对意识的元认知行为,就是对意识行为的控制,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有意”意识行为。之所以不称之为“有意识”,一则是易于“有无”意识的“有”意识混淆,且只要生命存在,意识就存在,“有无意识”是生命极端状态的表现,在生命世界范围内暂时没有讨论的意义;二则有意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实指自我元认知指令下的意识行为,是为觉察自我系统控制的意识行为,与“潜”的不觉察相对称之为可觉察的“觉意识”(有意识和无意识在生活里通常被简称为“有意的”和“无意的”,而不是“有意识”和“无意识”)。
32、主题一句话行为的难度会影响潜意识和觉意识的互相变动转化,潜意识和觉意识的无缝组合共同影响着行为模式。
【各种意象,或者唤起了我们认为一定意味着什么的情感。但我们做的大多数梦都是荒谬的、模糊的,或者只是一些看来和任何事情都无关的不连贯的意象。】
——人格科学“梦的荒谬”,是不能为我们觉意识所理解接纳的个体反应(接纳了就不会感觉荒谬)。反之,这些荒谬的现象正是我们内心压抑的认知情节反应。梦的意向模糊、不连贯,和觉意识的清晰逻辑相反。潜意识和觉意识是互相补充依存的意识的两个方面,如同阴阳两面。虽然潜意识和觉意识的存在状态不一样,但是同时承担协作完成个体行为自我控制的任务。而且两种意识总会互相转化(当习惯了的或自动化了的身心行为及很多自我保护的本能性反应,都是觉意识转化为潜意识的反映;再如梦中表现的潜意识虽然不一定为个体理解但可以为个体觉察到,则是潜意识转化为觉意识的反映)。所以,我们不能用冰山的比喻(潜意识作用刚发现的夸大化认知反映)来衡量潜意识和觉意识对人个体身心行为的影响作用,而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讲一个有关意识转化的实例:我午餐的习惯是,餐前倒满一杯热水,以便在餐中疏导食物入胃。冬天热水凉得快,所以平时喝水随手就盖上了杯盖以作保温。但是,吃饭时如果杯盖一直盖着,吃完了饭菜水还是烫的就没有办法起到润胃下饭的作用。因此,很多午餐时候,倒好了热水潜意识会随手将杯盖盖上,但觉意识会将杯盖打开。但在非午餐时候,偶尔会忘记了盖上杯盖保温。这是两种需要的意识冲突,并不能因为一种意识需要的存在轻视了其他意识需要的存在作用,潜意识和觉意识共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33、主题一句话意识发展的趋
势意识是生命的基本性征之一。有生命的个体,为了自我保存,与环境间的互动、能量交流是最基本的活动需要,接受环境的刺激并予以适当的反应,个体发生所有的刺激-反应生成了意识。
进化是生物存在发展的趋势,符合“联系、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生命体在生存过程中,通过个体生命过程的延续,表现生命漫长的进化历程;在这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不仅生命个体的结构、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如脑的变化、由爬行到直立等,而且,人类的精神机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从呼号到语言,从愚昧到文明。
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变化规律表现在人类所有的生存行为,都表现出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历程,最突出的表现是生存意识活动,表现出“从潜意识到觉意识”的发展变化,从低自我到自主的产生。
当生命不存在,依附的意识也将不再存在:这是指有意识和无意识(而非生活俗语所指的有意和无意),即是意识的有无。意识是个体生存机体内、外环境刺激个体神经系统产生的反应:能为个体认知觉察到的刺激-反应就是觉意识,不能为个体认知觉察到的刺激-反应就是潜意识。觉意识和潜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没有潜意识就不存在觉意识,觉意识被自我忽视则为潜意识(生活里常见的习惯性及下意识行为等),当潜意识被个体注意挖掘了出来就变成了觉意识(梦的回忆解释、反思等)。34、主题一句话很多环境中,强调潜意识和觉意识的区别完全没有任何意义,最后只剩下意识自我倾向行为和非意识自我倾向行为的差别了。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人格模式都是其本人的近似人格模式。
【尽管荣格主张不同人格类型的根源和结构是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但后来的荣格派心理学家发现,他们通过被测者对自己行为和情感的自述,能够确定他的人格类型。】
——人格科学人格表现为个体较稳定的行为模式总和,因为人格行为已成模式,所以每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都是在潜意识的作用下“自动化”完成的。潜意识和觉意识是相互转化的,当行为模式作为习惯式表现,觉意识作用的行为就转变为潜意识作用的行为;当稳定的行为需要调整时,觉意识起到调整的主要作用;当行为模式被纳入人格范畴,个体的行为模式通过人际关系作用施加于他人,并通过他人的镜面反应作用关系和自我反省途径形成对自我人格模式的认知,并将这一认知储存于觉意识当中。
我们是否关注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没有特定的要求,没有对比的前提,我们很少会调用觉意识予以自我审视的,由此就好像人格的自我认定是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一样。因为潜意识和觉意识没有绝对的界限,意识的“潜、浮”表现仅是相对于个体自我行为审视内省与否,所以,个体对自我人格的自我描述存在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一个人的人格到底是什么状态,如果做确切详尽独一无二的全面描述,至今尚是不存在,我们看到的自己和他人看到的自己,都是个体人格的“近似值”——近似人格模式。
35、主题一句话如果说生理机制发育成熟的过程
可以形象比作“梭子”,那么心理机制发育成长的“速度”则可以借助“金字塔”形象表现。
【人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我们处理以后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格科学个体早期的体验将成为个体后期行为发展所需的重要基础。当我们面对生活问题的困扰而理性无从作为时,潜意识对个体行为的指挥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人的“第六感”效用;当然,潜意识的负面效应也是可怕的。当我们能对潜意识的作用有适宜良好的限制、能按个体发展需要有效调节时,理性的价值、心理科学的价值就会充分表现出来了。从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存在明确时,人类已经开始了潜意识对自我调节控制作用的研究和探索。
早期的经历体验之所以如此重要,对人格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人格系统主体结构的构建组成占有很大的比重,和所有生命进化而来“要以最短的发育期应对生存危机”的生存发展需要相对应的。我们又可以借助古老的金字塔比喻生命机能从萌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生命的机制从细胞分裂到个体结构完善,发育的“速度”是从快到慢的,尤其是生命萌发初期的细胞分裂过程可用“剧烈反应”予以形容。人的生理机制发育成熟一般在30岁左右达到顶峰,但心理机制的发育会因个体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我们借用大思想家孔子的那句话“四十不惑”,作为一个心理机制成熟可参照的标准。
36、主题一句话注意力是区分意识的标杆之一:被自我关注了的意识成为觉意识,未被自我关注的意识就是“潜意识”了。从这个层面上说,潜意识好像是自我的自动化意识行为,而觉意识是自我的制动化行为。
【……认为,伊底完全隐藏于无意识中。伊底冲动处于意识之外。实际上,由于大部分伊底冲动与性和攻击这两个主题有关,所以意识不到这种无意识的东西,或许是件好事。】
——人格科学不是“意识”觉察不到无意识(潜意识),当“潜意识”还是潜意识时,是“有意识”不能觉察到潜意识的存在。确切地说,是脑机制有限机能的作用无法、也不可能使所有的意识进入“有意识系统”,感知的信息是海量的,注意能力是有限的,自然分配信息归入相应意识系统是脑机制机能之一。37、主题一句话存在性忽略是人格逃避性反应的主要方式。
【癔病患者的问题,特别是对诸如无解剖意义上的瘫痪症、有健康的视觉器官却不能正常地看、无缘无故的短期昏厥以及无法解释的健忘症或记忆缺失等问题……】
——人格科学不能为自我觉意识控制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潜意识控制下的行为范畴。潜意识行为是潜意识控制个体生物性(生理性)活动机制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