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26191200000039

第39章 人格论——社会章(9)

——人格科学我们可以断言,在原始的母系社会里,女性更看重男性的“realman”(真男人或者男人气)。生理不能等同生殖,年轻不能等同生殖的能力,而年轻和生殖能力仅是存在相关,且生殖能力不是年轻女人吸引男人的全部因素,更不是核心因素。“所有37种文化中的女性都说她们喜欢年龄大一些的伴侣”,这样的研究结果只能说明,处于父系社会背景下的社会资源控制弱势位置的女性,基于寻求保护、获取生存平衡的基本欲望,产生对成熟男性的社会倾向性选择的现象,恰恰反驳了前面选择异性基于生殖能力的推断。

进化论者立足于个体发展的生物性,不仅忽略了社会化的需要,而且恰恰忽略了生命生物性的基本性需要,偏偏要把人的基本性本能需要冠以“高尚”的生物性遗传目的。还有类似“根据父母投资分析”的说法,借用今天的社会化“高端概念”(投资论)说明人类原始的智慧,其实,人类的这些行为并不需要什么觉察到的智慧,仅是人类生存需要、“获得性”支持(家庭支持、种族支持、社会支持等)的遗传积累“潜意识”生存行为反应。

表137种文化中认为配偶与自己的最佳年龄差的平均值样本男性女性样本男性女性非洲法国‐1.944.00尼日利亚‐6.454.90德国‐2.523.70南非(白人)‐2.303.50英国‐1.922.26南非(祖鲁人)‐3.303.76希腊‐3.364.54赞比亚‐7.384.14爱尔兰‐2.072.78亚洲意大利‐2.763.24中国‐2.053.45荷兰‐1.012.72印度‐3.003.29挪威‐1.913.12印度尼西亚‐2.724.69西班牙‐1.462.60伊朗‐4.025.10瑞典‐2.342.91以色列(犹太)‐2.883.95北美洲以色列加拿大(英语)‐1.532.72(巴勒斯坦人)‐3.753.71加拿大(法语)‐1.221.82日本‐2.373.05美国(大陆)‐1.652.54台湾‐3.033.78美国(夏威夷)‐1.923.30东欧大洋洲保加利亚‐3.134.18澳大利亚爱沙尼亚‐2.192.85新西兰‐1.592.91波兰‐2.853.38南美洲南斯拉夫‐2.473.61巴西‐2.943.94西欧哥伦比亚‐4.454.51比利时‐2.532.46委内瑞拉‐2.993.62芬兰‐0.382.83平均值‐2.663.42注:负值表示喜欢年轻配偶;正值表示喜欢年龄大的配偶,引自Buss(1989)此表显示的调查结果是父系社会生存资源控制关系的典型反应。在以女性为生产力主体代表的母系社会里,相信是另一番景象。

56、主题一句话受教育程度是拥有文化资源多少的一般社会化标志,同时也是个体生存能力大小的标志之一(受教育程度和智慧相关,智慧和生存能力相关)。

【在一项对未婚女性的调查中,被调查者说她们希望嫁给一个比自己挣钱多并且受教育程度更高的男人。(Sprecher et al,1994)大学里的女孩说,她们发现在交往中属支配型的男孩比那些温顺的男人更具有性的吸引力,她们也更想与之约会。(Sadalla,Kenrick,& Vershure,1987)根据进化论人格理论,支配型的男人比处于社会底层的男人更有可能满足家庭的各种需要。】

——人格科学受教育的程度既表示对社会精神另一种资源的占有,同时也代表对其潜力的期望、遗传后代的优化。在这里进一步明确反映了,控制性在社会当中的决定性位置和控制在当今父系社会里存在的状态。

57、主题一句话我们现在所说的年龄是物理年龄,并非生理年龄。物理年龄简单易得,生理年龄的获得暂时比较困难,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心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的衡量都是以物理年龄为参照的。

【他说,“我喜欢工作,我一个星期工作7天,我不介意时间。当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论是早上5点还是晚上10点,我都会工作。之后,我才会去注意其他的事情,时间不代表任何东西”。(in Lax,1991)】

——人格科学时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方便行为认知的度量参照工具,完全是人为的存在,或者说是一种说明事物运动变化的相对假设性的存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是一种物理化度量时间,是通过钟表的“匀速运动”把时间有形化——物理时间是事物运动的运动参照,是参照自然季节、地球旋转的规律创造了物理时间的存在,但并不是生物寿命存在的生理性时间。

时间和空间是衡量事物运动变化的标志,但因为认知的有限,使人类已经建立标志的固化反而对人的认知产生了约束限制。

比如生理时间:所谓生理时间是指可以衡量生物个体生存状态运动变化趋势的标准,个体的生存状态如何,在时间维度是通过“生命存在持久性”表现的。任何生命存在与否,是以生与死衡量的,生就是存在,死就是不存在。生命体结构不同,寿命就不同,存在的时间虽然都是一生,但因为生存状态的差异使他们拥有独特的一生,物理时间各不相同。从生到死,这是生命基本的过程。但如何衡量一个生命体的生存状态,特别是通过时间维度如何衡量,不是物理时间可以承载的。每一类生命体都有自己的寿命标准,有的是“数百年”,有的是“数百秒”,但我们相信,对于每一种生物,从生到死的经历都是轰轰烈烈、非常有意义的,每一个生命过程都是个体自我守护的一个历程,尽管各自的认知感受标准不同。因此,对于每一类生物体,衡量其生存状态可以依据其独特的生存持久状态,建立他们的生命持久时间标准。如人类,可以分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并通过“物理年龄”量化确立。

对于猪马牛羊呢?对于花草树木呢?每一类生物我们都可以建立相应的生存状态生理性时间衡量标准,这样我们就会对生命的时间存在认知得更全面,对生命的存在状态了解得更清晰,避免混乱。

当然,每一种生物存在的寿命一般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如人类的平均物理年龄,也在稳定中发生变化。其他生命也因为和人类生命共存性发生类似的变化。

生理时间除了具备衡量不同物种生存状态的认知价值,还有其他价值么?答案是肯定的。在我们的生活里已经有确切的发现。如有的老人生理年龄远远低于同年龄人的水平,也就是身体生理机能远远高于同年龄人的平均水平,像70岁物理年龄的老人,具备50岁物理年龄人的身体机能水平。对于同一类生物的年龄,生理机能的状态层次恰是生存状态有意义的衡量标志,对生命体的存在才具有真正的衡量评价价值,对生命体的自我认知也才具有参考意义。

如有个体虽然仅有50岁物理年龄,但其生理机能可能已老化到70岁的生理年龄,这两个年龄对于个体的存在哪个更具有实质的意义呢?如果有了合适的生理年龄评价体系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早夭”存在的原因,从而进一步关注自己生存状态中的“生理机能状态”

和生理寿命平均水平的距离,从而调整自己的生存行为,优化自己的人生存在状态。但我们对自己生理年龄的认知和应用现在仍是模糊的,远远重视不够。

衡量生命生存持续状态的时间维度,除了需要生理、物理时间维度,还要有心理时间的维度。

心理时间的存在更加特别,和生理时间的评价标准存在有很多区别。对处于一个物理年龄的个体,生理年龄越小个体生存状态相对越好,但对于心理年龄却相反,心理年龄越小生存状态的层次越低。心理年龄和心理机能的发展层次显着相关,和物理、生理年龄不是必然关系。

心理机能的发展和生理机能的发展区别很大,相对于完全规律变化的物理年龄,生理年龄比心理年龄表现出更多的变化可预测性,而心理年龄会表现出更多变化的不确定性,某一状态可能会持续一生,也可能会在一瞬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生命的顿悟等现象。心理时间的感受更特别,既有“度日如年”漫长,也有“人生短暂”的慨叹——这些都属于心理时间范畴的“情感化时间”。心理时间长短感受决定于注意力集中的程度、注意力指向等因素。

58、主题一句话对心理学实验“科学价值”的评判——我们很多心理学家漠视眼前活生生的社会人真实的行为,却顶礼膜拜“人造的行为”。每个朝代的史学家、史官都是人类行为较为客观的“实验记录者”,为了历史的真实,很多史官为此付出了生命。人类历史是研究人类行为、人类自我最好的素材,人类当前的行为表现是研究心理学发展最有价值的依据。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的大部分内容都被看做一种信念,而非科学事实。相应地,一些心理学者和普通人之所以接受人本主义理论,是因为它和他们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相一致,而不是被证据说服。】

——人格科学我们发现,科学的发展都是经历一个个人类的理想被实现修正或否定的过程,不管人类的理想是被肯定还是被否定,无不是经历了事实论证、实验或者新认知思辨的重新界定,而这些,都和人由自然自发到自觉理性的发展过程是一致的。我们尊重实验,但不能因为尊重实验否定了认知思辨的价值。实验是限制性条件的现实模拟,有较多的局限性,因此,科学研究在尊重实验的同时,不能完全肯定实验,更不能对实验予以膜拜。事实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也是需要动态变更的,需要事实不断的检验修正。

59、主题一句话机制和机能的区别机制和机能,机制是组织结构如何运转的模式,机能是机制运转的结果或者效能;机制是活动主体的行为结构,机能是主体活动作用于事物的效能。

60、主题一句话人格分裂(不同于精神分裂)

【多重人格指同时存在两种以上不同的分离的人格,而有的人格常常意识不到别的人格的存在。】

——人格科学一种人格是一系列行为模式的和,一种人格代表一个社会角色,一种人格是对一个特定环境交互特征的反映,某一特定个体的人格是他在不同环境中人格表现之和或者行为模式整合的人格体系。

人格分裂可以理解为人格表现统一性或延续性障碍。个体在社会不同的环境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也就是表现出与环境相应的人格行为模式。虽然环境在变化,但个体的人格表现也在相应变化。环境多样,人格表现多样,并不是否定人格表现的稳定性;环境的变化,人格表现的变化都排除不了他们各自包含的不变成分。而且,任何变化都有渐变的过程,也就说,变化存在前后相关性联系。即使是我们谈及的“双重人格表现”,其人格表现转换的过程依然存在,仅是表现出“短暂、突然”。人格的稳定性和表现的延续性,是一般人都具备的,是生存机制活动“经济应对”的模式化反映。没有稳定性和延续性,记忆也不复存在,模式也将不复存在,每一个瞬间,个体生存机制都类似于“格式化”后的清零状态,每一瞬间面临的都是新的问题,没有经验支撑,没有知识存在,每一步都是在“未知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环境中的个体行为模式是相对稳定转换,并互相传承的,每一个于特定环境相应的人格模式,对于某个体来说,属于个体人格系统的一部分,有表现的矛盾更有表现的相关——时位之移人的道理,时间可代指变化的环境,“位”可代指个体于不同环境中的竞争力状态。

如果出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稳定性人格表现,则是个体觉意识作用下理性体现之一。

不否认同一个体、不同行为模式表现的差异性,甚至矛盾表现客观存在:很多影视剧里有这样的现象,某一角色在一种场合表现出残暴,在另一场合却表现出温驯。环境角色不同,行为表现也不同,这是最平常、最真实的同一个体人格不同行为模式表现的差异证据。如果同一个体人格的不同行为模式没有形成统合性整体,或是神经系统生物性活动的状态失调,使个体难以完成人格模式的整合,则会导致行为的转换不能为自我意识觉察和控制,完全处于失控的状态。常说的人格分裂不是指矛盾的人格行为模式,而是同一个人格总系统中,出现两个“相对独立存在模式单元系统”的排斥性表达。可以理解为不同的生存观念导致内心冲突的极端行为反应,未能得以整合地存在意识模式,相当于同一个电脑具有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人格分裂是个体人格模式非可控转换、潜意识中完成转换的极端过程存在的反映。61、主题一句话展望——至此,我们可以展望人类的发展趋势:个体越来越智慧,认知机能、决策行为机能、情感机能越来越有利于自我存在。

对人格的评价与测量,我们可以通过个体的情感、认知、行为、遗传、社会道德等五个维度中核心特征的评价,予以确定个体人格特征的面貌,从而了解、认知并与之交往协调,改善社会生存的状态。

五维人格测量系列量表分类

1.儿童人格量表(测量期为7岁~13岁)

2.青年人格量表(测量期为17岁~23岁)

3.成年人格量表(测量期为37岁~43岁)

4.老年人格量表(测量期为67岁~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