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26191200000028

第28章 人格论——遗传章(2)

对于本能的认知,我们通常会有把本能都认为是“个体自主需要”的误解。但生命发展与消亡的经历在向我们说明,没有任何一个生命最基本的期望不是保障自我存在的,没有一个生命个体期望自己走向毁灭;如果个体选择了自我生的毁灭,那也不是自己的根本期望。也就是说,我们生命主观上的本能需要都是源于利于自我生存的,而那些不利于我们生存的力量来源于客观,是自然存在的“毁灭本能”,不是我们自主需要、自愿选择的“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此消彼长,生本能强大,个体的死本能就弱小,反之亦然,任何生命都遵循这一存在发展的规律。至于客观毁灭力量为何会存在,一方面来源于生命生存环境生存竞争的威胁:比如生命存在的竞争,虽然自我生命没有伤害自我的意愿,但为了自我生存,会毫无选择地将死本能施加于外界或其他生命。至于如何理解遗传给予生命机制的意义,我们只能推测:生命机制的“永存”一方面靠机体机制的原体再生,另一方面就是“种子般”遗传的另体再生;我们也相信,“种子般遗传的再生”,会有获取更多的更新和变异强大的发展机会。

性本能和攻击本能都属于生命个体主观元本能之一。

生命体征的存在是以能否自主运动为标志的,生命的自主运动存在状态就是区分生本能和死本能是否存在的标志。因此,我们可以把运动作为生、死两种本能的结合整体,也就是运动本能。不仅是对于生命的个体,对于非生命的个体,时刻存在个体的存在保持和存在销蚀的“矛盾行为”运动状态。大到人、星球的行为,小到细胞、电子的运转,无不在运动,至于是生存的还是消亡运动各有所属。运动本能之于人还有其特殊的表现,如满足口腹之欲,饮食需要运动;满足腿脚灵活武艺高强,四肢需要运动;皮肤细胞保持敏感度,需要接受刺激的运动;满足欲望需要运动,欲望满足了又有新的需要的运动。运动是一个中性的元本能,涵盖主观和客观世界一切存在状态的发生发展乃至消亡的根源——运动本能。

9、主题一句话心理机制根据活动的方式可以分为压抑机制和兴奋机制,根据行为产生施加刺激的主体特征可以分为防御机制和控制机制。

【弗洛伊德把压抑称作“整个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1914/1963)。显然它是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压抑是一种积极的努力,自我通过这种努力,把那些威胁着他的东西排除在意识之外,或使这些东西不能接近意识。】

——人格科学抑制的表现在很多层面上形式各不相同。在神经细胞层面,表现为神经细胞的兴奋(疏泄)与抑制,在心理活动层面表现为情感、认知、行为决策的压抑和兴奋。人的行为,可以用阴阳两种倾向予以概括,也就是抑制与兴奋的不同表述,这一点中国诸子已有论述。

10、主题一句话生命神经系统遵循能量消耗最小化的简约经济的活动方式,这一方式使相似刺激反应的模式信息得以合并;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是多种感官信息的融合,这使不相关信息建立新的关联关系;形似信息的合并、不同感官信息因同一事物而建立的关联,两种关联活动共同作用,导致刺激反应的关联性活动,产生了想象、迁移、错觉等心理行为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许多不合理的害怕和恐惧都只是象征性替代。例如,弗洛伊德的一位患者的儿子害怕马。他推测,这个孩子是用对马的害怕替代了对父亲的害怕。】

——人格科学一种神经冲动模式的诱发,往往因为刺激的相似性,虽然施加刺激的情境有所差异。这也正是神经系统机制的活动方式表现,称之为“相关联”活动机制,通常表现为行为的迁移现象。迁移的效果会有两种功利倾向,如有利于人的学习中的迁移触类旁通的能力反应,如不利于人的学习中的迁移混淆的发生。

我们认同心理活动机制有两种方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也正是这两种心理活动加工方式的存在,使人类的认知具有了自主想象的空间。行为的发生首先遵循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刺激施加于神经系统下级区域,经逐级加工传递到高级神经活动区域,同时产生活动的记忆储存,高级神经系统活动产生决策,指导行为活动的轨迹。因为记忆的存在,使神经系统下级区域因接受刺激的相似性产生反应的模式,从而实现神经系统加工机制中简省耗费节约能源的经济活动需要;因为记忆的存在,神经系统高级区域大量的信息资源及行为活动模式素材,使神经系统高级区域具备资源重组、模式融合、心理行为自动化的功能,也就是借助记忆进行无限可能的心理行为活动——认知、思维、想象据此而生。没有记忆机制的存在,我们生命永远只会简单的应激反应,不会有思维想象的素材和创造的机会,也不会有自我主观性的表达,也不会有所谓自上而下的心理行为加工机制存在。

错觉和移情都是身心行为模式迁移的表现,也是由相似刺激引起的神经系统活动关联性反应。

很多不同情境、不同事物刺激于个体神经系统,因为这些事物具备相类似的刺激特征,使神经系统把这类刺激产生的反应模式归属于同一类,并因管理简约耗费资源最小化活动需要,神经活动将同类的信息合并、归类管理,从而在自上而下神经活动加工机制中,个体心理行为在调用储备资源时产生相关信息联动的状况。举一个我们认为是错觉的例子:色彩给予我们的冷暖感受。冷暖是温度触觉感受,却能产生于视觉感受,这就源于神经系统高级区域发生了关联性反应:阳光和火焰长期的刺激与人类的多种感官,对阳光和火焰的感受是综合的——视觉反应的是红、橙、黄色等,触觉反应的是温暖、灼热等,颜色和触觉在神经系统的高级区域形成信息联合;阳光和火焰是不同的事物,但他们存在相似的刺激因素——视觉的和触觉的,因为刺激的类似反应必然相近,神经机制将对火的热感受和对太阳的热感受合并在一起,对二者的色彩感受同样合并在一起。因此,当我们在寒冷中靠近炉火,我们会感受到太阳般的温暖,当我们寒冬过去春光明媚时,我们会感觉到炉火的温暖;当我们心灰意冷时,接到雪中送炭的帮助,我们同样会产生温暖的感受,进而会在脑海中产生阳光和火焰的意向……一种刺激会引起我们脑海中储存的相关联刺激反应模式的共同活动——这就是相关联动。事物内在的特性和外在的表现在我们的认知里通常是表里一致的,这也是大自然造物的规律体现,如红色给我们温暖热烈的感受,不仅来自于太阳和火焰,还可以来自于辣椒等给我们相关刺激的事物,这一共性普遍的存在,使我们的神经系统会出现更多关联活动的可能存在刺激反应相关联动性,一种刺激就会诱发多种相似行为模式的联动反应。但是,这种相似因为情境或事物的诸多差异存在,往往会导致我们对某一特定情境下行为理解的困惑。

如很多心因性病态反应和一些不合理的或者莫名其妙的行为反应。

11、主题一句话“爱”“恨”交加,情感的矛盾表现为行为的矛盾,这些行为一般为觉意识控制,爱有所指、恨得明白。

但当理性认知和被压抑的情感需要未得以完全协调时,出现行为表达的情感和内心实际情感的矛盾,称之为反向生成机制。

【例如,一个女人总爱告诉别人她多么的爱自己的母亲,实际上她在无意识中隐藏着对母亲强烈的憎恨。】

——人格科学心理机制的反向生成表现,是某一认知倾向未能被自我情感系统接纳的典型反应,是认知和情感的矛盾未得统一的反映。认知和情感是表里相依的,认知的我是外现的(外我俗我虚我),是为了迎合世俗而建立的“我的模式”;情感的我是内隐的(内我真我实我),是滋生于内心的观念观点建立的“我的模式”。只有被内心情感接纳的认知才能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也就是自我外现和内隐自我需要的一致,自我才实现真正的认知统合建构。心里矛盾冲突因为外部需要(超我)和自我情感(本我)的接纳之间的矛盾很多,反向生成的反应是这一类表现的反映之一。

12、主题一句话弗洛伊德认为治疗师不要反移情,这是不可能的。

移情是生物性交往的基本行为机制,“反”移情在于避免移情产生的不利因素。

【弗洛伊德提醒道,控制移情是治疗过程中复杂而重要的部分,他同时提醒治疗师不要反移情,即治疗师把自己对他人的情感转向病人。】

——人格科学移情是情感的迁移,即以此及彼或以彼及此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发生。因为情感存在稳定的模式,以至于移情行为很常见。可以移情于同类事物,可以移情于异类事物。

移情的对象之所以可以转移,一是在于移情者的支持需要,需要一个可以表达感情的对象——表达的需要使然;如孤独的老人喜欢养花养草,像对孩子一样地照料着花草。另外是被移情者具备诱发移情的特征因素。如咨询治疗中医患之间会产生相互的移情现象,患者会因为不愉快的就医经历对新的医生产生偏见,医生对患者同样;再如我们遇到一个初认识的朋友,总会对号入座,调动我们记忆中和类似人的交往模式。移情的弊端是因为移情忽略了被移情对象的差异性所带来的不利交往结果,反移情是“剔除”移情带来的不利因素,这样确定“反”移情更科学有益。不仅在医患之间存在反移情,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情感认知的空间里,都会自然存在移情的行为,我们所关注的是移情弊端给我们带来的麻烦,以此减少不利人际的谬误。

13、主题一句话地球生命的体系里有其井然有序的生物链,生物链的形成和各物种拥有的生存机制机能的水平是相对应的,物种间拥有的生存机制机能有共性的参照,也有差异的对比发现。

【针对斯金纳观点的另一种批评意见是,人比行为研究实验室里的动物复杂得多。行为主义者用观察老鼠行为得到的数据来解释人类行为的方法,是主要的批判对象。】

——人格科学生物的生存活动机制既存在较多的共性,也存在较多的差异。虽然各种生物具有的生存活动机制机能水平不同,但它们存在相同或类似的基本生存活动模式。反之,不同物种间更有生存机制机能的差异;而且,同一物种也存在发展的机制机能变化差异,如在进化的每一个阶段前后差异。

通过研究动物来推测人类的行为机制,是人类迁移机能、类比认知的智慧和人本研究方式的反映。对动物生存机制的研究,仅相当于对人类早期的生存机制及人类从远古延续至今的一些生存机制的探索。并不能将对动物的研究结果,完全照搬于人类,也不能因为是对动物的研究,完全否定人类生存机制原始成分的存在,或否定人类生存机能和其他动物生存机能的密切关联。而且,人类所拥有的很多较原始的生存机制机能,在人类现今的生活中仍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纵观生命世界生物所具有的生存机制状态,经过对比可以推论,人与其他动物的生存机制差异、同类生物的差异(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生物个体拥有的“自主能动性水平”——人类的自主能动性水平在地球生命里表现最突出,人类在控制着地球生命的环境。人类有曾经的无知,把地球看做宇宙的中心;也曾经因为无知,把自己看做本质上脱离动物世界的万物之灵。

14、主题一句话人类个体由潜意识自我向觉意识自我进化,人类群体同样也在经历着由“群体潜意识自我”向“群体觉意识自我”进化的历程。

当个体自我服从于国家自我需要,国家自我服从于人类自我需要对抗人类生存危机的时候,“人类觉意识自我”就开始存在。同时,这也是人类进步获得新的理性层次的标志。人类还处于由“潜意识人类自我”到“觉意识人类自我”过度的转化进程中(人类自我是群体自我,不同于个体自我,个体自我已进入觉意识自我的生存状态)——换种说法,人类群体的动物性仍占据左右社会人的行为发生发展的重要地位,人类社会凸显的、较稳定的理性、规则化行为表现仍然相对微弱;关键是人类群体化自我行为比较单薄,表现在国家自我之间缺乏有效地良性协作,面对危及人类生存的自然威胁仍然是“无动于衷”或者“熟视无睹”;即使国家主体间有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类似的自我保存意识,但是很多国家仍然以国家自我生存的需要为准则,放弃人类自我生存的利益;当人类生存的危机意识能为绝大多数人或者大多数国家的觉意识核心,才会产生“人类群体性自我”的觉意识;而当前,人类文明的层次决定人类还处在“蒙昧群体自我”阶段,缺乏群体性危机反应意识和能力。

我们的理性和非理性是我们生存机制水平的一个反映,理性化程度较高的人生存机制机能表现强、生存状态良好,反之则处于生存的弱势。理性化集中体现在人的“自主能动性”行为之中,理性是通过自主能动克服人类被动顺从的弱点而逐渐萌生出来优异生存机能得以表现的。

我们所说的人类行为,主要指人际间的行为,多为情感所制约,表现出更多的生物原始性生存机制;人类还拥有非人际行为,在这些行为中,理性制约通常可以占主导地位,情感处于次要地位,如人类发展的很多制造技能,充分展现了人类理性行为的智慧魅力。当然,强调情感对理性的制约并不是否定情感的理性——理性对情感的管理,而且“情商”高的人(不是滥情的人)于人相处易于融洽,会产生良好的生存状态,情商使用的理性、得当是生存机制高层次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存机制的非理性则是通过认知的谬误、情感控制性弱、行为执行力弱等综合表现出来的。

15、主题一句话特殊的创伤体验或过度满足,直接引起个体“感受性”变异,导致心理机制机能的破坏,表现为使用心理动力的各类障碍。

【在某一阶段遭遇到某种特殊的创伤体验或过度满足,会导致耗尽或滞留大量的利比多。随之而来的是,自我没有足够的能量维持正常的成人心理机能。】

——人格科学力比多指心理动力,心理动力效能的大小是心理机制机能大小的反映。个体心理机制经历生存体验过程,并在体验的过程中塑造个体身心行为的模式。当创伤性和极端满足性体验作用于个体,使个体心理机制发生变异于常人的刺激反应(过与不及的原理),特别是对刺激接受的敏感度和接受度发生变异。敏感度的变化导致对类似刺激的反应变化,继而引起心理机制对某种刺激的接受性变化——或者出现不适宜的极端反应,或者没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