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26191200000014

第14章 人格论——情感章人(5)

34、主题一句话存在感的核心是拥有自我控制感,从能控制自己的呼吸开始。本我是自我的最大化需求,超我是自我与环境交互中的限制原则。

【由于外控和心理障碍有关,所以研究发现,患者通过成功的心理治疗变得更内控了。例如,以色列士兵在经历激烈战斗后,有人换了由压力创伤导致的精神障碍,深度的压力体验导致了各种沮丧症状。战后,研究者迅速测试了士兵们的控制点,发现他们的外控得分相当高。

但三年后,他们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这时他们的内控得分提高了。士兵们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和他们对失控的感知有关。但当他们发现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生活时,这些士兵就开始好转了。】

——人格科学这项研究也从侧面说明,人的自控力、自我存在控制感对个体生存状态的重要影响作用。

个体的存在感首先是建立在对自我基本的生存机能的控制基础之上的,如控制自己的言谈举止、自己的身心行为;其次是对环境的控制力作用,如控制自我和环境的互动关系、自我行为对环境的刺激施加和环境反应的结果。如果处于失控状态,自我失去维持生命存在的基本感知,也就是失去了自我存在感——失去把握自我生存机制的认知感受,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反应,并有相应的消极行为,如自杀等。

自我存在感是对自主支配自己、支配环境能力存在的认知感受,自我能动控制力的强度是衡量自我存在感建立的显要标志,自我的完善依赖于超我和本我的最佳协调。超我不仅是社会道德的要求,而是环境给予个体的客观生存条件或者生存空间(完全客观)的限制准则;本我也不仅是原始的冲动,而是个体为了生存主观期望获取最大化生存环境或者生存条件的需求(完全主观)。因为自然复杂的组成部分,形成施加于人类难以预计的刺激作用(自然力量),人类力量相对显得单薄弱势,人类必然不可能实现完全自主的自我,不可能实现对环境的完全控制,而且人类本身属于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控制必然包括实现人类对自我的有效控制;又因为生命保存自我的基本能动机制,人类也不可能完全没有自我,也就是不可能完全被环境所控制、所左右。35、主题一句话垃圾行为和病毒行为是监控力的两种不同表现。

【高自我监控者指那些对情境适当线索高度敏感并能及时调整自己行为的人,而低自我监控者指不太注意社会信息并多按内心感受和认识来行事的人。(Snyder,1979)】

——人格科学自我监控是生存调节反馈系统的重要环节。

个体生存行为的自我控制依赖于对自我的监控。个体获取的信息一部分是外界的刺激,一部分是自我反应的刺激。个体良好的生存状态依赖于个体对外界刺激和自我行为表现产生的刺激的监控及反应(在这里也是反馈),对外界刺激的监控能力是对外界的控制能力,对自我行为的监控是自我控制能力。监控能力是控制能力的内涵和本质,没有控制也就不存在监控的意义。

个体良好生存环境的建立,依赖于个体对环境的充分监控和控制。个体的控制表现在对刺激的监控和能动的应对,不仅表现在对外界和自我刺激状态的监控,更在于对自我和生存环境间互动的关系的监控,表现为生存活动状态的系统性监控。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作出最有利于自我生存的决策,也就是《孙子兵法》所说“多算胜少算”的道理。所谓的“低自我监控者”,实际就是监控的缺憾:或者仅看到外界的刺激,或者仅看到自我的状态,而不能将外界环境的相关刺激和自我反应建立起良好的监控机制。恰当地说,这是一种生存机制的分裂状态存在(精神分裂是其一病态表现)。

生存机制的分裂,如认知的分裂会产生很多“病态反应”:专注于监控外界刺激的,因为忽略自己的存在状况,总将外界的刺激存在夸张夸大,产生认知失调(如怀疑被迫害、杞人忧天等);专注于自我世界的,因为忽略外界的现实状况,膨胀对自我状态的认知,同样产生认知失调(狂妄自大、夜郎自大、疑病症等)。认知的分裂,也是客观形成对某些倾向信息的过滤,如专注于自我的,自然过滤了外界的海量刺激;专注外界的,自然忽略了自我的很多念头,行为的结果各有利弊——数学家陈景润专注于自我内心的数学世界,基本丧失了生活能力,但却成就了哥德巴赫猜想。这种结果,也是社会分工的益处,否则生存机制分裂的人将无生存立足之地。

社会群体监控的状态分布:多数正常人的生存监控反馈系统处于普通状态,或偏于自我监控,或偏于对外界监控,或稍能对自我和生存关系有所监控;极少数人表现为极端的自我监控(有明显病态),极端的外界监控(有明显病态表现),极端的生存关系监控(知彼知己,反应迅捷有效。拥有这一能力的是高级谋士,诸葛亮级的人才)。

生存在同一世界中的社会人,为什么允许低监控能力者存在?客观地说,任何存在都是被“允许”的(如果生存的条件不存在,这一现象必然不会存在,存在总有其存在的根据)。我们可以把影响我们生存的刺激(环境刺激和自我反应)看做是生存的对立面,都属于监控的范围,那么,允许我们低能监控的原因是这些刺激不至于“置我于死地”,否则低监控力者将不存在,必然将调整生存监控能力。联系我们的生活可以理解:我们的行为有很大的一部分不会引起直接的、即时的、指向自我的伤害性反应,如随地丢垃圾,没他人看到时,仅是污染了环境,没有道德约束时,不会引起社会罚款、即时指责、自我羞愧等监控性刺激反应;如果是非典时期,随口吐痰则被严厉制裁,这一行为会引起强烈的刺激监控反应。对于一些不会直接、即时指向自我的缺乏监控性的行为,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垃圾行为”(无制裁行为),这样的行为因为缺乏监控的威力,使个体可改可不改。这些行为伤害虽然小,但积累多了,就会产生累积反应,所谓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对于一些可以产生直接、即时指向威胁自我的监控性行为,可以形象地称之为“病毒行为(制裁行为)”,造成的监控威力使个体不得不改变某一行为的状态(必须规避)。

36、主题一句话人类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借助工具。监控是调控的前提。

【自我监控(self‐monitoring):一种认知个体差异变量,涉及个人按情境线索来调节自己及自己行为的程度。】

——人格科学自我调控是生命体生存能力的重要特征,调控的品质(速度、精确度、灵活度、效益度)是个体间差异的衡量标准——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反应的快慢、行为的效用等区别)。

自我监控是自我调控关键环节,调控是建立在有效监控的前提之上的;自我监控不仅是认知系统的“行为”,是个体所有生命维持系统的共同行为,如皮肤对冷热的收缩反应,杞人忧天的思维反应,习惯自动化的行为反应等。客观上,我们对自我监控的能力是有限的,导致调控的限制。如视觉监控,我们仅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行为存在状态;听觉监控,我们仅能听到有限分贝范围的声音,感觉受到阈限的控制……所以,人自身的监控能力、对生存环境的监控能力是有限的。

为了改变生存状态,借助工具(能动性的体现),提高人类的自我生存监控能力,必然增强人类的生存调控能力,及提升人类的生存能力。

37、主题一句话感情将伴随人类、生命行为永存。爱情的概念是混乱不清的,所以,一直以来,谁也说不清爱情到底是什么,只有各种角度、各种阶段、各种比方的感受。

人们通常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分为三类:亲情、爱情、友情。亲情通常指含有血缘关系的种族遗传性情感;爱情通常指非血缘关系的相互吸引建立的个体需要性情感;友情通常指社会关系交往建立的互助社会支持性情感。

在亲情中,满足人类种族延续(占有财富的延续)、生存竞争力支持、天伦之乐等需要;在爱情中,满足人类性欲、种族延续(占有财富的延续)、生存竞争力支持等需要;在友情中,满足人类生存竞争力支持的需要,同时又是家庭、亲情关系模式的延续(朋友如父子、母女、兄弟姊妹)。

血缘关系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如同个体自我存在的保护性一样,是遗传性种族个体的自我存在保护性体现。当个体生存发展所需的社会性支持远远不够,或社会性支持还不具备的时候,血缘亲情的作用将持续存在;反之,当个体所需的生存发展社会性支持比较充分时,亲情功用将逐渐淡化乃至被替代(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个体生存发展所需支持的社会化程度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已有端倪)。

爱情如果排除亲情包含的“爱”和友情蕴含的“爱”,单指一种指向婚姻目标的情感,那么,爱情的根本就在于性欲和生存竞争力支持。种族延续本质也是生存性支持的延续,天伦之乐则是亲情的附属产品。

因此,在婚姻中,性欲的满足是第一位的,也是婚姻产生的本源。没有性欲的存在,爱情的梦幻般魅力都不复存在,个体间的生物性吸引也将不复存在。如果无性的婚姻中有爱情存在,那完全是生存竞争力支持的需要。

无性的婚姻,遗传也不复存在,这一支持力量也随之不存。然后则是其他方面的社会生存支持性竞争力的体现,如物质条件的支持、友情延伸性支持(如老伴的内涵)、亲情延伸性支持(夫妻如同父女、母子的情感)。但这些,都是爱情衰落或末期的体现,或者说爱情已不复存在。但也不至于为爱情悲哀,因为,它已转化为支持性的亲情和友情,同样获得人生生存发展性支持,大可坦然经历和享受人生。如果这些支持不存在,即延伸亲情式、延伸友情式、社会财富的生存支持较弱或不存在,无性的婚姻则更不可能存在。

然而,以上所说“遗传社会财富”“衍生性爱情”都是在爱情婚姻建立的基础上萌生的,性欲的满足仍然是第一前提。有性满足才有真正的本能吸引,才有原汁原味爱情的产生,才有浪漫,才有“柏拉图”。因此,在社会中,爱情的淡灭、婚姻的名存实亡,性生活的矛盾是根本问题所在(任何现象都是各种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在分析这一现象时,持有系统的观点,但并不因此面面俱到,掩盖了实质和根本因素的讨论)。

友情呢?友情最根本的是社会性支持获得。如从友情中获得情感的支撑(志同道合、亲人般的关怀)、社会化物质及条件的支持(互惠互利)等,这些都是个体为了增加社会性生存竞争力自觉或不自觉建立友情的需要或原因。相互利用虽然有些贬义,但却是友情的实质。

将相互利用理解为更多的贬义,一是忽略了其中包含的情感支持成分,再者就是互惠互利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导致的负面情感所致。如当朋友甲需要帮助,乙倾其所有的帮助;但当乙需要帮助时,甲却不能以乙所认为“回报力度”给以帮助,出现不等同或难以接受的认识差距,必然造成“友情就是相互利用”的贬义。甲乙各有自己的立场,付出与回报如何评价、如何把握施与的度,都是一个难以平衡量化的变量。所以,“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真正的利益”,这句以偏概全、较激愤的话或这一友情中的负面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功能越来越全面,特别是个体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的支持,会随着社会进化的进程不断在社会功能中得以体现。个体生存发展所需的支持,将逐渐脱离以家庭为主的模式,将逐渐依托于社会大家为主的模式。随着个体生存发展所需支持的社会化程度的延伸,亲情将被逐渐淡化,爱情单元存活期逐渐短暂,但趋向于多向频繁,个体爱情时间相对人生存在时间比重增加,名存实亡的爱情不复存在,因爱情而生的社会道德矛盾也逐渐减少——前提是,个体生存发展所需的支持社会化的充分。友情在这一进程中发展变化的趋势是,逐渐增强,逐渐协调,悲观激愤的友情存在偏见也不复存在,在家庭情感(亲情、爱情)功用变小的同时,友情将占社会情感关系的主流。但不管每一种情感如何变化,这些情感关系所带来的支持作用慢慢都会被社会化支持所取代。取代并不要误解为情感的消失,相反,是情感功用的最大化支持,是人类情感交互的最优化、社会化。那时,个体的生存发展能充分感受社会化的优越,才能成为人类社会化的一员。

38、主题一句话心态的坦然可以是自然的结果,也可以在于人为。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模型中,人类行为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一种无紧张的状态。】

——人格科学这种无紧张,既可以是个体需要满足后的平衡坦然状态,也可以是个体心理机能主观作用后的能动结果,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的禅道之为、西方的圣经思想等,各类宗教存在所表现出的自我思想力量的作用。如果说心理学源于哲学,那么,心理咨询则源于崇拜和宗教。

39、主题一句话人类需要的表达呈现正态分布,极度贪婪和贪怡者是少数。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人格科学自我存在是个体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衍生了其他相关的需要。立刻满足需要就是生活生存的全部,但是,那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人类文化中就诞生了“宗教、神灵”等神话传说,也是对自我满足期望的描述。

对于个体的生存,满足和不满足总是关联变化存在的,总体上表现为知足到不知足,再由不知足到知足,往复变化发展。对于倾向于不知足的个体,更多的行为表现为向生活的无限制攫取,对于倾向于知足的个体来说,更多地表现为不思进取。人类群体中,对知足和不知足的倾向选择分布也是正态存在,多数人处于较平和的状态,少数人表现出极端的“贪婪”和“得过且过”。

40、主题一句话任何当前需要的实现对自我来说都是同样重要的,需要因为难度而成为真正需要,自我完善是内心和谐的状态,自我实现源自于主客观价值判断的统一。

【你会幸福吗?你会有多长时间的幸福?人本主义理论家相信,当人们的眼前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而要积极地寻求发展。如果独自一个人,没有生活困难的阻挡,我们就会朝着最终的满足状态前进。卡尔·罗杰斯认为,这样的人就是“自我完善”的人,亚伯拉罕·马斯洛借用自我实现这个词来描述这种人。当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心理品质,成为一个人能够成为的那种人”的时候,我们就达到了自我实现的境界。(Maslow,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