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你汗毛竖起的恐怖灾难
26187500000014

第14章 一个行李箱引发的洛克比空难

飞机自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快速、方便而受人欢迎。但是,飞机的安全事故却从没有间断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到1988年,去看看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103次班机的爆炸之谜吧!

行李箱引发的空难

小朋友,如果你要乘坐飞机的话,每次登机时都要经过严格的安检,那是因为也许一个很小的安检失误就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公司的l03次班机从伦敦希斯罗机场起飞前往纽约。当飞机经过苏格兰洛克比小镇上空时,客机上的一个行李箱突然爆炸,这个爆炸的威力可不小,整个机身被炸出了个大窟窿,之后它一路火光地迅速坠落到地面。

飞机上的所有人员无一生还,落到地面上的飞机残骸还引起了村民的房子起火,以及煤气管道起火,这直接导致11名洛克比居民丧生。

关于炸弹的地毯式查找

事故发生后,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当时飞机上的人员没有经过安全检查吗?当然这不可能。人们通过事后的调查发现,炸药是被装在一个磁带播放机里的,一个瑞士造的电子定时器设置了炸药的爆炸时间。

之后,苏格兰警方在洛克比进行了大范围的地毯式搜索,搜集到了大量证物。

其中最重要的证物是半年后发现的。在距坠机地点约l29千米远的森林中发现了一小块纤维,这显然是一件T恤衫的残片,但纤维里面竟然有炸药等物质。

在1990年的秋天,美英两国联合调查,发现了一个利比亚特工人员的日记,加上之前的残片,所有的线索指向了利比亚航空公司。箱子中的炸弹应该就是由利比亚航空公司驻马耳他办事处经理费希迈和利比亚特工人员迈格拉希所安置的。

洛克比空难案件在2000年5月份开庭审理,不到9个月,就有几百人出庭作证,最终迈格拉希被判终身监禁,费希迈被判无罪,利比亚也承诺在2003年为遇难者家属发放补偿金。但是迈格拉希坚决否认自己的罪行,一直说自己是清白的。

伊朗更有可能是幕后黑手吗?

法庭宣判一个月后,一个叛逃的伊朗高级情报官员突然在美国的哥伦比亚时事节目中说,洛克比空难并不是利比亚的责任,而真正的幕后黑手是伊朗。

他的名字叫阿默德·贝巴哈尼。在过去的l0年中,他负责统筹伊朗所有对外的恐怖袭击,洛克比空难就是其中之一。

他最初找到了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贾布里尔,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于是他们把一批利比亚人带到伊朗,进行了90天的集训,学习了如何安装、放置那些设计“非常精密”的炸弹。

之前,美国空军无线电曾截获过一份伊朗政府部长悬赏炸毁美国客机的无线电信号。现在经过贝巴哈尼的详细描述,再加上美国海军曾在波斯湾因“失误”而击落过伊朗民航客机,造成机上200多人死亡。所以说伊朗更有作案的动机,那么迈格拉希就只是一只替罪羊而已。

是“毒品换情报”造成空难吗?

在处理遇难者尸体的时候,有一具尸体莫名奇妙地消失了。之后人们一直在查找它的下落,但总也查不到,所以人们确定,这具失踪的尸体应该与洛克比空难有着直接的联系。

2006年,英国警方外科专家戴维·菲尔德豪斯博士参与了飞机失事的调查与善后清理工作,他觉得利比亚是这次空难的冤大头,应该是叙利亚极端分子将炸弹安装在了飞机上。

因为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正在秘密发起一项“毒品换情报”的计划,他们允许叙利亚极端分子通过飞机将毒品从欧洲走私到美国,他们从叙利亚极端分子那里获得被扣押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的消息。

但是这次行动却没有按约定进行,叙利亚极端分子又受到别国雇用,将毒品换成了炸弹。当然这个“别国”应该就是之前所指的伊朗。发生爆炸的飞机上载着一些美国特工,爆炸后,一些身穿泛美航空公司制服的美国中情局特工便在飞机坠毁地点寻找属于这些特工的行李箱。

英国警察说他们发现一枚美国中情局的徽章,但是却被威胁不允许记在档案里。

因为这个“毒品换情报”的说法让洛克比空难变得更加令人不解,也许哪一天,这个谜会被解开,总之,看来它是一场人祸,与天灾无关。

什么物品不可以带上飞机?

旅客上飞机只能随身携带一些必需用品,像旅行用的毛毯、伞或手杖、小型照相机及少量读物等,其他的物品都应该选择托运。

航空公司要求旅客不得在托运行李或随身携带的物品内夹带易燃物、易爆物、腐蚀物质、有毒物质、放射性物品、可聚合物质、磁性物质及其他危险物品。

旅客乘坐飞机时不得携带武器、管制刀具、利器和凶器,在托运行李内也不能夹带重要文件、资料、外交信函、证券、货币、汇票等需要专人照管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