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远古走来的文明遗迹
26185900000016

第16章 才华横溢的古希腊诗歌和寓言

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诗歌,相信小朋友也都学过一些。其实,不仅中国有诗歌,古希腊人也有他们的诗歌。他们的“诗歌”都说了些什么呢?有意思吗?我们这就去了解一下吧!

诗人与诗歌

当时彼奥提亚有位著名的诗人名叫赫西俄德,其中流传至今的著名的《神谱》就是他创作的,此外他还创造了一部与《神谱》内容截然不同的诗歌巨作——《田工农时》。

那个时候,希腊氏族制度正在逐步解体,随处可见土地兼并的现象,而赫西俄德也不幸被卷入其中。对父亲留给他的财产,弟弟一直垂涎三尺,并打算借助贵族的势力侵占所有。在这种情况下,赫西俄德创作了这首诗来劝阻弟弟。

《田工农时》与神无关,但是赫西俄德出于发自内心的对神的敬畏,并没有忘记提醒人们重视神的安排,要求人们要遵循众神的意志。在作品中,他详细介绍了古希腊的社会现实,通过828行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自然与社会的各种风情,了解当时农人耕作的历程,体会人们生活的艰辛。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每月的吉日与凶日。

优美的抒情诗

在赫西俄德之后,希腊社会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时,很多人的心变得非常疲惫,为了逃避外界的变化,他们陷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之中。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抒情诗逐渐取代史诗的位置,慢慢繁荣起来。抒情诗主要由民歌发展而来,一般可分为双行体诗、讽刺诗、琴歌和牧歌四类。

在古希腊诗人中,创作双行体诗的诗人最多。据说,卡利诺斯是最早的双行体诗人,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而西摩尼德斯则是最擅长写双行体的诗人,他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56年到公元前466年。然而,抒情诗中成就最高的不是双体诗,是琴歌,它是一种伴随音乐吟唱的歌曲类诗体。琴歌主要用竖琴伴唱,有独唱琴歌和合唱琴歌两种形式。品达是合唱琴歌的代表诗人。

当时,被称为古希腊“首屈一指”的抒情诗人,是底比斯。后人称他的作品为“崇高的颂歌”,其诗歌以庄严华丽、形式严谨而闻名,主要内容是对众神的崇拜和赞扬奥运会上的胜利者。

第十位文艺女神

萨福,列斯波斯岛的贵族女诗人,是独唱琴歌的代表诗人。她在诗歌创作上的重大成就,柏拉图用“第十位文艺女神”来称赞她。

当时,正逢雅典的民主派和贵族派激烈争斗,萨福一度流亡国外。后来,她在故乡莱斯博斯岛开办了一所音乐学校。一生之中,萨福共创作了9卷诗,但传下来的大部分都是残篇,只有两首是完整的。其诗歌多表现缠绵悱恻的爱情,语言华丽,情调伤感,感情细腻而真挚。如她的代表作《致阿那克托里亚》,就以沉痛哀惋、感人肺腑而广受喜爱。可惜的是,她的大部分诗作在后世被人为地焚毁了。

《伊索寓言》

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出现了散文记事家,他们用文字记录下那些口耳相传的故事。他们的作品内容非常丰富,历史、地理、风情、神话、传说都有所涉及。但因为天灾人祸的缘故,传下来的只剩只言片语。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伊索寓言》。据说,伊索本来是一个奴隶,生活在萨摩斯岛。后来,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伊索得到了自由,并创作了《伊索寓言》。

在公元1世纪时,有人整理好所有的寓言故事,并将它们都汇集到伊索的名下,统称为《伊索寓言》(今存三百余篇)。在内容上,《伊索寓言》主要表现下层人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就算提到上层权贵,有的也只是嘲讽。《伊索寓言》的主要特点是语言形象生动,这也是它一直被后人仿效和引用的原因。

《伊索寓言》与抒情诗区别在什么地方呢?

写抒情诗的人大多是贵族和上层人士,所以诗歌的内容也以反映贵族奴隶主生活情趣为主;而伊索寓言的作者则是曾经做过奴隶的伊索,所以其内容以反映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思想感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