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从远古走来的文明遗迹
26185900000001

第1章 最有趣的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

说到象形文字,相信很多小朋友会立即说:“我知道,我知道,象形文字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中国古文字。”没错,中国的象形文字的确如此。然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也有象形文字,不过却与我们中国的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墙壁上的文字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他们很早就发明了自己的文字,与世界其他民族最初的文字一样,他们的文字也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

最初发现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是希腊人,希腊人最初发现它的时候,并不是写在书本上,而是雕刻在神庙和公共纪念碑的墙壁上。所以,后世又有人把这种文字称为“神圣雕刻”。

非常有趣的图形字符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与中国甲骨文有着很大的区别,它一直保持着单独的图形字符。这种文字的写法和读法都非常有趣。

在写字的时候,文字排列可以自由选择,从上从下或是从左从右,甚至还可以从中间向左、右两个方向分写。至于字词方面,则是怎么好看就怎么写,只要不影响意思就行。

虽然写的方向很随意,但阅读起来并不费劲,因为代表人和动物的图形符号都朝一个方向,阅读的时候只要根据动物头部的指向就会很容易理解啦。

象形文字有哪些形式?

古埃及人发明象形文字,是为了歌颂法老和天神,所以,当时会写这种文字的只有“神职人员”,并且这种文字也只存在于神庙的墙上和宗教纪念物上。由此很多人认为,这些文字符号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具有让人重生的力量,因而又称它们为“圣书体”。

随着需要记录的东西的增多,这种文字的用途也更多了,如历史记载、宗教仪式、祈祷文、诗歌、法典等。另外,人们还在神庙或墓室墙壁、石碑、石棺、雕像、金属及木制器物上,也发现了它们的踪迹。

后来,象形文字有了简化的书写形式,古埃及人开始拿着用芦苇做成的笔,将历史事件记录在一种用莎草制作的纸上。由于这种文字主要供祭司使用,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祭司体”。

到了公元前700年,祭司体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书写速度更快的“草字体”。这种字体和我们中国的草书类似,书写起来十分方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开始广泛应用草书体,因为它很容易被普通大众学会,所以又被称为“世俗体”。

碑文上刻了些什么?

200多年前,在埃及罗塞达地区附近,法国远征军军官布夏尔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非同寻常的石碑——“罗塞达碑”。这块石碑是黑色玄武岩石碑,在它上面,人们用两种文字、三种字体刻了同一篇碑文:最上面的碑文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间的碑文用的是古埃及的草书体象形文字,最下面的碑文则是用希腊文字雕刻的。

假如有人知道了碑文的含义,那么他能不能破解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呢?答案是肯定的。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些碑文的含义呢?在石碑面世后不久,埃及一家报纸刊登了一篇与之相关的文章。巧的是,这份远在埃及的报纸居然流传到了一个人的家乡,这个人就是法国的让·弗郎索瓦·商博良,后来的“埃及学之父”。商博良看了这份报纸后,开始苦心研究这些碑文,最后终于成功解读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怎样被解读出来的?

古埃及象形文字记载和保存了大量的古埃及文化遗产。令人惊奇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字形成,尤其是西方各国字母文字的形成,都离不开对它的借鉴。因此,把象形文字解读出来,对全人类都有重大的意义。

要想解读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就一定要研究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名字。他们的名字一般都会被写在一个椭圆形的框里,科学家们把它称为“王名圈”,意思是保护王室成员不受侵害。在解读罗塞达碑文时,商博良就是从国王的名字入手,从而成功地破译了埃及象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