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的8件事
26185500000007

第7章 腹有诗书气自华(1)

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

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

——赵恒《劝学文》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从洪荒时代走来,人类的声音凝结成文字,文字运载着思想,思想把人推入进化的隧道,于是人好像有了芝麻开门的秘诀,得以进入宝藏,跨越自身与环境的限制,成为世界上优秀的物种。聪明的人啊,创造着文化,也演进着文化。人生世间,物质生活总是有限的,精神却可以广阔无边。高尚的文化,精美的文字,将我们阅读的视野延展到六合八方。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培养终生读书人。书籍是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着的思想之船,读书,给人以乐趣、光彩、才干。身为语文教师的你,自己读书,自然也带着学生们读书,于是这乐趣、光彩与才干,便因为分享而有了双重的快乐,于是那人类文明珍贵的“货物”,便经由语文教师的扁舟,运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这是多么美丽、幸福的差事。

“人生有什么意义?”哲学家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追问“人生有什么意义”。活着是一回事,活得有意义,却是另一回事,读书就是环绕着“意义”问题而展现的万花筒。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邂逅一位伟大的老师。你那精神上的收获,如果用物质的现金比喻的话,就好像拥有数家银行,需要多少都能随时支取。

一、读书,然后才能有育人的底气

不妨看一看苏霍姆林斯基的“财富”“我私人的图书馆,在几间房子和走廊里,从地板直到天花板都摆上了书架,有成千上万册图书。我每天不读上几页,闲时不读上几行,我是无法活下去的。”令人十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却很少抽时间去读书,哪怕是课内涉及的书,就更不要说课外书了。

我们知道,教师整日被“正统”的作业、教科书或工作学习的压力所包围,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据调查,在去学校图书馆的教师中,去得少的竟然是语文教师。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比如小学老师,基本是包班。一个人教好几科,大量时间泡在课堂上。课后还要参加各种培训,要写教案,批改作业,更要管理学生的“吃喝拉撒”。再有,小学女教师又特别多,晚上回家做饭,照料孩子,干大量家务……这些客观因素的确挤占了教师的读书时间。

然而在这些客观因素之外,主观上的逃避却更加可怕。大多中国人看到书店时通常没有踏进去的习惯,一般人买书首先想到的是打几折的好处,但是吃一次大餐却不会计较要花多少钱。喂脑子觉得贵,喂肚子却不嫌贵。

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大多数教师虽然以教书为业,但却并不怎么喜欢读书。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教师为数不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再清楚不过的事实,但我们凭借的基础是什么呢?假使只是四年或五年的师资培养过程,姑且也算上一年一年在教学过程中累积的经验,但配以我们这一代人精神成长的贫血,如果没有源头的活水不断注入滋润,我们很快就会面临黔驴技穷的窘境。

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当读书没有形成兴趣的时候,当读书没有养成习惯的时候,“没有时间”顺理成章地就成了懒惰的最好借口,读书自然成了教师的负担。而打着这样旗号的推脱与搪塞,如今却正渐渐形成习惯。可见,推动和引领教师读书,我们还处于摇篮时期,任重道远。

大家也许读过新生代作家韩寒写的《三重门》。其中有许多笔墨是讽刺老师的。比如“某某学校,星光灿烂,走进里边破破烂烂;十个教师九个笨蛋,剩下一个精神错乱”。当然他写得过于夸张,但特级教师黄玉峰,也不无疑惑地这样描述今天语文教师面对的质疑:“语文教师只是一个‘贩卖者’,他们的教学方法不需要读书,只需要做题目,题海战术的结果是苦了自己也苦了学生。繁琐的语文分析,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不为学生所接受,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正在超过教师。”试想,一个学生读一本书的话,那么有着50个学生的老师,又该读多少书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呢?

学生热爱读书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读书的兴趣。黄山谷说“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应该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水平要有明确的要求,并以适当的机制进行考核,比如:要求每一年的阅读量不少于200万字、考察背诵演讲写作、检查读书笔记等等。或许这又将引起新的质疑——教师的负担已经很重了,这不是又雪上加霜吗?让老师们拿什么时间备课呢?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检查,更不是为了对付某一天的课。读书,应当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当读书的涓涓细流涌动不息,与你的生活融为一体,备课,便不会再是那单调乏味的重复过程,你会站在风光无限的顶峰,放眼长天,一览众山小。

就这样,累土成丘,积微成大,渐渐你会发现,在你所教的那个学科领域里,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学科基础知识,成了人们的常识。学生课上所需的,与教师本身所拥有的相比,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这样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怎能不底气十足;这样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怎能不学有所长。

所以,工资再低也要买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语文教师必须建立起自己的图书馆,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那么,年复一年,你的学科知识就会越加丰富。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教师因读书铸就的灵魂,便会在自己的教育生命中形成永恒的爱心、信念、良知以及社会责任感。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

让阅读成为我们的生活必需,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科学的还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结晶的读物都应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

二、读书是最好的精神美容

人外在的形貌基于遗传是难以改变的,但人的精神却可因读书而蓬勃葱笼、气象万千。那些历经时间沉淀依然流光溢彩的文字,在我们的心灵中留下缤纷的映像,让我们内心的气象漫卷云舒。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有效的抗衰老剂。就像女人护理自己的容颜一样,读书修缮了我们的灵魂——珍贵的文字佳肴,使心灵日益变得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和软弱。终日忙忙碌碌,闲暇时间很少,却又很想读书,怎么办?挤一点儿,占一点儿,抢一点儿。时常把书放在背包里,随时随地阅读记录。参加一些会议,行政的、业务的,不管什么活动,会前会后、点滴闲暇,都可以充分利用。甚至,有时候上面在讲那些“正确的废话”时,何妨适当开个小差,让自己的精神来个短暂的漫游。另外,在外出时的汽车或者火车上,我们依然可以进行阅读。有时哪怕只读一会儿,余下的时光里,就算闭目养神,也不失为一段美好的回味和巩固——这样的“休息”分外惬意。

要注意积累“随时随地”的书——所到之处,处处留心,培养一双慧眼。看到与自己专业及爱好有关的内容,便用心收集起来。这样,书到用时就不会觉得自己平日积累得太少。作为教师,具备了读书和学习的自觉意识——你的“面容”就会总处于鲜活的状态。这样做,不是单纯为了积累知识,更是从中思考、领悟,努力使自己的思想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精通娴熟,最终由混沌走向理性与成熟。

如果说读有字之书是光合作用,那么,读无字之书,就是一种化学反应。

教师必须跟随文明的脚步,放眼四海,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时下对教师的评价有一个非常时髦的词语:公共知识分子。正如魏勇老师所说,一个不读书也不接触社会的教师,却在全力以赴地带领学生追求所谓的“道”,而对于这里的“道”究竟是什么道,是否是正道,教师不去追问,也没有能力分辨,让学生读的是一本本僵化的、死去的书,这难道不可怕吗?现实的情况下,这样的现象并不罕见,教师以其精湛的教学技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然而,却把虚假和荒谬的东西,真实、自然地传授给学生了,有时甚至是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自然”地生成了愚昧与偏见,这难道不更可怕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关注周围的世界,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伊拉克战争、中日关系、台海局势,甚至热门电影、“超级女生”等等,这些都是公共事件,是师生需要了解的。作为教师,对此必须拥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是充耳不闻。与此同时,“事件”也就成了我们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的教育就会从空中楼阁转向脚踏实地。

读无字的书,还要悉心结交那些爱读书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经常在生活中、网络里,在书信里、电话中,和朋友交流读书、工作的体会。交流完毕,每每心情舒畅,仿佛从空气清新的田野刚刚休整归来。百忧劳心的日子里,能有这样的朋友一起经营人生的时光,实在是一种幸运。这聚集,是对彼此性格的理解,是读书带给我们的信任与感情的升华。一句话,读书,让你的骨子不缺钙,精神和容颜里,注入了最鲜活的、抗衰老的生命元素。

没有书作伴,教育容易让人心灵结茧和蒙尘。“明天”是一个诱人的词。一个人若要像斯佳丽一样,饱受颠沛流离之苦,曾经沧海之后,或许可以无奈地说:“明天再说吧。”但是,一个愿意为自己生命负责的人,却应该“就从今日起读书”。昨天是一张过期作废的支票;明天是一张签满空幻保证的便条;只有今天,实实在在握在我们的手上。不要给自己有限的生命填塞过多等而下之的、附属的、表象的,甚至无聊的内容,使得生命的精华抑遏不伸,黯而不彰。必须靠着“书”取暖、保鲜,让那些曾在伟大心灵中流淌过的宝贵血液能滋润自己的心田——“跳着舞过暗淡的日子,让我飞翔的是一本书。”

通过读书,训练自己的性格与能力,贫痔的终将走向富饶,枯憔的也会日渐丰盈。日日勤奋读书所迸发出的火花,积燃成炬,闪耀光辉。你看,我们向读书学习,也向读书挑战,最后汇聚成个人的生活态度。写到这儿,蓦地觉得内心升起一股平和安详之气,好像看见自己更加沉静从容了。

因为读书,人不再是那遗世独立的孤独存在,人将成为那上升的螺旋中永远都在创造的动力。

热爱儿童文学,给孩子一个童真的世界

如何让儿童真正享有并享受童年?这是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不知你是否有同感,只有拥有过真正童年的人,才能在成人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可贵的童真。我们这一代人,童真的延续与维持来自童年时亲近自然的尉藉与感动。

今天呢,面对这个媒介泛滥时代的众多“蛊惑”,童年生态如何得以优化?这里,儿童文学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先看看国外:

德国人非常重视格林童话,丹麦人非常重视安徒生童话。除了觉得它们适合儿童阅读,能够在教育中发挥作用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两个国家的人认为,这些童话,在培养本国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国家意识和完美人格方面,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早期形态的儿童文学,包括民谣、神话、民间故事和传说等,往往是家庭教育的首选材料。没有哪个民族的母亲不曾给自己的孩子哼唱过儿歌童谣。语文教师呢,不仅要像母亲那样本能地成为儿童文学的自觉传播者,更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成为儿童文学爱好者,还要把儿童文学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认定儿童文学是儿童教育的必备工具和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文学培养儿童的母语意识。这“人之初的文学”,决定了它可能具备最早开发儿童语言能力,最早培养儿童文学感情和母语意识的功能。如果让优秀的儿童文学得以普及和推广,让儿童从小就认同母语,感受母语,母语文化就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里扎下根。如果我们教师不引导儿童接触文学、接触儿童文学,儿童可能从人生的起跑线上就失去了对汉字的敏感和对母语的感情。可见,儿童文学之于儿童精神建构的重要性,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明确的。当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教师的口中、行动中得以推广和解析,那么,呵护童心、捍卫童年、提升儿童的精神,就不再是一个梦想。认识到上面一点,使我们坚信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成为对儿童文学无比热爱的寻梦者。

那么,语文教师究竟该怎样对待儿童文学作品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青铜葵花》是一部极其强调教育性的作品,但它体现出的童话精神和它的思想性一样强烈。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我们会片面地强调某一点。持极端教育性观点的人会认为,作品应具备更多的教育性;持极端文学性观点的人认为,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种,更要注重它的文学性。

语文教师,不是作家,更不是道德卫士,引导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既不能成为学术讲座,也不能成为思想品德教育课。应当采用“教育学”的手段,让儿童很好地进行阅读,实现“盐在汤中”的教育性,而不是把教育的“盐”提炼出来,直接让儿童下咽。我们应当做的,是用我们的巧手慧心,把文字中包含的营养尽可能多地滋养给孩子,让我们的学生从作品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美的熏陶、爱的感怀、英雄主义的豪情、勇敢精神的气魄、科学精神的探索等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引导儿童接受、喜爱,并产生美的阅读体验,让孩子们在作品中,完全放松、完全投入,跟作品里的主人公一起体验各种情感和经历,经受各种酸甜苦辣。

由于时代的限制,大多数师范毕业、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缺少对儿童文学的进修,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时时关注儿童阅读的动向,知道有哪些作品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儿童阅读,还要知道哪些作品获得国际或国家图书奖,然后及时推荐给儿童阅读。但对这些作品,我们必须要事先阅读,或者和学生同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