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教师还要了解“清平乐”和“西江月”词牌的基本知识、特点,以及诗人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基本情况,等等。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辛弃疾的爱国思想、艺术成就,以及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阅读归纳,最后在老师心中对辛弃疾大致形成这样一个定位,并概括地呈现给学生,作为教学补充材料——
辛弃疾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他的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爱国之情。此外,也有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气息的作品。他的词作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构一格,沉郁、明快、豪放、妩媚,兼而有之。
有了更多的关于词本身、作者本身的了解,我们在解读这首泞词的时候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为走进课堂、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铺垫了重要的一步。
三、文本能够说什么
《论语》只有区区几万字,可是根据台湾著名哲学教授傅佩荣先生考证,历代以来,至少有四百多种注解,原文每一句话都有五六种解法,而且每一种讲法都有道理。这就是说,《论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生命的,它能够透过不同时代研究者的心得开枝散叶、繁衍生息。
可见,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特别是人文方面的书。正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一旦发表,就好比婴儿离开母体,好不好看,评价权在别人。有时会出现过度阐释——连作者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却被人家解读得五花八门。还就鲁迅的《狂人日记》来说,在当时引起轰动效应,好多人结合当时的背景与环境,解读出了许许多多鲁迅自己连想都没有想过的“发现”。可以说,当原作者说出了一句话之后,那句话已经离开了主体,而变成大家都可以阅读和阐释的公共材料。
当然,对原材料的理解程度,是与个人阅读水平、个体的经历、心智等诸多因素有关的。就像我们阅读文章的体会,往往是变化着的,十年前读《红楼梦》和十年后读《红楼梦》的理解完全不同。这说明,任何经典的书或文章都是一口井,而读者可以将人生的体验与书中的智慧相互对照,甚至彼此启发,互相印证。一句话,要能够,或者说要尽可能地知道“大家”都在说什么。所以“能够说什么”所包含的,就是无穷的可能性。
四、文本应该说什么
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阅读环节。教师应当拥有个人解读的能力,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后,必须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判断究竟怎样的解读才是恰当的、正确的,符合相应年龄段语文阅读教学的,既不能置身文外,更不能不知所云。无论是理解古代经典的,还是现代精彩的文章,当问过:它究竟说了什么?想要说什么?能够说什么?到了“应该说什么”这一步,就必须出个人的见解。亦即要根据之前的“究竟”、“想要”、“能够”,最后判断出“应该”说什么,这部分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也必须负责的。
这一环节的阅读,涉及精神过程的伴生作用。只有在文本中反复体验,才能形成“我”、“我们”的阅读经验,这时的“经验”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即有了价值上的取舍、判断。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对待文本的自主性,我们解读到的“意义”,会脱离作者的意图,摆脱对作者心理体验的重构,最终被我们占有,变成自己的东西。
可见,理解和解释的过程和最终目的,是要比作者自己更好地理解作者。这时,课文的“意义”,从根本上说来自于我们自己的生命。于是,教材就变得有意义,而这意义,正奠基于生命本身的意义。
有时候我们觉得别人解读的观点没有什么道理。事实上,这是因为我们先被个人的成见遮蔽。如果能够撇开成见,听听别人怎么说,然后尽力了解其中的道理,或许你会发现,别人的说法也是可以站得住脚的。所谓“道并行而不悖”,通往目标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
这就要注意个人的阅读取向,是否有偏颇之处?是否是站在历史与文化或者哲学的高度,来善待自己的阅读理解?自己的理解,是否是基于文本本身的谨慎理解?是否保证了对文本作者的最大尊重?同时,自己所解读到的,是否基于所教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
如果说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教师基本功应当是“简笔画、粉笔字、普通话”,时至今日,解读文本,则最应该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化的最重要基本功之一。解读文本——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座高山,我们必须积蓄力量攀登。
和文本一起升华
选入教材的文本,多是经过证明或推敲过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因此,对待其中的有些堪称经典例文的文本,我们必须在尊重文本规定性的前提下深入解读。教学的时候,适合用声音传达感情与精神的文字,要朗声诵读,然后慢慢感悟,最后才能化作学生内蕴的东西。另有些可以称之为“用件”,主要指写作范文、常识性文章、说明文等。教学的时候,我们根据语感的不同,文字节奏的不同,即时进行文字训练,推敲文章内涵,实现超越文本的解读。但,不管什么样的文章,教者都要读到文字里去,理清知识的脉络,同时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如何把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转化成学生的解读过程?即,如何带着你的解读,搀扶着学生上路,让师生与文本一起出生?
下面,以《游园不值》一课的备课体会,举例说明。
一、我思,故我在
教《游园不值》,先循着叶绍翁的足迹,走进宋诗、南宋后期文学。跟着叶绍翁游这座园的同时,又要走进宋朝园林与宋时东吴民俗。思考:叶绍翁为什么偏偏要游这座园?在宋朝园林建筑水平已登峰造极的时代,叶绍翁游的为什么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园子……此番种种,我们跟随着作者叶绍翁的心境,了解宋诗的特点、江湖诗派的追求、古典园林艺术与诗中红杏木屐的意蕴……
这就超越了教参的简单说明。这样做,就为后面的“运思”式文本解读奠定了逻辑基础。“运思”,就是“我的思考过程”,它体现为教师引领的力量,和学生思考的力度。
从作者本人及其所处环境的角度出发,展开运思,这也许是上课艰难的开始,但也是足以拨云(教参)见日(自己的理解)的开始。具体来说,备《游园不值》一课,首先需要了解叶绍翁、了解四灵诗人与江湖诗派的追求。在了解之后,再阅读文学史中的相关评论,如“最为人称道的,却是一些既清丽又带有理趣的绝句,如《游园不值》……”为此,你就会悟到所议的“理趣”在何处。这时,你就会发现,叶绍翁理解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阶层,有着不同的解释。(还专门有人为此写了《<游园不值>中“红杏出墙”的十种意义解读》。)
于是围绕作者,引导学生在对诗句的品读中思考:“为什么游只有柴扉的小园?为什么穿木屐?为什么是一枝而不是许多枝?为什么是红杏出墙而不是其他?”可以想见,如此“运思”,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追问与省察,就会在教学中使学生得以萌生出智慧的发现。
你也许会引领着学生从结构主义分析:诗中的“人与园”、“屐齿与苍苔”、“墙与花”、“一和满”、“关与出”,这些,都构成二元对立的结构。其中“人与园”是核心。从这些二元对立结构中,我们不难追寻,“值”、“怜”、“红杏”等构成的、文本的深层次的意义结构——遇的虚实相生与人生之遇的哲理。
当然,还可以从解构主义的角度运思:这些二元对立结构都不存在。人是人、园是园、春天就是春天、红杏就是红杏——因为,“游”之人(包括叶绍翁)的核心特征是:“赏”。“游”的关引键还在于“人”赏风景,而“园不园”甚至“春不春”都无所谓,从而,解构了人与园之间的关系,解读出文本的另一番深层意义——“不值”即值,“不遇”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