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大师之乔吉拉德
2615700000020

第20章 学会倾听——感受顾客的内心想法(2)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他们这种自夸心理,抓住他们的话柄,然后设计一个“圈套”,让他们自己走进来。最后,即使在心里并不是很愿意成交,但是为了顾全面子也会和我们成交。

还有一种方法是显示出不在乎的样子,即与他们是否能够成交,我们并不是很关心,只是想要和他们认识一下,做一个朋友。同时要强调自己公司的实力强大和产品的优势,这时,这类客户为了自尊心,也会购买我们的产品。

当遇到这类型的顾客,很多推销员都会因为顾客表示自己什么都知道时,就会胆怯,越是这样,他们会看不起我们,从而也认为我们的产品没有什么大不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他们所知道的不见得就比我们多。

2.严肃精明类型

这类型的顾客通常都是文化知识水平比较高,思维缜密,对待问题能够冷静思考,同时,对产品也很挑剔。对于这样的顾客推销员就要小心了,因为我们出现的一点错误,都会被他们察觉,导致他们对我们和产品的怀疑,影响他们的购买决定。

应对策略:

首先,在这类顾客面前,一定要表现出自己的尽职尽责。介绍产品时,要做到实事求是,详细周全,语言有条有序,不可急躁,最好随身准备笔记本,随时记录下他们的要求和需求;

其次,要表现出不卑不亢的热心,通过交谈,在某一方面和他们建立起共同点。

这类型的顾客都是内心自我保护比较强的人,看起来似乎很不用以接触。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对他们真诚以待,就会虽短他们和我们之间的距离。

3.狡诈多疑型

也许是曾经被骗过,这类顾客的心理十分多疑,常常会对推销员和其所推销的产品,产生怀疑。这样的顾客在生活中也常常是不快乐的,烦恼很多。

应对策略:

对待这类顾客,推销员就要想方设法消除他们的疑虑。但不要一味地强调:“我说的是真的……我没有骗你……”等类似的话语,因为在他们看来,我们可能是在欲盖弥彰。正确的是对他们表现出亲切,做出朋友的姿态与他们交谈,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一方面不能够完全顺从他们,要适当地施加一些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装做自己知道地很少,使他们对我们放松警惕。

4.沉默少言类型

这类型的顾客不喜欢说话,对推销员的所提出的问题,也会用最简短的话语回答。特别是涉及到关于利益的问题,更是如此。他们往往都是很有心计的人,做事情十分仔细,有自己的主见,不会受到他人的干扰。

应对策略:

这类顾客,他们会自己看自己需要的产品,然后在心里做出是否购买的决定。推销员只需要做一些介绍说明,小心为他们解决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只要我们回答的问题能够令他们信服,他们就会购买我们的产品;但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这类顾客不能施加压力,否则会让他们很生气;也不要盲目地夸赞我们的产品,因为他们往往不会相信。

他们外表看起来十分冷漠,但实际上他们属于热心肠的人。所以,只要推销员能够点燃他们内心的热情,就能够顺利交易。

5.炫富类型

通常情况下,这类顾客分为真正有钱有钱和其实没钱只是拜金两种。真正有钱类型的顾客注重的是产品的质量、包装和品牌;拜金的类型则希望得到推销员的崇拜。

应对策略:

对于真正富有的顾客,要诚实地把产品的优点介绍给他们,并且要表现出不管对方多么富有,我们的产品是绝对地物有所值。这样才能引起这类顾客的购买欲望;

对于拜金类型的顾客,不能够揭穿他们。就要对他们进行奉承和恭维,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崇拜之情,最后为了让他们购买的我们的商品,可以让他们先付订金,既顾全了他们的虚荣心,又推销出了我们的产品。

6.怕生类型

通常情况下,这类型的顾客对陌生人都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尤其是对推销员,很怕推销员会问他们一些让他们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不过这类的顾客一旦与推销员熟悉以后,就会把推销员当作朋友看。

应对策略:

这类顾客很容易被说服,只要推销员能够在和他们的聊天中知道一些他们的基本情况,然后给他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在交谈过程中,我们要主动一些,对他们说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可以很好的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只要我们能和他们成为朋友,交易八成都会成功。

这些是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做常见的、也是比较难解决的客户类型。当我们能够了解顾客的类型时,就能够找出应对他们的方法,推销出我们的产品。

适度沉默,适当恭维,适时强调

倾听是销售的好办法之一,对于销售而言,善于倾听比善辩更重要。因此需要每一个推销员都掌握倾听的技巧。

倾听的技巧首先要求我们站在顾客的立场上,专心听顾客的需求、目标,在适当时候要想顾客确认我们所了解的是不是就是他们所想要表达的,掌握高超的倾听技巧能够激起顾客讲出更多他们内心的想法。在这里,乔·吉拉德把倾听的技巧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即适度沉默,适当恭维,适时强调。

1.适度沉默

大部分顾客对推销员的认知就是喋喋不休,能言善辩的,其实对于推销员来说,太能说了并不见得是件好事。最高明的沉默是在我们向顾客做完产品介绍后,这时候的沉默是留时间给顾客,让顾客发表对产品的看法和见解,这个时候,或多或少地顾客都会谈到关于产品的一些话题。

沉默最不适宜的时候,就是在推销员刚刚接触到顾客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是推销员说话的时候。如果推销员在这个时候保持了沉默,那么就会是双方的谈话陷入僵局。因此,在刚接触顾客的时候,要由推销员说话来打开局面,接着在介绍产品的时候,最好是多用事实来说话,推销员不要做大多的语言渲染,有时会引起顾客怀疑是否属实的想法。同时,在介绍产品的过程中,可以引导顾客参与进来,这样可以经过交流知道更多顾客的看法。当顾客发表看法时,我们要认真听,等顾客说完了,我们再接着说。

同时,沉默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能够让我们有时间思考自己下面的话怎么进行,也想一下之前所说的话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以便在下面的谈话中进行补救。

2.适当恭维

让顾客高兴能够更有利于我们进行推销活动,如果我们能够在交谈当中,适当地对顾客说一些恭维的话,顾客听了会很高兴。但值得注意的是,恭维的话要诚恳,不要刻意,否则顾客则会误会我们的恭维不是诚心的。

恭维多用的手法有:对顾客所做的事情和周围与他有关的事物;代表第三方,如公司、经理等对顾客进行恭维;在恭维过后要接着询问,这时候的询问是最有效的。

通过对顾客的恭维,让他们认为我们是一个真诚可靠的人,这样他们才愿意和我们交朋友,这样我们所做的推销活动,他们比较容易接受。

3.适时强调

在推销过程中,要注意强调购买的最佳时机。如果在顾客的话语中,推销员捕捉到了顾客正在犹豫的意图,那么这个时候推销员就要强调一下现在是最好的购买时机,譬如,现在正在促销期,可以打很低的折扣,过段时间促销取消了,就买不到这么便宜的了;或者说产品所剩已不多,再不买恐怕就买不到了等等,适时的强调可以促使顾客下定决心购买。

只要能够灵活得运用这三项技巧,就能够学会倾听,为我们的推销工作提供更多的方便。

要掌握的12项倾听法则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项调查,如果将失去一种感官,你会选择哪一种?视力?听力?触觉?嗅觉还是语言能力?最后的结果,大部分都会选择失去听力。

大部分人的选择证明了,在人们的看来,听觉并不重。而事实上,没有了听觉才是最悲惨的。忙人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是可以通过别人的语言,还有自己的感受去领悟。也许他们看不到美丽的风景,但是在心里可以想象出很美丽的风景。可是如果失去了听力,只有眼睛看,是无法感觉到声音的美妙的,因为眼睛看到是有限的,而且又听不到别人的描述。这样,就真正地生活在一个完全寂静的世界了。

没有亲身去感受过,我们永远不会明白听不到是多么的痛苦。乔·吉拉德曾欣赏过一场音乐剧,男主角的声音太美妙了,他的每唱一首歌,都能够打动台下的所有观众。正当乔·吉拉德也沉醉在这美妙的歌声中时,一个人指着前排的两位老人说:“看,他们一定沉醉在儿子所得到的掌声中了。”

音乐会结束后,乔·吉拉德和他朋友与那场表演的导演聊天,当乔·吉拉德说到:“那两位老人一定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导演听后,露出不解的神情,说到:“乔,难道你还不知道吗?男主人公的双亲是聋子,他们从来没有听过儿子美妙的声音。我第一次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是哭着回家的。”

听完导演的话,乔·吉拉德深深地感觉到自己能够听见,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是啊,能够听见,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作为推销员,如果我们听不到,我们就不会知道顾客的需要是什么,那我们的工作将无法进行。所以利用好我们的听力吧,向乔·吉拉德学习一下,怎样去做一个倾听者。

1.倾听的时候,要把嘴巴闭起来。保持耳朵的清静才能听到顾客在说什么,如果嘴巴不停地说话,耳朵能听见的,只有自己说的话。

2.不要打岔。如果对顾客的话有所质疑,要等顾客说完了再提问。不可打断顾客说话,这样会影响他的思考连贯性;同时,也招致顾客的不满。

3.避免分心。不要在倾听顾客说话的时候听收音机、随身听电视机等等,这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全神贯注地听顾客说话;

4.避免视觉上的分神。视线不要被办公室、商店或工作地点内外的景象所吸引;

5.用眼睛倾听。在听顾客说话的时候,要保持视线的接触,证明我们一直在听,同时,这也是礼貌的表现;

6.用身体倾听。倾听还要肢体语言的配合,弯腰驼背则表示听得不认真,所以要保持端正的姿势。要表示更专注时,可身体向前倾;

7.用所有的感官来倾听。把握顾客所说的每一个信息,别只听进去50%;

8.集中精神。在顾客说话的时候,不宜看表、抠指甲、抽烟等行为,这些行为都会影响我们的专注;

9.避免外界的干扰。外界的干扰来自电话、或者是他人的突然造访,应把这种状况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10.当一面镜子。当顾客微笑时,我们也要跟着微笑;顾客皱眉头时,我们也要如此。

11.别做光说不练的人。把倾听顾客当作是行动之一,不要仅仅停留在嘴上,要赋予实际的行动;

12.听懂弦外之音。从顾客的一些小动作中“听”出弦外之音,例如:语调、暗示、尴尬、咳嗽、手势等。

这就是乔·吉拉德总结倾听顾客的12项原则,这些不但要记在心里,更重要的是付诸在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