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逃离北上广
26138400000023

第23章 迷茫之下我们该如何选择(1)

大城市车水马龙,繁华似梦,然而不属于你,你只是一个看客,在大城市,没有经济基础,一切都是虚幻的。即便精神生活再丰富,没有物质基础也必定让你心生退意,烦乱不堪,备感迷茫,那么到底哪里才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1.逃离“北上广”

不论哪个年代,总会有怀揣梦想、激情万丈的青年,来到大地方,肆意挥洒自己的青春,以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不管前面有多少风雨,不管道路有多么坎坷,他们总会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但由于大城市吸引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地人满为患,于是有些人开始不解,为何“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老家一座房”?为何不现实一点,到中小城市过一种舒适而悠闲的生活?于是有人已经逃离,有人开始逃离,至于有多少人逃离,谁在逃离,是很难统计的,因为媒体呈现的毕竟都是个案。逃离之说,或许只是一些白领对于大城市的高房价、高压力的一种口头上的宣泄,付诸行动者并不如媒体宣传的那么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逃离出去,就会有更多的人挤进来。

镜头一:

26岁的吕立最近刚和贵阳的一家公司签订了劳动协议,他准备来到这个人地生疏、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城市工作,在这之前,他供职于广州一家知名媒体,在那里担任记者。

大学毕业之后,吕立一心要从事新闻事业,他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满怀,于是在广州进了一家媒体。

“工作挺忙的,待遇也不错,只是工资永远没有广州房价涨得快”,吕立算了一笔账,要想在城区房价一万五千元起的广州买套房子,存够首付最起码还得十年,这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房价稳定在现在的价位不变,更别提将来子女读书的教育成本等“后续问题”。“在大城市的马路上看两旁的楼房鳞次栉比,密密麻麻,不知道甚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一间房。”后来偶然一次到贵阳去采访,那里让他感觉心旷神怡,觉得就是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

“今年来到贵阳采访,感觉这里民风淳厚、气候宜人,印象非常不错”,贵阳房价相比一线城市要便宜得多,有浓浓的人情味、独特的文化氛围……这些深深吸引了吕立,于是,吕立决定从广州辞职,来到贵阳,成为一个“新贵阳人”,而且准备扎根贵阳。

另外吕立还说,在他原来的单位里,还有两个同事已经离开了广州,他们分别去了成都以及西安的媒体工作。

镜头二:

张雨果不久前“逃离”了上海,他在那里一刻也不想多待,更不打算再回到那个城市。

2006年,张雨果获得了湖南大学的金融学硕士学位,之后他独自一人去了上海。他梦想在中国的金融中心实现一生的抱负。如今想想当初的决定,张雨果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太过浪漫,也太过幼稚。

别的不说,单是找一份稳定、合适的工作,就耗去了他差不多大半年的时间。他最终和一家证券公司签约,房子则是和六个人合租的,总共20平方米,“三张上下铺的床,屋内陈设一片狼藉,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高中时代的校园生活”。

在这家证券公司工作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张雨果去了杭州。在一家期货公司上班,月薪7000元。他想在这个宜居城市安定下来。但他发现这个想法根本不可能,因为杭州房子的均价已经一万五千元/平方米了,远超过自己的心理预期。

2009年10月,上海有几个公司为他开出了更丰厚的薪水,但是张雨果不为所动。他的理由很简单,就算在上海每个月收入一万,也总有一种箭在弦上的感觉,每天绷得紧紧的,感觉太累,至于甚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家,更是遥不可及的一个梦。

2010年1月,张雨果回到了家乡长沙,进了一家证券公司。回来之后,他觉得长沙有许多其他城市不具备的优点,而且长沙的发展机会也不少。他计划着自己两年之内在长沙买一套房子,过上更阳光、更幸福的生活。

解读:

一线城市依靠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大批人才,但是人才过于集中之后,就会出现人才饱和,相对而言,机会就会减少,然而中小城市的情况恰恰相反,中小城市对人才更为渴求,而且能够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也会开出相匹配的待遇,而且和一线城市相比,中小城市对人才的要求有着更大的包容性。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城市的弹性空间往往更大,扩张速度往往比一线城市要快得多。有些人不愿意去二线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拉不下面子来,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工作本没有高下,城市也没有高下,最重要的不是在哪里工作,而是能否在工作中表现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价值。与其在一线城市来回飘荡,没有归宿,不如去二线城市脚踏实地地拼搏。既然在大城市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甚么不去中小城市发展另一片天地呢?就算自己有“大城市情结”,也完全可以先去中小城市积累经验,而后再回大城市工作,这样起点会更高一些,既减少了漂泊之苦,同时又能回到自己梦想之地,何乐而不为呢?

一个处处充斥着机遇的大都市,同时也充满了竞争和压力,在这里,不要说自己是人才,这里的人才太多了。假如你感觉在这里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受到冷落,承受着压力,那么最好离开这个城市,另寻谋生发展之地,去一个竞争力小、重视人才的地方。这样你的才能或许能够得到施展,人生也可能迎来转机。

2.你正在逃离吗

“逃离北上广”的风潮方兴未艾,依旧强劲不衰,“逃离北上广”的呼声也一浪高过一浪。裹挟在这汹涌的呼声之中,你是否也付诸了行动,正在逃离呢?

镜头一:

张民最近一直矛盾重重,他不知道自己的决定究竟是对是错。原来他想要离开上海,回家乡发展。他说,毕业之后,他就一直奋斗在他心目中的大城市,希望在这些城市能找到一些机会,趁着自己正拥有青春年华,好好地拼搏一番,但是三年以来,他发现现实和理想之间渐行渐远,他始终未能在心目中的大城市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于是心里敲起了退堂鼓。他说:

“大城市虽然机会多一点儿,工资也比较高,但是压力太大,人才太多。大城市卧虎藏龙,不乏人才,竞争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想要能够在大城市跳出来,不容易。另外生活成本也高,房价更是高得令人咂舌。我不想让自己劳苦工作一辈子,一辈子去还房贷,最后只是落了个住宿的地儿,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他父亲在老家开了一个作坊式的小厂子,他希望能够把厂子接过来,自己去做大,正是这一原因,让他产生了逃离“北上广”的念头。但是回到家并不一定好做,也有重重困难,而且他长时间生活在大都市,已经熟悉了这些地方喧闹的环境、紧张的节奏,喜欢上了这里五彩绚烂、霓虹闪烁的美丽夜景,一回到家反而会觉得冷清以及生活节奏过慢,他说,“怕自己会产生一下子就瘫软下来的感觉”。

镜头二:

秦成义这次回家,最高兴的是他的爷爷奶奶。老人想孙子,希望能看到他在跟前,不过他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说:

“这事我从来没跟爷爷奶奶说过,我不想惹他们不高兴,不过我打算今后有机会还要回到北京去工作,现在回家只不过是调养一下精神。”唯一的一个问题是,他害怕眼前的这种过于安逸、过于平静的生活环境以及缓慢的生活节奏会让他变得更为懒散。

秦成义说:

“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喜欢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生活的。”

他喜欢北京的文化底蕴,喜欢这个城市的厚重与包容、活力与现代,同时还非常向往那里的硬件条件与繁华。

如今他给自己谋划好了今后的路,先干满大学生村官的两年任期,然后参加公务员考试,争取能够考上北京的公务员;假如行不通的话,那么只要有能够回到北京的机会,他都会及时抓住。对于秦成义来说,“逃离北上广”并不是他的初衷,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解读:

“逃离北上广”这个话题一直甚嚣尘上,闹得沸沸扬扬。以至于每个身在一线城市的人都内心不安,而我们身边的人也都在谈论着要不要“逃离北上广”。据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近来在其招聘网站上的一项统计,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工作的公司白领中,有近六成的人表示自己想要离开这些城市。

在“逃离北上广”这个口号越叫越响的时候,相信每个在“北上广”

奋斗的外地人都不会无动于衷,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那么对于自己来说,究竟该不该“逃离北上广”呢?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逃离”与否,最重要的是这个城市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你选择离开,最好能找到一条比在“北上广”更好的退路,否则只会无路可退。如果你选择留下,那么就要作好吃苦的准备,而且要有斗志,有干劲,愿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如果只是在大都市厮混,得过且过,到头来恐怕只会落得一场空,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青春,那样的话,还是趁早走为好。所以,究竟要不要逃离,应不应该逃离,是每个奋斗在“北上广”的年轻人应当认真考虑并作出慎重选择的问题。

3.逃离“北上广”,你想逃往何方

一线城市压力大,污染重,成本高,交通挤,奋斗一生恐怕也难以有立足之地,既然如此,那就逃吧。逃是逃出来了,可是,逃出来以后,天涯茫茫,前途莫辨,下一步我们该往哪里去呢?

镜头一:

陈一航如今已过而立之年。他曾经在多个城市打拼过,大学毕业以后,他去了广州,在那里拼搏了四年又来到了上海。在上海待了两年,又转而奔向北京,最后从北京又“逃离”至兰州,根据他的话来说就是,“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回到兰州之后,陈一航由于囊中所剩无几,只能暂时借住在表哥家。他的表哥是一个社会闲散人员,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整日四处游荡,对于经济窘迫的陈一航,他的表哥更是冷嘲热讽。结果借宿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陈一航的实际开销远超过了租房的花费。“很简单,他鄙视你,不停地向你伸手要钱,认定你没有甚么发展前途。

”从朋友,甚至亲人和周围的交际圈状况,基本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往高处走还是往低处流。陈一航觉得表哥对自己的鄙视并非没有道理,虽然他对自己还残存着一点儿信心。

最后返回兰州的陈一航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落差。他说:“首先,本来你以在大城市的工作经验为傲,但是在这里,这完全就变成了一种负面的东西,他们不仅不会吸收你在大城市的工作经验,反而会转过来大肆攻击你口中所谓的工作经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的某种自卑感得到平衡。”

2009年,陈一航先是在兰州的某家杂志社工作,而后在自认为工作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被炒了鱿鱼,之后就开始了他漫长的求职生涯。他说,自从大学毕业之后,自己从来没有过如此糟糕的状态,最为悲惨的时候,身上仅剩了20元钱。“我始终认为这就是我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坎儿,迈过去就没事了。”

直到如今,他在兰州的朋友仍旧屈指可数。他觉得兰州也日益变得功利化,也更加冷漠无情,“你没钱,又没关系,对于别人而言,没有甚么利用价值,为甚么要和你交往?

”现在兰州的竞争也逐渐激烈起来了,房价也逐渐地上涨,环境也不怎么好,但是别管怎么说,兰州毕竟是离陈一航的家最近的大城市,在生活习惯上比较接近,他觉得自己会选择在这里长期发展下去。

镜头二:

丁虎是山西人,2004年毕业于黑龙江某高校建筑设计专业,毕业之后和同学直接来到了北京。刚到北京的时候,他意气风发,说自己一直向往这个城市,这个城市也一直在等他。刚到北京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新鲜感,他也不例外,于是头几天先把北京各大名胜逛了一遍,后来开始正经找工作。投了求职信息出去,也有让他前去面试的,但人家的条件是必须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像他这种刚出校园、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别人根本都不考虑。几次面试失败之后,他的热情基本降到了冰点,后来在同学的推荐之下,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中介工作,然而那一年金融危机,房市爆冷,而房价却依旧不降,生意非常难做,拿了两个月底薪之后,他觉得没甚么前途,就辞职了。

后来他从北京去了广州,在一家电脑公司做销售工作,然而广州的情况和北京相差无几,依旧不容乐观,每个月也就拿三千多块钱,去掉房租、饭钱、公交费、电话费,基本剩不了甚么钱,所以他觉得在大城市太累了,最后决定回山西老家谋一个稳当的饭碗。

解读:

逃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人,都希望在二、三线城市能够获得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的在线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中的白领,最向往的城市分别是杭州(19.20%)、青岛(19.20%)、厦门(14.30%)、桂林(9.20%)、成都(8%)、大连(7.20%)。他们称如果有更好的发展机会的话,他们会考虑去上述几个城市参加工作。如果真要“逃离北上广”,先要找到逃离的方向以及今后的落脚点,这样才能免除后顾之忧。

4.你无处可逃

大城市问题重重,各种城市病让人忍无可忍,于是逃到小城市。

小城市也不是容易讨生活的,没有金钱和关系,在小城市一样行不通,而且,如今一些二线城市的生活成本以及房价都不甘落后,正在努力追赶大城市,于是愤怒之下又逃到乡村,与世无争,准备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然而不是谁都有陶渊明的闲散兴致,没多长时间,又开始觉得乡村无聊了,看不到车来人往,看不到霓虹闪烁,只能听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逃过来逃过去,最后发现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镜头一:

牛牛,男,28岁,大学本科,在杭州某动画制作公司担任网管,月薪5000多元。

当都市的白领们正在被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折磨得气喘吁吁、不堪重负、开始纷纷逃离的时候,二线城市的白领们却发现自己也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泥潭之中。

“刚刚毕业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眼光已经够长远的了,现在我才发现,目光放得还是不够长远。”牛牛这样说。早在六年之前,从上海那种人山人海的各大招聘会上他就推断出“人人都爱大城市,所以生活成本一定会上升”的结论,于是决绝地离开了上海,转头向杭州这个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城市寻找自己发展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