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清官传
26104200000079

第79章 李贞

李贞(1318~1379年),山东盱眙人,明朝开国驸马、陇西王。他那富不忘贫、心系百姓、教子有方的动人事迹,多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一、心系百姓

李贞原是一位普通农民,20岁时与朱元璋的姐姐结了婚,并生下一子“保儿”。6年后,由于旱蝗迭至,颗粒无收,不得已而去求助于从盱眙迁往濠州(今安徽凤阳)的岳父一家,不料濠州天灾比盱眙还重,其岳父、岳母和三位妻兄均在饥寒交迫中染病身亡,小弟弟朱元璋初为皇觉寺僧人收留,后来又离乡出走,一去杳然无音。朱氏闻讯悲痛欲绝,终因劳苦忧伤过度而去世。临终前,嘱托丈夫两件事:一是拉扯好儿子,二是找到小弟弟的下落。

从此,李贞带着儿子离乡背井去讨饭,同时多方打听朱元璋的下落。一路上,兵荒马乱,难民成群,他见哀鸿遍野,不禁又联想起去世的亲人。为使人世间尽量减少一些悲剧,他尽管自己多次饥寒难忍,而一旦讨得食物、衣物,也总是分给一些更可怜的人。有时候,他们路过农民的庄稼地,见稀稀拉拉的玉米秆上有些可吃的,还总是劝儿子再忍耐一下,而不做损害老百姓的事。

两年后,李贞带着儿子经过千难万险,找到了驻扎在濠州的一支农民起义军。一打听,才知道朱元璋果然参加了郭子兴的队伍,并被郭子兴委任为镇抚,正守卫滁州。他欣喜万分,遂向200多里外的滁州奔赴。临行前,那支义军的头领还送给他一些散金碎银做盘缠。行至中途他们又遇到了一些贫病交加、濒临死亡的人。李贞又多次解囊相助,以至于未到滁州而囊中空空,不得不再次依赖乞讨。

二、富不忘食

不久,李贞父子找到了朱元璋。双方见面,悲喜交集,自有一番说不尽的话。从此,朱元璋将对亡姐的思念之情,全都倾注在保儿身上,并让保儿改为朱姓,取名“文忠”,决心把他培育成一位文武全才。

朱文忠生性聪颖,加之勤学苦练,不出三年便长于写诗撰文,精于布阵斗兵,出落得一表人才。朱元璋十分喜欢他,经常在众人面前对他大加赞扬。而李贞却不时地将儿子叫到跟前,训导他如何为人处事,尤其是千万不要忘记贫贱之时。

有一次,朱元璋的贤内助马秀英带着两个使女过府来为李贞父子添置衣物,发现李贞仍用着讨饭时的破被子,大为不解。李贞则十分动情地说:“这是亡妻临终前亲手拆洗过的被子。虽然破旧,但它伴随我度过两年乞讨的日子。看见它,我就像看见妻子,就忘不掉已往!”马夫人十分感动,遂拿去亲自将被子拆洗干净,交给李贞。李贞再也舍不得盖它,竟将它放进箱子里珍藏起来。

朱文忠19岁时开始带兵打仗。在一次援助大将常遇春攻占池州时,表现得十分出色,致使元军苍惶出逃,青阳、石埭、太平等地全部收复。为此,很多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加上他又是朱元璋的外甥,言过其实的奉承也愈来愈烈。涉世不深的朱文忠面对如此场面,不禁飘飘然忘乎所以。

李贞得知后极为不安。但他没有当面训斥儿子,而是打开箱子,取出旧被,重新盖了起来,朱文忠看到后心中一怔,随之理解了父亲的用意,主动向父亲承认了错误,并表示再也不敢忘本和自傲。李贞点点头,露出了笑容,遂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富贵而忘贫贱,君子不为也。”

为牢记父亲“富不忘贫”的教诲,朱文忠又基于读书人都有个字号的习惯,特地给自己起字为“思本”,意思是永不忘本。

三、教子爱民

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升任义军大元帅,并很快夺取了应天。从此,他以应天为根据地,向江苏南部及浙江用兵。朱文忠由于战功赫赫,也便任命为左副都指挥使,兼领元帅府事,守严州。朱元璋基于李贞谨慎持重,让他在严州帮助儿子料理军政大事。

在朱文忠每次出兵打仗之前,李贞都谆谆告诫他要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不要践踏百姓的庄稼,不要伤害百姓的牛羊,不做任何有损于百姓的事。于是,朱文忠特地三令五申,严格要求所辖官兵绝不与民争利。他还明确规定:凡是私自进入民宅或私取民物的,一律处斩。有一次,一个士兵未经批准而私自用了百姓的一口锅去做饭,朱文忠得知后,当即将那个违令的士兵处以军法。随后,他又将此作为反面教材,通报全军。从此,他的军队更是秋毫无犯,深受百姓的欢迎和拥戴。

在个人生活上,李贞也常常要求儿子不忘当年的战乱之苦,处处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朱文忠也铭记在心,并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文忠率大军攻下余杭后进逼杭州,杭州守将潘原明见大势已去,决定投降。在大军入驻杭州的第一天,潘原明组织女乐欢迎朱文忠。而朱文忠则令免去这一仪式,还将部队驻扎在城外的丽谯,保证了“城中帖然”。

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称帝。二月册封李贞为驸马都尉。

李贞死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冬,享年61岁。当时,朱元璋强忍悲痛令人将其葬于南京大平门外。紫金山麓,还册封他为陇西王,谥恭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