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走出传统农业
2609600000045

第45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发展(15)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的深层矛盾日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努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巩固提高扶贫成果,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形势是好的。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发展目前还没有完全走出传统农业的落后困境,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尚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三农“问题的矛盾已从温饱问题、农业生产问题、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问题、转向了农民的非农就业和投资发展问题、农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问题、农村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问题。主要表现是:一、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种植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个体分散的农业经营与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特色优势产业的深度开发不够,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少,农产品转化增殖能力弱,影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而限制了农业综合效益的增长;三是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与农民非农就业、农业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体制对立,限制了农民的生存发展权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四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的缺失,加之乡村两级财力匮乏,债务包袱沉重的状况,使农业和农村投入严重下降,农民收入差距、工业比较效益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五是农业基础投入和产业投入不足,农业生产粗放经营,农产品科技和标准化水平低,影响了产业竞争力;六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业开放开发程度不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延缓小康建设的进程。

三、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党的十六大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和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反映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坚定信心和清晰思路,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从平凉实际来看,经过这些年的艰苦努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基础,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要认清形势,把握全局,充分利用这些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在思想上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行动上发扬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和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努力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增加农民收入: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核心

“三农”问题涵盖的经济社会内容极其广泛,农业和农村工作也是千头万绪,但新的历史阶段“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仍然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非农就业和非农产业发展问题,也就是体制和农民权益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收入显着提高。但我们距小康社会人均GDP不低于300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目标相距甚远,尤其从1997年开始,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的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和小康社会建设的瓶颈。造成农民收入增幅回落以及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价格低,限制了农民增收;农业经营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民增收;农民负担居高不下掣肘了农民增收;非农岗位就业不足抑制了农民增收。因此,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稳定,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工业化、城市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也是能否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民增收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重大经济和政治任务。围绕农民增收问题:一要加速现代农业和区域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提高区域经济的总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二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投资发展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分割局面,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打破阻碍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壁垒,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三是加大政策倾斜,发展现代农业。在我国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要实现“吮吸农业”到“反哺农业”的战略性转变。要加大社会对农业的基础投入,加速农业生态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技术装备,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加大对农业的产业投入和科技投入,加快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发展规模经营和高效农业,建立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平台;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基础。四是转变农业增长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突出区域特色,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提高优质产品比重,优化农产品结构,加速农业的市场化步伐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是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驾驭市场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

统筹城乡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总结国际国内工业化进程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指出: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一论断,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新时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思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投资发展机制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思维指导和谋划农业和农村工作,树立全新的农业观、农村观和农民观,坚持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补、城乡互动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工业化初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在为社会生产提供要素资源的同时,为工业提供了财富积累;进入工业社会,或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的转型期,为实现产业协调发展,社会将推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实践证明,当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到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时,及时扶持农业,将会促进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如果忽视农业,就会导致农业萎缩,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经济社会矛盾的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在完成了国家工业化进程后,普遍采取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建国初期,在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0%,农业劳动力占83.5%的水平上,实现工业化,必然依靠农业积累筹集工业化投资。这种工业倾斜政策,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看是必要的、客观的,但长期的农业投入不足,使本来落后的农业严重滞后于工业,加之长期的城乡分割体制,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使中国的“三农”问题更为典型,更加突出。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农业与工业的产业结构为22∶78,工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3%,财政收入达2.6万亿,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我国已完成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准备。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仅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历史阶段的要求,而且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粮食问题、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发展全局的大事,加快农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须;我国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对于社会的稳定具有基础作用。因此,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工业才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经济才能协调发展,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深刻学习和认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的战略思想,建立城乡一体化投资发展机制,将为解决好新时期的“三农”问题,提供政策理论保证。

二、工业反哺农业,加大农业投资。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就是通过调整财政分配构成,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财政更多地倾斜农业和农村、惠及农民;就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一是多予。就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支农惠农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坚持和强化对农业的基础投入,将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围,加大对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技术装备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增加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二是少取。就是在巩固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降低农业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产业化市场准入和农民非农就业的政策收费门槛,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三是放活。就是深化农村改革,放开农民手脚,创造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非农就业,加快农业市场化、产业化步伐。解决“三农”问题要靠深化农村改革,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从体制和法律上建立起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三、城市支持农村,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支持农村的核心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转型期,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加速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转移和城镇化就业,优化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将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

实施城市支援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关键是统筹城乡关系,加快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的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要加强农村人畜饮水、道路、村镇等基础条件、公共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重点小城镇建设步伐,鼓励引导农民实现城镇化就业;要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平等的就业竞争机制,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提高进城务工农民的素质,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二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调整城市建设的思路,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公共卫生、文化生活、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支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决不是忽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发展。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建立平等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加快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和小城镇的发展步伐,为农村经济的城镇化提供产业平台,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四是加大农村城镇化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农民共享工业化、城市化创造的文明成果,建立地位平等、开放互通、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五是坚持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两手抓。要全力实施“千村百乡”小康建设工程,积极推广参与式扶贫和整村推进的经验,不断缩小农村贫困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进程;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要探索建立农村低保救助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仍然是农业发展问题、农业方式的转变问题。因此必须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观点认识农业问题,正确把握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系,正确把握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关系,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中探索“三农”问题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