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经济问题的本质是生产方式问题,并已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的话,那么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为特征的传统农业问题就是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基本问题;如果说“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一个发展问题和生产方式的变革问题的话,那么“三农”问题的出路,也就是传统农业的出路问题;如果说西部欠发达地区贫困落后的根源在于长期的传统农业,那么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业融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流,必然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十二年的地方工作,或者说农村经济工作的实践,给了我反思传统农业发展局限的环境和机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定西、平凉两地人民改革发展的实践给了我探索这一问题的社会责任和生活鼓舞。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不是我的职业,只是大山深处的广大农民一双双希冀的目光,以及干部群众艰苦跋涉的创业创新实践,时时促使着我把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史实记录下来。
甘肃,是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和华夏文明的摇篮。定西、平凉位于甘肃中东部,泾河渭水一脉相承,同属西部欠发达农业地区,黄土、黄河、农耕文明,形成了这里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一方林茂粮丰、牛羊遍野的沃土,民谣中有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咏唱,《资治通鉴》曾有“天下称富庶者莫如陇右”的记载。但自清代中期以来,由于自然生态的衰退,加之垦荒和战乱的因素,导致了近百年来的经济落伍和人民生活的极度贫困,以至左宗棠发出了“陇中苦瘠甲于天下”的感叹!传统农业,经济单一,工业滞后,财政匮乏,自然环境恶劣,百姓靠天吃饭,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长期困难的基本原因。确切地说,是漫长的以传统农业为特征的自给经济,导致了这里长期的贫穷与落伍。在市场化、工业化新经济时代到来的时候,传统农业已经走到了它的历史的尽头。正视传统农业,研究传统农业,走出传统农业,就成为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1993年,我受命于组织委派,由省直机关来到定西,又过了8年,在新世纪的晨曦中调平凉工作,2004年秋离开平凉。就是在这里、在这一时期,开始了我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和探索,开始了我的共产党人政绩观、人生苦乐观,及贫困落后地区发展观的历练。感谢组织上给了我工作锻炼的社会平台,可以说,我把人生中最为宝贵、精力最为旺盛的一段时间投入到定西和平凉近12年的工作之中。还在定西工作期间,一位新华社的记者曾经问我,你在那个穷地方干那么久,图的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在定西工作的三大好处:一是看到基层干部群众的生活工作条件那么艰苦,心灵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同那些贫困农民群众比,感到党和人民给予我们领导干部够多的了,我们只有奉献的义务,丝毫没有索取的权利;二是当通过艰辛努力,看到长期食不果腹、衣难蔽体的农民群众解决了温饱,看到长期闭塞的山村通了公路,看到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就能强烈地感受到个人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贫困地区基础薄弱,困难重重,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能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这些益处是在条件较好的地方无法得到的,这也就是我在定西和平凉12年的工作中形成的人生得失观;也是在定西工作期间,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变化,面对扶贫攻坚和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面对时时出现的浮夸虚报的遗风,提出并确立了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职工收入、增加财政收入,降低人口出生率,实现社会稳定协调发展“三增一降一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了“无功便是过”的功过标准。在执政理念和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确立了执政为民、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定西、平凉都是农业大市,也是经济弱市,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形态。这里严酷的自然环境,落后的农业装备和生产方式,农民同大自然不懈的抗争精神,使我开始更多地思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出路问题。可以说,我对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的出路问题,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与工业和城市经济的融合,实现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的转变、经济结构由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思路,是在这一时期伴随两地改革发展的实践和经济社会进步的历史轨迹形成的。
从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到党的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直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在经济和政治的震荡后,开始了理论与体制的彻悟,迎来了党的十四大的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城市改革发展的步伐加快,农村改革引向纵深,农村经济在市场农业的引导下走出徘徊,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产业大裂变;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发生历史性巨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改变了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政治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头,在高科技浪潮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经济政治挑战;这一时期,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客观地认识中国的国情,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工作水平,使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向了理性、科学的发展道路,国家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民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成功地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这一时期,党的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为新时期执政党的理论建设,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开创了我党在政治思想和理论建设上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新时代;这一时期,在世纪之交的前夜,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达17年的艰苦谈判之后,加入了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融入了世界经济的洪流,在迎接新世纪钟声的时刻,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告了告别贫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速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脚步;这一时期,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成功扼制了非典疫情的传播;这一时期,党的十六大产生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征程,昭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未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生深刻变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城乡统筹,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科学发展的历史脚步中,中国的经济社会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新时期,令世界瞩目;正是这一时期,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定西、平凉两地提前一年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的扶贫攻坚历史任务,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就是在这一时期,如火如荼的改革发展的实践,理性思维和创新文化的熏陶,给了我实践中理论探索的激情,我关于欠发达地区“走出传统农业”的思维及理论积累,就是这一时期定西、平凉两地人民改革发展历史脚步的真实纪录,也是定西、平凉两地干部群众集体智慧的凝结。
经济社会的事业大厦,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走出传统农业是一个集实践与理论、历史与现实为一体的经济社会课题。《走出传统农业》在记录自1993年至2004年定西、平凉两地改革发展史实的同时,收集了12年工作中关于两个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学习体会和理论文章。文集定名为《走出传统农业》,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传统农业,是定西、平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基本区情,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格局,是欠发达地区及“三农”问题现实困境的基本成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二、走出传统农业,体现的是欠发达地区农业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和时代要求。三、走出传统农业,涵盖了欠发达地区告别短缺经济后,产业战略转移的历史趋势。文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以定西、平凉两地改革发展的实践为依托,在反映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历史变迁的同时,深化了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过程。文集在内容上可分为定西、平凉两大块。前三卷以定西改革开放和扶贫攻坚的实践为背景,主要汇集了传统农业及“三农”问题的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理论尝试。后三卷以新世纪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为背景,突出了现代农业的尝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探讨。文集在记录这一时期定西、平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脚步,探索欠发达地区从走出传统农业到产业战略转移的历史轨迹的理论思考中,体现了发展时序、认识过程和逻辑结构三条主线的融合。
世纪交替的历史时期,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历史新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一个财富高速增长的时代,而且是一个滋生先进文化和理论创新的时代。这一时期,定西、平凉实现了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奋斗目标,迈向了稳定解决温饱并向小康目标迈进的新征程。定西、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其实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也是逐步走出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我国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生活得到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由于当时像定西、平凉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还处在自然经济状态,因此无力承受不期而至的灾害侵袭,也无法抗拒市场竞争的冲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徘徊状态,甚至出现脱贫返贫的现象。1999年9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视察定西市青岚山乡的大坪村,提出了二次创业和农村小康建设的问题。我们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重要指示的精神,并结合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得到了突破,思路逐渐明晰起来,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打破传统的经济格局,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开发中把农业、农民、农村和经济社会主体引向市场,引导农民走农业产业化和发展非农产业的路子,在现代农业和工业化的进程中走出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
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产业形态由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城市经济的跨越,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产业形态变革的经济社会因素,除了自然资源和地缘环境外,还应包括三个方面的主导因素:一是人类智慧的积淀,二是社会财富的积聚,三是创业创新文化的积累,也就是创新思想、创新精神和创新体制的形成。定西和平凉在实现了基本解决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的新形势下,抓住世纪之交难得的历史机遇,适时地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思路。在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尝试中,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致力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了各自的优势产业。如定西市发展起了马铃薯、中药材、食用菌、花卉产业。2001年,我离开定西时,支柱产业的农业产业化已具雏形。平凉市的果品、蔬菜、草畜产业初步形成了布局区域化、产品优质化、营销品牌化的农业产业化格局。依托平凉的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组建了华煤集团,成功实施平凉电厂3、4号机组的建成投产,华亭发电公司、750千伏超高压输供电项目、祁连山集团干法水泥生产线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平凉。依托巨型畜牧业基地的“雅虎皮革”等品牌成功打向全国,这些工业项目的实施,为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实施以“一线三点”、“六纵九横”为重点的城市改造工程,扩大了城市容量,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初步形成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框架,进行了城市经济的探索与实践。在尝试现代农业的同时,平凉市的工业化、城镇化得到同步推进,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可以说,对传统农业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定西、平凉两地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工业化进程,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过程。
一、认识传统农业的发展局限,走出传统农业的现实困境
对于传统农业的认识和反思,源于20世纪末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困境,迫于国际形势的历史性巨变,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长期以来,这里党的工作、政府工作和经济社会工作的重心是农民的吃饭问题、温饱问题和农业问题。落后的农业生产力和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经济特征,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本无暇顾及财政积累和发展问题,因此,我们的工作和认识也就从这里起步。现实和历史的重负,市场经济的挑战,苏东裂变后国际政治经济背景的变化,使我们开始认识到,只有在观念上、思维方式上,并且在现实中实现了传统农业的突破,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才有可能。定西及平凉的实践,使我亲历了这一时代的变迁和对传统农业认识与探索的心路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