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能不能快速增长,答案是肯定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于欠发达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潜能和发展优势,逐步缩小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机遇和发展空间。辩证地看,欠发达地区的落后是相对的。由于开发的滞后,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加上中央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欠发达地区通过快速发展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是完全有可能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具有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呈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状况。由于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农产品的“准入”要求发生变化,品牌多样化、优质精细化已成为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流,尤其是地方特色产品具有明显的交易优势,这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一种机遇,是一次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的机会。如定西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气候、土地类型、物种分布的多样性,地理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当地中药材品种多、质量优,是当归、党参、红芪、黄芪等中药材的原发性产地,当归产量占全国的70%,甘肃的80%。由于土地面积大,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200多万亩,占到全国的1/20、洋芋主产区的1/10、全省的1/2。此外,广阔的天然草场为发展牛羊等草畜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洮河、渭河、漳河沿河地带,水质优良,日照充足,没有污染,是发展蔬菜、花卉、优质果品等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如果把先进的农业科技与这些资源优势整合起来,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前景将十分广阔。
二是具有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欠发达地区由于受经济的、观念的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受到制约,因此,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劳动力资源的成本比较优势。定西地区有农村劳动力120万,有常年剩余劳动力30多万人,季节性过剩近20万人,近几年,每年向省内外输出剩余劳动力达30余万人。大量低成本的农村劳动力对欠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由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迅速提高,国内外投资者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边际收益已经很小,使大量的“机会资本”北上,以获取更高的资本收益,这对于欠发达地区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欠发达地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与发达地区北上的资本和技术的结合,无疑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只要欠发达地区政府能改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入,当地的经济肯定会得到超常发展。
三是具有投入回报率高的比较优势。这同时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把扶贫开发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重大的政治任务。这就使欠发达地区不仅因贫困而备受世人的关注,而且使欠发达地区具有了“聚焦效应”,如果能投入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实现做出贡献,谁就能受到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优厚回报。另一方面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十分关注,对欠发达落后地区实行了财政、金融、税收、项目等诸多倾斜政策。党和国家制定的扶贫政策将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谁如果在欠发达地区投入,谁就能享受这一优惠政策。欠发达地区还由于受人才、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资源和农产品以原材料或初级产品销往市场,因此,深加工增值的潜力很大。如定西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和当归等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但加工能力弱,产品档次低,亟待进行深度开发。如果发达地区注入资金和技术,建立深加工龙头企业,将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四是具有经济学理论上的后发比较优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长期以单一的粮食种植为主,抑制了符合区情地理气候条件的特色农业的发展,地域比较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升级换代可以直接从生存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农业过渡,跨越混合经济这一阶段,实现跳跃式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增长基数低,可以通过加大对外开放,制定优惠政策,吸纳社会资本,激活区域内的闲散资金,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在产业上形成后发优势,从而达到跳跃式发展。
综上所述,欠发达地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也有自己的明显优势。只要能够正确认识区情,认真总结经验,切实抓住机遇,加快培育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群,就能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四、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规律问题的实践与探索
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以“反贫困”为工作重心,在国家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下,近几年欠发达地区“反贫困”战略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就定西地区而言,1998年全区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1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24元,农村绝对贫困面下降到7%以下,比80年代初下降65个百分点,到1999年底全区可望整体基本解决温饱。这标志着全区农村经济将实现历史性的转变,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培育市场经济发生与成长的条件,打破自然经济惰性的内在经济循环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产品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为手段,以农产品市场化为突破口,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分工水平,构架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从而拉动欠发达地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定西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而言,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推进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实践,要把握和遵循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须重点抓住以下四个层面的工作:
第一个层面,是要坚持不懈地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工作的全过程来考察,这既是基础层面的工作,也是一项始终不能放松的带有根本性的工作,因为欠发达地区的落后,首先就在于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酷劣,不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彻底跳出受制于天的“自然经济”的圈子。定西是全国有名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十分严酷,多年来全区坚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修梯田、挖水窖、兴水利、拉农电、通公路,种草种树,综合治理流域,使全区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1983年以来,全区新修梯田230多万亩,累计达到430万亩,农民人均达到1.5亩;坚持每年种草、造林各20万亩,治理小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近年来,又在干旱山区大规模实施了“121”雨水集流工程和集雨补灌工程,有效地解决了10万多户、近50万人的饮水问题,新增水地面积18万亩,新增补灌面积30万亩;新修县、乡公路670多公里,98%的乡镇通了公路,架设农电线路3500公里,乡、村通电率分别达到99.4%和82%;兴建各种专业、综合市场241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农村经济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1995、1997两年,定西地区大范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尤其是1997年全区7县有5个县降雨量仅为200多毫米,比正常年份减少四至五成,在这样的大灾面前,除粮食有小幅减产外,整个农村经济仍呈增长发展的局面,群众生活没有发生大的问题,农村社会保持了稳定,大旱考验了定西地区的抗灾和自救能力。如果这种灾害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甚至20世纪80年代初,举家外出逃荒要饭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坚定不移地、长期不懈地改造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中面临和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任务。
第二个层面,是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经济的差距在科技,潜力在科技,出路也在科技。如果只有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这一层面的工作,而没有良种、良法等科技措施的配套,农业生产条件再改善也不会有好的效益。近年来,定西地区大力推广以良种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暖棚养畜、日光节能温室等农业科技措施,在全区粮食增产和农村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着提高了农畜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如在1988年到1998年的十年间,在粮播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产量由5.45亿公斤增加到8.33亿公斤,粮食和农业增产依靠的是科技。因此,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要走培训科技人才,建立示范基地,突破关键技术,落实配套措施,强化扩散转移,加大推广力度的路子。要科学选择一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符合目前农村生产力水平、群众容易接受的新技术重点推广,如注水沟播、膜侧种植、种子包衣、脱毒种薯、日光节能温室、暖棚养畜、秸秆青贮氨化、仁用杏高位嫁接等一批常规技术。尤其要整村整乡、大面积、大规模、高强度推进。同时,在一些高附加值生产领域,如花卉、种薯单性繁殖等方面坚持技术的高起点,推行生产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实现知识资本对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本的“双重替代”。要抓紧对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劳动者素质,逐步把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实践证明,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的应用是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核心。有了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工作的有机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群众是完全可以实现基本解决温饱乃至稳定解决温饱目标的。
第三个层面,是要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这是欠发达地区在解决群众温饱的基础上,进而向脱贫致富奔小康迈进的必然选择。在土地资源有限,农产品价格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如果仅仅沿袭传统农业(种植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很难提高,也就难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从而难以实现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第一和第二个层面的工作,而无第三个层面的工作的依次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只能解决温饱而不能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在全国率先实现大包干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就是最好不过的实例。定西地区定西县20世纪70年代学大寨修梯田的先进典型大坪村,群众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在致富和小康建设中难以突破。1998年大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3元,十几年来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剖析这个村得出的结论是,农村经济主体仍然停留在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阶段,绝大多数农户从事种植业,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商品农业为特征的“兼业”经营和乡镇企业基本没有起步。从“大坪现象”可以看到,不发展支柱产业,不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经济,不发展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村致富奔小康就难以实现,单纯依靠种植业,难以变产品农业为商品农业,难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相反,如果把支柱产业培育起来,把乡镇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起来,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使农民在产加销、农工贸几个环节上都能得到收益,就能带动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带动农村经济跨上新台阶。定西地区在这方面经过了多年的认识和实践。从支柱产业上讲,由最初的“八大产业”到“六大产业”,再到近两年经过充分调查论证确定的洋芋、畜牧、药材、果菜四大支柱产业,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区情。到目前,全区四大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已具备了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雏形,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和科技服务组织带动型等多种发展模式。1998年全区四大支柱产业总产值达到31亿元,农民人均从中获得收入800元以上,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8%;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2.1亿元,解决了20多万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使农村经济的产业、产品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产品的商品率大为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步伐加快,初步改变了过去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为主,种植业内部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单一经济格局。从定西地区的实践看,欠发达地区在整体基本解决温饱后,要巩固解决温饱的成果,进而向小康迈进,必须尽快实现由生存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兼业”型经营,发展“混合型农业”;在一些比较优势明显的地方,发展规模商品农业,促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实现由生存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跳跃式发展。这是实现农村社会分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从而彻底改造传统农业的战略途径。
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就必须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注重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产业的层面讲,要通过培育支柱产业,发展二、三产业,逐步使农村经济发展格局向多元化过渡。要整合和聚集农业生产力诸要素,优化地域结构,优化时序结构。具体讲,地域上要按照不同的土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建立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从而达到结构最优化,功能效益最大化。在时序上,要根据气温、降水、日照条件合理安排夏秋粮种植比例,使农业资源在时间上达到最佳结合,从而获得高效时序经济效益。以此为基础,加速农业向专业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方向推进,从而抓住全国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的难得机遇,使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产业在全国产业总体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要上台阶、上水平、大发展,就必须着力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只要牢牢抓住经济增长点不放,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就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