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人来说,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对老年人来说,旅行是阅历的一部分。
――(英国)培根
【经典事例】
一对夫妻因为工作忙,很少有时间带孩子去旅游,记忆中只带孩子爬过一次山。后来,这段经历变成了孩子永久的美好回忆。
孩子在一次月考作文中描述道:“我永远忘不了那座山,山的名字虽然已经模糊,但是那迷人的景色却依旧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有,在那次爬山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和我一路唱着歌,聊着天,我从来没有感觉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心离得这么近。”
这个孩子把沿途景色,包括林间小径、被雨水冲刷过的树根、山梯、野花、云雾、山顶风光描述得非常细致。而且,孩子也特别提到了自己在旅行中感受到的父母和自己的融洽关系。老师看了作文后,感叹孩子的文笔十分优秀;父母看了后,也非常感动。
【智慧点拨】
有些父母埋怨孩子的作文不生动,日记太单调。试想周末、节假日时,孩子总是闷在家里,每天看电视,写作业,日记怎么会有新鲜的内容呢?案例中的孩子如果没有亲自爬山的经历,又如何把沿途的风景,亲身感受描写得如此之美呢?
可见,外出旅游在孩子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让开阔孩子的眼界,增强他的体质,还可以增加孩子接触自然的机会,更能拓宽孩子的思维,提升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培养他热爱生活的态度。
旅途中的现实体验,会让孩子有更多亲自动手的机会。这种知识的摄取比书本上的图片更有触动性,这种记忆也比课堂上的知识更深刻。同时,旅游也可以让孩子掌握规则,比如乘坐交通工具守时的概念,自我保护的措施等等。此外,旅游前期搜集地图、历史风俗等相关资料等准备工作都是让孩子了解知识,了解社会的好机会。
当然,对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而言,带孩子去旅游恰恰可以增进这种关系。因为旅行是快乐的、轻松的,在这种氛围中,父母与孩子很容易沟通交流彼此的感情。所以,带孩子去旅行,也是一种不错的亲子沟通方法。
【参考建议】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可见行万里路和读书是互补的关系,这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如果父母与孩子一起旅行,那在旅行的过程中,还能让亲子沟通变得更简单。既然如此,父母又何乐而不为呢?
1.有计划安排外出旅游。
父母可以充分利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出行计划,带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壮观、人文气息的浓厚。出行前,父母要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把父母的联络方式放在孩子的口袋里;告诉孩子走失时,向景区工作人员或者警察求助等。父母也要嘱咐孩子遵守景区的规则,爱惜公物。旅游途中,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与别人相处的机会,教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同时,父母也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抓住亲子沟通契机。
2.试着让孩子制定旅游路线。
计划旅游时,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建议,尽量做到公正、公平。出行之前,父母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鼓励孩子利用一些书籍和网络资源,掌握一些地理知识和天气环境知识,让孩子来制定旅行路线。父母也可以让孩子掌握一些财政大权,让他计算旅游的开销,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此外,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把出行计划、预计财政支出等拟成一份计划书,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当然,让孩子制定计划前,父母要予以一定的帮助,提醒孩子从哪些方面入手,并做及时的补充。
3.给孩子讲解与景点有关的知识。
在旅游之前,父母可以通过上网搜索、翻阅书籍等方式作好知识储备,事先了解旅游地的民俗和相关的地理、人文、历史知识。旅游途中,可以边游览,边给孩子讲解,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益。
一个女孩从小喜欢读《三国演义》,十分崇拜里面的历史人物。一次,父亲带女儿游览荆州时,给女儿讲述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故事。女儿听了很欢喜,并感叹第一次感觉和历史这么贴近,并对这次旅游刻骨铭心。
这位父亲带女儿游览荆州,讲述“关羽大意失荆州”故事的经历,不仅能让孩子对这段历史记忆深刻,而且还能感受父亲知识的渊博,从而更崇拜父亲,增进与父亲的关系。
事实上,带孩子到实际生活中体验、参观是传授孩子知识的最好机会,也能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避免孩子的书呆子气。
4.引导孩子学会观察。
旅游实际上享受的是过程,父母不能急着赶路,只重视目的地的抵达,却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旅途中,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观察,尤其是当孩子被某一新鲜事物吸引时,父母不要嫌浪费时间,要鼓励孩子的新奇发现,让孩子充分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城市特色,并引导他去观察美、感受美、理解美。此外,在游览某地之前,父母也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些悬念,让他在旅途中细心观察,找到答案,使旅途更加新奇和快乐。
【金玉良言】
旅游能让孩子的所想、所见更加深刻,是孩子增长知识和见识的最佳途径。但是,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身心愉悦,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积极生活的态度。所以,父母不要像带着任务一样和孩子旅游,以免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当然,父母更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融洽与孩子的关系,让自己的心与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