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爱父母是天生的,父母是孩子唯一的安慰、盼望、鼓励、保护所和避难港,所以依偎在父母怀抱里的孩子,是天下最大的幸福。
――(中国)柏杨
【经典事例】
上小学4年级的吕鑫,期中考试结束后回到家,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细心的妈妈感到很奇怪,问道:“难道是没考好?没关系啊,找到错误,改正错误,下次继续努力就好了呗。”
吕鑫摇了摇头说:“不是没考好。”
妈妈打趣他说:“那你怎么了?一脸苦大深仇的模样。”
“今天考试有人作弊!”吕鑫忽然大声说:“老师都没管。”
妈妈一愣:“那……是不是老师没看见?”
“也许吧。不过,我辛苦地学才能拿到成绩,他们作弊就能得高分,我觉得不公平!”吕鑫嚷了起来。
妈妈想了想,笑着说:“你看啊,你学习是为了什么呢?学知识吧。那你自己认真学会的东西肯定能记得牢啊!作弊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即使通过作弊一时得了高分,但知识依然不是自己的。可你却将知识学成自己的了。你说,谁的收获更大些呢?”
吕鑫想了想,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心情这才好了许多,他对妈妈说:“我一定要更努力地学习,把知识都学成自己的!”
妈妈拍了拍孩子的头,欣慰地笑了。
【智慧点拨】
孩子年龄小,他的感情会比较脆弱,思想也比较单纯。在遭遇挫折、困惑、苦恼的时候,他的心情都会直接表现出来,若是这些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孩子也许就会产生不良心理。而故事中的母亲就做得非常好,假如她没有排解孩子的这种苦恼,或许孩子在未来的考试中也会采取投机取巧的办法来得高分。
其实在生活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便也会有许多不如意的情绪产生,比如受到委屈、与人吵嘴、产生病痛、焦虑、忧伤、恐惧,或者是最常见的考试失利等等情况,这时候的孩子最需要的正是父母给予的安慰。父母的关切之情可以抚慰孩子波动的心,同时父母的鼓励与帮助还可以帮助孩子赶走阴霾,迎来晴朗。
懂得给孩子以安慰,可以让孩子学会调节心情,并且使他在为人处事方面得到锻炼。父母由此还能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提高认知能力,更能借此增进亲子关系。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安慰自己的孩子。
【参考建议】
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也会遇到不少的情绪问题,快乐、喜悦可以与父母分享,而一些悲伤、忧愁,对于年龄尚幼的孩子来说,也许就不好排解。所以,父母应该懂得运用一些技巧与方法来安慰自己的孩子,帮助他走出困境。
1.自己先要镇定自若。
孩子一旦产生苦恼,他势必会心情沮丧、情绪低落。这时候,父母首先就要镇定,对于孩子或大或小的烦恼,父母应该表现出来理解与宽容,千万不要心烦意乱。自己先要镇定自若,要有清醒的头脑与理智的判断,千万不要冲动地感情用事。若是父母都乱了方寸的话,那么孩子就会更加不知所措。
2.要表现出同情。
所谓同情,就是在其他人遇到高兴或者悲伤的事情的时候,你愿意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感受他所感受的。父母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情绪,也要表现出同情。因为父母的这种同情心可以从心理上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可以更便于弄清楚孩子苦恼的原因。
所以,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在孩子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自己的同情之心,让孩子从心理上得到慰藉。而一旦孩子这种渴望同情与理解的情感得到满足,他就会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使他的坏情绪得到排解。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一个人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苦恼的事情上时,他的心情会十分糟糕。所以,在孩子苦恼的时候,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助他转移注意力,让他的心理得到放松与调节,使他的精神转移到其他愉快的事情上面去,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减少甚至摆脱苦恼。
4.不借题发挥。
有的父母在了解到孩子的一些苦恼或心理问题后,总是习惯于说:“你看,我早就说……”或者是说:“要是当初你听我的……”然后,父母就会借这个话题说开去,往往都会联系许多事情,本来是孩子的诉苦,最后却变成了父母的说教。
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在孩子心中有事的时候,父母不要借此对孩子进行挖苦或者批评。那样不但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反而会让孩子由对心事的苦恼,变成对父母的埋怨与不满。
5.尽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父母要有这样的一种敏感:当孩子出现烦心事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也许是在向父母求助。父母就要能够及时开导孩子,针对他的问题给予一些合理合情的建议或意见,让孩子能够顺利渡过难关。有时候,父母的援手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安慰。
但是,父母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尽量”不是要父母完全帮孩子收拾残局,或者包揽一切。父母给予孩子的帮助只能是提供一个参考,具体问题的解决还是要看孩子自己。这样也能锻炼他处事的能力。
【金玉良言】
当孩子遭遇问题的时候,他希望听到父母关切的话语;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渴望父母能够对他伸出援手。懂得安慰的父母,会与孩子的心贴得更加紧密;善于安慰的父母,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