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中国)荀子
【经典事例】
一天,妈妈发现琳琅的作业写得特别潦草,就非常生气,一气之下把琳琅的作业本撕掉了。
妈妈愤怒地说:“都说多少次了?你怎么就是没记性,作业还写这么乱,这是什么态度?你给我重写!”琳琅拿着被撕碎的作业本,望着自己一晚上的劳动成果,被妈妈撕掉,很是生气,嘟囔着说:“我就不给你好好写,想撕你就撕,看你能撕多少。”
虽说是生气,但明天还得交作业,琳琅只好将作业又重新写了一遍。但孩子心里憋了一口气,这次的作业写得还不如上次。妈妈看了,又是大怒:“刚才和你说的都白说了?怎么越写越成这样了?”
妈妈刚想撕掉作业,一看表都10点多了,重写怕是写不完了,只好就算了。
【智慧点拨】
如果妈妈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说:“孩子你今天的作业怎么写得这么潦草呢?重新写一遍吧,虽然有点麻烦,但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写得更好。”孩子就会更容易接受妈妈的意见,并不会因为带有过多的负面情绪,而将作业写得更差。
很多父母在生气的时候,往往因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而口无遮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自己完全有资格去训斥,所以很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甚至,有的父母认为,说的越难听,孩子才越会记得住,下次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许多话是有严重的后果的,绝对不能对孩子说出口。比如有的父母在愤怒时会骂孩子说:“你一次次地犯错,简直就不可救药!”“你给我滚!我没有你这样的孩子!”“我不要你这样的孩子,你马上从家里给我滚出去!”诸如此类的语言,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和威胁。孩子会因此都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但是面对父母对自己如此差的评价,自己又无力去改变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会让孩子感到惶恐和无所适从。这样的情绪压抑久了,最终会化为愤怒爆发出来。那时,后果可能就很严重了。
也许没有哪一位父母打算去伤害孩子的心,只不过有时候没有注意罢了。但人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孩子也是一样的。父母若不注意与孩子交谈的语气,就往往会在无意中对孩子造成伤害,因为爱的方式不对,而伤害了孩子,这是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误区。
【参考建议】
说话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父母同孩子说话更是需要语言的艺术。如果父母不注意,不管什么话就轻易说出口,只顾自己一时的痛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及语气,使他更容易听取自己的建议。
1.不要用权威的语气去压倒孩子。
很多父母都会用“你是我生养的,所以我有资格管教你”的理由去约束孩子。事实上,未成年的孩子被父母抚养,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以此作为一种向孩子炫耀和示威的借口,这种行为是错误的。试想,又有谁不是被自己的父母抚养成人的呢?
孩子往往通过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对自己作出评断。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轻易地用权威的语气对孩子作出否定的评价,否则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2.委婉地拒绝孩子的要求。
在孩子向父母提出种种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时,如果父母暂时无法满足孩子,一定要委婉地告诉孩子,不要简单而粗鲁地拒绝孩子。例如,有的孩子比较有依赖性,喜欢赖着父母。有的父母不耐烦了,就会一把推开孩子,说:“你知不知道?你很讨厌!”
父母的这种态度会令孩子因为父母厌恶自己而产生忧虑的情绪。因为孩子未必能理解父母到底讨厌自己什么,也不会分析父母仅仅是不喜欢他比较黏人的行为,并不是讨厌他本人。如果父母只是简单地拒绝了孩子,却不加以解释,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
3.和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孩子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如果孩子想学钢琴,父母对孩子说:“我相信你只要认真努力,就一定能学好。”这样的语气会带给孩子一份自信,并让孩子明白,只有坚持才会成功。如果父母说:“学钢琴多难啊,就你这点毅力还想学琴?”孩子的自尊会因此而受到伤害,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4.用赞赏的语气去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父母如果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孩子会因此而更加努力。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当孩子拿给父母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还行,好好画吧。”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对画画的热情,而是应该用赞赏的语气鼓励孩子说:“想不到我的宝贝画得这么好,如果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越来越棒。”
当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就会对画画更有兴趣。
【金玉良言】
父母的语气可以决定孩子的心情,并对孩子的智商、情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轻松的语气能使孩子心情愉快,严厉的语气会让孩子满腹委屈,不一样的语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说,成功的亲子沟通与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也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