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与孩子有效沟通的100个好方法
26068700000050

第50章 凡事尽量与孩子商量

永远保持商量的口吻,孩子犯了任何错误,在批评或处分之前务必给孩子足够的申辩时间。

――(中国)孙云晓

【经典事例】

7岁的儿子迷恋于收集干脆面里的水浒英雄卡,于是不停地吃干脆面,一日三餐的饭量大不如前。看着儿子天天如此,妈妈很是着急,于是决定同儿子商量一下,找出更好的办法。

中午吃饭时,儿子很耐心地“陪吃”,装模作样地尝了几口饭菜,就说吃饱了。于是妈妈问儿子:“你真的不想吃了吗?”儿子点点头,“嗯”了一声,然后他就看着妈妈,他以为妈妈可能会发火或惩罚他。

“你现在不想吃也可以,但是要到晚上7点钟才吃晚餐。不过在下午,你不能吃其他的东西,好不好?”妈妈用不急不慢的语气和儿子商量,以便让他听得懂,并进行思维判断。

儿子想了想说:“那我现在要是继续吃呢?”妈妈说:“很好,吃饱了饭,下午你就不需要吃干脆面了。”

儿子显然理解了妈妈的意思,开始用心吃饭。

【智慧点拨】

虽然妈妈认为孩子应该用心吃饭,不好好吃饭是不对的,但妈妈并没有用生硬的语气去命令孩子必须如何做,而是用商量的口吻让孩子明白事理。

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最重要的就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学会商量。人与人之间的协商非常重要,商量的美丽就在于使自己学会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同样地,孩子也有受尊重的需要。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受尊重的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无法获得满足,人类就会产生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

当父母喜欢与孩子协商,孩子就会因此而觉得受到了父母的尊重,因而变得非常乐意与父母交流。反之,孩子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封闭自我。

父母学会与孩子商量问题,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也可以避免家庭中一些无谓的争吵,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孩子怎样做人和与人共事。

【参考建议】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在兴趣喜好交友等诸多方面都会与父母产生分歧。这时父母对孩子的一些喜好与兴趣不能简单地禁止,而应该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与孩子商量,以求得到共识或找出正确的解决途径。

1.多商量,少命令。

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使用商量的口吻,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比如,在提醒孩子做作业时,可以说:“你是不是该做作业了呢?做完作业还可以看会电视。”而不要说:“赶紧去做作业!都什么时间了!”在父母请孩子帮忙做一件事情时,比如洗碗,可以说:“你能帮我把碗洗一下吗?”而不要说:“快来把碗洗了!”

商量的语气对孩子来说非常的重要,孩子会因此而认为父母关心他的感受,从而对父母产生好感和信任,促进了亲子的沟通。

2.以协商的口吻来处理亲子冲突。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冲突时,父母常会感觉到自己的父母权威受到了挑战,并希望以父母的权威来压制孩子,迫使孩子改变主意。实际上,这样孩子不仅不会听从父母的意见,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明智的父母在面对冲突的时候会使用协商的语气,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尊重,体验到人格的平等。这样,孩子在接受父母的意见时就比较顺利。

要知道,当冲突产生时,每个人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尊严,孩子也是如此。只有父母把主动放下架子,与孩子进行协商来处理问题,孩子才会愿意接受父母的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3.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记得与孩子协商。

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孩子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做选择,父母不可以替孩子包办。即使父母有自己的想法,也要通过协商的方式,让孩子把自己的意见作为参考,让孩子权衡利弊后再做选择。

4.与孩子商量不等于迁就孩子。

父母学会与孩子商量,并不是简单的迁就孩子,而是父母通过与孩子的对话、沟通和了解,达成双方可接受的意见或办法,协商并不是单方面的妥协。

父母如果一味地迁就孩子,不但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反而会将孩子培养成霸道而不同情理的性格。商量是真正地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

5.与孩子约法三章。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协商后制定规则,并约法三章,让孩子遵守。父母千万不可以自作主张地制定规则让孩子去遵守,不是出于孩子自愿的规则对孩子来说没什么约束意义。

与孩子约法三章,只是因为孩子缺乏自制力,规则是为了帮助孩子约束自己,而不是惩罚孩子。因此,规则一定要孩子内心认可的,与孩子协商后在制定规则,可以避免亲子冲突。

【金玉良言】

父母凡事喜欢与孩子协商,在“商量”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会渐渐养成与人协商的好习惯,并愿意主动与父母沟通。父母遇事多与孩子商量,还能使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让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孩子才会懂得尊重别人,并拥有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