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草也称斗百草。顾名思义,便是以各种花草相比斗来决定胜负。据说在夏代,百姓们便已有每年五月初五到郊外采药的习俗。传为夏代历书的《夏小正》上说:“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后来,五月初五形成了节日——端午节,采药便成为端午节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采药过程中,看谁采得多,谁的植物知识丰富,斗草游戏也就产生了。不过,这一游戏最初不叫斗草,而叫成“蹋百草”,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戏之。”斗草一词始见于唐。韩愕《岁华纪丽》曰:“端午,结庐蓄药,斗百草。”白居易《观儿戏》诗曰:“抚尘覆斗草,尽日乐嘻嘻。”据有关史料记载。斗草在唐代是很普遍的,上自王公大臣、文人墨客,下至黎民百姓、男女老幼无不乐于此道。入宋以后,斗草风习益盛,时间也不再只限于端午。元、明、清三代亦如此。
古代斗草主要有两种斗法。一种可称为“文斗”,众人采到花草后聚在一起,一人报出自己的花草名,其他人各以手中的花草来对答,当一个人报出的花草名其他人都对答不上时,这个人就赢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对这种斗法有详细的描写。另一种可戏称之为“武斗”,两人持花草相对,每人两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一端,并使双方的草茎相勾搭,然后用力一拉,谁的草茎被拉断为输,不断者为赢。在故宫博物馆的馆藏中,有一幅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的《群婴斗草图》,形象地反映了“武斗”这一种斗草游戏。斗草是古代人一项有益而又有趣的游戏,通过它可辨识花草植物之名,增长植物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