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体育与读书(和谐教育丛书)
26049400000015

第15章 古代的技巧运动

技巧运动的一些基本动作,如手倒立、鱼跃、下桥、后手翻、侧空翻、空翻以及两人和集体造型等,在我国古代就已有了。手倒立,唐代称为“掷倒伎”,清代称为“竖蜻蜓”,在我国西汉时期的角牴百戏中就已有了。山东无影山西汉墓出土的彩绘乐舞、杂技陶俑中,就有两个艺人在乐人的伴奏下做手倒立表演。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砖百戏图中,有一种“五案手倒立”的表演,一个艺人在五张重叠的案子上做手倒立。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单手倒立。沂南汉画像石中有在绳子上做手倒立爬行等,反映了汉代手倒立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到了唐代,手倒立在技巧和难度上又有了提高,并且带有一定的惊险性。《旧唐书·乐志》中记载了婆罗门国艺人来唐表演,这个艺人的两臂周围及脸下和背下都插上尖刀,腹上又站了一位吹筚篥者,一支曲子吹完,倒立者安然无恙。唐代的《信西古乐图》上有手倒立图像,千姿百态,造型优美,不仅有单人的,有双人的,还有三人的。

宋代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曰:“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第三盏御酒,左右军百戏入场。百戏乃上竿、跳索、倒立、折腰、筋斗、擎戴之类。”清人李声振《百戏竹枝词》中《竖蜻蜓》诗:“双足翘翘转踏空,步来反掌似生成,自从看罢蜻蜓戏,始信人间有倒行。”手倒立也是舞蹈、杂技、戏剧中的基本功。其姿势和现代体操中的不同,从图像上都是抬头、塌腰、双足过头。

“下腰”就是“桥”,是现代技巧、舞蹈、杂技的基本功,在古代的舞蹈、柔术表演中是常见的。汉代的所谓五大名舞之一就是“下腰舞”。还有一种舞是挥袖与下腰相结合的“翘袖折腰舞。”潘自牧《记纂渊海》中记载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就会此舞。在西汉墓中出土的陶俑和唐代敦煌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在乐人伴奏下的“下腰”场面。明代彭大翼的《三堂肆考》所载“羊侃妾孙荆玉,能反腰贴地,衔得席上玉簪”。明人王圻的《三才图会》中有杂技折腰的绘画,可见古代的柔功是具有一定水平的。

东汉张衡在《西京赋》中描写了长安城盛大百戏汇演中,提到“冲狭燕濯”。何谓“冲狭”?张锐注曰:“狭,以草为环,插刀四边,使人跃入其中,胸突刀上。”这与现代杂技的“钻圈”相似,是较惊险的动作。所谓“燕濯”,唐人李善注云:“以盘水置前,坐其后,踊身张手跳前,复却坐,如燕之浴也。”

这实际是反复翻筋斗动作,就像燕子掠水一样,表现了身体的灵巧性。

《晋书·乐志》记载,晋成帝咸康七年,散骑侍郎顾臻上表曰:“……末世之伎,设礼外之观,逆行连倒,……足以蹋天,头以履地,反天地之至顺。”建议加以禁止。这里所说的“逆行连倒”就是现在的后手翻。

空翻也称“筋斗”,是古代杂技戏曲中常出现的动作。最早有空翻史料的是云南沧源地区原始社会时期的岩画中,表明空翻的历史是久远的。汉代角牴百戏表演中,也有不少筋斗。《教坊记》中说:“汉武帝时,一小儿筋斗绝伦。”并且出现了连续空翻,“燕濯”就是一例。随着宋元时期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筋斗”也走上了戏台。戏曲界有句行话:“京剧里的筋斗,杂技中的顶。”说明了筋斗在戏曲舞台上的重要性。

《北京民间风俗百画》中有一幅图是描写一个艺人手端盛米的簸箕自高案上翻下的情景。其说明中云:“此中国攒香簸米之图也,其技艺以打斥(筋)斗为是,用簸箕内盛米,盛香,盛茶盅数枚,挨次端之,站于桌上,打斤(筋)斗自上翻下,内盛之物一粒不能洒地,其技可嘉。”从图上看,艺人做的可能是前空翻,落地态度从容,满脸带笑,技巧是很熟练的。还有一图,文字解说曰:“此中国跟(筋)斗之图也。

用桌一张,上放板凳二条,又用板凳一条仰合上面,将头放在板凳腿上,双脚亦放在板凳腿上,翻身绕过,名为翻七寸子,此绝技也。”这一动作需高度的协调能力方能完成。侧手翻向外转体90°接空翻,在清代称“虎跳”,《清稗类钞》中记载一艺人的表演:“忽作虎跳,忽翻筋斗,起落如蜢跃。”寥寥几笔,勾画了“虎跳”、“筋斗”的生动形象。

原东北大学图书馆所藏《狩野本》和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信西古乐图》中有集体造型动作。有柳肩倒立,即一人在另一人肩上倒立;有柳格倒立;还有三童重立,即中间人站在下面人脚上再头顶一人,上面人做倒立动作;四人重立等多人造型。《全唐文纪事》上记载,表演者“或以画竿接胫,高五尺;或以踏肩踏顶至三四重,既而翻身掷倒至绳上,还往曾无蹉跌”。一个人肩上站三四人在绳上走,上面人做空翻至绳上,这种集体造型的表演水平相当高了。

我国古代的技巧运动绚烂多彩,千姿百态。它是广大人民对美的强烈追求的表现。我们祖先懂得劳动与娱乐的辩证关系,因而,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娱乐体育就逐渐发展起来了,技巧运动就是娱乐体育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