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大先生的家书
26043400000017

第17章 修身篇(5)

如果你目前的理想和愿望还不够明确,不足以成一个目标,那就这样试一试:想象5年后的你。你可以自问:我想受多高程度的教育?我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我期望过什么样的家庭生活?我喜欢住什么样的房子?我想赚多少钱?我想结交什么样的朋友……”

你还可以这样试一试:在一周内每天花10分钟列出所有你能考虑到的目标。一星期后手头就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可能实现的目标。这样做会迫使你写出自己的愿望,这是开始把你的目标变为具体要求的最好方法。

树立目标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避免浪费时间,避免漫无目的地瞎干。而无论采用什么原则,一定要运用积极的人生观才能实现你生命中的高尚目标。积极的人生观是一种催化剂,使各种成功要素共同作用来帮助你实现目标,而消极的人生观也是一种催化剂,却会造成罪恶、灾难等一系列悲剧。

明确目标是成功之始,而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会使你变得强大有力,会使你胸怀远大的抱负;积极的目标在你失败的时候会给你前进的动力,使你避免倒退,不再为过去担忧;积极参与的目标会使你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统一,使你走上成功之路!

目标并不是方向,而是真正的目的地。生活中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往往不明确自己行动的目标。

你必须首先确定自己想干什么,然后才能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同样,只有明确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才能把自己造就成那样的有用之才。

要怎样做才能找出自己成功的目标呢?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遵循如下规则所示的要点来做即可。

规则一:找出自己确实想要的事物,想去的地方——有形或者无形的。

规则二:将这些成功的目标排出先后顺序。也就是说,那些目标会自动引出下一个目标,便可以开始规划要如何去完成它们。

规则三:一旦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便可以开始。希望你有个好规划要如何去完成它们。

儿子,照以上这些规划去做,找出自己成功的目标,明确自己的愿景。

相信自己能行,就一定行!

解读 在阅读这封信的时候,首先不要忽略了以下两个问题:作为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研究的对象就是人——具体地说,是人的精神世界和生存哲学;另外,鲜为人知的是,雅斯贝尔斯还写过一本叫作《什么是教育》的书,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对教育本质、手段和内容的看法。

那么,他会将哪些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原则教给自己的儿子呢?答案已经很清楚了,是目标。只有目标明确,而且坚定,才能有所作为。在这封洋洋洒洒2000余言的长信中,雅斯贝尔斯详尽地阐述了确立正确目标,对一个人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一事无成,就是因为他们缺少雄心勃勃、排除万难、迈向成功的动力——无论这个年轻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有多么聪明、谦逊、和善。这是从反面进行的论述,也是对无数人生经验的总结,我们不妨用自己身边的事实来检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第二,一个人有了目标,加上坚忍不拔的决心,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就一定能使人生很出色。这里需要补充一下威廉·皮特父子的故事:信中提到的威廉·皮特其实应该叫“小威廉·皮特”,他与父亲“老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一对着名的父子首相。老皮特是英国第9位首相,曾经指挥英国军队取得了七年战争的胜利,既是伟大的军事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虎父无犬子,小皮特是英国第14位首相,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就任时年仅24岁(信中的25是虚岁),同时他也创造了英国历史上最长的首相任期记录(近20年)。这对父子精英,共同被视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

第三,人生目标反映了一个人苦苦追寻和魂牵梦萦的东西,也体现了一个人的风度和修养。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如果一个人的目标,只能盯着眼前利益,盯着金钱和物质享受,他的修养肯定高不到哪里去,最终的成就也极其有限。

第四,每个人都有眼前的特定目标,但这还不能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是说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问题。二者相辅相成,眼前的特定目标比较近,容易实现,但这不能代替远大目标,所以我们不应该走一步看一步,到哪里天黑,在哪里歇。那么,如果你目前的理想和愿望还不够明确,不足以成一个目标,怎么办?雅斯贝尔斯的秘诀是:把自己能想到的目标都罗列出来,逐步地筛选、规划,让自己的人生目标渐渐清晰起来——这是不是有点像制作一尊雕塑:先勾勒出一个轮廓,再一锤子一凿子地打磨成五官清晰、体态优美的精品。

当然,也别整天都沉迷在自己的“宏伟目标”当中。远大目标,也是由无数短期目标组成的,短期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也意味着我们离终极目标越来越近。任何伟大的目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五,树立目标的最大价值在于可以避免浪费时间,避免漫无目的地瞎干。这一点非常“实用”,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无所事事,不知所措的时候——说得俗点就是感觉“很无聊”,其实无聊就是没有目标的体现,那些怀着巨大的热情,凭着坚强的意志,为着具体目标奋斗的人怎么会无聊?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聊是庸碌者的专利。

第六,目标并不是方向,而是真正的目的地。也就是说,不能只确定个大方向,一定要有具体的尺度,达到某种程度。否则,你的目标很可能流于空想,成为白日梦。

7.朱柏庐:世外高人,治家圣手

先生简介:朱柏庐(1627-169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理学家、教育家。

朱柏庐生活的时代,主要在清康熙年间,也就是说《朱子家训》和《康熙教子庭训》大体诞生在同一时期。可见,当时重视家庭教育的风气相当浓厚,上至帝王之家,下至一般书香门第,都有以系统的训令治家的传统。不过,朱柏庐对康熙皇帝却不太感冒,由于父亲因抗清而死,加上他本人也坚持自己作为明朝遗民的骨气,所以康熙曾多次征召他(入朝做官),他都拒绝了,一直在家潜心研究程朱理学,并亲身实践,在当时颇负盛名,有多种着作问世,其中最知名的当然还是这篇全文仅500余字的《治家格言》。

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所说的《朱子家训》,其实有两本,其一当然就是朱柏庐的这本,另一本来头更大,它是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所作,又名《紫阳朱子家训》,“紫阳”就是朱熹的别号。论名头,朱柏庐比朱熹差远了,但他的这篇家训却比朱熹的那篇流传更广,影响更大。

从细节上完善自身修养

《朱柏庐治家格言》(节选)

朱柏庐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简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需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怪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娇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乖僻自侍,悔悟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恩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櫜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译文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不要临时抱佛脚),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他的援助。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做出骄傲的态度,是鄙贱不过的。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争斗诉讼,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即使赢了,也得不偿失。有了矛盾应尽量采取调解或和解的方法……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们的指导或帮助。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的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家里和气平安,虽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所剩无余也自得其乐。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解读 很显然,这是一篇颇具“古风”的家训,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跟不上时代了,所以我们对它进行了一定的删节,但保留了其中绝大部分的篇幅,力求保留其精髓。

通过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很多修身、处世的格言与我们今天提倡的主流道德标准非常接近,例如:勤俭节约,施恩不图报,礼让谦和,同情弱势群体等。

另外一些标准,则可能有些费解,如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让大家都放弃物质追求,都去过苦日子?在这一点上,朱子先生确实是比较保守的,实际上,正当的、合法的物质追求并不可耻,不仅如此,还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利人利己的好事,大可不必遮遮掩掩。

还有“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一句,看起来是要我们安心接受命运的安排,有点不思进取的味道。这话也得两说:一方面不能简单“认命”,对自己所处的不利境遇充满悲观和消极情绪,失去挑战命运的勇气。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能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总之,《朱子家训》是我国古代家教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很多格言都是常读常新的,我们不妨多读读,从中熏染一些淳朴、自然之风,养成好的习惯,将有助于我们成就卓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