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30岁以后,每天学点谋略学
26038700000023

第23章 经营你的人生(5)

在某种程度上讲,刘备有点类似于唐僧:既然锁定一个目标,就排除一切困难,非要达成目的不可。刘备不爱钱,他管理县民的时候不贪财不受贿,因为志不在钱也;刘备不好色,即使揽有荆益二州,也不见有什么花天酒地之事;刘备唯一的目标就是当皇帝,既然树立了这个目标,他的一切奋斗、一切行为就都围绕着这个目标来展开。刘备桃园三结义,为的就是拉帮结派,共举大事;刘备朝三暮四,几次背叛于有恩者,如曹操袁绍之辈,为的就是掌握主动,图谋发展;刘备三顾茅庐,不把诸葛亮请出来决不罢休,为的是让孔明为自己策划谋夺天下的策略;刘备动不动就大哭一场,既感动对手,也感动手下,为的是施恩义以揽人心。纵观刘备的一生,可以说始终都在为当皇帝这个目标而活着。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刘备出身草根,力量弱小,这就注定了经常要被人修理,可谓九死一生。但刘备逆来顺受,从不放弃。即使妻离子散,仓皇逃窜如丧家之犬,也还会卷土重来。想当年,刘备被吕布偷袭老窝,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被一路追杀得几乎崩溃,仍毅然再战。众所周知,处顺境容易,处逆境难。刘备为了当皇帝,顺境不骄傲,逆境不颓废,专心致志,什么事都不干就要当皇帝。就如同凸透镜聚焦阳光能点燃柴火一样,刘备这个凸透镜聚焦一切人力、物力资源,最终当上了皇帝。刘备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善于利用“集中”的智慧,敢于铸就“集中”的品质。具有了“集中”的软件,才能最终把“集中”的原则贯彻到实际应用中去。

4.点滴进取——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在这个世界上,时间是最伟大的魔术师,它能把红颜变成白发,能让岩石风化成沙。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一切的一切,都会淹没在时间无尽的海洋里,无声无息,终归沉寂。

我们在前文曾反复谈到“天时”这个概念,所谓天时,就是时机。历史上那些英雄豪杰,无一不是把握时机的大家。细细翻阅他们的成长史,可发现他们对时机的把握总是惊人的相似:“时机不利,隐忍不发;时机未到,稳中求进;时机成熟,加速发展”。这些人总能因时因势随机而动,运用正确的策略,采取恰当的方法,用智慧去驾驭客观事物的变化,最终引导事态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穿行在由时空组成的宇宙里,做任何事情都得考虑时间这个维度。换句话说,要想成为一个掌握人生主动的赢家,就必须学会从时间的视角来看问题。学会从时间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就不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欢呼雀跃,也不会为一次的失败而一蹶不振;不会为得到了而沾沾自喜,也不会为失去了而垂头丧气。要知道,在时间的长河里,一切都是瞬间,都不可能定格成永恒。所以,过去不是现在,现在也不是未来。学会这种思维方式,也就摆脱了机械主义的眼光,这样才能用动态的思维、时间的视角、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过去、现在、将来,这是每个人都绕不过的阶段。事实上,人生正是由无数个过去、现在和将来不断累积而成的。人生就好像一场马拉松,起点是摇篮,终点是坟墓。在摇篮和坟墓之间,绽放着我们的一生。

懂得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的道理,那么,也就懂得了如何对待生活。正因为人生漫长,所以一时的挫折不算什么,一时的辉煌也不算什么;正因为人生是一个过程,所以要全面规划它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正因为人生是一场不到终点决不罢休的比赛,所以每个人不仅仅是要和对手比拼,更要时刻提醒自己。

跑长跑的人都知道,要想超越自己极限的长距离的跑步,就必须盯住目标,一步一步地向前跑,这就是长跑的最高境界。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要想成就辉煌的人生,就得一步一步地走。做好每一个细节,就能做成一件小事;做好每一件小事,就能成就一件大事;成就每一件大事,就能实现人生的辉煌。所以说,生命不是短程赛跑,没有人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成就辉煌人生的唯一方法,就是脚踏实地走下去。

把这个道理运用到人生中,也就产生了一个谋略——我最推崇的一个谋略:“渐进”谋略。

渐进是世界万物发展的根本路径。昙花开得再短暂,也是从孕育到绽放,能量从积蓄到爆发的渐进过程;流星划得再迅速,也是经过从形成到陨落的渐进过程。世界万物都有一个过程,这过程都是渐进的,哪怕是一个极其短暂的瞬间,在它产生之前,仍然要经历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

把渐进过程的道理运用到人生的博弈中,从而就产生了渐进谋略。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用“兵法”中的最高谋略来佐证。

相互敌对的两个国家在发生战争时,真正的高级指挥者,是从来不会凭着一时的热血派兵出战。如诸葛亮,他每次派兵出战前,总是要经过反复详细地筹划,经过周密细致地部署,所谓“运筹帷幄”是也。正因为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够在决战到来的时候占据主动地位。而决战中的短暂搏杀,就如同昙花一现、流星划过天空一般,要的只是最后的结果。

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看似取决于战场的搏杀,实则取决于搏杀前的运筹。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孙子兵法》里高超的战略思想:“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这就是说,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前的筹划和部署,而不是战场上短暂的一战。真正的高手,在决战到来的时刻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必胜之势。而取胜,只不过是如囊中探物一般罢了。

渐进谋略的原理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并非一蹴而就的。一个国家从崛起到衰败,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过程。如轰然倒塌的大秦帝国,它也是从一个边陲小国到一统天下,再到灭亡,也经历了多年。我们知道,一棵树苗想要长成大树,也需要一个点滴积累的渐进过程,所以老子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用哲学语言来表述就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质的改变。

要想得到最后的质变,必须耐心等待、准备和经历量变的过程。

聪明的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寒来暑往、月圆月缺,从来就不是一瞬间的事情,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古人通过长期反复地观察,发现了这个递增递减的过程,从而不仅掌握了其中的奥妙,还制定出了天文历法来指导后人。在《西游记》中,作者讲到万寿山五庄冠里的人参果,用了“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来形容其珍贵,正因为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精华,所以人吃了才可以长生不老。

把渐进过程的原理运用在人生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精彩的人生谋略。如荀子在《劝学篇》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里最关键的字,我认为就是一个“积”字。所谓“积”,就是积累,意思是说做事要一步一步地来,一点一滴积累。只有按照了“积”的道理去做,才能堆土为山,聚水成渊,集善为德。如果“不积跬步”,就不能至千里,不积小流,就不能成江海。

再进一步,把“积”的道理用在治学做事上,就是“锲而不舍”。锲而不舍是一种精神,和点滴进取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但凡做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一点一点地进步,这样一个人才会强大起来,一个团队或者国家的力量才会壮大起来。每天进步一点点,随着日积月累,就会产生水滴石穿的效果,自然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所以说,所有的成功,都是靠时间打磨出来的,靠努力堆砌出来的。大器只有在反复打磨后才能成材;而小花开得越早往往凋谢得也就越早。换句话说,渐进则圆,圆则通达;急进则陡,陡则易倾。

所以,渐进谋略的真谛就是,要走向职场的高峰,就需要每时每刻地积累。积少成多,积弱成强,假以时日,自然会攀登上人生的顶峰。

老子说“为难必于易,为大必于细”,说的正是渐进谋略的道理。如前文所说,要运用自己的优势,在擅长的领域有所收获。等到有了收获,哪怕是一点点的收获,也要积累起来,然后再争取下一个收获。按照这样的思路,积小为大,积少成多,滚动发展,最后就能产生质的飞越,最终实现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