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决定成败全集
2600700000040

第40章 [学习习惯]提升个人竞争力的终生护照(2)

这位日本人善于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尽管方糖与打火机、纽扣风马牛不相及,但通风透气是它们的共同点。虽然许多人读了美国报道都眼馋,想赚大把美元,却对针孔原理无动于衷。而这位日本人却能从中领悟到制胜的原理,通过将针孔原理与自己所关注的打火机、小纽扣联系起来,使自己进入创意的天地。

读书是你一生的需要

好习惯大多来自于家庭中的培养,在家庭中,培养求知的习惯,形成读书的志趣,这些习惯和志趣将影响我们的一生。

有一家人,其父母、子女,相约于每晚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为读书或别的自修之用。晚饭之后,他们共同休息或交谈,在一个小时之内,或谈笑戏谑,或游戏,尽情欢娱。一小时之后,到读书的时候了,此时他们各就各位,静默到连细针坠地都能听得见,或读书,或写文章,或是别的自修,假使有一人觉得不适应,不高兴,没兴趣读书,他至少也应沉默不语,不能去打扰其他人。

在他们中间,是有着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意志——读书。凡是分散注意力,打断心思使他们心不在焉的一切,都已被防止、避免。就事实而论,一个小时的聚精会神、毫无干扰地读书,其效率确实要大于常被打断,一心二用的两三个小时的读书。

读书应提倡人们读那些健康有益的书。各人根据自己的爱好、职业或口味选读一些书是很自然的,但重点应该选择那些有利于修身养性,有利于掌握某项专业知识,有利于生活和事业方面的书去读,那才算是高品位的读者。当然,有关恬适淡泊、花鸟鱼虫之类的消遣性书籍,如有兴趣也不妨一读。不过,对诸如色情凶杀、坑人奇招、迷信荒诞一类的书还是不要读。别忘了:读书,读成学士、博士的大有人在;读出发明创造,自学成才的人也比比皆是;而读书读成愚顽痴呆、流氓无赖的也时有所闻。可见,读什么样的书,可不是一个小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有的经济力量莫不依赖于知识,产生于知识。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了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劳动生产率的说法已经日益过时,而“知识生产率”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知识是众多要素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力量,对此,每个人都应该毫不怀疑,并树立起追求知识的狂热信念。

许多人都在抱怨没有读书的时间。然而如果你能把你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科学化些,必然可以得到不少的空闲时间。“秩序”、“系统”最能节省时间,所以我们做事,必须力求秩序化、系统化,以便留出一点时间,用之于“自我改进”与延长生命——读书。

大多数人都肯在自己心爱的事上留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假使你真是有求知之饥渴,读书之热望,你总会找出时间来的。人只患无志耳,何患无时?

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不允许虚度每一天,不放过每一天的庸碌,不原谅每一天的懒散。没有不切实际的狂想,只是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奔跑和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一个人,如果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1%的进步,试想,还有什么能阻挡得了他最终的成功?

每天能多学一点点、多了解一点点就是自己的一点点成长!多想、多做、多学、多沟通,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意味着不断改变自己、改变思想、改变命运、改变人生。每天的“多一点”就是新的一步,新的成就。

每天抽出15分钟读书

每天阅读15分钟确实会让你变得更加富有。实际上,这样你一个月就可以读完1本书。让我们这样来算算:

高中毕业生的平均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50字。但是,我们都会时不时地停下来重读某些句子……或者是停下来想想某些新想法。所以大部分成年人的平均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如果按每页纸上有400字左右,也就是说,阅读能力处于平均水平的读者能轻易地在两分钟之内读完。按照这样的速度来计算,15分钟之内,你就可以读上7页。一般的书可能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但总的来说,如果你每天读15分钟,你就可能在一个月之内读完一本书。到了年底,你就至少读过12本书了。10年之后,你会读过总共120本书!想想看,每天只需要抽出15分钟时间,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读完120本书,它可以帮助你在生活的各方面变得更加富有。如果你每天花双倍的时间,也就是半小时的话,一年你就能读25本书——十年就是250本!还有别的什么事情能够让你得到如此的回报而花的时间却比洗餐具的时间还少的呢?

那些说没有时间来阅读的人所讲述的理由,大都是无稽之谈,其实他们是有时间的,他们是把时间花在了别的他们认为更重要的事上了。

你是怎么做的呢?你会为你应该阅读的书籍而没有阅读而找借口吗?你是否太累了?压力太大了?好了,你干吗不找点让自己读书的理由,而不是不读书的理由呢?为什么不告诉自己,你应该在生活的各方面都更丰富呢?为什么不告诉你自己,没有什么时间比开始读书更好呢?

告诉自己,你会去应用阅读的习惯一点点地获得生活中的巨大收益。

抽出15分钟的时间读书,它可以帮助你在生活的各方面变得更加富有。告诉自己,去翻开那些以前买了却从未动过的书……然后,再告诉自己每天坚持读15分钟。当你每天合上你所读的书的时候,告诉自己因为读书,自己变得多么富有。

读书之所以是人们最好的习惯之一,是因为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陶冶性情的有效方法,即使我们每天只读上十几分钟的书,那么日积月累,我们所得到的知识量就是十分巨大的。

在奥斯罗的一生中,他读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书。半个世纪,每日阅读十五分钟,试想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可能培养多么广泛的兴趣,可能涉及多么丰富的学科。

威廉·奥斯罗爵士是当今最伟大的内科医生之一,很多有名的医生都曾是他的门生,几乎所有目前行医的医生都是他编写的医科教科书培养出来的。

人们认为,他的杰出成就不单单是由于他有着渊博的医学知识和深刻的洞察力,而且还因为他具有丰富的一般知识。他是一位很有文化素养的人,对人类历代的成就和思想成果很感兴趣。他很清楚,了解人类最杰出成就的唯一方法是读前人写的东西,但是,奥斯罗有着一般人都有的困难——没有时间。他不仅是工作繁忙的内科医生,在医学院任教,同时还是医学研究专家,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的时间以外,其他时间都理所当然地被上述三项工作占去了。

奥斯罗很早就想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把每天睡觉前15分钟用来读书。如果就寝时间定为晚上十一点,他就从十一点读到十一点十五分。如果研究工作进行到两点,那么,他就从两点读到两点十五分。他一旦规定这么做,在整个一生中就再不破例。奥斯罗说,在一段时间之后,他如果不读上15分钟书就简直无法入睡。

除医学专业以外,奥斯罗的涉猎范围十分广泛。由于他养成了每天阅读15分钟的习惯,故在专业之外发展了他的业余专长。他极好地解答了我们每一个工作繁忙的人必须回答的问题——如何才能找到时间读书。

解决的办法并非一定是就寝前15分钟。这15分钟或许是一天的其他什么时间。即使在排得最满的时间表中,大概也会有不止15分钟的空余时间在什么地方藏着。

有一名公司的员工学历只是高中毕业,但他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却显示出了他的知识异乎寻常的渊博。这只因他的读书量大得惊人。他一有空闲就从衣袋里拿出一本袖珍的简装书读起来,在和他交谈中发现,从童年起,他就养成了在衣袋中装本小书的习惯,一有空闲时间就拿出来阅读。

在等待的时候,有本书特别有用,能使人心情放松。我们大家每人都要等吃饭,等坐车,等看病,等理发,等电话,等约会,等待演出开始,或是等待别的什么事情。在这些时间里,他找到每天阅读用的15分钟,甚至不止15分钟,从而获得了一年的二十本书,一生中的一千本书。

我们每个人必须找出自己每天的15分钟。最好是每天有固定时间,这样,所有其他的空闲时间就都是额外的收获了。找到额外阅读时间的机会确实是很多的,而且是意想不到的。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需要的是读书的决心。有了决心、不管多忙,你一定能找到这15分钟。同时,一定要手边有书。一旦开始阅读,这15分钟里的每一秒都不应该浪费,事先把要读的书准备好,穿衣服的时候就把书放在衣袋里,床头放上一本书,卫生间放上一本书,饭桌旁也放上一本书。

书的种类很多,非专业书也同样能考查一个人的知识,也同样能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如果你看不懂专业书籍,先去读一些一般性书籍,这样时间长了,你也同样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利用每天的零碎时间学习

许多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想在顷刻之间成就丰功伟绩,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渐变的,只有持之以恒,每天坚持学一点东西,才能有助于一个人最后达到成功。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尽管他们的资质很好,却一生平庸,原因是他们不求进步,在工作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薪水。因此,他们前途黯淡,毫无希望。

如果你能时时注意去读一些书籍,去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知识,这必将对你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出门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多,有时乘火车,有时坐轮船,但无论到什么地方,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本书,以供随时阅读。一般人浪费的零碎时间,他都能用来自修、阅读。结果,他对于历史、文学、科学以及其他重要学问,都有一定的见地,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从而促成了自己最后的成功。但是,大多数人却在浪费自己宝贵的零碎时间,甚至在那些时间里去做对身心有害的事情。

要知道,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愈多,才能生活得愈丰富充实。

人生的意义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如何能在平凡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呢?在短暂的生命里,如何利用有限的生命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去实现自我价值呢?这就需要我们抓住点滴时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诸如此类的句子无数次出现在每个人的笔下,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真谛呢?在忙碌的生活中,有人想多学一点文化或技术方面的知识,可抱怨没有时间,真的没有时间吗?不然,其实是我们不会“挤”。每天早上早点起床,既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愉悦心情,避免过晚起来的忙碌和着急,又可以学习知识;中午吃饭之后,休息之前利用一二十分钟的时间学习;晚上下班以后,睡觉以前也有段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挤”出许多点滴时间,虽然微不足道,但绝对不容忽视。

鲁迅二十多岁“从文”,55岁病逝,短暂的一生却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师,这和他视时间如生命是密不可分的。滴水成河,百川归海。一本500页的书,只要你每天坚持看10页,不到两个月也能把它看完,而如果你不去看,你的点滴时间,将在一次又一次的日出日落里悄然而逝。

自强不息、追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卓越超群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征兆。从一个人怎样利用他每天的零碎时间,怎样消磨他冬夜黄昏的时间上,就可以预言他的前途。一个人,只要能利用有限的零碎时间去读书,总会获得很大的收益,可恰恰相反,很多人却浪费了这些零碎时间,到头来等待他的肯定不会是成功。

人类历史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莫过于今天。在今天的社会中,竞争异常激烈,生活更显艰难。这就更要求人们善于利用时间,以挤出时间来增进自己的知识。

大部分人无意多读书、多思考,无意在报纸、杂志、书本当中尽量汲取各种宝贵的知识,而是把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无谓的事情上,实在是一件最可惜、最痛心的事。他们可能不明白,知识是无价之宝,能使人们获得无限的财富。

有选择地读书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这个“阶梯”的理解应该是,人们一生的经历有限,不可能任何知识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获得,那么就只能依靠书籍。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每一点进步,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掌握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知识,这就是读书的目的。一个没有书籍、杂志、报纸的家庭,是缺乏动力的,人们只有通过经常接触书本,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各种各样的知识,才能不与社会脱节。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德雷说:“在各界做事的人,无论是商业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都这样向我说,他们最需要的人才是大学学院培养的、能善于选择书本、能活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而这种善用书本、活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培养,最好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备各类书籍的家庭中。”可见,一个家庭的藏书对于自己、对于孩子的未来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位原来只是补习班讲师的英文教师,后来成为一家著名英文杂志的创始人,他说他一共买了三套英文百科全书,一套缩写本随身携带、一套放在家里、一套放在工作单位,随时阅读。他以随时随地提高自己为目的,也慢慢地把自己带向了成功之途。

聪明的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怎样从一个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中辨别、选择书籍,以供阅读。这种能力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掌握了如何在图书馆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资料,就等于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就像是一个工人善于选择工具一样。

“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15分钟书的习惯,那么20年后,必判若两人。”一位前任的哈佛校长这样告诫他的学生。但是,读书不能不求理解,对书籍的钻研是一个人从书本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南宋朱熹开创了中国儒学的一个新篇章,他大半生的时间都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成就斐然。

朱熹读书十分刻苦用心,与他同龄的孩子仅满足于读书、识字、背诵,他却更倾向于用心去体会圣人所讲的道理。他常常为一句话所含的意义而食不甘味,夜不安寝。一旦他领悟了其中道理,便又高兴得不能自禁。朱熹不仅读书刻苦,而且非常善于总结学习方法。他喜欢博览群书,但从不贪多、贪快。他认为,读书不明其中道理,就算读得再多也没有用。早年他在读《周礼》时,听人说《周礼》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从圣人心中自然流出,但当时他不甚理解。后来经过多年研读、揣摩,他终于豁然开朗。他曾比喻说这就好像以前只听说糖是甜的、盐是咸的,今天亲自尝到了,才真正明白了何为糖甜、盐咸。他还形象地把读书比作射箭,刚刚练习时,只要射到箭靶上就行。但经反复训练,最终要射中靶心,否则也就不能说学会了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