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性与社会
26000600000008

第8章 性与社会的基本关系(1)

社会性的劳动决定了人的产生,人的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都带有社会性。性的表达、性欲的满足、性冲动的实现、性能量的发挥无一不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或制约。反之,作为人的一种行为和活动,性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个性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角色、人格、价值、规范、制度和权力成为沟通性与社会的中介,它们体现着性与社会的基本关系。

角色、人格与性

一、角色与性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性角色规范得以逐渐形成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但是对于个体而言,这种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模式是如何为个体所接受的呢?既然性角色是约定俗成的,那么,变性人是怎么回事?同性恋、双性恋又是怎么产生的?这涉及性角色的社会化问题。

性角色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家庭和媒体等社会化机构对性角色规范的学习。性角色规范是从幼儿开始就点点滴滴地灌输而逐渐形成的。在孩子出生前,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态度,便已显露出来。怀孕期间,父母常常推测胎儿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赋予不同的期望。婴儿出生以后,父母通过衣着、环境布置、取名等活动,把男女婴儿区分开来。①在此后长期的成长过程中,人们不停地强化他(她)的性角色,并对他(她)的行为是否符合其性角色加以赞许或批评。孩子从赞许或批评中逐渐懂得了怎样做才符合自己的性角色规范。此外,人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性角色的区别。对男孩子,一般给他买枪、炮、车等玩具,允许他们摸爬滚打、舞枪弄棒,培养他们坚强勇敢的性格;对女孩子则买布娃娃、积木等玩具,反对她们乱跑乱跳、爬上爬下,培养她们文静贤淑的性格。孩子通过玩具和游戏增强了性角色的意识,开始使其行为向相应的性角色转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性别规范的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孩子的成长与性生理发育的成熟,男性或女性各自的心理特征就被逐渐固定下来,这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性角色社会化是个人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的,个体的性角色学习是内因,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外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环境只是为性角色社会化提供标准和场所,个体的性角色学习才是性角色社会化的关键。性角色学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性角色行为的基础和前提。性角色学习是在人与社会互动中展开的,没有相应的性角色伴侣,没有参照个体或者参照群体作为性角色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个体就很难领会性角色规范,体会性角色的扮演。性角色还是一种综合性学习,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存在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零碎的和片断的性角色学习都可能导致性角色错位、性角色混乱等。根据日本学者大西诚一郎等人的见解,性角色学习中必须区别三个标准:性角色行为、性角色观和性角色同一性。

1性角色行为。这是指个体所具备的那些社会期待于自己性①张兴霞:《女性无法抗拒的黑洞》,第11页,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3年。

别所应有的行为、性格和态度等特征,即性角色期待的实现程度。在个体发育初期,性角色学习是通过父母的强化而进行的。在个体发育后期开始的性角色行为学习,则主要不再是来自父母的强化,而逐步过渡到基于本人自身的意愿,带有自发性、能动性的学习,也可说是通过本人选择的参照典范而进行的观察学习,或是基于自己的性角色观而进行的认知学习。①2性角色观。性角色观有双重涵义:一是指性角色约定俗成的价值规范,这是社会一般的价值规范;二是指个体在性角色学习中自我形成的为自己所特有的性价值观。虽然个体性角色观可能与社会性角色观有一定的差距或者矛盾冲突,但是个体性角色观归根结底还是有意识地以社会性角色观为参照,来构建自己特有的性角色观。个体性角色观一旦形成就可能规定了其性角色行为状态的发展方向。因此,社会各界,包括父母、老师、媒介都有必要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角色观。

3性角色同一性。这是指个体对自身男性特质或女性特质进行的自我评价和认识。确立性角色同一性的规定条件主要有三:一是认同,特别是对于同性家长的认同;二是本人实现性角色行为的程度如何;三是来自他人的评价。同性角色的发展最终有着深刻联系的是对异性的态度、行为以及性关系的状况。也就是说,性角色同一性规定着异性间的关系和对于性的态度。性角色的同一性包含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性度,二是性别自认。“性度”抛开了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把人们体质、性格、能力和行为表现的特点抽象出来,它是衡量某一个人所具有的男性特点与女性特点比重的标准。男性度指男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女性度指女性特点在某人身上所占的比重。从性度的角度看,世界①王伟、高兰玉:《性伦理学》,第279~280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王伟、高兰玉:《性伦理学》,第280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上没有绝对纯粹的男性,也没有绝对纯粹的女性,任何人都是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的综合体。①但是社会传统观念偏向于认为:男性的男性特点应突出明显,男人应该有“男子气”;女性的女性特点也应突出明显,女人应富有“女人味”,“娘娘腔”般的男人和“假小子”般的女人是为社会所不齿的。因此,性角色同一性的获得内涵了个体应形成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性度。

“性别自认”指人把自己看成是男人还是女人。个体的性别自认是在生物性征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3岁以后,儿童开始具有自我意识,通过生活、游戏、学习等社会化活动,就能明显地反映出男孩与女孩的活动特点,此时“性别自认”开始逐渐形成,儿童主动把自己归于男孩或女孩,在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各种行为合乎相应的性别特点。性别自认的最终标准是:是否与自身的生物学性别相一致,如果一致称之为性别同一性。一般来说,多数人的性别自认与其生物学上的性别是一致的,但也有极少数人完全不一致,那就成为性别同一性障碍。

性别同一性障碍是指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是平常的男人或女人,自己对身体属于哪一种性别也一清二楚,但其性意识中却确信性别属于与自己肉体相反的性别,迫切希望以那种相反之性别角色来进行生活。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常以异性角色表现自己:穿异性服装、蓄异性发型、从事主要由异性承担的工作,等等。性别同一性障碍既有先天原因,也有后天因素。从后天因素来讲,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性别进行错误的指定,不管孩子的真实性别是什么,硬要按照自己对孩子的性别愿望打扮孩子,甚至将女孩当男孩抚养,或男孩当女孩抚养;或者孩子长期生活在异性人群中,没有进①刘达临:《性社会学》,第64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葛喜萍:《对性同一性障碍探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4期,第413页。

行性别同化的参考对象,影响了孩子的性别行为及其对自己性别的心理选择。这属于性角色社会化中的一种角色异化。

性角色异化的另一种表现即同性恋。性别同一性障碍属于自向的性角色异化,通常表现为把自己看做异性,自己强烈地想要成为异性或表现出异性才有的行为;而同性恋属于他向的性角色异化,通常表现为把某人当成异性,或者令其异性化表现。同性恋也属于性角色社会化的失当问题。在对同性恋的成因分析中发现,多数同性恋者均有过在儿童期扮演异性角色的体验,他们体验到的是异性心理状态,对同性感兴趣,对异性不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同性恋者只不过是选择了与异性恋者不同的性生活方式,并不一定会产生角色认同方面的问题。

性交恐惧症是另外一种不同于性角色异化的性角色社会化问题。性角色异化是性角色畸形或者性角色错位,而性交恐惧症属于性角色缺失,个体没有形成正常的性角色,成年之后难以完成相应的性角色行为。在性交恐惧症者的心目中,异性生殖器丑陋肮脏,害怕看到异性生殖器,害怕性交,甚至拒绝性交。除此之外,性角色社会化的失当还会导致性行为异化,表现为常采用异于常人的手段追求和实现性满足,比如露阴癖、恋兽癖、恋尸癖等。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性角色的社会化过程都是成功的。通过性角色的社会化,个体明确了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性角色;知道了哪些行为是适当的,哪些行为又是不适当的,并能内化社会对于性角色的具体规范;学会了如何去表现这些适当的行为,以便确认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功能;接受了对异性的看法,以便在与异性的一系列交往活动中都有恰当的表现,例如交朋友、求爱、择偶、婚后生活等,甚至通过性角色社会化,个体还将学会扮演相关的角色---妻子角色或母亲角色(丈夫角色或父亲角色)。

即使个体成功地通过了性角色的社会化,在日常生活的性角色扮演中,他还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因为性角色学习是性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性角色扮演,才是性角色的最终实现。即使掌握了正确的性角色观念和相应的性角色技巧,要成功地扮演性角色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性角色学习和互动过程中的性角色扮演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即性角色学习是通过性角色扮演而进行的,在性角色扮演中个体将逐步形成、培养性角色观念。在这个性角色学习与性角色扮演的互动过程中,个体逐渐强化性角色的社会化成果,越来越熟练地进行性角色扮演,表现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性角色行为。

个人的合力是历史发展的驱动力。性角色的社会化并不是社会单方面塑造个人的过程。在接受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人也会不断地做出筛选和独立的选择。如果在一个社会里具有同样做法的人达到一定程度,整个社会对于性角色的规范就会出现相应的改变。例如,当今社会正在逐渐改变对同性恋的“病态”说法,慢慢地接受同性恋作为一种正常的性状态。到全社会都平常看待同性恋的那一天,同性恋也将成为性角色社会化中任其选择的一个取向。

在转型社会,性角色规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分工严格的男女角色界限趋于模糊,两性的社会职业开始趋同,家庭角色开始互相扮演。不仅如此,在发式、服装和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发生着显著变化,例如一些男性蓄长发、穿花衣,女性留短发、吸烟、饮酒等。这些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使性角色的行为规范发生了急剧改变,更新了性角色的社会化内容。即使那些性角色规范完全内化的个人,也应随之发生变化,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动的社会,实现性角色适应,比如新时代要求女性独立、自主、自强,受传统“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观念影响的妇女就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性角色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是一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人格与性

既然性角色是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模式,为什么同样是男性,有的男性具有进攻性,而有的男性则具有服从性?为什么同样是女性,会出现孙二娘与林黛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这涉及性与人格的问题。

对于什么是人格,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和公认的看法。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从伦理学角度上讲,人格涉及到人格的高尚性和虚假性,比如所谓的道学家在性的问题上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从社会学角度讲,人格强调的是“持久的自我”,即人对其周围环境的行为方式的同一性与固定倾向性。性人格作为人格的一个方面,主要指人在性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个性。本书倾向于社会学的定义,因为此定义突出了人格的四个方面:全面整体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性人格可表现为顺从或征服、冷漠或体贴、坚强或柔弱等特征,这些特征往往在处理性关系或性角色关系时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