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环境导致他们长大成人后仍带有儿童的性格特点,如缺乏自尊心,男子汉的自我感觉不强,并且他们不会自主改善。强奸者病态的社会人格来源于超我的发育不良或控制自身的攻击冲动的不力。也有证据表明强奸是对母亲或其他重要女性的敌意的一种转移形式。另外有些强奸者则被认为是由于受到深层的性焦虑所造成的,他们强奸是想通过阳具的进攻来驱除焦虑。
人们把强奸者分为如下几种类型:第一类也是最常见的,即是所谓不道德者。这种人一般年龄较轻,身上带有动物扑食般的侵略性,随时都在寻找可以发泄性欲的对象,而不管这样做的后果如何。
第二类属于性功能缺陷者。这种人的性欲不借助暴力便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强奸的首要目的在于获得性满足。
第三类强奸者与前两类大不相同,属于仇视妇女的一种人。他们强奸妇女的最大目的在于伤害妇女,其仇视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一个妇女。
第四类即所谓虐待狂式的强奸者。他们主要是为了从对妇女的蹂躏中获得性满足。妇女的挣扎、搏斗是这一类强奸者的最好享受,而妇女的愤怒和抗拒会激发这类强奸者性的欲望。这一类人是心理障碍最严重的,也是最危险的,一般都有很长虐待儿童和动物的历史。
也有人根据强奸者的心理类型将强奸者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追求快乐型或消费型。这种类型的人有一个选择被害者,并向这个方向诱骗的过程,他们虽然也有强烈的性冲动,但是有相当浓厚的玩弄因素。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在过去发生过有问题的行为,生活状况也不安定。而且很多人具有性方面的经验,在性格上有强烈的自我显示倾向,确信客观条件对自己合适,对方也有那种意思,对方是会答应的,因此导致犯罪。
第二类是千方百计想性交的人。他们侵入预先选择的被害者所在之处,进行强奸。这种类型名为“短络型”。这种类型的人一般独处,性方面的经验少。他们受到强烈的性刺激,既不能以健全的形式使其升华,也没办法谋求代偿性满足。可以说他们在性方面是个未成熟者,在手段方面充满着犯罪性。
第三类是冲动型,在屋外等地对偶然遇到的人,进行强奸。这种类型的人,性格内向、自卑感强。在性方面,很多人没有性交经验,而且也不知道手淫,或者相反地,从激烈的手淫经验中产生罪恶感。他们很多人有性的不完全感,或者有神经症的冲突,他们在性格问题和性问题之间有很密切的关联。
第四类是“捎带型”,这种人是以盗窃为目的潜入室内时,看见有个女人睡着,便产生了淫念。这种类型的人,从其行为判断,与其说是性问题,倒不如说是犯罪性的进一步发展,问题更为严重。
总之,在强奸犯罪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犯罪主体缺乏良好的性伦理道德观,自制力和性阈限水平都存在着问题。
(二)性心理障碍反映出的性心理健康问题人类的性活动是一种基本的生理心理现象。这方面的障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性功能障碍,指人的正常性欲受到抑制,导致性生活障碍,男性为阳痿、早泄,女性为性冷淡、性高潮缺乏等。据国外调查认为,心理原因是主要原因,由单纯心理原因和心理生理混合原因引起的占这类障碍的70%。另一类称为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性欲倒错、性歪曲,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对患者都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其正常的性行为方式。这并非精神病,而是一种心理疾病,他们往往偏好于某种特殊的性欲念。性心理障碍的表现有同性恋、易性癖、恋童癖、兽奸、异装癖、露阴癖、窥阴癖、性施虐狂、性受虐狂、鸡奸、摩擦淫癖和自虐淫,等等。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这种异常性行为,即性变态分为量的异常和质的异常。量的异常包括性功能亢进,如男子色情狂、女子色情狂等。质的异常包括手段异常,如露阴癖、窥阴癖、性施虐狂、性受虐狂、鸡奸等;性对象异常,如同性恋、恋童癖、兽奸等。弗洛伊德认为变态的性活动是他们幼年性经历的再现和延续。因此,在成人表现出强烈的幼年儿童式性活动就是性心理障碍的病理心理本质。怕羞、胆怯、拘谨及缺少排解心理困境和应变能力的个性,创伤性心理诱因等都是发病的条件。
霭理士认为性变态是性爱的象征现象。他认为“性生活原是一个心理的过程,这过程通常是完整的,是绵继的,是有正常途径的;但若是这一过程发生短缩或走向歧途,以至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过程中所遭遇的某种事物或经历的某种动作,通常应在过程的边缘,甚或还在边缘以外的,到此变作注意的中心,变作全神贯注的对象。这就是我以前所谓的象征现象,而此种现象不发生则已,否则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青年时期,对于一个正常的在恋爱状态中的人,环境中的某一件不大相干或无关宏旨的东西,到有这种现象的人,便会变作万分重要以至惟一重要的东西,这惟一重要的东西事实上成为性生活的全部过程的一个符号,这就是性爱的象征现象”。①凯查杜里安认为性心理障碍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性别认同障碍;性偏爱,指异常性行为;性功能失调,指在性活动和性满足方面存在困难。他认为性别自我认定失调与同性偏爱性心理定势有紧密的联系。性偏爱显著特点是:依赖于反常的古怪的幻想和行动来获得性刺激。性偏爱者的幻想和行动常常连续而不自觉地重复;这些幻想和行动涉及非人类对象,忍受疼痛和羞耻以及没有征得同意的性伴侣之间的性活动;性偏爱者的性幻想无论多么奇怪,都不是稀有;男女之间偏爱的范围和程度是很不一致的。③①[英]霭理士:《性心理学》,第197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参见李银河主编《西方性学名著提要》,第110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贺兰特·凯查杜里安:《人类性学基础》,第461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89年版。
总之,性心理障碍病因复杂,对孩子要从小开始预防,即从胎儿抓起,注意孕期卫生;出生后科学喂养,为婴儿提供健康的环境;正确培养,加强青春期性知识普及教育;加强婚姻法制观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其向正常性行为方向发展。一旦出现不正常性心理障碍,就要及时治疗,防止其发展。
性行为健康
性行为并不单是指两个人通过性器官的接触或摩擦而达到性满足,而是指凡旨在达到性满足的行为,或者说凡可以引起性高潮的所有行为。性行为其实和社会中其他任何一种行为一样都是个人社会化的结果,生物意义上的性只是个人性行为的“脚本”。个人的性行为也不是个人的单独行为,而是交往中的人际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对社会发挥着作用。健康的性行为不仅会有益于个体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反之不健康的性行为对个体自身和社会都有危害作用。
一、性行为的种类社会中人的性行为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按性行为的对象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以人作为对象的性行为。其中包括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和异性之间的性行为。第二类是以动物作为对象的性行为。其中既可以有男人以雌性或雄性动物作为性行为的对象,也可以有女人以雄性或雌性动物作为性行为的对象。
第三类是以物作为对象的性行为,例如各类泄欲器或淫具。第四类是以自身作为对象的性行为。这种性行为不需要其他对象,只要通过自娱活动,就可以达到满足性欲的目的,如手淫。
按照性行为的方式来分,可分为如下几类:阴茎---阴道的方式、阴茎---肛门的方式、阴茎---口腔的方式、阴道---口腔的方式、手---生殖器的方式、口---口的方式、身体其他各部位的接触。
按照社会文化发展标准来分类,性行为可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是正常的性行为,符合某一文化环境的一切性行为都是正常的性行为;第二类是异常的性行为,凡是不符合某一文化环境的一切性行为都是异常的性行为。
按照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条文来分类,性行为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社会性性行为。这是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条文都允许和赞赏的性行为,一般指经过结婚形式而形成的一夫一妻制的性行为关系。第二类是非社会性性行为。有些性行为,例如与动物发生性行为,是人类道德所不允许的,有损于人类尊严,是丧失人格的表现,因此,一般称之为非社会性性行为。第三类是违法的性行为。虽然是两性之间发生的正常的性行为,但是却触犯了社会的禁忌或法律的条文,例如乱伦、强奸等性行为。
按照性欲的满足程度来分类,性行为可以分为如下几类:第一类是核心性行为,最大程度地使性欲得到满足,获得性快感,例如两性正常性交的性行为。第二类是边缘性行为,能获得性快感,使性欲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如抚摸、接吻等。第三类是类性行为,即类似性行为的行为,如在公共场合,某些男子隔着衣裤,用阴茎顶挤女性的臀部或其他部位,从而得到性欲的满足,获得性快感。
二、什么是健康的性行为虽然人的性行为的发生要有一定的生物基础,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规范中性行为的表现形态是千姿百态的。从传统的灵长类动物性交的姿势中我们可以想象出人进化到直立行走之前的性交姿势。传统的灵长类动物在性交时,雌性动物将身体转过去背对着雄性动物,上半身自然弯曲向前俯下,翘起臀部,雄性在其后面进行性交。后来人能够直立行走,将双手解放出来,在性交的过程中进行更多的爱抚行为,或者用腾出来的双手进行阻击、反抗违背自己意愿的性行为。这就使得人类性行为具有了各自独立的意志和人格,把男女之间的关系逐渐地发展成为自由建立了相互爱慕的基础之后,才有可能发生性接触行为。随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发生和发展,人类本能的性行为逐步地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和制约。在原始群团中的性禁忌之一即是在狩猎期间禁止性行为的发生,目的是为了保证狩猎活动的顺利进行。随着人类社会自身生产的社会结构慢慢地从动物联合体的生物结构中脱离出来,人类为了确保社会自身结构的完整与延续,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当时的现实环境制定了生育制度。人类由原始群团向母权制、父权制的社会过渡,人类的性行为也由血亲杂交、群体婚姻经过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
在现代社会中性逐渐世俗化、自由化,社会道德多样化正在重新建构人们的性行为和性观念。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如避孕手段的改进、试管婴儿的成功、克隆技术的发展、电脑网络的兴起等,人的性行为逐渐地走出了生殖甚至性器官的范围,如同性恋、虐恋、网恋等,以前遭受人们猛烈抨击的性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人所接受。那么,什么样的性行为是健康的?什么样的性行为是不健康的?现在人们也越来越难以下定义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盖格农有关性行为的观点。他主张性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动力和本能,而是男女两性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东西,是人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是一整套感觉与技巧的集合体。脚本是人们关于各类事件的一个提纲,它包括人们对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情的设计和对于过去事件的记忆。人们的一切社会行为都会受到脚本的指导,而性脚本就是人类社会行为脚本的一部分,它是人类关于性活动的设计和记忆。性脚本的内容包括对象、内容、事件及原因,这些栏目中的每一项都会因社会文化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规范,这其中充满了基于其文化的价值判断,因而,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同性脚本的差异是理解性行为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个体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同样逐幕上演着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而设计的性脚本,而在每一个阶段内都会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影响。性目的是各种文化对各种性脚本进行价值判断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性行为的理由,同时也勾勒出了性脚本的变迁线索。性目的经历了由神圣到世俗,又从群体到个体这样的阶段。当性目的由神圣转变为世俗之后,为了集体的利益这一标签又被贴到了性目的之上,国家利益成了性目的的崇高目标,而这又毕竟与人们的生活实践相去甚远,最终性目的走向了个体的世俗化。在性目的的转变过程中,充满了文化对它的价值判断,因而有了美好与罪恶、贞洁与邪恶之分,有了合法与非法之分,有了爱国与不爱国之分,有了正常与反常、健康与变态或病态之分,并进而有了常规与非常规之分和满意与不满意之分,有关性行为的这些评价词语正在从对错式的判断走向中性式的判断,于是性目的趋向多样化,而社会文化也越来越显示其在这一方面的宽容①。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看阿尔弗雷德·C·金西(ArfedCKinsey)的与性行为有关的观点。他认为无论多么怪异的性行为或性释放,都源于并符合于性的生理需要。性释放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考察,即释放频率、释放途径、释放总量中各种途径所占的比重。性释放途径及其在释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主要是由当时人所属的社会阶层内的通行性态度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