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魔法邪徒
25998400000066

第66章 上帝之鞭

萨姆大叔需要的猎命石在帝国分裂时,也被东罗马帝国夺去,而现在恐怕这块珍贵的猎命石又要易主了。

根据杰林前世的记忆,猎命石最后一次现世是因为拜占庭与匈奴人的和亲,猎命石是被当做陪嫁品被拜占庭公主亲自送给匈奴王阿提拉。

可是在新婚之夜阿提拉意外死亡,而公主和猎命石不见踪迹。匈奴人为此与拜占庭举行决战,最后也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在杰林的记忆中阿提拉虽表面粗野,但内心却被多年的外交、政治和军事角逐磨炼得十分细腻。

阿提拉为人狡诈,野心勃勃,其残暴凶狠程度使整个大陆都在他面前发抖。

他的兵锋杀到哪里,哪里就意味着血流成河。阿提拉对东罗马帝国的财富垂怜已久,他以求亲的名义要娶帝国的公主为妻,两国和亲永不侵犯。

可是自认为文明世界的罗马贵族怎么可能与蛮族和亲,被拒绝的阿提拉对拜占庭东部实施了一系列致命的打击。

匈奴人摧毁了多瑙河畔的许多城市,数年之后当罗马使者经过此地时,仍可见岸边累累白骨,城内尸臭熏天。

匈奴人的存在就好像是光明神对荒淫无度的罗马帝国的惩罚,不断地将奴隶主们从美梦中惊醒,拖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此后高卢地区许多城市都未能免遭厄运,他们侵占了多瑙河地区之后,被著名的东罗马将军阿斯帕尔阻挡在色雷斯一带。

面对战场上的失利,阿提拉并没有放弃于第二年再次发起进攻,长驱直入帝国腹地,击溃了东罗马帝国的主力军,兵锋指向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万般无奈之下与阿提拉订立和约,此时取得胜利的阿提拉得寸进尺,强迫东罗马帝国支付六千磅黄金。

并将每年要缴纳的贡金增加两倍以上,即以后每年向匈奴人纳贡两千磅黄金。

并提出让拜占庭的公主带着国宝猎命石下嫁给阿提拉,最后战败的拜占庭帝国迫于无奈只能接受阿提拉的要求,并找一个不受宠的卡菲拉公主充数。

杰林既然已经掌握了历史的脉络,就要赶在卡菲拉公主将猎命石带到匈奴部落前将其抢到手。

不然就没有轻易弄到手的机会了,匈奴部落的祭祀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尤其是现在杰林身旁没有身外化身,只有中级魔法师实力的杰林更要谨慎行事。

所以现在的杰林只有先到君士坦丁堡了解情况,看看拜占庭什么时候将公主送到匈奴的领地,好在半路上下手抢夺。

杰林再一次的踏上了他的旅途,而远在万里之外的拜占庭,却刚结束完一场耻辱的谈判。

在古老而宏伟的宫殿里,到处都可以听到繁忙的脚步声。

宫女和仆人都在忙碌着,虽然很累但依旧可以在他们的脸上看到欣喜。

对于刚刚逃过战争阴霾的他们而言,一些都是美好的。

匈奴的使节已经与拜占庭皇帝塔修斯二世达成了同盟,这个古老的帝国只要一个公主和一堆金银财宝,就可以和这个可怕的敌人化敌为友。

虽然这个老牌帝国,打心底里看不起这个突然崛起的蛮族。但是对他们强大的武力和野蛮的作风还是深感恐惧。

这样的和亲虽然有些屈辱,但也好过城破人亡,长久的和平已经抹去了拜占庭的锐气,曾经称霸大陆的罗马帝国已经一去不返了。

可惜几家欢喜几家忧,虽然已经与匈奴人达成了约定,可和亲的人选却成了问题。

既然和亲的男方是对方部落的大单于,也就是与匈奴王阿提拉结婚,当然要有一个身份匹配的人,至少也是公主或者郡主。

但是匈奴王阿提拉此时已经是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女儿嫁到蛮族去吃苦,塔休斯二世陛下也不例外。

即使皇帝陛下有很多女儿,多的有时自己也烦迷糊搞,不清那个是那个。

可是生出公主的皇后和皇妃,却是知道那个才是自己的心肝宝贝。肯定不会同意牺牲自己的女儿去成全别人。

而且能成为皇后和皇妃的除了少数是塔修斯二世喜欢的,其他都是背景深厚的大贵族领主的女儿,而塔修斯二世喜欢的女人生的女儿,更不会被塔修斯二世牺牲掉。

虽然和亲只是形式匈奴人真正在意的是陪嫁过去的金银财宝,可如果真的随意找个女孩充数,嫁过去后被发现是冒充的,即使女孩在漂亮也是对匈奴王阿提拉的侮辱,那后果必然不堪设想。

可匈奴方面催的很急希望拜占庭早日兑现承诺,没有公主也可以先把陪嫁的财宝和粮食交出来,不然的话就要派人来取了。

面对匈奴的威胁塔修斯二世却出奇的强硬一回,皇室有皇室的规矩向蛮族妥协交保护费的行为已经够委屈的了。

现在至少还有和亲的幌子,如果连着一层遮羞布也扯去的话,塔修斯二世陛下宁愿选择玉石俱焚。

而且王朝中也是有一批主战派,尤其是对帝国死忠的贵族也是要求塔修斯二世决不妥协。

这不光是面子问题,如果真的被匈奴人随便欺辱,整个皇室,甚至帝国的威信都会一落千丈,到时候就不是要对付一个蛮族那么简单了。

如果让人觉得帝国的实力衰落到如此程度,过去臣服的城邦和大小领主都可能联合起来造反。

拜占庭也许会遭遇西罗马帝国一样的命运,在国土内在出现一个法兰克。

到那时候帝国就真的完蛋了,其实在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决定用和亲的手段来安抚蛮族。

以牺牲一个女子的一生来换取苟延残喘时,帝国灭亡的命运就已经不可逆转了。

拜占庭帝国的危机很多人都看到了,所以一些帝国的死忠和那些以古罗马帝国荣耀至上的年轻贵族就坚决主战。

可惜这些人的声音太小,小到人们听不到或者装着听不到。

而那些声音大的人却不想说,因为旧帝国的毁灭代表着新国家的诞生。

这对他们是一个机会,一个被称呼为陛下的机会,与其做帝国的臣子不如当小国的国王来的快活。

而且匈奴人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一般在攻占城市后只是抢了就跑,不会长久的占领城市。

匈奴走后城市还是他们的,况且他们又不是真的对其没有办法。

更多的时候领主们只是珍惜自己的实力,敝帚自珍不愿出力,所以地方上的大领主不但对蛮族的入侵熟视无睹,更正暗中积蓄实力等待时机。

既然所有人都看的明白,那我们的塔修斯二世陛下难道就感受不到危机吗?

其实最清楚状况的就是他了,这也是塔修斯二世为什么要保持和平的原因。

拜占庭在罗马分裂后就一直希望重建当年的辉煌,可惜穷兵黩武国家的财力渐渐支持不了庞大的军队,过去占领的地方也纷纷失去。

如果不是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就连这次的嫁妆皇室都给不起了。而且塔修斯也清楚自己没有力挽狂澜的实力,虽然他努力过却也只能维持现状。

塔修斯二世生于杜勒希厄姆,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小镇。

小时候的他重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拜占庭皇帝,在成为皇帝之前他是君士坦丁堡宫廷里一位颇受尊敬的官员,早年曾经担任过财政官员,后来成为宫廷里一位沉默寡言的御林军长官。

塔修斯二世以强干和廉洁著称,受到贵族和平民的一致赞许。

在皇帝去世后皇室无人,塔修斯二世被推举为皇位继承者,并于当年与前任皇帝芝诺的遗孀,也就是现在的皇后娅德妮结婚获得合法继承权。

在杰林的前世塔修斯二世曾完善帝国财政体系,充实国库使之能在内政外交上有所建树。

塔修斯二世还严令禁止了被认为是罗马帝国衰落原因的,****舞会和角武士的表演。

他即位伊始就把芝诺的同乡,那些桀骜不驯的伊苏里亚人从君士坦丁堡驱逐到色雷斯,从而引起他们的反叛。

虽然进行了镇压但是却死伤惨重,最后还是皇后出面安抚了这些不安分的同乡,双方的关系才得以缓和。

虽然尽心尽力但是塔修斯二世的统治依旧动荡不安,其在位时期匈奴人等落后民族不断侵扰帝国边境。

为了保卫君士坦丁堡及邻近地区,塔修斯二世一方面同意与蛮族和亲用财宝缓和双方的关系。

另一边下令修建一道坚固的城墙,城墙位于君士坦丁堡西部,全长约56公里它成功抵挡了数次蛮族的进攻。

同时花费大量财力培养和雇佣魔法师以及武士,用以增强皇室的实力。

等到全国的局势已趋于稳定,他又倾其毕生精力专心致力于帝国政府财政、币值的改革以及行政机构的刷新。

塔修斯二世废除官职的出售,改革货币制度,取消告密者的赏金。

如果不是塔修斯二世的统治,也许拜占庭早已经不复存在。当塔修斯去世时他留下了一个完整的帝国,和一支经过精良训练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