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智慧之光: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五位传奇人物
2593300000039

第39章 老谋深算忍字当先——司马懿(2)

因而司马懿觉得自己在才智、用兵方面还是略逊诸葛亮一筹。他觉得与诸葛亮这样的人斗智,是最大的不智。于是,司马懿决定不与孔明斗智。令将士把守隘口,坚守不战,诸葛亮也无可奈何。

因为,蜀兵出祁山,攻打魏国,最大的问题是粮草转运困难。因而诸葛亮每出祁山,必求速战速决。司马懿找到了蜀兵的弱点,就用拖和忍的办法,消耗蜀军。即不与其正面交战,与其打时间上的消耗战。

司马懿背靠富庶的关中平原,凭借自己粮草丰足,坚守隘口,死守不战。任你蜀军如何叫阵、百般骂阵,魏军只是坚守不出。而蜀军粮草尽在汉中、西川,经蜀道、秦岭转运,十分艰难。蜀军粮尽,就不得不撤回汉中。

加之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容易听信谗言。既然当初诸葛亮能用反间之计让他失去兵权一年以上,他为什么不可以也用反间之计让刘禅召诸葛亮回成都呢?这样,他也让诸葛亮尝一尝反间之计带来的无奈和痛苦。

也是司马懿运气好,他想用反间计离间刘禅与孔明,机会也就送上门了。蜀国运粮官苟安好酒误事,于路怠慢,交粮时间竟迟误了十日。孔明大怒,本要问斩。手下求情,孔明遂将苟安杖击八十,赶出帐外。

苟安怀恨在心,连夜投奔魏军大营而来。司马懿唤苟安入帐回话,苟安跪拜,细言前事,表示愿意投降。懿曰:“孔明多谋,恐是诈降。汝若能为我干成一件大功,吾当在天子面前保奏,封汝为上将。”苟安曰:“我决非诈降,有甚事,都督只管吩咐,某即当效力。”司马懿曰:“汝可回成都,布散流言,就说孔明自恃功高,有怨上之意,早晚必将篡国,使汝主召回孔明:即是汝之功也。”

苟安允诺,径回成都,见了宦官及宫廷人士,曰:“孔明居功自傲,对圣上不满,早晚必自立为帝。”宦官闻听大惊,当即告知后主,后主惊讶曰:“似此如之奈何?”宦官曰:“可诏还成都,削其兵权,免生叛逆。”后主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

几个月来,孔明连胜好几阵,士气正盛。一日,孔明正在在祁山大寨与众将商议进兵之事,忽然圣旨到,宣丞相回成都议事。孔明仰天长叹曰:“主上年幼,必有佞臣在侧!吾正欲建功,何故取回?我若不回,是欺主也。”只得下令班师。

孔明回到成都,问明情由,才知是苟安散布流言,使后主生疑,召自己回朝。欲抓苟安治罪,彼早已逃到魏国去了。诸葛亮一听苟安已逃往魏国,就知道是司马懿通过苟安行反间计,离间他与后主的关系。

孔明十分憎恨司马懿,又气又恼,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将后主身边的大臣、宦官等训斥一顿,怪他们不该轻信流言,使后主生疑。

建兴十二年春二月,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攻打魏国。此时,诸葛亮因多年来的南征北战,操劳国事,已累得形容憔悴,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知道自己身体日趋衰弱,加之蜀军粮草转运艰难,因而恨不能即刻与魏军一决雌雄。

哪知司马懿始终采用坚守不战的策略,令将士坚守隘口,深沟高垒,不与其交战。任蜀军如何叫骂,只装着听不见。

弄得诸葛亮毫无办法,只得弄来一身妇人衣服,盛于大盒之内,修书一封,遣人送至魏寨。诸将引来使入见司马懿,懿拆视其书,略曰:

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但表面却微微一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遂命收下礼物,重赏来使。懿问曰:“孔明今年大概五十四岁了吧,他平日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每日睡得很晚,早晨很早就起来,罚二十以上皆亲自处理,每日吃的只及常人之一半。”懿顾谓众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使者辞去,回到五丈原,见了孔明曰:“司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书信,并不嗔怒,只问丞相寝食及事之烦简,绝不提及军旅之事。我如此应对,彼言:‘食少事烦,岂能长久?’”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

魏国众将皆知孔明以巾帼女衣羞辱司马懿,懿受之不战。大家十分恼怒,入帐告曰:“吾等皆大国名将,安忍受蜀人如此之辱!即请出战,以决雌雄。”懿曰:“吾非不敢战,而甘心受辱也。奈天子有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众将俱忿怒不平。懿曰:“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明天子,同力破敌,何如?”众皆允诺。

懿乃写表遣使,直至合肥军前,奏闻魏主曹睿。曹睿览表毕,谓群臣曰:“司马懿坚守不出,今何故又上表求战?”卫尉辛毗曰:“司马懿本无战心,必因诸葛亮羞辱,众将忿怒之故,特上此表,欲更乞明旨,以遏制诸将之心耳。”

睿然其言,即令辛毗持节至渭北寨传谕,令勿出战。司马懿接诏入帐。辛毗宣谕曰:“如再有敢言出战者,以违旨论。”司马懿暗谓辛毗曰:“公真知我心也!”

这里司马懿把“忍”这一招玩到了炉火纯青,无人能及的地步。诸葛亮送他女人衣,他本身就生气,但忍而不发;诸将奋然要求出战,但为了大局,为了不上诸葛亮的当,他忍辱负重,千里求圣旨,以安众将之心。这需要多么大的胸襟啊!

司马懿善晓兵机,他难道不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吗?擒孟达时,本该先奏明天子然后再行动的事,他都能先斩后奏,惟恐错失战机,更何况现在是在前线!

司马懿就是用的“忍”这一招,与才高智广、极善用兵、有智慧之神称谓的诸葛亮周旋了八年多时间,最终使其六出祁山,五次无功而返,最后一次竟被活活累死、气死在沙场上。

小说《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气死了周瑜。然而,依我看,周瑜未必真的为诸葛亮气死(周瑜之死因,主要是因为在攻打曹仁时中的那只要命的毒箭所致),而诸葛亮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倒有几分是被司马懿气死的。当然,诸葛亮的死也与后主刘禅昏庸,他本人操劳过度、食少事繁、身体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诸葛亮病逝的消息传至魏军大营,司马懿长出一口气,顾谓众将曰:“孔明已死,我等皆高枕无忧矣!”遂分调众将,各守隘口,自领大军回洛阳面君。

魏主曹睿闻听司马懿得胜而归,大喜,遂加封懿为太尉,总督诸路军马。又从国库中取金银绢帛若干,犒赏三军将士。众皆欢喜。

四一忍再忍终于如愿

不久,辽东公孙渊谋反,司马懿领兵征剿。平定公孙渊后,司马懿领兵回归的路上,闻听魏主曹睿病重,遂昼夜兼程,径到许昌,面见曹睿。曹睿加封曹真之子曹爽为大将军,与司马懿一同辅佐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言讫而逝。

当下司马懿、曹爽扶太子曹芳即皇帝位。刚开始,曹爽事司马懿十分谨慎,一应大事,曹爽必先告知司马懿,再作决断。二人并无多大分歧。

然而,时间一长,曹爽手下有几个智谋之士,看主子事事请示司马懿,根本不像一个大将军,心里很不舒服,特别是大司农桓范,更觉司马懿老谋深算,且倚老卖老,主子曹爽才疏智浅,根本不是其对手。若不趁早使曹爽独掌兵权,日后曹爽必为司马懿算计,那他们这些人也必然会跟着遭殃。

桓范颇有智谋,当时人多称其为“智囊”;遂每日为曹爽出谋划策,欲让曹爽独掌兵权。曹爽本来就是个酒囊饭袋,心里根本就没有主意,他本无心独掌兵权,但经不住谋士整天劝谏,后来也觉得若独掌兵权便可更加为所欲为。他也不掂一掂自己的分量,到底能否斗得过司马懿,遂入奏魏主曰:“司马懿功高德重,可加为太傅。”年幼的皇帝,哪知其中的玄机,当即准奏。

从此兵权皆归于曹爽。曹爽命其三个弟弟各领三千御林军,其余人等皆有升赏。于是曹爽门下宾客日盛。

曹爽本来就是胸无大志、才低智寡、贪图享乐的纨绔子弟,只不过是仗着自己是曹氏宗族,其父又当过大将军,才被重用。现在大权在握,更是大兴土木,把家庭建造得犹如宫殿一般,家中所用的一切器具与宫中无二。后来,竟胆大包天,从后宫选出先帝曹睿侍妾数人自己享用,又选能歌善舞的良家女子三四十人,供自己享乐。于是,曹爽家中,日夜莺歌燕舞,天天推杯换盏。爽每日沉迷酒色,根本不理国事。

司马懿与曹爽本来同受先帝托孤之重,共扶小太子登基,辅佐朝政,哪料到曹爽玩了这么一招。司马懿当然生气,因为以前被诸葛亮羞辱,毕竟是在战场上,双方各为其主,加之他与孔明年龄相当,诸葛亮又是天下有名的智谋之士,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而这一次是被自己人玩,而且是被一个年龄比自己小了三十多岁,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所玩,使自己在朝中完全被架空。

他怎能不气!岂能不恼!然而司马懿照样忍而不发,再次玩起了“忍”字诀。他推病不出,二子司马师、司马昭亦皆退职闲居家中。而这一忍就是好几年。

曹爽不仅沉迷酒色,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出外游猎。其手下经常有人谏言:大将军位高权显,不可如此,恐遭人暗算。爽叱曰:“兵权在吾手中,何惧之有!汝等皆杞人忧天耳!”遂不听众人之谏。

曹爽一向专权,对司马懿的虚实亦不甚了解;他只是听说司马懿年迈多病,但究竟病到何种程度,并不知情。他对司马懿还是心存一定的疑忌,加之手下整天在他面前不断地唠叨:司马懿老谋深算,不可掉以轻心等等。因而他也不敢轻易远离。恰好这时,天子令李胜为荆州刺史,爽便命他往辞仲达,顺便探听消息。

李胜径到太傅府中,早有门吏报入。司马懿谓二子曰:“此乃曹爽使来探吾病之虚实也。”乃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卧,又令二婢女服侍,方请李胜入府。

胜至床前拜曰:“一向不见太傅,谁想如此病重。今天子命某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司马懿假装耳背,答曰:“并州好哇。”胜曰:“是荆州,非并州也。”司马懿干咳了一阵,曰:“你方从并州来。”胜曰:“汉上荆州耳。”懿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曰:“你从荆州来也。”胜曰:“太傅如何病得这等了?”左右曰:“太傅耳聋。”胜曰:“乞纸笔一用。”左右取纸笔与胜。

胜写毕,呈上。懿看之,笑曰:“吾病得耳聋了,此去保重。”言讫,以手指口。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噎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

李胜拜辞司马懿,回见曹爽,细言其事。曹爽大喜曰:“此老若死,吾无忧矣!”谋士桓范曰:“只恐有诈!”曹爽曰:“咳,量他一个七旬老儿,何诈之有?”李胜曰:“我探得清楚,绝不会有诈。他还让我照顾他的两个孩子哩。”曹爽大笑曰:“此老已经开始安排后事啦。”谋士桓范直摇头,曰:“大将军还须提防,免生后悔。”爽不悦,曰:“你这个人总是疑神疑鬼,真扫兴。”遂不理桓范,只管与众人饮酒。

司马懿见李胜去了,遂起身谓二子曰:“李胜此去,回报消息,曹爽必不疑忌我矣。只待他出城游猎之时,我等即可举事。”

司马懿的诈病装聋,果然使曹爽完全放松了戒备。几天后,曹爽便请驾出宫,祭祀先帝。大小官僚,皆随驾出城。爽引三个弟弟及御林军护驾正行,谋士桓范拦住马头曰:“主公总典禁军,不宜兄弟皆出。倘城中有变,如之奈何?”爽大怒,叱之曰:“谁敢为乱!闪开!”遂不听桓范之言,出城而去。

曹爽刚走,司马懿便将太后居住的后宫“保护”了起来,将曹爽的大将军府团团包围。谋士桓范闻城中事变,遂带着大将军印逃出城外,来找曹爽。

司马懿闻听桓范逃走,大惊曰:“‘智囊’泄矣!奈何?”蒋济曰:“曹爽眷恋城中娇妻美妾,必不会听桓范之谋。”懿然其言。但他仍不放心,乃召许允、陈泰二人曰:“汝去见曹爽,说太傅别无他事,只是削汝兄弟兵权而已。”二人领令而去。

懿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至,吩咐曰:“汝与爽厚,可领此任。汝见爽,说吾与蒋济指洛水为誓,只因兵权之事,别无他意。”尹大目依令而去。

曹爽正在飞鹰走犬之际,忽报城内有变,太傅有表。爽大惊,几乎落马。爽与天子听了司马懿的表章,吓得手足失措,口不能言。曹爽之弟曹羲曰:“劣弟亦曾谏兄,兄执迷不听,致有今日。司马懿奸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况我弟兄乎?不如自缚见之,以免一死。”忽听有人高喊:“万万不可!”众人回头视之,乃是桓范满头大汗,飞马而来,告曹氏兄弟曰:“万万不可自缚就死!大将军可请天子驾幸许都,调外兵以讨司马懿。”

曹爽曰:“我全家老小俱在城中,岂可投他处求援?”范曰:“事急矣!岂可因家小之故而自投死地?今主公身随天子,号令天下,谁敢不应?”爽不能决,惟流涕而已。范又曰:“此去许都,不过半日。城中粮草,可支数载。大将军印我已带来,请主公速作决断,迟则休矣!”爽低头不语,心里想着城中的娇妻美妾。

此时,许允、陈泰二人至,曰:“太傅只为兵权,别无他意。将军可早归城中。”爽默然不语。又见殿中校尉尹大目至,目曰:“太傅指洛水为誓,只为汝弟兄兵权之故,并无他意。现有蒋太尉书在此。将军可交出大将军印,早早回府。”爽信为良言。桓范又曰:“事急矣,休听外言而自寻死路。”爽狐疑不能决,只是叹息流泪。

次日清晨,桓范入帐催之曰:“主公思虑一夜,意欲何为?”爽掷剑而叹曰:“我不起兵,情愿弃官,但为富家翁足矣!”桓范大哭而出,骂曰:“哎,虎狼之侧,岂容酣睡?曹真英勇一世,却怎么生出如此不肖之子,简直蠢笨如猪驴一般。”

许允、陈泰二人令爽先纳大将军印绶与司马懿。爽令将印绶送去,主簿杨综扯住印绶哭曰:“主公今日舍弃兵权,明日不免会身首异处也!”爽曰:“太傅必不失信于我。”于是,将大将军印送与许允、陈泰二人,让转交司马懿。

众军将见印绶被拿走,尽皆四散。曹爽身边只剩数十人相随。于是,司马懿请驾回宫。数日后,懿罗织罪名,将曹爽兄弟并一干人犯,皆斩于市曹,灭其三族;其家产财物,尽抄入库。

从此,魏国军政大权皆归司马父子。司马懿为其子孙创建大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年后,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二岁。这在当时真可谓高寿也!

看来,心胸广阔、度量大,能忍常人之不能忍,容常人之不能容,不仅是成大事的秘诀,也是养生长寿之良方。

司马懿对我们今人的启示

1.作为一个想干一番大事业的打工者,一定要选对老板。即老板要开明,要有雄才大略,能为你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如果你选的老板是喜欢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庸俗之辈,而你又不喜欢这一套,那你在他手下就算再怎样有才华,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2.当出头的时机尚不成熟时,一定要忍耐,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等待、寻找、创造属于自己的时机。

3.作为一个打工者,不可锋芒太露,更不要在老板面前耍小聪明。否则会引起老板的讨厌和猜忌。嫉妒心是人的共性之一,只不过有的人强,有的人弱而已。所以,作为一个打工者,即使你遇到的老板是明君,在显示才华时也不可过于张扬,不可锋芒太露,一定要把握好度。既要展示你的才华,又不能锋芒太露。否则,会像杨修一样,引起老板的反感和疑忌,使你永无出头之日,甚至招致更大的灾祸。

4.欲成大事,要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诸葛亮送司马懿女人衣,他本身就生气,但他忍而不发;诸将奋然要求出战,但为了大局,为了不上诸葛亮的当,他忍辱负重,千里求圣旨,以安众将之心。这需要多么大的胸襟啊!后来曹爽专权,他又忍而不发,诈病装聋,终于使曹爽放松戒备,从而一举将其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