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真实监狱故事之相爱莫及
25881000000039

第39章 祸福相依,波澜壮阔

新监房,地方小,争执多,水池少。大家常常为了争地盘、抢水池、抢厕所而矛盾不断。监区只好以高压态势,处理了好几个打架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由于没有专门的水池间,犯人又不自觉,总把地面搞得湿湿的,整个监房都处于一种湿气弥漫的状态,让人整个状态都不好。

地面湿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常有人滑倒。开始干部也不在意,只让大家小心点。直到连续发生两起摔伤事故,才让干部下决心整改。

一次是胳膊摔脱臼了,一次是摔破了眼角。两次都是吴莫急陪着去看的。都是在晚上。恰好看的同一个外科医生,可见医院的医资多么贫乏。

那名医生姓胡,为人大大咧咧,一副烦不了的样子。但矮子里面拔将军,医术算比较精湛了。脱臼那次,莫急架着伤者前来,胡医生立刻傻眼,不会弄啊,没处理过啊,估计以前学的忘光了吧。

胡医生商量道:“要不先回去睡觉吧,等明早再来,那时医生都来上班了,好帮你接上。”

莫急打趣道:“连你都不会,还有哪个外科医生会啊?”

“不行找院长,再不行出去接(到监狱外面的大医院)”胡医生答道。

“不行了,要死了要死了,真等到明天,你就替我收尸吧!哎呦呦!”伤者一听还要等一个晚上,脸都吓白了。

胡医生无奈的拨通了一个电话,似乎在电话中讨论病情。

挂断电话,胡医生说:“我现在替你接,不要怕疼啊!”

伤者一脸决然,长痛不如短痛,豁出去了!

只见胡医生拽住伤者的胳膊,问他疼不疼,然后轻轻一拉一扯,伤者呻吟了一声,稍微活动了一下胳膊,竟然神器的接好了。

胡医生擦擦额头的汗,问伤者感觉如何,不行明天再来一趟。

伤者开心的大叫:好了好了,连声道谢。吴莫急也很佩服,靠着电话也可以指导医疗哈!

另一次是一个犯人摔破了眼角,鲜血直流,很是慎人。

送到医院,恰好又碰到胡医生值班。胡医生无奈的说:“你们尽给我找事做。”

胡医生拿出了碘酒,熟练的清洗伤口,又拿出一根比缝衣针粗两倍的带弧度的刚针,就要往伤者眼睛插。

绕是躺着的是黑老大手下的头号马仔也吓得冷汗直冒,说能不能不缝针啊?

胡医生负责的说:不行,你的伤口太大,不缝针会留疤。说着就往伤者眼皮上戳了两针。

末了说:下次来拆线,记得按时给他擦药,别碰水,很快就会好的。

有了两次意外,监区领导买来了防滑垫铺在监房,摔倒的情况少多了。

随着时间推移,监房设施不断完善,查缺补漏,犯人也渐渐适应。

真如陈教说的那样,2组的人员逐渐调整,变成了后勤的大本营。

由于现在的临时号房,一间住了三十几人,死角死面较多,所以一间房装了两个监控。

人多嘴杂、事情多,一个组长扛不住,于是安排了正副两名组长。

莫急是二组副组长,正组长是他哥们儿刘东旭。两人相视一笑,终于聚到了一起。

后期都很顺利,吴莫急和刘东旭合作愉快,将小组治理的很好。当组长需要烦心很多东西,但好处是必须的。可以不用搞卫生,有啥活动分可以先加,可以睡下铺等等,反正就是有一定特权和地位。

因为2组的人员素质都较高,所以组长也人性化管理,和组员关系都不错。莫急很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全感。

坐牢满两年,吴莫急终于可以报减了。因为自己是三类犯(包括职务犯、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黑社会性质犯等),所以只能一年一年减。且减过第一次后要间隔一年半才能再减,十分痛苦但终于可以报减了,多了一份回家的希望。同组人纷纷祝贺他。

但另一个新政策突然传来:减刑后剩余的分数不再清零,仍然累计。对大部分犯人来说是个利好,自己的分数不会浪费。可莫急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新政以前分数会在减刑后清零的,所以莫急一直不要分,现在分数不会浪费,自然希望越拿越多。

吴莫急向干部反应,干部表示只能以后每个月补一点分。莫急只好无奈的答应了。

家人常来看莫急,让他感觉安慰又内疚。但是莫急有种无形的感觉,觉得妻子在渐渐的发生变化。以前是素面朝天,现在却渐渐化起了妆,让他心中隐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