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真实监狱故事之相爱莫及
25881000000015

第15章 谈话艺术,留下印象

卢教问的也细致,从莫急的童年问起,到工作生涯、感情经历、家庭状况,案发之后的想法等等,真比查户口的还罗嗦。莫急知道自己因为入监队的破事,让干部对自己异常关注,这不算好事。但莫急要把坏事变好事,扭转干部的看法,把这次谈话当作一次突破口,为他后来的“飞黄腾达”埋下伏笔。

吴莫急不厌其烦的娓娓道来,诉说了一个悲催身世和凄苦虐恋,以及自己对尽心竭力却落得如此下场的无比感伤。吴莫急努力营造一个楚楚可怜的形象,但卢教的眼中并没有动容。开玩笑,哪个罪犯没有点愁红惨绿,类似的故事,卢教没听过一千也听过八百,早就免疫,就算你祥林嫂附身也没用。

卢教貌似很有管理经验,说起话来滴水不漏、不留把柄,却又句句发人深省、一针见血。莫急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干部,虽然做了多年的秘书,和卢教谈话仍讨不了好处。

莫急赶紧转变话题,表示曾经以为亲人不要他了,所以想不开,不料,妻子仍然坚守着爱情,让其大为感动。所以,莫急决心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不论多苦多累的活都愿意干,请卢教一定要放心。

卢教松了口气,说那就好,在这里有啥意思,赶紧出去才对得起家人的期盼。

吴莫急又表示自己擅长电脑操作,会写各种材料,文笔相当不错,专长组织管理,愿意为监区肝胆涂地。如果有可能,希望领导能给个发挥所长的机会。

卢教并没有给任何承诺,只是淡淡的说:监狱有各种征文活动,到时候可以投稿。来了就踏实改造,不要好高骛远。然后就和下一个犯人谈话了。

吴莫急久久回味,实在不清楚卢教对自己的印象。唉,他叹口气,不知道自己是否激进了。

很快,卢教和五个人的谈话结束了。还未等莫及细细回味,又有干部要找莫急五人谈话。小岗说这是大队长(即监区长)李大,负责监区生产的。不同于卢教的委婉,李大的话很直白,五大三粗的他,唾沫飞溅、口若悬河,主要让莫急五个人尽快熟悉环境,尽快上机干起来,他将给每人配一个师傅,教他们如何踩缝纫机,一周后进行考核,到时必须要过关,考核不通过的不给开大帐和香烟。

最后,监区的教导员,即监区一把手陈教找五人谈话。不怒自威的陈教问了莫及五人的基本情况,讲了监区的基本规则制度,介绍了监区的大致状况,对几人进行了鼓励和欢迎,还提及了一些奖励和惩罚措施。

一晃,时间也不早了。王宝问小岗李伟杰还有一个副大队长呢,怎么没见着?李伟杰指着一个干部说:“那位就是王大,他平时就抓抓生产,不怎么管事的。没什么事也不要去打搅他。”

吴莫急刚做秘书时,就第一时间把领导的官位排名摸清,所以吴莫急问王宝:“几个领导怎么排大小啊?”

王宝说:“这个还挺复杂,每个监区不一样的。教导员和大队长是科级,副教和副大是副科级,所以,教导员和大队长平级,副教和副大平级,但他们分工不同。教导员和副教主打改造,大队长和副大主抓生产。至于谁是一把手,得看监区党支部书记落到谁头上,不是教导员,就是大队长。刚才小岗说我们监区老大是陈教,说明他是监区党支部书记。”

吴莫急心中立刻有了排名,看来从大到小是:陈教、李大、卢教和王大。

下午五点半准时收工,众犯兴高采烈的停止干活、关闭机器、自觉排队。吴莫急五人跟在长长的队伍后头缓缓前进。

大家走下车间楼,又上了监房楼,到了三楼,一个干部先拿了一大串钥匙,进去开各个号房的门,犯人们在走廊点名、报数,齐刷刷蹲了一片。“人数对了!”小岗向干部汇报道。干部点点头,犯人开始一个个排队进门。刚进门,吴莫急就看见了一扇狭窄的安检门。

原来为了防止违禁品从车间流入监房,众犯还要通过一道安检门。安检门很灵敏,稍微有点金属物品都会响,连香烟都能检测出来。因为进入监房后要保证罪犯手无寸铁,所以连裤子都是用绳子系上的。

罪犯一个个通过安检门,偶尔有会触发报警的,立刻有干部进行手工搜身。一个老头子呵呵一笑,直接越过安检门,走到干部跟前说:“我身体里有钢板哈。”干部往他衣服上摸了几下,放他走了。

十八监区的监房结构和入监队差不多,区别就是监房大厅里没有那种简易桌椅,空空如也,而且布置的也不好看,没入监队上档次。如果说入监队是五星级酒店,那十八监区只有三星。

收监后直接开饭,大伙饿了一天,加上人又多,虽然只有素菜,但仍然食欲爆棚。吴莫急发现这里的秩序果然比入监队差了好几个档次,吃饭跟逛街一样,许多人捧着饭碗,从一个号房蹿到另一个号房。

有些胃口不好的老人,直接拿出各种小菜,就着吃。吴莫急不敢太嚣张,王宝和戴钱倒很自来熟,主动来找莫急,打了个招呼又走了,去和别人谈笑风生,仿佛这里是他家一样。

吃完饭、洗过碗,已经六点半,一个个吃饱喝足,坐在监房看电视。这时大组长郝帅跟干部请示了一下,然后就去储物间拿了五个整理箱和一些被褥递给莫急五人。几人感恩戴德,赶紧铺上被子、整理东西。

吴莫急在收拾东西的时候不时有目光扫射过来,不过看见没啥吃的,都悻悻的别过头。这时一个犯人过来说:“哎,你的书挺多嘛,我来看看。”

那人翻了一会儿又扔回来,嘟囔着说:“连本玄幻小说都没有,没劲。”

很快,集合哨吹响,大家全都拿着塑料凳来到大厅集合,准备收看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