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你在为谁学习
25868800000006

第6章 需要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现在的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格外的小心”,每走一步路都得紧紧跟着,担心他走错了路,交错了朋友。可谓“呵护有加”,不给孩子留一点“呼吸”的空间,把他们都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不仅要知道他在做什么,还想了解他在想什么。他们为了孩子,可谓煞费苦心!殊不知,这样反而害了孩子。应该给他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的心灵在快乐的天空里飞翔。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猎人,打猎时捡了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就把它们带回家中精心喂养。这几只小狮子慢慢长大了,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不愁吃,不愁喝,自在幸福。当然,它们都被关在笼子里,猎人给它们设计的笼子温暖而舒适。尽管刚开始它们还很向往大自然,但是,时间长了,也就乐不思蜀了。渐渐地,猎人放松了警惕。没想到,一不小心,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猎人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其他几只还在安全的笼子里享受着猎人的细心照料。

一天,那个猎人外出打猎后再也没有回来,习惯了被喂养和保护的小狮子们最后被活活饿死了。而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呢?它已经变成了一只野狮子。它独自在野外时,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自己找水喝;有了伤,它学会了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它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正是这种独立的、不依靠别人的习惯,使它在大自然的环境里顺利地活了下来。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人的成长过程也同样是一个不断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能够由我们的父母包办代替,必须是每个人自己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脚踏实地地走过来。

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之急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有的希望孩子成为全才,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

在学生中间,有许多同学都埋怨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家长安排的特长课太多,以至于连属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空间都不给我们。老师和家长为了学生能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不惜占有学生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每次到了周末,好不容易想放松一下,找好朋友一起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昨天他们都已把学生的“任务”给布置好了,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怎么才能让家长明白学生也是有隐私的,要适当地给学生留一些空间,给学生一些自由?

老师和家长都急切地看到学生成才,早点有出息。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人比人,气死人”,也许学生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学生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我”。

李娟是个初中生,她性格比较内向,平常很少和同学们交流,但学习成绩非常好,特别是英语成绩更为突出,她每天都坚持用英语写日记。李娟说:“我喜欢英语,为了提高成绩,我把学过的单词和语法以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我用英语写日记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我妈看。我以前写日记的时候,妈妈经常偷看,只要自己做错事受批评时,妈妈就会提起我在日记中所写的隐私来揭我的短,甚至还对亲戚朋友讲,我受不了。后来,我就开始用英语写日记,因为妈妈不懂英语。”

其实,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我好多同学都是用英语写日记的,还有的同学买带锁的日记本,就是为了防止家长偷看。我们也知道家长看我们的日记是出于关心,但他们完全可以当面对我们说。难道他们连一点自由都不给我们吗?好多同学由于身边缺少同伴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情绪,使一些学生对假期由期盼变为厌烦。

有一位男生平时在校喜欢踢足球,到了假期家长专门制订了一个“约法三章”:不外出、不多打电话、不多看电视;多做作业、多看书、多休息。同时在家里准备了他喜欢吃的零食,家长回到家每天还要查查“库存”,发现少了就赶快添购。然而,这位学生却不领情,对母亲说:“我不需要这么多的零食伙伴,我要的是能玩的同伴。”家长听了说他不懂事,他们那么辛苦,还不是为了能让他以后幸福。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的确,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所以希望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能给我们一些自由的空间,在一个快乐的生活环境中长大。

家长没必要一天到晚监控孩子,家长应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同样,孩子也需要自己的生活空间。家长通过网络、电话、与老师的对话等方式已经能够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了。如果家长有足够的时间,常和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