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你在为谁学习
25868800000023

第23章 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

一位老教师在美国探亲时,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许多小孩子一起在海边玩,一个小孩子用手把水往岸上挖的一个坑里装。而手捧水会漏,距离又远,水总也装不满,他反反复复地做,丝毫不泄气。他停下来想找一个可以盛水的东西,可旁边什么都没有。最后,他跑到妈妈身边,从自己的小包中取出一页较硬的纸,然后折成盒子形,再去盛水很快就盛满了。孩子高兴笑了,回头看着身后的妈妈,而这位美国妈妈正鼓掌为他喝彩。

想想我们吧,一般情况,我们的妈妈却是另一种做法:当孩子捧水时,少数妈妈可能粗暴地制止;也许,极少数妈妈认为小孩子就是玩,对孩子不闻不问,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也不会表扬。但大多数会立刻蹲下来说:“来,妈妈帮你!”然后想一个大人常用的办法帮孩子把水装满。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可是我们很少去思考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们的孩子将失去什么!

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只是把目光放在我们的学习成绩上,“一俊遮百丑”,只要我们成绩好就可以满足任何愿望,却疏忽了对于我们的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我们希望自己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去独立做事,独立交往,可父母却剥夺了我们思考的机会。

我们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吗?妈妈帮孩子穿好衣服,把仍眯着眼的孩子抱到客厅,端来洗脸水,拿来装满水的牙缸、挤好牙膏的牙刷,端到孩子面前,温和地说:“乖宝宝,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帮你洗脸、刷牙。”好不容易帮孩子洗完脸、刷完牙之后,妈妈又迫不及待地剥开熟鸡蛋,打开早餐奶或豆浆,喂到他嘴里。妈妈,一手端碗,一手拿着筷子,一口一口地喂孩子。孩子除了嘴机械地一张一合之外,其他的一切都不动。妈妈伺候孩子可谓是尽心尽职,唯恐不周,可孩子呢?双目空洞无神,任由大人摆弄,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呆滞麻木。这样的孩子连基本的生存活动都有人代劳,还会思考吗?人常说,“脑子越用越聪明”,长期“不思考”,会训练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思维能力,就这样让我们盲目的爱扼杀在摇篮里!

父母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们身上:家务活从来不要我们做;对我们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然而这些父母可曾想过他们只是给予了我的物质、生活上的帮助,认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负责,可是,正是因为他们这种无处不在的“爱”,可能会让我们丧失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难以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

在十多年前,中国举办了一次国际夏令营。在一次野外徒步旅行中,中国的家长给孩子带的东西是非常充足,千叮咛,万嘱咐。这还不够,还有好多家长开着车跟着。结果,好多中国的孩子在途中上车,而外国的孩子却都坚持了下来。

无独有偶,数年前的一次“手拉手”活动中组织了一次参观,我们中国的老师对孩子是嘱咐再三,诸如注意安全啦,遵守秩序啦,不要乱跑乱动啦,不要乱队啦……而外国的老师却只说六个字:“按时回来,去吧。”结果我们中国的孩子在自己的地方,束手束脚,而外国的孩子在我们的地方却能尽情尽兴。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究其原因,孩子的不同源自于教育的不同。对于外国的孩子来说,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尤其是社会环境不同,他们的文化熏陶及所接受的教育与我们的也就不同。因此,外国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具有相对独立的思考。相比较而言,中国的孩子,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其所接受的大多是传统式教育,结果独立思想缺失,创新思维匮乏,与西方的孩子相比,竞争力要稍逊一筹。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比如:单独活动、自行购物、与小朋友交往、独立完成作业等,越是有一定困难越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因为只有孩子经常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他才能够锻炼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体验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并变得坚强起来。

中国的家长和老师都有一个通病,唯恐孩子发生意外,不仅不敢像国外的家长一样让孩子走向大自然探险,就连孩子上学放学路上也怕车碰啦,遇到坏人啦。我们不是常见到,上学的时候,送孩子行色匆匆的家长;放学的时候,校门口围满了焦急等待的面孔。总觉得孩子长大就能放开手了,却不知因为这前怕狼后怕虎的心理,总让孩子生活在大人的保护下,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

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有一位老师曾经做这样一个试验:从学前班到六年级,他一直都带一个班,每个学期开始,他都问学生同一个问题,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然后让学生回答老师画的是什么。下面是学生的回答记录:

学前班:圆、圆圈、鸡蛋、月饼、车轮、月亮、盆子、盘子、灯泡、苹果、桔子、篮球、足球、乒乓球

一年级:圆、圆圈、月饼、车轮、月亮、盆子、盘子、苹果、桔子、篮球、足球、乒乓球……

二年级:圆、圆圈、月饼、车轮、月亮、盆子、盘子、篮球、足球、乒乓球……

三年级:圆、圆圈、月饼、车轮、月亮、篮球、足球、乒乓球……

四年级:圆、圆圈、月亮、篮球、足球、乒乓球……

五年级:圆、圆圈……

六年级:圆……

上面的结果很明显,学生的答案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是孩子们逐渐明白了什么是圆吗?事实上,孩子们越来越没有想像力,这答案是家长和老师告诉他们的。你想一想,我们是否常把一些加工好的知识、道理直接告诉孩子?是否常对孩子用“肯定”、“一定”、“绝对”之类的词汇?是否常不假思索的把孩子的答案否定?久而久之,孩子已经习惯于接受我们直接传授的知识,“家长都知道,”“老师都明白,”他们根本不敢有不同的想法,也懒得再做没用的思考。“习惯成自然”,到最后,年龄越大的孩子越不愿意去主动思考,甚至连自己的意见都没有了。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势,所以学生越大答案越少。

也许我们受封建文化影响太深了,过于重视父母、老师的权威,对孩子的教育太刻板,要求太挑剔。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能有什么作为呢?瑞士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已做过的事的人。”现在有作为的不大多是尖子生和捣蛋鬼吗?尖子生是老师宠的,敢提一些新想法;捣蛋鬼是不服管的,点子多。可见,我们不要怕孩子提出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要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想法,这些问题背后有可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的约束,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如果我们一味地用一个狭窄的标准来约束和衡量孩子,必将扼杀多样化的思维,从而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精神是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创造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良好的创造氛围,可以促使创造人才出现;不良的甚至恶劣的氛围,可以扼杀创造人才的出现。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创造者,他们只是喜欢思考。在科学殿堂里,凡能拥有一席之地的,往往都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任何新的理论刚提出时,都可能被人们嘲笑,提出者都可能被人们骂作是疯子,他们的成功都归功于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

时光在流逝,父母不会永远跟着孩子,无法为孩子预约未来;社会在进步,事情不会一成不变,也不能为孩子指定方法。身为父母,自己能否完全适应现在这个社会都是未知数,还不如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这样,孩子才能去大胆探索外面的世界,才能得到锻炼,从而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