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风情百样苏东坡
25852300000021

第21章 爱唱反调(6)

时下,人们的网名尽可随心所欲竭尽能事的起,你愿意起多少就起多少,就是千百万个也没人理你;你愿意叫什么就叫什么,就是再难听在多么有创意,也不犯法。

古代中国文人的“号”和当今的网名一样也是随便自起的,只要自己喜欢,尽管自称就是了,多起几个也不妨。因而大多古时文人都有诸多个“号”,大凡大家都有几个甚至几十个名号。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光耀史册的苏轼苏东坡也不列外,也曾使用了不少名字。

苏轼这个名字的含义

苏轼是东坡的名。按照通俗的说法就是: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东坡的老爹苏洵在《名二子说》一文里解释了给两个儿子取名的缘由。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也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一辆车上各有用途,缺一不可。轼是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是露在外面的,好像是可有可无。但一辆车如果缺了‘轼’,也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也就是说,轼的职责是内在的、隐含的。他嘱咐儿子说:轼啊!我担心的是你过分显露而不会掩饰自己。

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所以说,辙是善于在祸福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的。他又嘱咐小儿子说:我知道你虽然没有福分却可以免除灾祸的,

也就放心了。”

看来真是冥冥之中各有天命,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一肚皮不合时宜”,因而落得一生坎坷,乌台诗案中几乎丢了“老头皮”。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身处在激烈的党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苏轼苏辙一生的遭遇都暗合了他们老爹一丝担忧。真是“知子莫若父母也”。

东坡的第一个字叫“和仲”

“和仲”是苏轼使用的第一个名字。这是因为,苏轼出生时有个哥哥景先,但早亡。

古人兄弟排行时以伯、仲、叔、季为序来表示。苏轼的别字叫“和仲”,胞弟苏辙别字“同叔”。“仲”列第二表示是老二,孔子字仲尼,在家排行就是老二,因此这位圣人也被称作孔老二。“叔”是老三。“季”为第四。

又字“子瞻”

苏轼又字“子瞻”、“子平”。苏辙另字“子由”。

这两兄弟对老爸给包办的字“和仲”、“同叔”,名字不甚满意,感觉“太土”。所以又起了这个比较文雅的名字。

曾取了一个和陶渊明有关的号

苏轼在被贬谪到湖州时,曾给自己取了一个与陶渊明有关系的号“鏖糟陂里陶靖节”,“陶靖节”就是陶渊明。他在《与王定国书》里说了这件事,“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今岁旱,米贵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垦辟,欲种麦,虽劳苦却亦有味。邻曲相逢欣欣,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如何?”

“鏖糟”是湖州人的方言,意思是日子过的糟透了、窝心;“陂里”则是乡巴老的意思。苏轼给自己取“鏖糟陂里陶靖节”这个长名号时,主要是充满了自嘲之意。由于“鏖糟陂里陶靖节”不符合湖州语言环境,加之这个名号生僻拗口又太长所以没有叫起来。

光耀千秋的苏东坡

苏东坡这个字号是后来他被贬黄州时自取的。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四十四岁苏轼任祠部员外郎,因作诗以讥讽王安石的新法,被以“谤讪朝廷”的罪名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没有居所也没了收入来源,好友马正卿为他申请到黄州城东门外荒废的营房废地,“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苏轼带领家人开垦这数十亩荒地来解决生计问题。苏轼给这这块地取名“东坡”,并自称“东坡居士”。

苏轼之所以起了“东坡居士”这个名字,是他回望自己的宦海生涯,认为自己的一生与白居易有着许多相似的经历,尤其认为自己谪居黄州的这一段经历缘由“与乐天大略相似”,对苏轼来说正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因此,出于自己对白居易的敬仰爱戴,爱屋及乌,将白居易享“闲适之乐”之处的“东坡”,取“东坡居士”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号,这是他效仿白居易的直接表露。

笔者的这种说法,多种典籍中都有佐证。

《宋史·东坡先生本传》云:“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这里说苏轼在东坡盖房子,因此取了这个名字。

宋人洪迈《容斋随笔》里说:“苏轼号东坡,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这里说,苏东坡是因为仰慕他的偶像白居易而取了这个名字。

其他的名号

据有关资料查证,苏轼的雅号还有许多。

皇室给他的封号与谥号有:宋高宗赵构追复东坡为“端明殿学士”,又特赠“资政殿学士”、“朝奉大夫”。孝宗皇帝追谥苏东坡为“文忠公”,乾道九年,又赐太师官阶。

与他官衔、职所有关的有:苏学士、苏内翰、苏端明、狂副史、苏使君、西湖长、苏徐州、苏眉州等。

与居所有关的号有:雪浪翁、东坡居士、毗陵先生、老泉山人。

别人起的外号有:长帽翁、秃鬓翁、白发兄、鬓苏、笠履翁。

文坛尊称他为:苏子、苏仙、坡仙、坡老、苏公、坡公、大坡、大苏。

与学位有关的称:苏贤良。

与地望有关的称:眉山公、峨眉先生。

佛家尊称他为:妙喜老人。

道家尊称他为:铁冠道人。

还有苏使君、苏贤良、苏长公、苏二、老农夫、等等诸多雅号。

东坡先生自己使用加上别人尊称的雅号达三十多个。这个数量,在古代文人所用的名字中,又一不小心又占了个第一。

尽管东坡有过这么多的名号,但大多名号都只算他的“散号”,用一次或几次就抛弃了。他的“正号”只有一个,即为他在黄州自号的“东坡居士”,后人也因此多简称他“苏东坡”,这也是苏轼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雅号,因此世人常称其号而少用名。

其实,对任何人来说,光耀史册有一个名字就已经足够了。

苏东坡的天纵之才是怎样炼成的

东坡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一位泰斗级的人物,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歌赋,东坡诗现存2700首,词300余阙,书信1700封,各类文章数千篇,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东坡之前鲜于有能与之比肩的人物;东坡之后几无来者。在我们看来,苏东坡绝对是天纵之才,按王安石的话说,“天下不知要几百年,方能出一个像苏轼这样的人物!”

翻看人类文明史,历朝历代都不乏天赋异禀之人,也从不缺少勤学苦练者。但既有天赋,又勤奋刻苦如东坡者,真可谓凤毛麟角。这就说,东坡的才华有与生俱来的一面;也有其勤奋刻苦而得来的一面。

东坡的散文文风浑厚自然,有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也如大海一样汪洋广博。后世仰视坡翁创造的文化精神世界将其喻作“苏海”。

人们都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荀子有句名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东坡的天才禀赋也是建立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上,以及一生不断学习和不断重复的温故知新。苏东坡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也曾说过,“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东坡在评定自己的文章时曾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止,如是而已矣。其它虽吾亦不能知也。”东坡还曾经说到:“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宋史·东坡先生传》说:“虽嬉笑怒骂之词,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嬉笑怒骂在苏东坡那里皆可作成文章而咏诵,这是何等的本事。

苏东坡体现出一种深沉博大散发着光芒,雄视百代,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苏东坡也是一位博闻强记过目不忘的奇才。他的这个本领就是他的敌手也情不自禁流露出佩服。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针对的就是整治苏东坡。权御史中丞李定、权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舒掸等人搜集罗列东坡诗词文集,引章摘句,弹劾其“讥讽新法、包藏祸心、谤讪朝廷”欲致他于死地。在“乌台诗案”审讯东坡期间,一天早朝,群臣在崇政殿的殿门外等候,李定忽然对群臣说:“苏轼确实是个奇才。”众人不知他的用意何在,都不敢搭腔。李定环视众人,过了一会儿又说:“即使是二十年前所作的诗文,引经援史,随问随答,无一字差错,这还不是奇才么?”从这两句话中,一是看到了李定小人得志后那份洋洋自得自以为是的一副嘴脸;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出苏轼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其博闻强记,到了令他的敌手都会折服的地步。

东坡晚年,还曾经默写平生所作的八篇赋,竟然能够一字不差。

苏轼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不禁使人好奇,究竟是从何而来?难道是天生的?宋人陈鹄撰写的《耆旧续闻》里有一则笔记,告诉我们一些情况:

原文: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达姓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抄《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抄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至此凡三经手抄矣。初则一段事,抄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抄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邪!”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译文:

司农朱载上曾经分教于黄冈县。当时苏东坡被贬谪居住在黄州,不认识朱司农。有位客人吟诵朱司农的诗说:“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苏东坡惊愕地说:“什么人作的诗?”客人回答是朱司农所作,苏东坡再三称赞,认为很有幽雅的情趣。有一天,朱司农去拜见苏东坡,他们于是成为知己。从此,朱司农经常登门拜访。偶然有一天来拜见,负责接待的人已通报了姓名,但是苏东坡好长时间不出来。他想留下来,则等候得很疲倦了,想离开,又已经通报过姓名。像这样过了很长时间,苏东坡才出来,表达抱歉久等的意思。并且说:“刚才作一些每日所要做的功课,没能及时来接待你。”两人安坐定落,别的话说完后,朱司农请教说:“刚才来时,先生所说‘日课’是指什么?”苏东坡对答道:“抄《汉书》。”朱司农说:“凭先生这样的天才,打开书看一遍,可以终身不忘,哪里用得着手抄呢?”苏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总共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初一段事抄三个字为标题,以后要抄两字,现在就只要抄一个字了。”朱司农离开座位,又请教说:“不知道先生肯不肯把所抄的书给我看看。”苏东坡就命令老兵在书桌上取来一册书。朱司农看了后,一点也不了解其中的意思。苏东坡说:“请你试着列举标题一个字。”朱司农按照他说的做了,苏东坡应声就背诵几百个字,没有一字差缺。共挑选了几次,都是这样。朱司农心悦诚服赞叹了好长时间,说:“先生真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才啊!”以后朱司农把这个话告诉儿子新仲说:“苏东坡尚且如此勤奋,中等智力的人能不勤奋读书吗?”朱新仲经常用这个话教育自己的儿子朱辂。

关于苏轼手抄《汉书》这件事,另有文字记载。《高斋漫录》:三苏自蜀来,张安道(张方平)、欧阳永叔为延誉于朝,自是名誉大振。明允(苏洵)一日见安道,安道问云:“令嗣看甚文字?”明允答以:“轼近日方再看《汉书》。”安道曰:“文字尚看两遍乎(张方平的天资很高,凡书皆一阅不再读)?”明允归,以语子瞻。子瞻曰:“此老特未知世间人尚有看三遍者!”苏轼头出山之前,他的父亲去拜见张方平,他问苏洵:你两个儿子现在看什么书?苏洵说:苏轼正重读《汉书》。张方平不以为然地道:“看书就是要过目不忘,任何书看一遍就可以了,哪用得着看两遍?”苏洵心情沮丧的回到家,把这话对苏轼说了。不料苏轼根本不买账,极为自信的顶了一句:“这位老先生大概不知道人间还有看三遍《汉书》的。”苏轼已经手抄《汉书》三遍了,所以有此自负之言。

苏轼用功读书的轶闻,还有一则,《道山清话》:东坡在雪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息,至夜分犹不寝。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有两句好。”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叔党(苏过)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

东坡经常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东坡的侄婿王庠向他请教读书之法,他在回信中说:“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章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我们敬仰天才,更欣赏赞誉那些走在路上的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者。这世界上绝对没有什么随随便便的成功。

父子三人同写一部书

历史就是这样的有趣,在浩瀚的文学史上,父子、父女作家屡有出现。诸如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在文学史上交相辉映各领风骚;蔡邕、蔡文姬父女,父亲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女儿博学多才;班彪、班固、班昭,父子父女三人合力完成了功在千秋的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人们称赞这部鸿篇巨制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到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时,他们联袂又为世人奉献出一部具有神秘色彩的《苏氏易传》。

《苏氏易传》共九卷,又称《苏氏易解》、《东坡易传》、《毗陵易传》。《四库全书总目录提要》中记有:“苏洵作《易传》未成而卒,属二子述其志。轼书先成,辙乃送所解于轼,今蒙卦犹是辙解。则此书实苏氏父子兄弟合力为之,题曰轼撰,要其成耳。”这段话说明该书是苏洵首先创作,后遗命二子继续完成。因而这部书是父子三人合力为之合作而成,但也肯定了苏东坡的主要功绩,东坡为这部书付出的精力最多,他是这部书的总撰。

苏洵于嘉皊六年(1061)在《上韩丞相书》中交代了自己写《易传》的始末。“自去岁以来,始复读《易》,作《易传》百余篇。此书若成,则自有《易》以来,未始有也。”欧阳修在《苏明允墓志铭》中说:“(苏洵)晚而好《易》,曰:‘《易》之道深矣,汩而不名者,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也。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作《易传》未成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