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25845800000010

第10章 藏在心里的“底子文化”

导读

80后的代表群体是作家。在这个需要文化的时代,他们在用文化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一代人的自信和自尊。很多学者认为,80后没有文化,即使有文化,也只是肤浅的流行、快餐文化。这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80后没有“底子文化”。

在本章中,我们能看到,80后不但有“底子文化”,而且还能发扬“底子文化”,不断将它创新,形成一种常兴的“底子文化”。在社会上,80后习惯于文化和文艺创作,由于产量丰富,形成一股对社会的全方位影响。这就告诉我们,80后不但有文化,而且有他们特有的、与民族精神统一的“底子文化”。

这就是80后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的文化别人无法复制,只能传承。当80后成为前辈或长辈时,后人会发现,80后为他们保留了一份丰厚的遗产,让他们在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世界可以考验一切,这就是寻找真理的力量。80后永远有自己的特有精神,所以他们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就是“底子文化”的魅力。在一切都走向极端事,只有文化才能保证它平稳发展,最终为社会带来益处。80后的永远的崇高理想:影响整个中国,让时代告诉世界,“80后是最优秀的”。

第一节 我有文化我怕谁

无论哪个时代,其管理者都极为重视“人的文化”。尤其在中国,这种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人是最以“文化”为骄傲的国家。因此,我们判断一个社会力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要看他们的文化修养。就今天来说,中国80后是一个值得世人好评的社会群体。

首先,80后是高学历的代表。今天的中国,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强,这主要是新一辈人才文化水平整体的战略提升。当今,所有80后都接受过高中教育,大部分接受过大专院校教育。很多80后已厌倦城市生活,为了寻找到社会价值,他们开始做默默无闻的工作,他们愿意到偏远乡村做村支书,愿意在土房里给小学生上课。这些心理上的巨大转变,与时代发展进步有很大关系,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80后们脑子里的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能正确认识社会的本质,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他们更懂得何种行为才是为国家做贡献。同样,他们也知道享受生活与丰富精神生活同等重要。大部分时间,有知识、有水准的80后更看重精神世界。

其次,80后是文化的化身,但他们又在努力挣脱文化。就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认为,80后是叛逆的一代,他们在颠覆一切,甚至是他们自己本身。80后是因为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才得名的。事实上,那是一个充满活力,人人追求现代文化的时代。他们的父母刚刚从经济困难的生活走出来。文化正在全方位地向中国人的生活中渗透。80后一出生,便被强烈的新文化包围。他们从小接受各种艺术培训,到中学毕业时,几乎人人都会一种或多种艺术才能。在这丰厚的土壤上,80后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他们能将学习当成一种艺术,所以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而且从来不喜欢别人说他们学习成绩怎么样。对于今天的80后来说,他们是最优秀的,但他们却不希望别人赞扬他们。事实上,他们学习太轻松了,以至于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可以炫耀的。而在他们之前,那些60后、70后为了考大学,压力大到了极点,甚至有人的精神世界都变得畸形。当80后看到这一局面时,认为这简直就是活受罪。“为什么他们认为学习压力会那么大?”不得不说,80后的学习压力已小了很多。

长大成人之后,80后却不愿意被称为“文化群体”。他们自己的观点是,生活是现实,文化只是是一种理想,为了能拥抱更现实的生活,我更愿意放弃所谓的“文化精神”。在中国,无论哪一代人都以自己有文化而自豪。但80后却不需要文化。在别人看来,80后的到来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如果文化还追求文化,那就是一种病态了。所以,很多人觉得80后拒绝文化是一种必然。今天看来,置身于文化之中才能对文化产生某种深层次的认识。所以他们会叛逆,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所以文化群体摆脱文化是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永远是一种新颖的文化标志。所以,80后并没有摆脱真正的文化。

最后,80后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的累赘。这一观念很是让人费解,但80后就是坚持这种观念。他们认为,文化只能有一点点,文化过多会让人产生种种不健康的念头。最直观的说法就是,文化氛围过浓会让人失去上进心,让人贪图享乐。这种说法也很有道理,无论在什么时代,或是多么有水准的人,他的文化内涵过多时,工作上总会出现不积极的一面。或从此碌碌无为,或从此生活上骄奢淫逸。80后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他们选择抛弃文化,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但这并不能说他们没有了文化。恰恰相反,正是文化修养极高,他们才看到这种微妙的变化,从而为自己的生活做出更高境界的规划。这是一种文化层次的升级。80后已站在更高水平的文化平台上,而他们的前辈,只能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所以看问题总是很保守,甚至认为80后的文化是他们排斥的。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80后不但属于文化群体,而且在创造全新的文化。他们排斥的是传统文化,他们创造的是新兴文化。这里说的“新兴文化”并不是忘本的文化,而是古今结合,中外贯通的文化。它无所不包,而且带有强烈的进步性。当今,中国正在步入全球化,80后的思想带有强烈的国际化色彩。他们是为时代而生的,同时,时代也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更有生机,更有发展动力。很多80后都认为这是一种必然现象,但不像前辈认为的那样,这是皂化。某种程度上,80后最鄙视宿命论,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他们,只想用本能的方式诠释生活,并不喜欢所谓的“命中注定”。

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遇到困难”是最大的痛苦。曾几何时,人们因为困难总在成功面前望而却步,因为困难,人们的生活才变得无比沉重。今天,只要我们能简单地观察一下,很多人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一种焦躁和不安,使得本来能收获终点的事业渐渐变得飘渺不定。这几乎是所有人人生中的诟病。但是,今天的80后就完全不一样,他们从小就生活在安乐窝里,并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考大学,随着国家教育思想的转变,越来越多的80后能上大学。所以,考大学也变得越来越简单。面对这种局面,80后的人生中几乎没有了挑战。长期的平静生活让80后感到生活没了本来的滋味,惊涛骇浪是那样刺激。起码,它的到来可以体现生命的价值。当一切都被前辈们安排好之后,80后们坐不住了,他们要寻找刺激,要寻找生活的真谛。所以,当困难爬上他们的生活时,他们显得兴奋异常。因为终于有什么东西让自己能全力以赴地展示自己生命的价值。

开始工作之后,很多80后希望能找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不在乎工资多少,他们只想获得人生的价值。可能,一位80后刚刚进入工作岗位便负责一个大项目。老板会对他说:“我很信任你,因为你是名牌大学毕业,而且,你的知识水平很高,上手应该很快。”80后的回答总是,“好!老板,我一定完成任务”。在一般人看来,一上岗就做大项目是不可能的,但是80后常常能遇到这种情况。因此,他们自己就解释: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我们有知识,有文化,差的只是经验,而经验是多么不权威的东西啊!所以,80后在职场上占尽优势。他们工作的直接动机是享受生活,将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他们尽情地拼搏,任意地发挥。心理上的收获远远大于物质。

80后喜欢进大公司,尤其是世界五百强,因为这些公司竞争激烈,在获得大量金钱的同时,收获事业上的成就感。很多老板都认为,今天的80后能胜任任何一份工作,他们有文化,有职业修养,是任何一代人都无法比拟的。80后自己认为,无论社会风浪有多大,它都是锻炼自己的海洋,也是自己收获终点的尽头,很像一个表演场,什么样的项目都有。不同的是,80后是唯一的表演者,他们必须做全能选手。

在今天的社会上,有知识的人很抢手,能将知识转化为文化的人更了不得。今天,中国经济发展飞速,很多企业迫于竞争的需要,争着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在80后看来,文化是高度艺术化的东西,而自己强烈的文化修养一定会为企业文化带来活力。从前他们排斥文化,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今天,他们重新发现文化的价值,是因为他们要适应社会。进入一个企业之后,没有文化修养就没有竞争力,这是良性竞争的必然现象。所以80后愿意回归文化群体的范围,并努力成为工作上的主人翁,成为企业建设中的核心力量,成为社会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群体。

当今社会,有文化就能成为社会的焦点,有文化有能扛起社会建设的重担。同样,有文化就能提高生活质量,从而改变整个社会的发展面貌。这一切,都强烈地刺激了80后,他们在发展中寻找着前辈们不曾有过的发展动力。很多人认为,80后有极高的知识水平,但是80后自己却认为,自己拥有的不是知识,而是高于一切的文化。某种程度上说,有文化的人什么也不怕。从前的人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不一定有知识。而今天的80后,他们既有丰富的知识层次,而且有精神文化修围。不得不说,80后有文化还怕什么呢?

第二节 明星作家当道的时代

说到80后,我们自然会提起80后作家。诚然,在一开始,80后群体被一群作家代表着。一开始是韩寒,后来是郭敬明、春树等人。在中国人看来,文化与知识是两个概念。但大部分80后拥有的知识之后便成为文化群体。因此,在他们的世界里,文化与知识往往是能划等号的。一些专家认为,80后知识丰富,但他们文化修养不高,因此出现文化断裂现象。他们认为,80后的文学之路并不与传统文化相承接,80后的作品与现实、与历史脱节。所以专家们常常提出:80后的文学是非主流的。

可能,80后一年就能写几百万字,但他们获得的报酬却不是很高,因为他们的文字都是用电脑键盘敲出来的。但这并不是一文不值,因为他们的作品有很好的市场价值。他们的文字标新立异,他们的构思出神入化,他们的功底扎实牢靠。因为高产,所以他们受到读者的高度关注。像韩寒这样的80后作家,他们不但每天写作,而且还要处理来自粉丝们的事情。有时,粉丝们会强烈地要求他再写一本书,再在媒体上露一次面。俨然,这些80后作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

专家认为,在电脑时代到来之前,作家写作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荣誉,为了精神享受,其次才是赚钱,获得别人所不能得到的。而今天的80后作家,完全是为了提高知名度,然后再社会上纵横驰骋,享受物质世界。他们写一部书,往往要经过层层包装,然后才会上市。而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不知要被出版商润色、修改多少次。80后作家们也不顾这些,因为他们写作的目的是为了成名,能让世人景仰自己。所以他们写一部一百万字的小说只用一年时间。而且能保证出版。就这一点来说,80后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最算前人有良好的文学素养,但让他们来承担这么大的负荷,相信也会力不从心。但80后作家却将它当做一种生活,当成一种信仰。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对传统生活的挑战。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一般80后都能用上电脑。在网络中,人们开始看网文。在一批大型文学网站被建起来的背后,是一个个80后作家的诞生。他们开创了网络文学的历史先河。他们写的是历史,但内容却充满现代色彩,他们喜欢用时空转变的方式让读者在小说中流连忘返。有时间,读者会认为书中人物就是作者本人,所以他们疯狂地迷恋作者。这些80后作家的实力一点点地强大,最后就成为众多读者的偶像。像韩寒、郭敬明、春树这样的作家,他们已超越的写作本身,更像一个人气飙升的明星。

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是娱乐明星,然后是企业明星,现在,中国又出现作家明星。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呢?事实上,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今天,知识和技术同时大爆炸,让社会成员的思维显得极为困乱,而且很多人都在盲从之中。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赚钱变得越来越容易,出于本能,很多人一味地贪婪,放纵欲望。让社会负担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这主要是60后和70后造成的。根据调查,没有经过系统教育的人往往不能抑制欲望的膨胀。从前,他们吃过苦,但在富裕的生活面前,他们就不能自持了,片面追求享乐。而受过系统教育的80后则不一样,他们骨子里有抵抗腐化的能力。当极致的欲望开始膨胀时,他们比前辈更能控制,加上他们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因此,他们知道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知道享受不是一种艺术,它不等于堕落。所以80后在享受物质的同时,还在不断地进步。他们是电脑时代的主宰,所以他们用电脑写作,用电脑赚钱。

用键盘打字,让80后的写作速度大大提高。因为写作既能赚钱,又能丰富精神生活,因此越来越多的80后加入写作大军。他们部分是学生时代的作文高手,现在在键盘上敲起文字来也得心应手。大批的80后作家的出现使得中国文化市场获得繁荣。可能80后做的是比较通俗化的东西,不算是严肃文学。但他们当中也出现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像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等等,都是畅销书。理论家们认为这是没有文化含量的作品。但是,他们那些传统眼光并不能辨出其中的价值。像有的专家说的那样,80后的文学与时代严重脱节。也就是说,80后在抛弃传统,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理念。

等时代走到另一个结点时,评论家们又会提出新的观点。到那时,他们一定会说80后开创了一个时代,他们将传统文学发展了,并将其中不完美的部分剔除,将优秀的部分发扬光大,中国的新文学就是80后作家一手创造的。因此,我们现在说80后作家只是一群明星,并没有实际的学术进步精神,但过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后,人们一定又会认为80后是一代奇迹。这就是一种进步,所以我们且不要看他们的作品是否有学术价值,只要从市场角度来发掘,我们都会认为80后是成功的。至于学术价值,这是需要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80后作家的确是闪闪的明星,但他们并没有被世俗打败,他们用近乎疯狂的速度写作,让年轻的读者兴奋不已。由于写作门槛的降低,大批读者在偶像们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写作。他们一开始是觉得好玩,觉得可以像偶像们一样地享受精神盛宴。时间久了,他们就认真起来,认为写作可以是一种人生,可以是一种赚钱方式。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80后作家并不是传统文人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写作,却不能获得应得的物质享受。80后不一样,他们喜欢上网,他们的写作事业就在网络中。一篇文章可以在一天之内传遍全国。“只要你能写一篇漂亮的文章,你在网络上马上就会红起来”,这是好几位80后的心声。写作可以是一种人生追求,更可以是一种艺术享受。虽然80后一直在淡化“文化内涵”,但他们却不敢将文化彻底放弃,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文化群体。可以用“万变不离其宗”来解释。

作为引领潮流的一代,80后很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坐一个有文字修养的人。因为当自己成为一个明星作家时,那是必须要有真才实学的。就这一点来说,80后作家与前辈们不一样。从前的作家只是将自己封闭在房间里,然后埋头写作。今天的80后作家却是整天在与社会接触。他们要了解读者的心理,要迎合市场,要创作出有价值的东西。凡此种种,都证明80后作家带有强烈的明星色彩。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极具噱头的非中文字,或者是一两句英文,为的就是制造时尚元素,吸引年轻的读者。他们不是为写书而写书,他们是为了名誉、为了金钱、为了收获生活的意义。因此,社会人士称80后作家为“写作明星”。

从80后青年进入文坛那一刻起,中国文化发展就进入一个新阶段。从前完成一部书要两年时间,而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80后作家们一年能写三本以上书稿。从前出版一本书的周期在一年以上,现在只要三个月就搞定。如果在网络发表,则顷刻之间传遍全世界。读者也能通过网络与作家进行交流。这种全新的写作生活,让80后强烈地意识到,成为一个作家之后,一定会承受种种压力。无论自己的书写得有什么瑕疵,读者都会无情地揭发,甚至会通过网络对自己进行抨击。所以80后作家在一开始就注意自己的形象。他们的作品中不能有一点毛病。如果出现了,社会也会给他们无情的冷眼。虽然这样,80后作家依然是社会的焦点。如果哪天他们真的没有新闻了,那就说明他们不再是明星作家。但事实上,他们一直在被人评价,一直被社会观察家们注视着。

在这伟大的时代,很多人在呼唤英雄,但这样的人几乎不能出现了。于是人们又将目光转向80后。这群人以文学功底著称于世。大批的80后开始写作。他们当中的一些佼佼者则成为超越作家范围的明星。这其实是一种进步。在过去,作家只是一个纯高到让人生畏的人群。很多人对它是望而却步。今天,由于80后明星作家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成为作家,而且成活率很高。80后作家的热度还在散发,这是一个明星作家当道的时代。

第三节 我要文化 不要责任心

很多人认为,80后是没有责任心的一代。首先,他们不喜欢在政治,有时他们甚至讨厌自己能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是所有前辈所不能理解的;其次,80后没有文化修养,因为这一点,他们对待一切都显出一种愤世嫉俗的态度,很难以平常心面对一切,所以他们生活上强烈缺乏责任心。这就引起社会学者担心,国家的发展会不会因为这群没有责任心的“孩子”的落后于世界呢?这是今天很多有识之士在思考的问题。

就80后本身来说,他们喜欢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愿意承担什么。就他们的角度说,承担意味着痛苦,意味着挣扎,这样就会降低生活质量,只要是破坏生活规律的事,他们都会一律回避。“责任心是没有价值的,我们更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这就是众多80后的心声。无论什么情况下,他们都推崇玩世不恭的感觉。在别人还在为生活苦恼时,他们却享受在幸福的阳光下,整天舒服惬意地对着天空微笑,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让他们的生命得到升华。

国家给80后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生活在文化氛围之中,他们从小就喜欢玩电子游戏,从小就喜欢花园一样的城市,从小就喜欢像宫殿一样的大房子……反正,80后的一举一动都被强烈的文明所包围着。他们很早就明白,要想完美地享受生活,就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面对一件棘手的事情时,80后往往看它是否有丰富的内涵,然后再认真思考,如果它是坚硬干瘪的俗事,那80后会马上望而却步,就算其中有万般好处,他也不会去沾惹。有时,明明做一件事可以获得良好的声誉,但他们就是不做,这其中就是因为他们获得不到精神上的升华,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美名上。在80后理解中,精神享受是第一位的,而精神与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文化是精神文明的外在体现。就这一点来说,80后是专心追求精神享受和文化修围的。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社会学研究者对80后的定位不完全正确,最多只对了一半。80后的确对社会没有强烈的责任心,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视道德和伦理于不顾。但80后并不是没有文化的一代。他们生活的前辈们创造的文化世界里,而且从来没有脱离过它。虽然有偶然的挣扎,那也是一种文化发展上的需要。就像一个羊羔一样,它努力地离开羊群,但不论它逃离到什么地方,终归是羊羔,不会变了本质。80后就属于这种群体。他们喜欢文化,有时还会有一点叛逆和挣扎,但这都是一种文化现象,万变不离其宗。

今天,80后基本上已在事业上稳定下来,他们是实实在在的文化消费者。中国是个文化大国,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文化。从某种角度上说,文化是中国人生存的生命线。一到和平繁荣时期,中国的文化都会大繁荣、大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发展到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一切都走向了成熟期的今天,中国人强烈地感觉到文化的重要性。80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无意识地履行着前辈的义务。他们的思想相对于前人来说,是一种质的飞跃。他们已彻底从传统的幸福与苦难观中脱离出来。80后认为,只要是杂乱的东西都会为自己带来痛苦,因此他们崇尚高尚,讲究正规。

标准化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80后失去自由的动力。他们深深明白,在生活方式和空间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提高生活质量的唯一方式就是收获更多的文化。从内心深处,80后热衷于接受各种各样的文化。在今天,很多人认为,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某个国家的生活质量的高低并不是体现在它的经济指数上,而是表现在气文化底蕴上。就今天的世界来看,文化底蕴越深厚的国家,经济基础越稳定,人民的精神世界越丰富,整个国家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越高。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人的文化竞争力完全表现在80后身上。很多人认为,80后的文化修养代表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全部成果。如果80后文化水平低下,那中国的未来将一片迷茫。事实上,80后并不关心这个。他们的想法是,只要生活在崇高、有节奏,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世界里,那就是一种完美。表面上看来,他们并不重视文化气息,但这些生活的实现,缺少一点文化气息都是实现不了的。

很多80后都在认同一种观点,那就是“只要文化,不要责任心”。首先,文化是一种最普遍的东西,人人都不能回避,人人都要拥有;其次,责任心是一种很沉重的负担,而且是一种额外的、可有可无的负担。所以80后坚决拒绝。很多时候,80后的思想是被前辈们固定下来的。他们叛逆,是因为前辈们过于束缚他们;他们喜欢个性,是因为长期被压制在整齐划一的学校生活中;他们渴望自由,是因为父母长期让他们一个人在家学习……可以说,80后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但他们又不安分于温室,他们渴望更大的发展空间,渴望有人生中得惊涛骇浪,但前辈们总是不愿意给他们创造这样的条件。

今天的80后,已是一个文化群体,他们习惯文化消费主义,相信文化可以让一切变得不再单调。他们喜欢穿名牌,喜欢在大街上奔跑,喜欢自己驾车在旷野上,喜欢静静地躺在沙发上看书等等,这都是解脱之后的80后的生活方式。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向往这样的生活,由于父母的管束,师长的监视,使得他们本来很张扬的心一点一点地收敛。好在他们是听话的一代,被塑造成前辈们理想中得人才之后,渐渐独立起来。这一独立,让前辈们不适应了,他们开始对80后指手画脚。但是,他们很有自知之明,不但不与前辈决裂,而且对流言蜚语置若罔闻。在一般人看来,80后在默认自己的种种劣迹。但80后却一直在用奋斗的方式告诉世人,他们也是人才,他们不需要墨守陈规,他们正在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就文化层面上来说,80后已经升格为一个全然的文化群体。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那个群体有这么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由于全局观广阔和,文化修围高深,他们往往不像前辈那样眼高手低,自命不凡。这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某种修围就能实现的。它更需要文化的本质来浸透。它是无意识的驯化,是与生俱来的秉性。就这一点来说,80后比前辈们更进步,而且是“质”的飞跃。这是一种知识积累的飞跃,也是一种文化社会建设的基础。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80后将完成中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同时开始一个更伟大的时代,那将是一个全人类都没有接触的时代。它以文化为主体,经济为发展方式,全民享受高度文化发展的成果。文化将成为永远脱离不了人类生活的生产力。

就今天来说,80后一贯坚持“文化修身”原则。他们从小就接受各种文化教育。这让80后们的心理上有了更多的发展欲望。当然,这种欲望是平和的、健康的。而且,他们认为的发展只是停留在文化上。这就让80后更强烈地感觉到:对世上一切事情都要漠不关心,这样才能获得另一种人生,另一种更自我、更单纯的人生。现实中,我们离不开专业,专业能让人更进步,80后在专业上做得比任何人都好。就是生活上,他们也努力让自己不受外界干扰,将工作与生活划分界线。走在大街上,他们不会思考工作计划,在办公室,他们不会想着周末的游戏。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不愿意生活中再有任何其他东西左右他们的思想。每当他们遇到一些来自别人,或者单位,或者国家的事件时,他们总是一个轻飘的眼神,然后轻轻地在嘴里道:“这关我什么事?”甚至一些关系到集体和国家荣誉的事情,他们也不放在眼里。因为他们只知道,生活就是生活,为什么要有那么多高远而飘渺的东西。

这就是当今80后为什么“只要文化,不要责任心”的表现。从整体情况中我们能发现,80后正在用他们的价值观影响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他们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到极限时,他们就会塑造一个全新的社会。这不仅仅表现在国人思维方式上,而且表现在生活方式上。这种责任心的遗失往往能说明80后正在进步,他们在放弃传统的社会观念,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价值观。

第四节 作品成为一种文化商品

今天,商业是人类公认的最佳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在商业社会,社会成员可以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过去,很多人为生存苦苦地挣扎,今天由于商业文明的兴起,让人类的生活实现了“质”的飞跃。今天,每个人的行为都在被商业化左右着。就是一向被认为是最崇高的文学创作,也被拉到一个逐利的环境中。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文化产业大繁荣,国人生活在一种极度奢靡的文化氛围中。在此背景之后,80后作家开始出现的历史舞台上。他们热衷写作,而且将它当成一种生活,更当成一种牟利的手段。

在二十年前,做个职业作家是极少数人的愿望。因为写作虽然美好,但自己根本无法依靠它生活。到今天,80后作家已成熟,他们的队伍比任何一代要都大。就目前现状来看,80后作家之所以能成批成批地出现,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将自己的稿子变成金钱。在这方面,80后做得比前辈们都要好。从前,人们写文章是为了获得名誉,对于金钱,那是次要的,所以他们无法用写作维持生活。这是社会的一个遗憾。但到80后登上历史舞台时,这样的现状基本上不存在。

在很多80后看来,一本书能值两万左右,他们一年能写四本,所以生活上还是能安顿下来。随着社会的成熟,文化商业的蓬勃发展,让80后强烈地感觉到:当作家不一定就只能求“名”,更能求“利”。从本世纪头十年来看,大量的私人图书公司注册成立。它们专心做市场,并催生了一批以迎合市场价值的生的80后作家。在电脑上,他们能海量创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怕稿费低。事实上,随着市场的健全,作家们的作品写完之后,就会被加工成商品。这种情况下,经过一定的炒作和精心的包装,一个文字作品就产生。它可以创造无穷大的价值。

目前的市场上,80后作家可以说是全能发展。他们今年能写小说,明年能写历史,后年能写政治经济。这就是实力,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多高起点,甚至被专家学者笑话。但他们凭借自己坚韧的性格和精湛的文字功底,出版着一本又一本图书。在这社会上,很多人想出书,但他们很多都不能如愿。到80后时代,出书变得更简单。只要你能写出一篇文章,就能自由地在网络上发表,并有机会赢得全社会的关注。如果你的水平足够高,文章质量过硬,你还可以投稿,获得稿费。如果你不想要稿费,可以发表在博客上。等点击量飙升时,自然会有商家找到你,给他们做广告。这笔广告收入可能极其可观。

无论在博客上影响力多大,会有出版商找到作者,要求实体出版。这样,一部稿子可以来回地赚钱,渠道多了,财路也广了,这样作家们的精神世界也得到更大的丰富。因此,更多的80后渴望写作,渴望获得全方位的成功。某种时候,写作的商业化让80后如鱼得水。他们疯狂地在电脑上敲出文字。在发表之前,他们会认真地雕琢,因为电子档修改方便,所以80后的作品总是能得到编辑们的欢迎。

今天,写作的意义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今天80后写作是为了赚钱,它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前人都将写作当成一种生活内容,他们对写作疯狂痴迷,而且站在纯文学立场上,使他们的作品失去商业性。80后则认为,文章是一种赚钱的资料。它像其他商品一样,能实现市场价值,也能实现精神价值,这两者是至关重要的。从今天的社会层面来看,写作是一种社会行为,作家们要对整个社会负责,对广大读者负责。因此,作家不但要承担学术的发展作用,而且要实现作品的市场价值。只有这样,一代人的文化修养才能被后人记住。如果像前辈们那样发展,现在的80后顶多是个文艺青年,根本不能成为作家,更不可能成为明星作家。由于他们有极好的群众基础,所以这些作家身上时时闪烁着熠熠光辉。

“我们可以容忍一切,但不能容忍背离心理的文明”,这是几个80后对笔者说过的话。他们的意思是,作家要依靠读者,如果一个人写出来的作品大众不爱看,那就是没有价值的,即使它文学造诣高深,但还是被认为是不成功的作品。也就是说,现代写作依靠是市场,而不是以往那种“纯学术”。为了能获得更高级别的艺术境界,80后在不断地修学,但他们写作时又不喜欢枯燥的纯文学立场。这就形成了80后作家写作的风格,即迎合商业口味,但又迸发出传统文学的厚重力量。就像一些80后作家说的那样:“我们不喜欢陈规,但我们喜欢经典。”诚然,在当今的80后眼里,做一个古今贯通的知识分子至关重要。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上,多掌握知识就意味着胜人一筹。所以,一个80后作家的知识结构越复杂越好,这样才能将成熟的文字功底展示出来。

很多80后作家都认为,要想有成功的作品,那自己就要追求完美主义。在每个细节上追求完美,然后就能成为事业上的收获者,这是一个艺术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在80后眼里,喜欢争强好胜,喜欢施展心计的人都是次等人,他们不能潜心下来从事写作。就算他们能有小成就,但还是不能经受市场的考验,只能草草收场。当作品转化成纯粹的商品时,很多实力不强劲的作家都退出的文坛。从前,能在文坛发展的人微乎其微。到80后成长起来之后,中国作家退伍越来越大。文学市场走向正规,社会上分成书商、作家和读者三大部分。

这个市场是由80后主导的,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80后作家就已经在中国文坛上占据半壁江山。他们关注文化商业化,他们渴望将自己作品的利益最大化。他们不但要求作品要在书店销售,更要求出版商能将它推广到网络和手机上。只要稍微有点实力的作家,都会从中得到一笔不菲的稿酬。近年来,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作家的稿酬也一度减少。但是,只要是优秀的作品,都能值好几万。一个80后作家一年能写四本书,所以他们也算高收入人群。一些专业人士开始羡慕80后,他们为什么一出学校大门就进入网络时代,为什么80后整天坐在家里敲敲键盘就能获得一笔笔款子?事实上,80后是一群极具现代化意识的青年。他们完成中国抓了三十多年的“四个现代化”。

有人说,80后如果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成功的一代,那中国将无法看到未来。因为80后做事没有统筹安排,他们事业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可能,这种观点是正确的。80后很多一部分有专业工作,但他们不放弃写作。所以他们很多人都是从各行各业转行过来做作家的。他们对工作不“感冒”,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抱着一种游乐人生的态度,80后才开始写作。就某种程度说,80后更喜欢自由的工作。当第一本书出版之后,他们就开始酝酿终生写作,终生享受的计划。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能写作,也能自己联系书商,自己做校对。甚至是排版自己都能操作。正是这种高素质,让书商们非常乐意接受80后的书稿。从商业角度来说,接收80后的书稿能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击起社会反响。

无论怎么样,80后作家们成功地迎合了市场。他们用敏锐的商业化灵感创造着一部又一部作品。因为酬劳可观,而且他们的身价在不断上升,所以越来越多的80后愿意以写作为生。就目前来说,还没有那个群体在文学创作的数量上超越80后。也就是说,80后是当今社会最庞大的一支文化队伍。他们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在前辈面前,80后作家表现出极强的商业嗅觉。他们写出的文章会深入到每一位读者的心里——暂且不论他们是否有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他们的作品让无数青年找到娱乐的情绪,甚至能找到生活的灵感。这就是80后作品的精神价值。至于物质价值,那是用80后得到的金钱量来衡量的。着眼这繁荣的文化市场,相信80后的物质价值也不会少。

在这个商业高度发展的社会上,文化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发展,而它的最大受益者就是80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文化氛围浓郁的辉煌时代;长大后,开始一心钻研文艺。可贵的是,他们能将文学作品转化为金钱。钱多到足够自己生活时,那文学创作就升格为一个产业,作品就是商品,它能为作家、书商创造无限的价值。

第五节 文化强国梦想的缔造者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建设经济强国。在社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无数有志青年下海经商,他们一方面为生活奔波,一方面为国家的经济建设贡献出巨大的力量。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距离经济强国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中国经济总量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就是没有成为经济强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认真分析一下便知道,这主要是中国人口过多。而人为什么不能产生高度经济效益呢?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开始出现知识经济模式。人类必须通过掌握的知识来创造价值。所以,为了实现强国梦想,中国人又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观点。

所谓文化强国,就是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世界一流,国家文化对全世界产生影响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中国经济总量极为丰富,这让国人塑造一代文化群体成为可能。从前,60后、70后们专心致志地进行商业活动,一切都要为经济效益服务。现在,他们已是中年人。在他们之后是80后,他们生活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没有任何风雨历程。他们从小就能坐在宽敞的教室学习,学校里什么玩具都有,他们学习英雄故事,但却从来不知道英雄们苦难的一面。很小的时候,他们就想成为艺术家,成为明星,成为企业家。

这是80后成长中的普遍现象。等他们长大成人时,发现自己的理想离自己并不遥远。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他们不但拥有现实工作理想所需要的知识,而且极具文化素养。很多80后认为,实现儿时的梦想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他们还知道,要是真成为明星或艺术家,那自己的生活将永不安宁,于其辛苦一辈子,不如安静一辈子。再者,现在是普遍精英化时代,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上层人物可以享受的生活,普通人也能享受。相对来说,普通人显得更伟大,社会价值更高。所以80后有充分的理由说:“我不是明星,但我的素养和知识并不比明星差。”其实,人人都能做明星,但人人都有所顾虑。这就是80后的心声。

我们前文已述及,80后一代是文化群体。他们是由50后和60后生育的,由他们一手培养起来的。这代人基本上经历过艰苦的生活,不能承担那种厚重的文化建设。在他们看来,只要一辈子平平安安、衣食无忧就好。但他们的子女——80后不一样,他们要求自己的生活上档次,能获得更多人敬慕。要实现这一切,首先得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然后是为人处世的能力。由此,80后才成为一个站在时代最前列的群体。

进入21世纪之后,国家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在中国,文化从来都是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国人的文化情结比任何国家的国民都要强。因此,当一代人脱离苦难的生活之后,他们就会培养下一代成为文化人才。到80后,他们已无意识地被培养起来。今天,人们都在说文化强国的好处。这需要整个社会群体文化大提升。事实上,80后被定位为文化丰富的一代。这本来就能让国人满意,但目前世界经济激烈碰撞,中国人强烈地感觉到文化力量的作用。因此,在今天的世界上,强化国家实力的不完全是军事,还要靠强大文化力量。

很多人认为,经济强大只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外在表现,真正能让国家发展并产生强大竞争力的是文化。今天,中国的80后刚刚成长起来,他们有无限生机,他们身上的文化修养在无声地宣布:80后将是实现中国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柱。无论80后是什么样的心态,他们都回避不了这一点。在某种情况下,80后喜欢文化当中的文化,但他们排斥表面上的文化。这就告诉我们,这支文化队伍是与众不同的。首先,他们不是为利益而追求文化,他们是纯粹的文化追随者。这也是一种专业,它能加速推进国人的文化素质教育。

当今,中国最强势的文化群体就是80后,所以很多人认为,80后将在未来的十多年刮起80后文化旋风。在这一力量的影响下,中国人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会大大提高。在当今中国,很多文学作品不能走出国门,只能在国内转圈圈。在文化发达的美国,一部稍微有点影响力的文化作品都会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并获得极大的经济利益。这是中国文艺作品始终不能达到的。但80后正在打造一个更宽阔的文化道路。他们的国际性更强,他们的英语水品普遍较高。甚至一些80后艺术人才能用外语进行沟通、创作。他们相当一部分曾生活的海外。这就更增强了80后文化人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在未来国际竞争中,80后将成为竞争力中的重要部分,他们牵动着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当今社会,国人没有一种行为被排除在文化之外。可能是文化过于强烈,也可能是感官的疲劳,很多人认为自己拥有的文化不是“正规的文化”,所以他们开拓更新的文化。到80后成长起来之前,前辈们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完美。他们在寻觅什么,但却又无从下手。这就是我们知识和思想的局面性。而到80后登上历史舞台时,这样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在80后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建设显得更高效、更自由。很明显,这是一种时代进步。从前前辈给80后一贯的定位渐渐动摇。在巨大的动力之下,80后将整个社会带入一个精神与物质双丰收的世界。在某种情况下,80后能代表当前中国的文化分子。可能,他们还没有全面建功立业,但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企业老板、娱乐明星和著名艺术家。随着年龄的增长,80后正在迎接狂风巨浪,打算在社会上猛闯一番。

面对这种局面,很多人评论说:“80后真正长大了,他们能做到前辈们用一生才能做到的事。”由此可见,80后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而他们的能力却是源自于一种沉厚的文化气息。在很多人看来,能认真工作就很得意了。但80后不这样认为,他们不但要工作好,而且要生活好。在下班时,80后们会三三两两地走进歌厅,或者舞厅。在那里尽情地挥霍自己的热情。在娱乐上,他们做得丝毫不比专业人士差。因为他们从小基本上都接受过演唱或者舞蹈方面的培训。这种全面开花的素质,让80后的工作显得特别轻松。而且,他们能迅速适应企业文化,时时保持着自己主人翁的工作心态。这样一来,公司的气氛非常和谐。无形中,企业文化被塑造出来。

就目前来说,每个80后都像一个活力四射的因子,他们到哪里,哪里就春暖花开。在这种美丽景致的影响下,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得到升华。在大街小巷里,我们都能看到另类的80后在读书,玩掌上电脑,或是随着音乐轻轻曼舞。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但它却是80后创造的。在这个伟大的世纪,很多人都渴望获得足够多的物质享受。但他们却不知道,真正的享受是要有精神作支撑的。这一点,80后看得极为清楚。从前有一位80后这样说,“要想成为命运的主宰,那就要学习知识,如果要想永远沉浸在快乐的海洋,那你就要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正是因为80后有极高的文化素养,所以才看到快乐的真谛来。

就目前情况来看,80后总是以文化强人的形象站在世人面前。的确,他们大部分有文艺特长,而且都是副业。他们之所以接受这种局面,是因为他们认为将文化放在工作之外会获得更有价值的生活体验。这个群体的力量越来越大,现在已经大到足够让社会震动的地步。为了能让80后成为一代有用之才,中国人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可能,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但80后才是真正实践到收获成果的地步。中国人崇拜文化,所以前辈们可能没有文化竞争力,他们却希望子孙,或某个群体能实现文化竞争优势。这样,国家的整体形象得到提升,人民生活水品也能发出“质”的飞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远,文化深厚的国家。当我们的经济搞上去之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呼唤“文化强国”这个梦想。从前中国人的文化是建立在理想和幻想之上,所以它显示得很飘渺。今天,80后用他们极为务实的文化修养,塑造着属于一个民族的新文化,它建立在科技之上,发展在竞争之中。不得不说,中国要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就必须相信80后的实力。

第六节 被流行文化培养起来的80后

就世界范围来说,流行文化最早产生于美国,由于是二战前后,美国政治、经济开始全面影响世界,它的文化也理所当然成为世界人民中最热门的话题。什么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等等,都是世界闻名的电影明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流行文化开始全面霸占世界。它发展得比任何国家都要成熟。而中国,是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流行文化的。每个在经济上锐意进取的国家都会诞生流行文化,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刚刚产生流行文化。在整个80年代,女孩子们喜欢快餐、喜欢喇叭裤、喜欢收音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追随西方国家的生活,更崇尚他们的流行文化。所以中国的80年代年轻也开始创作流行歌曲、影片和戏剧。

在这一切都是新开始的时代,80年代青年不但创造了中国流行文化,而且创造了自己的家庭,养育一个后来被我们称为80后的一代人。80后很小的时候,就听着父母们轻轻哼唱的《甜蜜蜜》中长大。在那里火热的年代,80年代青年认为明星是天下最神圣的人群。他们对什么都产生崇拜,而且他们塑造了崇拜精神。在这一大环境之下,80后们慢慢地成长,他们幼年时就知道,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变化越快的事物越显得美丽。在80后上幼儿园时,他们就会对老师说:“我妈妈每天晚上都和我一起听收音机,里面有好多歌曲。”小小年纪,他们就知道流行歌曲是天下最有魅力的事物。

一开始,父辈们就用一种更自由、更灵活的方式教育80后。在这大千世界,再没有什么比心灵美更重要了。而过去,人们的思想总是有局限性的,他们思考问题往往带有极大的主观性,所以常常错误判断问题,或者不能完全掌握世界发展的规律,所以他们的人生总是千疮百孔。这是一种社会的悲哀。80后很清晰地看到了这一切,而他们的父辈则认为,这是因为国家没有走商业化才这样。但是,现在80后的观点是,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都需要一个发展与充实的过程。当过程过去之后,那就是一个成熟的世界,这个世界上没有痛苦,没有邪恶,只有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只有梦想飞扬在自由的天地里。

在80后孩子心中,港台流行歌曲和影视是他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情况下,当大陆流行文化还赶不上港台时,80后就已经开始接触流行。事实上,一旦他们的生活成熟了,他们的心理就自然成熟起来。同时,当他们的心理足够成熟时,生活也会加速成熟。正是在这一互动力的作用下,中国流行文化才一步步地步入成熟。在学校里,80后总是听着张学友或小虎队的歌曲。那时,他们不知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格外耀眼,只知道生活的滋味越来越甜美;他们不知地上的山水为什么那么秀丽,只知道生活是那么自然清新。80后们向往警匪片中的英雄,他们渴望有一天能成为盖世英才。无论怎么样,只有让生活成为他们生命的全部,这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平时,80后已离不开流行文化。事实上,不成熟的文化我们都可以称为“短暂的文化”。当流行文化越来越成熟时,它就成为一种永恒。

在大浪淘沙中,很多好东西被人们留了下来,到最后,社会上只能存在大量优秀的文化作品。80后的任务就是,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中国人的生活元素调动起来。某种情况下,这种生活需要坚持。就从前的生活经历来说,80后受到流行文化的深刻影响,他们骨子里认为,好的东西并不是用所谓质量来衡量的,而是用时间来考验的。无论什么时候,时间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80后认为,只要有一个美丽的表情,那我们的生活都会因为时间的流动而显得格外华丽。而流行文化正是在诠释人的思想中最微妙的一种变化。所以,最美好的变化往往表现在人的思想中,而人的思想是很难把握的。当人们掌握一种思想时,那一个社会就会进步。到今天,80后们基本上将人心中最本质的东西掌握在手中。在这种情况下,很多80后都开始寻找一种完美的生活。他们需要一个完美的社会样式,但今天的社会秩序显得跟不上。此时,80后就开始自己创造,他们不能获得一个完美的社会,所以就自己慢慢改变世界,让社会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发展。

在很小的时候,80后就接受了流行文化。它的好处就是让人心得到解放,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更自由地生活。在某种情况下,它是一种活化思维,让人远离无知、远离局限的困境。可以这样说,80后是中国有史以来心理最健全的一代。他们很大一部分有双重性格。他们能适应各种环境,所以他们追求完美,没有人知道,未来有一天世界会因为他们的性格而发生变化。所有人都在一种社会形态下变化时,那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单调,但当我们的心理都在一种标准的平台上变化,那它就会散发出迷人的芬芳,最终让社会所有成员的身心获得全方位的升级。

“我们爱生活,爱一种用音乐铸造起来的生活,一种用影视剧塑造起来的生活。”这就是80后的心声,他们总是在让世人看到自己狂放不羁的性格。很多人认为他们不能真正地将他们的本能一面展现出来。而现实中,80后已拥有了一种一般人所不能获得的超越能力。在今天,这种力量还不能为社会完全接受。80后认为,生活的基础应该是享受的,不能有一点痛苦和负累。但人们一般的认识是,生活本来就是痛苦的,痛苦才是生活的基础。人人需要经历苦难才能成才,而80后的观点却与他们截然相反。

今天的社会,80后已经成为一支生力军。根据他们的成长方式来看,80后更像一代被教育者,他们从来没有教育过别人,没有保护过别人。所以他们生活上有很大被动性。他们喜欢接受越来越奢华的流行文化盛宴。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他们往往听几天就会放到一边,因为再经典的歌曲也经不起他们的重放。一首接一首的美妙歌曲让80后的精神世界获得无尽的升华。就这一点来说,80后已经比前人进步,他们的心灵美感和纯净度都有极大的提升。当他们成长起来之时,社会就开始发生变化。80后从前是被流行文化包裹的一代。今天,他们依然在创造文化,而且不排斥流行文化,他们更擅长流行与古典结合,这样更能看出80后一代与众不同的格调。

有人说,流行文化是浮躁的文化集合,它不系统,不能成为主流。也许,这在30年前还能成立,但走到今天,这是无论如何也站不住脚的。今天,越来越的文化渗透到流行文化中,很多高雅艺术也要寻找流行元素才能获得生命力。就这一点说,流行文化是最有发展潜力的。80后的想法是,流行文化并不是经典,而是人们认为它不经典。就今天的情况来看,很多流行艺术作品都是极为经典的,也可以在学术上占有一席之位。所以,今天的社会文化市场半壁江山是流行的。它的主体就是80后创作群体。中国文化产业越来越大,80后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港台流行文化曾经在中国市场上风靡一时。今天,它们依然有强大的竞争力,并将中国市场上传统的文化产品打得落花流水。80后的思想中带有强烈的港台文化色彩,但他们生长在大陆这片土地上,所以骨子里拥有深厚的底子文化。80后很容易就创造出属于大陆人自有的流行文化。它与港台产生明显差异,但在竞争力上又比前辈们强。在这种情况下,80后就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前辈们创造的流行文化带有深刻的古典味道,因此只能说是表面上的流行文化。今天,80后带着时尚的风格,另类的个性登上社会大舞台,让国人看到一个全新的中国流行文化。他们将流行与古典分界开来,但又在流行文化中渗透了一些古典元素,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实在是一种伟大的创新。

整个三十年里,80后都沉浸在流行文化之中,他们小时候就知道邓丽君,成长时就看到四大天王,认识周星驰,到成熟之后,自己又开始创作文化作品,诞生个一个又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明星和艺术家。中国的未来需要这群人,他们的影响力必须扩大,当社会足够成熟时,后人回首才会发现:“从前的80后是那样不可超越”。

第七节 “我们”在展示国家优越性

在很小的时候,80后就从老师那里就接收到:要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将来他们就是伟大祖国社会优越性的体现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发生了深刻转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越来越浮躁,而且很多人认为物质享受高于一切。人们会情不自禁地问:“难道我们的人生就只能有物质吗?我们从前的国家思维没用了吗?”根据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的观点,中国搞改革开放是让中国经济发展起来,经济强大之后再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思想,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到今天,中国人的改革开放之路已经走过三十个年头。在情感上,中国人已经接受了经济主导一切社会行为的社会。不过,政府的大政方针是在中国社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之后,那时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就会表现出来。对于国民来说,这一切似乎显得都很不现实。他们渴望国际化的生活方式,渴望西方人的文化和一切思想。起码,在60后和70后身上可以看出这一点。在中国,80后从小接受优秀教育。他们是最后一批接受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思维的一代。在幼儿园时,他们就唱着“我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歌句。

80后知道,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它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只有中国是唯一有世界影响力的古国。就这一点来说,中国是有其特殊国家特征的,它的思想比任何国家都要深刻。但到今天,中国人似乎在渐渐淡化文化观念。70后就认为,只有追求物质才是生命唯一的意义。的确,中国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贫穷之中。但80后却认为他们可以改变这一局面。80后不在乎金钱,金钱是他们生活的附带品。在成长过程中,80后淡忘了小时候的一些片段。但是,他们成人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认真思考之后,他们开始回归本源。那美好而纯真的年代是最让他们留恋的。所以儿时受到的教育开始在他们心中汹涌澎湃。

原来,我们伟大祖国的国家思想是那样崇高。今天国家的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所以是让世界对中国改变看法的时候了。在大部分80后心中,国家荣誉不再那么高尚。但当国家受到打击,或名誉受到侵蚀时,那80后绝对会站出来在,捍卫祖国的尊严。他们深深明白,有国家尊严,自己才能有尊严。由于中国人特殊的历史文化,国家思维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受到挑战。80后对国家是忠诚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今天,80后生活赶上了国际步伐,他们喜欢去欧洲购买奢侈品,喜欢去韩国整容,喜欢去美国度假。很明显,这是一种资本,它可以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成为国家发展的集中表现。事实上,60后和70后都停留在旧社会的思维中,至多是有经济头脑的人物。但80后不一样,他们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已经深入到西方社会内部,看到一切繁华背后的真正面目。在西方人认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完美的社会。中国的80后却不这样想,他们认为只要自己稍微地进行一下改造,我们的社会将会是最完美的。到那时,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向中国看齐。这是中国人百年来的最高理想。80后很自信,他们将会在未来二十年内实现这一目标。那时伟大祖国的优越性就集中表现出来了。

就中国的现状来说,中国人不喜欢在生活上再受苦,但他们还是相信,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所以在逃避痛苦方面,他们并没什么好方法。而80后则认为,痛苦是可以根绝的,当我们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知识增加到极限时,痛苦就可以全部消除。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生活是苦味的,80后就会斗争。就像一位80后青年说得那样:我们要将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一个天堂。那时,一切丑恶、痛苦和盲从都将消失。很多人不相信这个,前辈们甚至认为80后是大言不惭,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落后者的思维。80后在无意识之间,将中国社会推到一个至高的位置,这就是开拓的力量。目前,这一开拓精神的现实结果还没有表现出来,所以80后受到所有前辈的指责:“这是一种不安分,是乱规矩的做法,将来必定受到规矩的惩罚”。这些都是带有强烈保守思想的人。在思想和行为上,80后都彻底摆脱了这种在中国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精神。“我们需要创造,需要开拓精神”,这就是80后的心声。

在未来二十年内,80后将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展示中国的民族凝神力和思想。我们信仰伟大的社会主义,可能今天的社会人士对国家的情感不再像三十年前那样深沉,这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代有文化、有气息的青年,80后很敏感地感觉到这一点。他们开始思考一个理想社会的发展方式。在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持下,中国人的生活不但要数字化,而且要数字文明化。他们正在将数字技术打造成一个艺术性极强的技术。这可能就是一种创造吧!在中国人眼中,背离艺术的事物都是不受欢迎的。而西方人的观点则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实用的就是受尊重的。在这两者较量过程中,西方思想往往占据上风。但今天,中国80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将实用技术作为工具,艺术作为外在表现力,使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既表现出中国人崇尚艺术的一面,也表现出80后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面。从这两个方面,80后正在全面地影响中国社会。在方方面面,80后都在采取这种方式影响中国。某种情况下,80后的思想渐渐成为一种标准的思维内容。一旦这种思维内容倾向成熟,那中国必将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全面影响世界。那时,中国社会主义精神和文化的优越性就会得到发挥。

从前,中国人总是受到种种思想禁锢,可以说,每个繁荣时代都有思想的禁区。直到进入21世纪,中国人的思想得到全面解放。前辈们从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但他们先天性思维局限性让他们不能成为一种完美的人,甚至不能成为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合格建设者。只有80后成长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从小思想就没有局限。他们认为一切美好的变化都是自然的,一切僵硬的、粗糙的事情都是悖离自然的。他们是自然主义的追随者。无论什么时候,他们都没有忘记一个人是自然的造化,所以一切要顺应自然。只有这样,和谐生活才能根深蒂固,和谐社会才能发展成熟。“我们是自然的宠儿,我们是自然的捍卫者”,这就是大部分80后的心声。将它物化在现实中,就是一个完美无瑕的社会结构。

在某种程度上,80后的思想超越了国家概念,他们觉得世界本来是一家。因为尊卑观念和生存条件的不同,他们才一个个地独立起来,隔绝起来,最后形成自己的语言和国家。当今社会,人类正在建设地球村式的社会。所以中国人更要与时俱进,争当时代的先行者。这都是80后在社会上要发挥的作用。80后的生活可能不如前辈安逸,但他们享受的精神世界是最完美的,也就是说,80后的生活质量是极高的。他们常常出国,他们常常度假,他们常常用心领略世界极致的浪漫和美好……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因为它需要与生俱来的气质和修养。为了能让社会成员感受到这种心情,80后不断地努力,他们喜欢言传身教,不喜欢教条说理。所以,一些人对80后的观感有了变化。在这社会上,很多人都感到不能没有80后的影响。他们就像一个集体里的协调员一样,总是让整个系统顺利运转。

就目前80后的素质来看,全国上下都给予了好评。正是80后,中国知识经济才大力推进,中国数字时代才顺利到来。这是中国超越世界所有国家的行业,这让世界各国都感到中国80后是一个最先进的群体。不得不说,80后是中国三十年经济建设的总结者,他们体现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祖国经济建设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国家优越性的体现者。无论什么时候,中国人都知道社会是国民生活的基础,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时代被称为完美。到今天,80后渐渐成熟,他们不但在建设伟大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且在向世界宣布:“80后祖国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我们在体现伟大祖国的优越性”。

第八节 谁说“我们”是“忘本的一代”

今天,中国人已经有了不可辩驳的经济实力。他们在生活上得到享受,在事业上得到满足。面对大好一片的局面,很多人开始得意忘形,他们沉浸在穷奢极欲的环境中,将自己从前的一切遗忘得一干二净。这让社会研究者们很担忧,如果国家继续繁荣发展下去,那国家将会越来越没有本来面目,但不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有人认为,应该将“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精神灌输到下一代人的心身之中。就60后和70后来看,“不忘本”的现况变得越来越稀罕。这就让人们担心这个社会。无能什么样的时代,人们没有本能那是非常悲哀的。根据这一特征,中国的教育家们开始全心全意地打造“溯根求源”的社会。在这种背景之下,80后出现在世人的视线中。不得不说,80后有一种神奇的魅力,而且能让社会为之震撼。

就80后成长的年代来看,他们的性格需要完善,因为时代给他们的太多了,以至于80后不能辨认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他们在独立性上明显弱于前辈。但是,80后思想比较健全。他们的思维能力很强,一般问题他们都能解决。即便这样,还是有人认为80后是“忘本的一代”。他们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传统的伦理道德。就一般情况看来,这的确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但社会评论家和观察家们却没有想到,每个处于青春期的群体都有叛逆精神。他们认为从前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这是自我精神的一种升华,80后也不例外,他们认为前辈们过于奢华的生活是有悖中国人的性格的。很久以来,80后都在塑造自己与众不同的性格。在他们看来,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就必须掌握大量知识。因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他们在觉悟上特别高。很多80后认为,要想做个有生活质量的人,就必须吸收大量文化,以此为基础来建立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事实上,这里所说的“文化基础”实际上就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那股情节。为了能获得生活上的便利,80后更喜欢用文化眼光来审视问题。他们从来没有单纯的目标。在种情况下,80后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让社会学家们感到意外的。80后喜欢学习,喜欢运用,喜欢疯狂的生活,但他们又没有失去“底子文化”。这就是80后的个性生活。今天,很多人依然说80后是“忘本的一代”,他们的理由是:80后疯狂至极,他们不问年龄、不问背景地在社会上兴风作浪,这为社会带来极大的冲击。他们推断,如果是有承载的人,是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而事实呢?80后的文化功夫强于一切,他们对历史有深刻的认识。在对待生活方面,80后依然在有底子的一代,使得世界在一种稳健的环境里发展、伸展。

80后已经步入社会,一开始,他们的确表现出放荡不羁的形象。俗话说,“少年难免会逆流”,80后也是普通人,他们的叛逆是不可避免的。到今天,80后已集体奔三。他们的思想渐渐形成,生活方式渐渐定型。在这种情况下,很多80后都认为自己的叛逆期已经过去。事业上的成功才是80后们的首选。在浮躁的城市,80后给人心进行了降温。很多人因为轻浮而失去生活方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文化修养。80后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成熟起来的80后再次冲击了社会。社会学家们渐渐改变了看法。他们认为,80后并没有全部“忘本”。从前他们很轻浮,是因为他们对社会产生的新鲜感。现在他们已成熟,所以他们心中最强势的文化被挖掘出来。80后最后被定位为:他们是有“底子文化”的一代。

无论我们的社会怎么样,80后都在用心地生活。他们的生活中带有深刻的文化印记。有时候,他们会因为国家和集体利益而发出义举。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中国人特有的真精神,他们的激动和热情都是发自心底的。人的本能得到发挥后,这个人的整体素质都会得到提升。人人都做到这一点,那这个社会就有强大的文化力量。80后是一个恋旧的群体,他们的童年是无法复制的。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回想往事。在事业上,人人都需要完整的感情。但由于他们过于年轻,所以很多知识都没有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80后渐渐意识到生活是大染缸,进入哪个染缸,你就会变成什么颜色。在心中,80后始终保持着高素质,他们修围与能力相结合。很明显,这就是80后的魅力,他们有实力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完美。

“我们就是喜欢自由,但我们绝对不是忘本的一代”,这就是很多80后的心声。可能语言上的表达很难说服别人。在当今社会上,中国每发生一次重大事件,80后的反应都是最强烈的。比如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都看出80后不一般的爱国之情。无论什么时候,只有心理上能与别人实现交往,那80后就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出于一种自我的提升,或是为了高尚的情操。80后从来不喜欢接受世俗的社会关系。很多80后都认为,只要自己有文化,对过去怀有感激之情,他们就不会接触浮华和腐朽的东西。这种生活态度完全是自发的,根本没有一点做作的成分。

有人说80后不喜欢回头,他们认为,80后性格过于僵硬,因此他们会走极端。可能,这是一种现象,80后从前的确有过。今天,80后们在社会上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性情渐渐温和起来。由于可塑性极强,80后很快就能成为一个性格温驯,持重稳健的群体。在生活上,80后喜欢给自己父母金钱,当父母遇到疾病时,一般都是80后们自己陪他们去医院。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从前我叛逆,今天我孝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80后在为过去经历的一切忏悔。他们不听父母的训教,不学习别人的长处。直到一切都过去才想到父母的恩情,实在是一件憾事。为了能弥补,80后拼命地给父母钱财,送他们保健品,以弥补自己心灵上的空缺。

在生活态度上,80后喜欢放荡不羁的感觉。但你如果让他们悖离道德底线,他们是万万不敢做的。在工作上,80后不会走歪路,他们坚决不触犯一丝法律规范;在生活上,他们恪守家庭规则,从不贸然行事。在传统人看来,80后是无可救药的群体。但对于一个与国际接轨的社会群体,中国80后显得并不过分。他们还是有自己的底线的。

为了在这世界上实现自己的梦想,80后非常渴望受到前辈的影响,但前辈却总是对他们冷眼。这让80后很为难,他们在寻找出路。“为什么我不能成为完美的人?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有历史感、有文化积淀的人物呢?”在强烈自尊心的趋势下,80后通过种种方式获得历史知识,并记住自己的过去。有时,80后喜欢一个人思考,他们坐在房间里,看着老照片,认真地计数着从前的点点滴滴。为了能有一个充实的生活,80后总是认为自己的生活味道不浓。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才发现,自己除知识之外,身上没有任何东西。但知识到了80后身上又变成了万能的工具。它让80后们获得了各种各样的荣誉。在巨大的压力面前,80后的心里总是带有淡淡的忧伤。他们怀恋过去,他们渴望成为一个有高尚气息的人。

在人的思想中,总有一种情节,它让人心理变得成熟,让人的视线变得开阔。这种情节就是从本能中发出的。正是这样,所以很多80后都在塑造自己的历史感。只有做到“吃水不忘挖井人”,才能获得好生活。在过去,社会上的事物让80后无所适从。他们一边要经受物质享受的诱惑,一边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在常人看来,这两者是极为矛盾的。但80后却用实践将它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今天的80后,就像当年流行音乐一样,古典与时尚相结合。

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80后在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布:“我们不是忘本的一代”。这看起来很容易做到,但真正要持之以恒,那是难能可贵的。在80后的内心深处,只有用心地感受过去,并与之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前途、有个性的社会成员。无论什么时候,80后都在诠释一种全新的生活,而且带有强烈的历史印记。如果前辈依然认为80后是忘本的一代,那他们就是大错特错了。80后在向世界展示最完美的本能人生,它们并不会忘记过去的苦难和茫然。

影响力总结:不革命了 但我们还是热血青年

今天,很多人认为社会不能诞生英雄。无论什么人,他们都觉得和平年代只能有才子、有伟人,不会有英雄。60后和70后这样认为,80后也这样认为。事实上,这一观点适用于所有时代。但到今天,根据80后的生存现状来看,他们不但能成为一代才子、才女,而且能成为社会需要的英雄般的人物。

在热血沸腾的革命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人物。但在今天,我不知道我们的国家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但我知道,80后不是一群墨守陈规的人,他们是被教育出来的,可是他们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思想中充满挑战精神,他们认为一切都需要改变,他们不与一切不美好的东西妥协。某种情况下,80后中的很大一部分人被人们定位为“愤青”。事实上,这是能站住脚的,80后总是愤世嫉俗,他们的一切不满都在心里,而且努力地用行动改变着。

在这和平年代,80后是否就已经放弃了热血沸腾的激情呢?回答是否定的。在今天,中国人渐渐有了全新的人生目标,他们不再为衣食而忧愁,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享受。但80后却不这样,虽然他们也追求享受,但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品质。很多时候,80后的精神能代表时代的发展方向。可能这现在还表现不出来,但80后一直在努力地改变着,他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有人说:80后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力量。

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群体,80后并不在乎别人对自己在文化修养上的批判。事实上,这种批判正说明80后与文化不能分开,是天生的文化群体。可能,当今的世界是以经纪建设为中心,没有了往日红色文化时代那样激情燃烧。很多人也在淡忘那些文化。80后却不是这样,他们不是忘本的一代,他们的知识层次告诉他们,很多过去的东西都是弥足珍贵的。在80后心里,红色年代的革命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只要我们的社会在发展,就离不开那种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精神。走在时代的前列,我们能深深地感觉到人心中最本能的道德在没落。尤其是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人收获了很多,但精神上流失却越来越严重。

在生活上,80后显得很奢侈,但这是他们摆脱苦难的一种方式。现实中,他们更尊重人的精神品质,他们更喜欢君子之交。那些极端的人生的确有,但都不是主流。在精神上,80后追求绝对的自由和高尚,他们不能容忍一点世俗的东西。在经典大众化的今天,80后努力地让社会成为一种大的经典社会体,在这其中的社会成员都会有一个经典人生。为了这个目标,80后学习前辈们的精神,做了一个热血青年。他们的心是火热的,他们的身体是刚强的。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在这个缺乏理想的时代,80后真正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华丽社会。人生是需要净化的,当我们的社会还处于不完美状态时,我们更要有开拓精神。这样才能让世界变成一个既自然又有艺术感的世界。80后就是带有这种思想来改造我们的社会的。

谁都知道世界是圆的,是圆的就是圆满的。所以80后在和平年代不喜欢过分享受。他们在努力工作,通过努力获得自己需要的快乐。这就是生活,而且是高品质的生活。无论社会怎么发展,80后都再热血澎湃地适应它,然后施加一定的影响力,将这个社会推到历史发展的制高点。有理想的人是最美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是最伟大的。80后做到了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也努力实现自己最伟大的一面。

“我们没有堕落,堕落是庸俗人在美好时代的表现”,这是很多80后的心声。可以看出,80后始终认为自己不是庸人。按现实来说,80后知识水平很高,他们已经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说他们的心身升华到什么地步,只说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心灵的净化程度,就可以看出80后的确不是庸人。他们能代表中国最进步力量,而且是史无前例的。他们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在和平年代就会堕落的青年,他们是锐意进取,热血澎湃的青年。不得不说,80后在社会各个层面上影响着中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