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25845600000066

第66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农民问题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不同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不同的革命任务决定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则是土地问题。只有帮助贫苦农民解决土地问题,才能调动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不久,就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列入党的行动纲领。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的“八七会议”不仅决定武装斗争,而且决定同时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并对土地革命的若干政策作了规定。然而,要彻底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必须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这方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对党的土地革命路线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分为三个阶段: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简单讲,就是“打土豪,分田地”。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湖南等省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和增加雇农工资的斗争,为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支援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中国共产党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力量抗战,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即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既团结了地主,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农民的支持是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可靠保证。

在进行土地改革时,中国共产党执行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改运动的开展,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因为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土地革命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取得了极大的胜利。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从根本上废除了几千年来在中国大地上盘根错节的封建制度的根基,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翻身农民真正成为了解放区的主人,亿万翻身农民发出无穷的革命热情。他们要么勤劳生产,要么直接参军支前,从而在物力和人力上极大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总之,解放区土改运动的胜利,是中国革命新高潮的重要标志,是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延伸阅读

《没收土地案》在中国土地革命运动史上的地位1927年10月,在中共东江特委和彭湃同志的领导下,在“八一”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的帮助下,海陆丰人民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1月18日至21日在这里召开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海丰苏维埃政府,通过了“没收土地案”等八项政治纲领。

《没收土地案》宣告了旧式土地革命历史的终结,解决了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与生产者农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运动的第一个运用于实践的土地法规。《没收土地案》是新民主主义的土地革命运动起点,它以第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土地革命的实践方案,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土地革命行动,它自然应当作为新民主主义土地革命的起点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