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上下五千年神仙趣话
25823400000013

第13章 各司其职,天庭神话趣话(12)

一日李靖指着夫人的肚子说:“这次怀孕都三年多了,都快四年了,这个孩子却不降生,莫非是妖怪。”夫人听了自然不高兴,说:“你怎么能说自己的孩子是妖怪呢,这孩子这么久不出生,一定是神仙。”李靖听到夫人的争辩也不好说什么,只好作罢。当天晚上三更时分,夫人睡很香,突然梦到一个道人贸然就走进了她的卧室。

夫人赶紧起身喝到:“你是哪里来的道人,这女子的卧室你怎么能擅人,更何况是三更半夜!”谁知道那个道人笑着说:“夫人勿恼,请接麟儿。”夫人还没来及回答,但见那道人直接将一个东西送到夫人怀中,夫人猛然惊醒,这才知道是在做梦。于是赶紧将丈夫李靖叫醒,将梦中发生的事情一一说明。

谁知道个刚说完,夫人就感觉腹中疼痛,就要生产,李靖赶紧起身叫来侍女,并让人去请接生婆。过了一会儿接生婆来了,进了厢房助产,而李靖在房外守候。不久,只见一个侍女慌慌张张从里面跑了出来,一边跑一边叫道:“老爷不好了,夫人生下了妖怪。”李靖一听赶紧拔出腰间宝剑冲人房中,只见屋内有一个肉球在地上滴溜溜乱转,而且散发着红光,李靖举起宝剑,赶紧砍向肉球,却没想到,一声巨响,那个肉球裂开之后,从里面跑出一个可爱的小孩儿。

这个小孩子粉嘟嘟的双脸,身上裹着一块红绫,那闪烁的红光就是红绫发出来的,右手臂上则套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镯子。李靖眼看从肉球中跑出来这样可爱的一个小孩儿,早就忘了妖怪一说,赶紧伸出双手抱住这个小孩儿,抱到夫人面前,夫妻二人开心不已,对这个孩子非常疼爱。

这时天已放亮,众位属官听说总兵儿子出生,纷纷赶来贺喜,李靖忙着招待,高兴得红光满面。就在这时,中军官跑进来报道:“将军,门外有一道人求见。”李靖本就是道门中人,怎能忘本,赶紧请了进来。那道长进来之后对李靖说:“李将军,贫道稽首了。”李靖回礼后让道长坐了下来。

李靖问:“不知仙人居何处名山?什么洞府?今天来此,作何见教?”

那道长回答道:“贫道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是也。听闻将军喜获幼子,特来祝贺。另外有个不情之请,希望能够见一下贵公子。”

李靖赶紧叫侍女把幼儿抱了出来,那道人接过在手,问李靖:“将军,这孩子诞生在什么时辰?”

李靖答道:“生在丑时。”

那道人听后紧皱眉头道:“将军,这个孩子出生的时辰不好。”

李靖听了不由大惊,赶忙问道:“难道这个孩子不能要?”

太乙真人回答道:“这倒不是,只是这孩子出生的时辰犯了一千七百条杀戒。这个孩子可有名字?”

李靖答道:“还未曾起名。”太乙真人说:“那贫道给他起个名字,等他长大之后,信得过我的话,可以将他送到我那里学习仙术变化。”

李靖听了非常开心,回答道:“太好了,此子能拜您为师,真是天大的福气!我还有两个孩子,长子金吒,拜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为师;次子木吒,拜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为师。您给他起个名字吧,这三子就托付给您了!”

太乙真人想了想说:“这个孩子就叫哪吒吧!”

李靖道:“这名字甚好。”

太乙真人说罢就要告辞,李靖再三挽留也没留住,太乙真人嘱咐了李靖等哪吒稍微大些,便会亲自来接他去学艺,李靖谢过,双方就此暂别。

哪吒闹海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转眼间七年过往,哪吒已经7岁了,身长六尺。一日天气十分炎热,哪吒感觉心里燥热难耐,便去找母亲说:“拜见母亲大人,天气很热,儿想出去玩耍一会儿,希望母亲应允。”殷氏爱子情深,便答道:“儿啊,我让一名家将陪你前去,千万注意安全,不可贪玩过甚,在你父亲操练结束前回来。”哪吒自然应允。

哪吒在家将的陪同下兴冲冲出关游玩,走着走着,顿觉太阳更加炙热,哪吒是大汗淋漓,正巧看到前方有片树荫,便赶紧跑了过去。等到哪吒跑到树下,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循声一望,不远处有一条河,于是便直接奔跑过去,家将只好在后面紧紧跟随。哪吒到了河边,将衣服脱了,放在河边石上,自己便跑到河里用七尺混天绫蘸水洗澡。

哪吒哪里想到这条河是九湾河,河水直接通向东海,是东海的海口上游的一条河,哪吒将混天绫在水中一晃,那整条河水都变成了红色,而且这混天绫在水中晃一晃,竟然导致东海龙宫都在晃动。

东海龙王敖广正在水晶宫中休息,突然感觉到天摇地动,水晶宫开始不停地晃动,赶紧唤来左右问道:“没有地震,为何宫殿摇晃。”手下虾兵蟹将出海调查,不久赶紧回来向龙王禀报:“大王,外面有一个小孩子在东海人海口的九湾河洗澡,不知道他手中拿着一个什么东西,把整条河水都映红了,还导致了宫殿的晃动。”

就在说话当间,东海的一名值班夜叉出海对着哪吒喝道:“哪里来的妖怪,在此捣乱。”哪吒转头一看夜叉,喝道:“就你长得这般模样,畜生都比你长得好看。”那夜叉听了之后大怒,举起巨斧向哪吒劈来,哪吒手持乾坤圈迎战,谁知一下子便把夜叉打死了。哪吒笑道:“哪里来的妖怪,真是脏了我的宝贝。”于是便下水洗乾坤圈,这一下整个龙宫晃得更厉害了,不少宫殿都倒塌了。

龙王敖广正在听虾兵蟹将的禀报,突然水晶宫的晃动更加剧烈,而且有一个虾兵禀报称:“大王,今天值班的夜叉一个回合不到就被打死了。”敖广一听大惊,赶紧传令:“众将听令,随我前去查看,究竟何人如此大胆,敢打死云霄殿钦点的将官。”正在这时龙王三太子敖丙站了出来道:“父王息怒,杀鸡焉用牛刀,孩儿出去拿他便是。”说罢,便率领虾兵蟹将离开水晶官,前往事情发生地点。

敖丙气冲冲率领众将来到哪吒面前,问道:“何方妖孽打死了我宫中侍卫?”哪吒回答道:“是我!我乃陈塘关李靖将军之子哪吒是也!”敖丙听了之后不由分说,手持长戟,对着哪吒胸口便刺。哪吒哪里肯示弱,举起混天绫和乾坤圈迎将上去,两人打在一处。只见哪吒一抖混天绫,一下子就把敖丙紧紧裹住,动弹不得,哪吒举起乾坤圈,冲着敖丙的头打去,一下子打得敖丙脑浆迸裂。

其他虾兵蟹将一看三太子一下就被哪吒打死了,赶紧逃回龙宫向龙王禀报。而哪吒不慌不忙,将敖丙的龙筋抽掉,带着家将返回家中,那家将从未见过如此场面,吓得什么也不敢说。话说东海龙王敖广正在水晶官等待儿子的消息,只见虾兵蟹将一个个丢盔卸甲地跑了回来,禀报道:“大王,大事不好,那陈塘关李靖将军之子哪吒把三太子打死了,还抽了三太子的龙筋。”敖广一听顿时伤心欲绝,一下子瘫坐在龙椅之上。

敖广恨得牙痒痒,说:“好个李靖,教子无方,我去找你理论,看你如何给我一个交代!”说罢乘着浮云来到陈塘关、敖广来到李靖家前,便变成一个身着白衣的中年男子,对门卫称是李靖东海故人。门卫进去禀报,李靖便知道是东海龙王敖广来了,赶紧出门相迎。只见敖广一脸怒色,李靖摸不着头脑,心里忐忑不安,将龙王请进大厅。

两人坐下后,李靖问:“不知龙王前来有何事?”敖广说:“你家幼子哪吒杀了我的三太子敖丙,还将龙筋抽去。”李靖一听吓得面如土灰,赶紧差下人去后院叫哪吒,不一会儿哪吒兴冲冲进来对着李靖说:“父亲,这是一条龙筋,正好可以给您用来束甲!”李靖一听吓得魂飞魄散,才知道龙王所言非虚。

李靖不知如何应对,只得带着哪吒给龙王致歉。龙王敖广看到敖丙的龙筋,而李靖又护着哪吒,便对着李靖说道:“你生出如此恶子,你还护着他,我到玉帝那里告御状去。”说罢,隐身不见。李靖顿足捶胸道:“你这祸闯大了!为父护不了你了。”哪吒听后放声大哭,说:“父亲,这祸事是我一个人做的,我一个人负责。”然后跑了出去,驾着土遁去找师傅太乙真人。到了金光洞见到太乙真人后,哪吒赶紧向师傅说明了情况,太乙真人一算,这敖丙也是命中有此劫数,但这件事情恐怕无法了结。于是赶紧让哪吒将衣服解开,在他胸口画了一道神符,并吩咐道:“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哪吒便去了南天门,不多久龙王乘着浮云来向玉帝告状,而太乙真人给哪吒画的是隐身符,这样龙王根本看不到哪吒,哪吒乘机将龙王痛打一顿,龙王没有办法,没有告成御状,悻悻而归。

回到东海之后,不甘心这件事情就这样了结,便纠结了其他三位龙王,杀向陈塘关,要水淹陈塘关。哪吒一看为了全城百姓性命,只好自刎,这样四位龙王才收兵退去。后来,太乙真人借莲花和鲜藕作为身躯,让哪吒还魂再世。复生后的哪吒永远都是小孩子模样,但却能够脚踏风火轮,手拿火尖枪,成为天庭中法力高强的仙将。

青龙入凡转生炎帝

中华名族被称为华夏民族,也被称做炎黄子孙,这与我国历史上两位顶天立地的人有关,一个是炎帝,一个是黄帝,正是这两个人,将我们中华民族联合在一起,很早就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国家。也正是因为他们两位,我们才创造了流传至今并且影响深远并长达几千年中华文明,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从来不缺乏英雄豪杰和文人墨客。炎帝和黄帝有着共同的父亲,就是有熊国国君少典。

有熊国国君少典一生有两个妃子,长妃名叫任姒,又名女登,她是炎帝的母亲,而次妃名叫附宝,她是黄帝的母亲。长妃女登英姿飒爽,是一位巾帼英雄,经常陪伴少典到各地打猎游玩,她还非常喜欢与少典一起登山,尤其是攀登险峻的高峰。

有一天,女登与少典一起攀登西岳华山,两人一边登山一边欣赏美景,等到两人登上山巅,天已经黑了下来,他们便在山上露宿一晚。那天晚上女登梦到天上出现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飞龙,那条飞龙在天上飞舞盘旋,突然就冲着女登而来,迅如闪电,女登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神龙已钻进她的腹中。女登一下子被惊醒了,醒来后才知道是一个梦,摸摸自己的肚子,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异样,便又沉沉睡去。

谁知当女登和少典返回部落途中,经过常羊山时,感觉到一阵不舒服,便叫随行医生诊脉,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了。原来那金光闪闪的神龙是来投胎转世的,怪不得在梦中钻进了女登的腹中。人们随即猜测这孩子一定不凡,果然等到女登生下孩子炎帝之后三天炎帝就能说话;等到第五天的时候,炎帝竟然可以自己行走,等到第七天,炎帝已经长满了牙齿,可见炎帝果然并非寻常之人。

少典给自己的第一个儿子取名叫做榆冈,虽然榆冈出生后不到五岁,就已经能够明白农忙庄稼等知识,但由于他其貌不扬,虽然聪慧,身体健壮,其相貌却长得非常难看,而且脾气特别率直,甚至有些火爆。即便少典是炎帝的父亲,还是对这个儿子起了以貌取人之心,他不甚喜欢这个长子,便将他和他母亲女登一起留在姜水河畔,也正因如此,炎帝便以姜作为了姓氏。

炎帝渐渐地长大成人,人们并未因为他的父亲是有熊国国君少典,而对他另眼相待。但炎帝非常聪明,对很多事情尤其是关键的大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外他身材高大,体魄强健,在部落围猎之时可以以一当十,而且他还擅长设置陷阱,从而在部落中获得非常高的威望。不少人都以他马首是瞻,最终炎帝自然而然就成为部落的头领。

另外,炎帝把“牛”作为部落的图腾,将其标在旗帜之上,以区别于其他部落。当时巫师称炎帝是天生火性,以火为亲,也正因如此,后人称之为炎帝。而炎帝还有一条神鞭,他给这条神鞭取名叫做“赭鞭”,炎帝可以用这条神鞭抽打不同类型的植物,只要抽打过后,野草就可以显示出药性,也能看出有毒无毒,是热性的还’是寒性的草药,所以他对植物的效用非常清楚,人们都说炎帝对草药的了解程度快赶上了传说中“三皇”之一的神农氏。

炎帝通过自己稳健的领导力和聪明才智将部落逐步发展壮大,并且带领着部落沿着渭河水、黄河水向东迁移,经过河间、河南、湖北以及山东,打败了非常多的部落,最终将全国组成一个非常强大的部落联盟,即以“陈”也就是河南省淮阳县为中心的炎帝部落。

火神祝融放火烧恶神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