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重臣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倡导洋务运动,有"再造玄黄"之功。而作为帝师的翁同龢则在内政外交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戊戌变法"出力甚大。那么,李鸿章与翁同龢这两个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之间有什么私人恩怨?中日战争失利,极力主战的翁同龢为何负有责任?他又是怎样排挤李鸿章的呢?
一纸弹劾惹的祸
翁同龢的哥哥翁同龢失守城池,李鸿章的一纸弹劾书让他差点送了命。翁同龢与李鸿章两人的恩怨由此产生。
1.失守城池的翁同龢
太平天国后期,清政府动用大部分的军事力量来剿杀太平军,而对皖北的捻军却没有尽力镇压,使得捻军和太平军联合起来,攻击了定远县城。而镇守该县城的正是翁同龢的哥哥、安徽巡抚翁同龢。
翁同龢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熟读"四书"、"五经"。他在23岁时中举,27岁进士及第,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他的父亲翁心存,咸丰朝曾经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后来授读同治帝。他的长兄同书、次兄同爵,都做到了一省的巡抚。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翁同龢接替父业,入值弘德殿,成为了同治的帝师,前后教读了九年。同治帝驾崩之后,光绪皇帝继位,慈禧又命翁同龢入值毓庆宫,教授光绪读书识字。两朝的帝师,翁同龢享受了特殊的荣誉。
翁同龢中状元后,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度入军机,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会典馆正总裁、国史馆副总裁等职。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真相,就是经过翁同龢之手查明,得以平反冤案的。他"立朝数十年,矢诚矢敬,有古大臣风",被视为国家的栋梁。
他的哥哥翁同龢,字药房,道光二十年考中进士,选庶吉士,被授予编修。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他奉命赶赴江南,帮助钦差大臣琦善处理军事事宜。后来,他被擢升为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少詹事。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翁同龢被授予安徽巡抚。
庐州被攻陷之后,太平军和捻军联合在一起,对清军构成了很严重的威胁。朝廷命令翁同龢帮办钦差大臣胜保处理军务,节制安徽境内的各军。
太平军和捻军来攻,坐镇定远县城的翁同龢无力抵御,被迫来到了寿州。定远失守,翁同龢有失地之责,李鸿章命令他戴罪立功。
2.父死兄徙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寿州城被太平军英王陈玉成攻破,多亏了当地团练的全力抵御,太平军才最终离去。然而,城内团练首领孙家泰、蒙时中、徐立壮等人和城外的团练首领苗沛霖互相仇杀,苗沛霖因此叛变,纠集众人围攻寿州,纵兵侵扰四境。
清政府认为苗沛霖的部队一向都是劲旅,如今反叛朝廷,它的危害比太平军以及捻军还要严重,因此密令翁同龢妥善解决此事,避免事态扩大而难以收拾。
翁同龢得知前任安徽按察使张学醇与苗沛霖相熟,于是请他前去劝降。苗沛霖起初答应归降朝廷,还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朝廷应当赦免自己的罪行;二是杀死孙家泰、蒙时中,并将首级交给他祭灵以雪耻,翁同龢答应了苗沛霖的条件,孙家泰听说后自杀,蒙时中则被翁同龢杀了。两人的首级交给了苗沛霖。没想到,这不过是苗沛霖借刀杀人的借口而已,他其实根本没有投降的心思,首级交给他以后,他仍然拥兵自重。
此时,曾国藩正全面负责剿杀太平军,见状忍无可忍,便命李鸿章写了一封弹劾的奏章,上疏皇帝。奏章上的劾词措词激烈,虽然翁家有很高的名望与地位,但是皇帝以及太后也无法为之说情。
最后,朝廷判了翁同龢斩刑。翁父听到后,竟然气急身亡。鉴于这种情况,皇帝和太后以顾念师傅的名义,改判翁同龢充军新疆。
李鸿章执笔的这纸弹劾书使得翁同龢父死兄徙,二人从此结怨。
是战是和
清朝与日本的战争迫在眉睫,不明兵事的翁同龢极力主战,知道自己家底的李鸿章自然是持反对态度。
1.一战一和
清朝后期,李鸿章等人积极倡导洋务运动,想要富国强兵。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他逐渐建立起了清朝的海上力量。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李鸿章在海防大筹议中上奏朝廷,提出购买铁甲舰,组建北、东、南三支海军舰队的设想,并以沿海陆防为辅助,形成了中国近代的海防战略。
中法战争以后,鉴于福建水师差点全军覆没的教训,清政府决定"大治水师",在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专门成立海军衙门,醇亲王统一管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
利用这个良机,北洋水师建成。建成后的北洋海军,拥有25艘舰艇,四千多名官兵,在当时称得上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与此同时,李鸿章还加紧建设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以此来加强海防。
这个时期,清朝的海军力量明显优于日本。李鸿章还曾命令他的北洋舰队游弋在日本海,并受日本当局的邀请,停泊在日本的港口。日本人登上中国的舰艇,顿时脸色苍白,沉默不语。
然而,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举全国之力,奋起直追,很快就超过了中国。
公元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遣军队协助镇压。与此同时,早已蓄谋侵略朝鲜的日本也派兵抵达朝鲜,中日大战一触即发。
从公元1883年到公元1895年的十多年时间里,清朝水师没有增加一艘舰艇,炮弹以及战备品也是奇缺。定远舰上的巨炮炮弹只有一枚,镇远舰也只有两枚,其他小口径炮弹也没有多少。
李鸿章面对当时的情势,积极主张和平解决中日问题,而他的政敌翁同龢则坚持对日开战。
2."清流"领袖
翁同龢号称"南清流"领袖,他所结交的很少有地方封疆大吏,大多是词垣台谏、翰林"清流",这些人讨论起事情头头是道,慷慨激昂,振振有词,但基本上都是一些毫无权柄的京官书生,办起实事来毫无办法。
翁同龢与其属下文廷武、张骞等人极力鼓吹战争。而他的得意门生王伯恭则认为目前是敌强我弱,不适宜开战。时为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却说他这是书生胆小,还说李鸿章治军数十年,扫平了多少逆贼啊!如今北洋有海军有陆军,正如火如荼,怎么可能连一仗都打不了呢?
对于开战的后果,翁同龢不以为意,他说:"正好借这个机会让李鸿章到战场上实践一番,看他究竟怎么样,将来就有整治他的余地了。"
事实上,在甲午战争之前,翁同龢极力主战,并非是知己知彼,有必胜的信心,而是抱着天朝上国的理念,以"蕞尔小国"的态度对待日本,根本没有把日本放在眼里。
同时,翁同龢也有着在中日交战之际、国事成败之时,枉顾国家安危,挟嫌报复,以私害公的嫌疑。
排挤非难
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朝的失败而告终,翁同龢则借此机会大力打击李鸿章。
1.克扣军费
翁同龢在担任户部尚书(公元1887年)的第二年,黄河突然在郑州决堤,一时之间,朝廷无钱治理,于是户部在陈奏《筹备河工赈需用款办法六条》中,以"十余年来,各省购买军械存积甚多,铁甲快船,新式炮台,业经次第兴办"为理由,要求自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起,沿海各省"所有购买外洋枪炮船只......均请暂行停止,俟河工事竣,再行办理"。
这项条款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李鸿章正在购买的战舰没有买成,却被日本人抢先买走,这就是中日海战中的日军战舰"吉野"号。
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户部决定南北两洋水师购买洋枪、炮弹、机器等事暂停两年,以此银充饷。
作为海军提督的丁汝昌据理力陈,现在我国海军战斗力赶不上日本,必须一刻不能耽误地添船换炮。但是,以军机大臣和皇帝师傅的身份主管户部的翁同龢执意克扣军费,即使李鸿章亲自出马,朝廷也只是以饷力极拙来敷衍。
其实,购买炮弹之事也是如此。
当时德国的工程师汉纳根是北洋海军的顾问,他在甲午战争前两年,便建议李鸿章购买德国克虏伯厂制造的大开花弹,以供军舰上的大炮使用。
虽然李鸿章已经签发了命令,然而最后却没有实行,原因就是翁同龢不给钱,还说这是没用的浪费。
当时,许多满族官员都把北洋水师看作是李鸿章的"私产",害怕北洋水师的努力不断壮大,因此早有防范扼制的意思。和李鸿章于公于私都有仇怨的翁同龢也存在这种疑虑。所以,他才在北洋水师的军费上大作文章。
2."替罪羊"李鸿章
从公元1894年7月末到公元1895年4月,中日先后在朝鲜、黄海、辽东半岛等地展开激战,最终清朝战败求和。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康有为等人发起了公车上书,从而推动了维新变法走向高潮。
李鸿章虽然也将马关签约看作自己的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踏上日地,并倾向于变法,但在朝野的汹汹舆论下,他还是成为了清廷的替罪羊。
李鸿章虽然蒙受汉奸恶名,但慈禧太后坚决为其作保,因此甲午战争以后,李鸿章只是被解除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职务,投置闲散。
而此时,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仍然不断地找他的毛病。
随后,李鸿章出使欧美。回来后,翁同龢以其"私游颐和园之细故,张大其词,使皇上明发上谕,斥辱甫息征骖之老臣"。
此时的李鸿章没有翁同龢官大,面对翁同龢的排挤与非难,他没有办法,只能硬挺着。
支持维新
翁同龢与李鸿章对清末的情势都有一定的清醒认识,但历史的局限性,使他们的努力都化作了泡影。
1.李鸿章遗憾离世
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得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再次成为了列强瓜分蚕食的目标。清朝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的弱点有了一定的认识,积极呼吁并推进政治制度的改革,这就是戊戌变法运动。
后来,李鸿章先后访问德、荷、法、比、英、美、加几个国家,由于是亲身游历,因此他对西方的社会制度产生由衷的称赞,并在演讲中一再疾呼:"五洲列国,变法者兴,因循者殆。"
回国以后,面临如火如荼的戊戌变法运动,李鸿章慨然自许"维新之同志"。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被迫流亡海外,慈禧太后一再下令捕杀康、梁余党。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却说坚决不做刽子手。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李鸿章、奕劻代表清朝政府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条约签署两个月以后,被李鸿章视为强援的沙俄政府再次发难,提出了"道胜银行协定",想要趁机获得更大的权益,并威逼李鸿章签字。气恼交加的李鸿章呕血不起,不久便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走完了其七十八岁的人生历程。
2.翁同龢在落魄忧伤中故去
甲午战争的惨败直接导致的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来说,是一次空前深刻的政治变革。此时的翁同龢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向光绪皇帝推举康有为等进步人士,因此他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
翁同龢力主变法维新,为光绪皇帝拟定并颁发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定国是诏》,从而掀开了百日维新的序幕。
由于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翁同龢因此被开缺回籍。"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太后愤恨未消,再次下令将翁同龢革职并永不叙用,交地方官员严加管束。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翁同龢被慈禧赶出了北京城。返回家乡常熟后,翁同龢开始了半隐居的生活。在家乡落魄忧伤的日子里,他的很多门生故旧"分俸见赠"。
公元1904年,饱经沧桑的翁同龢,满怀着抑郁与凄怆与世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