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权臣斗:中国古代权臣秘谋追记
25748500000019

第19章 刘基与李善长

同样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计画立定,人莫能测";李善长则"明习故事,处理政务,裁决如流。"两人最初同心辅助朱元璋建功立业,后来为何开始了明争暗斗?斗争中,他们分别代表了哪些利益集团?谁又最终取得了胜利呢?

封侯拜相

朱元璋建国称帝之后,对自己麾下的一班文武要员大加封赏,刘基与李善长立有大功,自然也给予了高官厚爵。

1.诚意伯

刘基,字伯温,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他自幼由他的父亲启蒙识字,聪明过人,好学敏求。

刘基的阅读速度非常快,据说"读书能一目十行"。他12岁考中秀才,两年后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乡间父老都称他为"神童"。

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刘基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周(敦颐)程(程颢、程颐)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刘基赴元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从此他开始了坎坷曲折、跌宕起伏的仕宦生涯。

刘基从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历任高安县丞,江浙儒副提举,行省考试官等职。在任期间,他勤于职守,执法严明,颇有政绩。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刘基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担任谋臣,开始展现一个军事家的非凡才能。

针对当时的形势,刘基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要各个击破的建议,被朱元璋采纳。他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掉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

刘基还建议朱元璋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士,从而赢得民心。

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刘基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他筹划全局,共参与军机八年,辅佐朱元璋建立了统一的封建政权。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为嘉勉刘基的功劳,朱元璋授命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同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本想封刘基为丞相,然而刘基一再推脱,只好作罢。

于是,朱元璋授命他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其为诚意伯。

2.百官之首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今属安徽)人。他机智灵敏,少年时就研习法家著作,推断时事,多数都非常准确。

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3年),李善长投靠了朱元璋。他建议朱元璋效仿刘邦知人善任、不乱杀人的做法,成就帝王大业。从此,他受到朱元璋的青睐,成为参谋,参与机要,组织馈饷,不断被委以重任。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占领太平府,设置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任大元帅,李善长则被任命为帅府都事。

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李善长担任右相国,封宣国公。后来朱元璋改制,以左为尊,李善长于是成为了左相国。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授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李善长与其他谋臣制定官制与礼仪,监修《元史》,编纂《祖训录》、《大明集礼》,事无大小,都谋议而行。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李善长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当时,封公者共有六人,而李善长成为了百官之首。

李善长擅于辞令,处理政事,裁决如流,令将吏、百姓心悦诚服。他调兵转饷,恢复制钱,订立茶法与鱼税,使政府财政收入稳定增加,人民生活也好了很多。

两大集团

朱元璋将全国基本平定之后,朝廷内部再起波澜,矛盾重生,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的争斗,其首领分别是李善长和刘基。

1.第一次交锋

明朝刚刚建立时,两大集团之间的纷争便已显现。矛盾的导火索是由一个叫李彬的人引起的。

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他因为犯法而被刘基抓了起来。在查清了他的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赶上朱元璋外出,李善长急忙去找刘基说情,没想到刘基却一点也不通融,还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朱元璋。朱元璋一怒之下,命令即刻将李彬处死。

这份命令碰巧落在了李善长的手里,他恼怒异常,但不敢隐瞒。为了搭救自己的亲信,他想出了一个借口。他觉得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难以拒绝他的求情的。

然后,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已经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这个时候不应该妄杀人。"

李善长真可以说是老谋深算,他明明知道刘基通晓天文地理,以此作为借口,假如刘基坚持要杀死李彬,那就可以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

然而,刘基却果断地时李善长说:"杀死李彬,天一定会下雨!"

于是,李彬就这样被杀掉了。

李彬一死,李善长被激怒了,他开始谋划反击刘基。李彬被杀后很长时间,天也没有下雨。李善长借此煽动很多人弹劾刘基。

朱元璋次没有责难刘基,而刘基也清楚自己当时的处境,没过多长时间,他请假回了老家。

2.中都选址

朱元璋在登基称帝前后,对于选定国都颇费周折。他召集大臣讨论国都之地,大臣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最终也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在分析各地的利弊之后,朱元璋提出了以临濠为中都的想法。他之所以决定将临濠作为中都,一方面因为这里是他的家乡,"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另一方面是为了优待淮西功臣集团。

事实上,朱元璋在起兵抗元以及建立明王朝的过程中,很多淮人都跟随他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功劳,一些人还成为了开国功臣,这其中就包括丞相李善长。

朱元璋的建议得到很多大臣的支持。然而,就在朱元璋下诏书,准备"建置地池宫阙,为京师之制"时,刘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对朱元璋说:"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最终,朱元璋没有把都城迁到凤阳。

刘基反对迁都的举动,自然进一步加深了他和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之间的矛盾。

扶持代理人

刘基和李善长二人唇枪舌剑,明争暗斗。同时,他们还大力扶持代理人,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以便更好地打击对手。

1.使淮西集团暂时失宠的关键人物

杨宪,字希武,太原阳曲(今山西省太原)人。元末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建康(今南京市),杨宪投奔朱元璋,掌管文书。他由于办事干练,因而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

杨宪是检校组织的成员,而且还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作为文官中的一员,杨宪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并且他也有一定的能力。后来,他成为了浙东集团中的一员。

刘基在回老家前,并没有闲着,他其实已经布下了对付李善长的棋子,这就是杨宪。他让杨宪担任了御史中丞,准备应对淮西集团的打压。

面对李善长的时候,杨宪表现得恭恭敬敬,而他私下却一直想要扳倒这个淮西集团的领袖。

杨宪进入中书省之后,一面韬光养晦,避开李善长的锋芒;一面积极扶植有高见的贤人,并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断收集李善长的过失。同时,在朱元璋面前,杨宪多次打小报告,还跟朱元璋说:"李善长没有大才,不堪为相。"

时间久了,朱元璋对李善长确实有了一些看法,并对他多有指责。过了一段时间,他下诏让刘基回到了朝廷,并委以重任。

到此,淮西集团暂时处于下风。

2.走上台前的胡惟庸

眼看浙东集团就要成为胜利者,李善长非常担忧,他明白自己已经成为了靶子,淮西集团的局面岌岌可危,而自己又不适合亲自上阵与淮西集团争权夺利。

他想来想去,觉得自己为什么不学学刘基呢?找一个代言人,但是这个人不能威望太高,还要容易受控。最终,他看中了胡惟庸。

胡惟庸,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他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却一直不得意,总是做些职位不高的小官。其实,他的确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长的肯定后,他成为了淮西集团的新首领。

就在浙东集团志得意满,想要一鼓作气击垮淮西集团的时候,事情又悄然发生了变化。

由于刘基说话过于直接,因而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在朱元璋面前不断说他的坏话。慢慢地,朱元璋对这个足智多谋的谋臣也产生了怀疑,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他了。

最终的对决

两大集团互相倾轧,排斥异己,但都没有逃过朱元璋的眼睛。最终,朱元璋以自己的君主权力铲平了两股势力。

1.浙东集团的落败

在浙东集团得势的时候,朱元璋和刘基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谈话。

朱元璋以严肃的口吻问刘基,如若换掉李善长,谁能做丞相呢?刘基非常警觉,立即答道:"这要由陛下决定。"

朱元璋接着问:"你认为杨宪怎么样?"朱元璋知道杨宪是刘基集团的成员之一,因此先提出此人来试探刘基。

刘基回答:"杨宪虽然有丞相的才能,但是他没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但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怎么样?"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朱元璋怀疑他与刘基勾结,因此第二个提出他。

刘基回答:"此人很浅薄,不可以担任宰相。"

朱元璋说出了第三个人选:"那胡惟庸呢?"

刘基说:"胡惟庸如今虽是一头小牛,但是将来他定然会摆脱牛犁的束缚!"

朱元璋最终用意味深长的语气说:"这样看来,我的相位也只有先生您能担当了。"

他回答朱元璋:"我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能够担任宰相,皇上您自己慢慢挑选吧。"他又进一步说:"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适合做宰相的。"

刘基的这句话令朱元璋很不痛快,使他就此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刘基虽然明白自己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但依旧坚持在朝中为官,为浙东集团撑台。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亲自下诏给刘基,对他说:"你年纪已经如此大了,应该在家安度晚年,又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刘基无奈,只好又返回了故里。

刘基走后,浙东集团干将杨宪因失去了刘基的支持,很快就被淮西派排挤掉,杨宪本人也被胡惟庸随便找个借口杀掉了。在这场斗争中,淮西集团最终大获全胜。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刘基病重,朱元璋派遣胡惟庸前去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行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之后,病势愈发严重,不久就死了。

2.六公之首的结局

李善长外表宽和,而内心刻薄。他当政期间,骄横擅权,依靠自己的权势,颐指气使,公然凌驾于百官之上,受到非淮西集团以及朱元璋的不满。

李善长推荐的胡惟庸,被擢升为太常寺少卿,后来成为了丞相,两人往来极为密切。

随着权利的不断增大,胡惟庸越来越骄横跋扈,甚至擅自决定百官的生杀升降。对于那些于己不利的奏章,胡惟庸则藏匿起来,不上报给朱元璋。各地善于钻营、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徒以及职场失职者,争相依附或者谄媚胡惟庸,向其馈送了大量的金帛、名马、玩物。

学士吴伯宗曾经因为弹劾过他而险些遭受大祸。当他知道大将军徐达对他不满时,又向朱元璋告发其奸行,他还唆使徐达家的守门人谋害徐达。因事情被揭发,他最终没有得逞。

此外,胡惟庸还想方设法拉拢由于犯法而受到朱元璋谴责的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让他们在外收集军马,准备谋反。同时,他还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人,让陈宁坐中书省阅看天下兵马籍。他的这一切行动引起了朱元璋的极大注意。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被人告发企图谋反,后被处死。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李善长因为胡党而被追问,全家七十余人一同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