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妊娠分娩育儿全书
25620300000055

第55章 育儿篇(29)

在整个生长发育期,身高增长速度并不是随年龄平均增加的。婴儿期是人的第一个高峰生长期,以生后的前半年增长速度最快,一般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如一般初生身长为50厘米,刚满1周岁时可达75厘米,2岁时达85厘米,2岁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平均每年增长5厘米。

生长激素的作用

人的大脑腹侧有一个椭圆形结构,称为脑下垂体。它不断地分泌出一种激素,可促使骨骼不断增长,故称之为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多少直接影响到骨骼生长的速度,因此生长激素对于身体增高是不可缺少的。

一般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为每天1毫克,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就会导致骨生长缓慢而使身材较矮。生长激素的分泌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睡眠、营养、运动、情绪、药物等。

骨骼发育的要素

(1)充分的睡眠。它随年龄、身体和工作情况会有所不同。一般新生儿需18~20小时,儿童需12~14小时,成人7~9小时。

据统计资料表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夜间是白天的3倍。由于睡眠是否充足关系到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因此要求父母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而且应向子女多做解释,使他们从道理上弄清楚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

(2)充足的营养。骨的生长需两个条件,即第一骨细胞要不断增殖,第二要有骨盐的沉积。细胞增殖需要大量摄入蛋白质,而骨盐的沉积来源于钙、磷和少量的镁、钾、钠等。

此外,有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骨的增长也有很大的影响,如维生素D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和在骨质上的沉积。维生素A、C和微量元素锌都有促进骨增长的作用。

为了满足骨生长的需要,在饮食中要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特别是动物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需要接近,所以利用率高。另外,在饮食中多食含钙丰富的食品也很重要,如牛奶、海产品和芝麻酱等含钙量都较高,绿色蔬菜、豆制品也含钙质较多。

日本的川煨博士向人们推荐的有助于身高增长的五大营养品是牛奶、沙丁鱼、菠菜,胡萝卜和柑橘。

乐观的情绪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也极为重要,缺少欢乐和父母爱抚的孩子,往往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父母一定要爱护和教育子女,使他们在发育阶段永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遗传因素对于身高也有一定的关系,而因疾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如果能从宝宝年幼时就对上述几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宝宝都会发育良好。

婴幼儿常见疾病

水痘

症状及病因

水痘是病毒感染的疾病,其病程都是不药可愈的,治疗方法也因症状而定,即“症状治疗”。其主要症状有发烧、咳嗽、倦怠等,而其中最难处理的就是皮肤上病灶的处理。

水痘出在皮肤上很痒,发疹期平均可持续7~10天,通常忍不住痒,在白天时尚可以用意志力来克制抓痒的动作,但是在睡觉时就会不知不觉地用手去抓皮肤的伤口,当伤口糜烂发炎后,就会留下永久难看的疤痕。

应对方法

(1)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

(2)用肥皂或消毒水勤洗手,以减少手上细菌量。

(3)勤洗澡,减少皮肤上细菌的繁殖及伤口发炎。

(4)局部涂抹止痒药膏,尤其在出疹部位。

(5)高烧时可服用退烧药剂,但切勿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烧剂,因有可能导致危险的“雷氏症候群”。

(6)穿着宽松的衣服,以免压迫伤口引起感染及不适。

(7)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存在,如有没有持续高烧不退(败血症)、严重咳嗽(肺炎)、耳朵痛(中耳炎)、精神倦怠(肝炎)、神志恍惚(脑炎、脑膜炎)等现象。

待水痘伤口完全结痂脱落后,即可解除上述有关皮肤的处置,但是还要再带宝宝回儿科医师处复诊,让有经验的医师检查看看有无其他后遗症存在。

流鼻血

症状及病因

有的宝宝在夜里突然流出了鼻血,有时是一个鼻孔,有时是两个鼻孔凝着血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宝宝鼻黏膜的某个地方的血管网过于发达,碰上某种原因就会流鼻血。

应对方法

(1)当宝宝夜里突然流出鼻血时,首先要用棉花把宝宝的鼻孔堵住。同时要柔声安慰宝宝,稳定宝宝的情绪,让宝宝垫高枕头躺着,并用凉一点的毛巾放在宝宝的额头,这样,鼻血很快就会止住。

(2)对那些好流鼻血的宝宝,应多吃一些新鲜水果。通常情况下,夜里流鼻血大都是男孩。

(3)流鼻血的宝宝早晨起来不精神,可怀疑为白喉。虽然由于注射白喉疫苗,白喉很少发生,但还是应该检查一下为好。

(4)宝宝不仅流鼻血,还伴随着贫血、皮下出血、牙床出血等等,就要怀疑白血病,应及早确诊。

(5)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宝宝总是从一个鼻孔里流淡色血时,可能是鼻孔里有什么异物,应请耳鼻喉科医生诊治。

(6)早晨发现宝宝流鼻血后,要脱去宝宝的衣服,检查一下宝宝的全身。如果发现皮下出现紫色的,像是被打以后留下的瘢痕(皮下出血),就要警惕,应赶快去医院检查。这是因为有一种叫做紫癜的疾病与这种症状相类似,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小儿麻痹

症状及病因

脊髓灰质炎症容易导致小儿麻痹,这是一种病毒感染。

咽痛、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腹部症状是脊髓灰质炎最明显的表现。在发病初期,大多数小儿会发热到约38℃~39℃,不过1~4天可退热,间隔1~6天会再度发热,称为双峰热型。而后会出现出汗、面红、全身或四肢疼痛,病孩会不愿让他人抚抱,颈背强直,精神委靡,发热1~4天或晚至7~8天会出现瘫痪,且逐渐加重,一般退热后,病情会保持稳定。

最常见的是下肢得此病,可一侧或两侧受累,而且伴有呼吸不整,甚至困难,喉部肌肉瘫痪,咽食有困难。

瘫痪症状持续1~2周后,肢体功能和肌力逐渐恢复。不过重者可失去正常功能,造成终身残废。

但是,有的小儿可能只有发热一种症状,可以不出现瘫痪症状。

预防措施

(1)在流行期间,5岁小儿如未服小儿麻痹疫苗,可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注射1周后若发病者觉减轻症状,2~5周不发病可能已得到保护。

(2)按时服用小儿麻痹减毒活疫苗糖丸。小儿有腹泻、热性病、免疫缺陷症、传染病者应慎用药。

病毒性肝炎

症状及病因

病毒性肝炎属于传染病,通常简称肝炎。根据引起肝炎的病毒不同分别称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其中以甲型和乙型肝炎较为常见。根据临床表现又分为黄疸型肝炎和无黄疸型肝炎。小儿肝炎以甲型黄疸型肝炎最常见,近年来发现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病毒污染的食具、水、各种食品等传染,故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发病率较高。乙型肝炎的传播则主要是通过注射、输液、血浆等方式,其传染源为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宝宝得了肝炎后常见的症状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全身无力,因此病儿特别慵懒。也有自觉右上腹肝区不适或疼痛、腹胀,部分病儿可有皮肤及巩膜(白眼珠)发黄,尿色亦发黄,此称黄疸型肝炎。宝宝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通过验血查肝功即可确诊。

对确诊为肝炎的病儿重症者应住传染病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和护理。轻症或无条件住院者则可在家治疗。

应对方法

(1)休息好。特别是急性期肝功能异常者,应让患儿卧床休息。肝患病儿休息好比用药重要。

(2)因肝炎属传染病,故应严格隔离。患儿的食具要消毒好,专人专用。患儿的衣服、被褥也要常洗晒,最好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与患儿接触后应用消毒水洗手。

(3)酌情应用保肝药物如维生素C、肌酐、肝泰乐、云芝肝泰等。

(4)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为主,多吃水果,此外应定期复查肝功。

荨麻疹

荨麻疹患儿,除了少数在发病时会出现脸和唇浮肿、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等症状外,单纯的荨麻疹多无其他的后遗症。

荨麻疹以其发作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荨麻疹的症状及病因

急性病患儿约占1/3,通常是由于食物过敏引起的,如许多人会因对海鲜食物过敏而产生急性荨麻疹,通常在治疗几天后就会好转。

急性荨麻疹的应对如下

(1)避免继续接触引起过敏的物质。

(2)注射抗组织胺类的药物疗效会相当快速,不过药效不持久,约只有半天的效果,因此通常还需要配合口服药物,如此经过3~4天后应该能解除症状。

慢性荨麻疹的症状及病因

若荨麻疹持续复发超过6周,则成为慢性荨麻疹,致病原因则不一定和食物有关,其他很多因素都可能引起慢性荨麻疹,如温度变化,物理变化,(如搔抓),灰尘、花粉、丝袜等对局部皮肤产生的刺激,情绪引起的血管紧张等等。有的宝宝碰到冷水会过敏,有的宝宝碰到热水会过敏,这些都可能引起慢性荨麻疹。也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根本找不到明显的致病原因。

形成慢性荨麻疹的原因很多,因此医师遇到这类患儿时都会非常详细地询问病史,并要患儿尽量避免可能引发的因素。

慢性荨麻疹的应对方法

由于病情可能反复发作,因此建议不采用注射药物的治疗方式,因为长期使用的副作用较大,而较宜采用口服药物的方式,以便保证药物的作用。

有些慢性荨麻疹患儿使用了药品后会有嗜睡、全身无力等情形,因此,患者最好能和信任的医师长期配合,不要一觉得药物无效就又换医师。

虽然慢性荨麻疹不见得都能根治,但也有不少患儿可以在1至数年后完全治愈。即使不能治愈者,服用适当药物也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通常这类药物长期治疗的安全性很高,没有副作用。要注意的是,如果症状一旦改善,不能马上停药,最好从逐渐减少药量或药的种类做起,最后才停药。

若婴幼儿的荨麻疹合并有气喘、过敏性鼻炎及其他皮肤病灶时,一定要考虑是否患有异位性皮肤炎。

痱子

症状及病因

痱子是指由于汗水排泄不通畅积在皮肤中,以致汗腺的周围发炎的现象。

宝宝常会流汗,但由于调节机能不够,容易长出痱子,因此最重要的是常常保持皮肤清洁,并且擦干。

应对方法

淋浴或擦汗后,擦一些爽身粉、痱子粉、乳液等皮肤就会干燥。不过,擦粉时不要擦得太厚,否则,扉子粉会与汗液结合变成颗粒状从而危害婴儿健康。

最近几年由于空调的普及,长痱子的宝宝比以前减少,不过汗腺的作用由3岁前的环境来决定。夏天在冷气强的地方,流汗机会较少,长大以后汗腺就会不太发达,禁不起炎热。因此重要的是让婴儿适度在外面玩耍流汗。

汗疹

汗疹的形成是由于汗腺口受阻塞,而显得红肿。乳儿由于流汗多,会经常出汗疹。如果同时受到细菌感染,会造成化脓性汗疹。

抓破痱子后细菌进入汗腺而化脓也可形成汗疹。汗疹常长在头发中和臀部。

应对方法

为了预防汗疹,要为宝宝剪短头发并把头发洗干净,也要帮他剪指甲。

汗疹出脓时,要用镊子夹前端或把膏药剪成1~3厘米的正方形贴一晚,第二天撕下来就会破皮流脓,然后涂上抗生素软膏。

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十分有效,不过,最重要的是预防。应为患儿制造凉爽的环境、经常沐浴或擦身以保持皮肤清洁。

汗疹严重、发烧或淋巴结肿大时,应接受医生的治疗。

皮肤念珠菌病

症状及成因

它和尿布疹很相似,但却是由霉菌引起的,一般不会出现在健康皮肤上,而长于尿布疹等皮肤较脆弱的地方。它和尿布疹的区别在于只有屁股表面长出红斑时是尿布疹,褶皱处发红就是念珠菌病。

应对方法

尿布疹治不好时,要请皮肤科检查是不是念珠菌病,并且接受药物治疗。

防治念珠菌病要保持皮肤干燥,因此换尿布后可以稍微让屁股通风晾干。

此外,洗好的尿布用烘干机烘干不如暴晒在太阳下的杀菌效果明显。

疱疹

疱疹是因痱子、蚊虫叮咬、湿疹等化脓而引起的,身体所有的皮肤均可感染。

水疱疹会使皮肤化脓,主要是由于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所引起。这些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起初会形成小水疱,而后逐渐变大。水疱膜稀薄,容易破裂,最初是透明的,然后逐渐化脓。水疱膜破裂,脓水流出之后,会形成薄痂。水疱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会不断传染,形成新水疱,然后再发展至化脓。

这种水疱会立刻破皮,不久就成为疮痂。好发于夏季,宝宝会痒得一直抓,因而易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

应对方法

水疱破皮没有关系,但若感染到细菌就会再长出疱疹,因此一定要用干纱布吸取分泌液,然后涂上红药水消毒,再敷上抗生素软膏。不要使用妨碍吸收脓水的纸、油纸、胶带。类固醇软膏不要涂在潮湿的部位(若治疗1~2天仍无效,应去皮肤科检查)。

湿疹

症状及病因

多见于出生后1个月以后的宝宝。最初头面部有轻度红斑及小丘疹,重者发展为大片红斑、丘疹、丘疱疹,还渐扩展至整个头与脸,甚至扩到腋下、脐、脸部、手足。不过此病症状不痒,与一般的湿疹不同。

形成的原因不明。可能是此时期婴儿的油脂分泌较多,与青春痘类似。

应对方法

若病情轻微,在洗澡时可用肥皂把头洗干净,但长出疮痂时则要一天数次地清洗。

若要预防此病,首要的是做好日常皮肤的清洁。必须以热水或肥皂擦拭眉毛或鼻翼等处。头部亦可用肥皂洗净。

护理事项

(1)有皮肤病的宝宝,还是可以洗澡的。即使长疱疹,只要淋浴就没有问题。但最好使用无刺激性的婴儿肥皂。

(2)指甲太长不仅容易滋生霉菌,也会不小心抓伤宝宝的皮肤。为了宝宝,父母的指甲要剪短。

(3)手部也是细菌容易停留的地方,接近宝宝时要用肥皂把手洗干净,不需特别消毒。

(4)早上给宝宝换衣服时或洗完澡后,要仔细检查宝宝全身上下有无皮肤异常。

(5)要清除地毯上的虫卵,用吸尘器吸取最有效,要多用几次吸尘器来打扫。

药的选择和擦法

(1)请医生开药时,一定要询问一天需擦几次。

(2)涂药时薄薄地擦一层即可,因为无论擦多少,皮肤吸收的量总是一样的。

(3)细菌会在潮湿的部位繁殖,因此抓破疱疹化脓时,伤口最好用容易干燥的药消毒。抗生素软膏不会使伤口干燥,并且效果也不太好,倒不如用红药水,一般在药房就可买到红药水(红汞)。

(4)软膏和面霜不一样,在潮湿的部位擦面霜型药,反而会刺激并使病症恶化,因此湿的伤口和湿疹切忌用面霜。购买时可选凡士林合成软膏或一般的凡士林,这种软膏不会刺激尿布疹。

(5)如果在湿疹或伤口上贴创可贴,会使宝宝痊愈得很慢。因此,尽量避免贴创可贴,若一定要贴,最好勤于更换。

皮肤护理用品

(1)红药水或漱口药水(漱口用的药,不稀释直接擦)(市售),用来消毒割伤、擦伤、疱疹、汗疹。

(2)抗组织胺的软膏(市售),用来擦蚊虫叮咬处。

(3)爽身粉、天花粉(市售),预防痱子、尿布疹。

(4)抗生素软膏(市售的种类非常少),用来擦疱疹、烫伤、割伤、擦伤、汗疹。

(5)婴儿肥皂(市售),用来洗澡。

中耳炎

症状及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