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孕产同步护理大百科
25619200000032

第32章 胎教是优生优育的关键(2)

瑞典有一位医生叫舒蒂尔曼,他曾对新生儿的睡眠类型进行了实验,结果证明:新生儿的睡眠类型是在怀孕后几个月内由母亲的睡眠类型所决定的。他把孕妇分为早起型和晚睡型两种类型,然后对这些孕妇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早起型的母亲所生的孩子天生就有同妈妈一样的早起习惯,而晚睡型母亲所生的孩子也同其妈妈一样喜欢晚睡。

通过实验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胎儿出生几个月内,可能和母亲在某些方面就有着共同的节律。母亲的习惯将直接影响到胎儿的习惯。如果有些母亲本身生活无规律、习惯不良,那么从您怀孕起就要从自身做起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习惯的胎儿。

新生儿能与自己的母亲“协调一致”是十分幸运的,但协调一致却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然而,常使我们发生兴趣的是,母亲和新生儿最初阶段保持协调一致并不太困难。

最近研究表明,母亲产后会本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如果事先未经“排练”,即使有这种本能,母亲和新生儿也绝不可能演出如此技艺精湛,配合默契的“双人舞”。

据舒蒂尔曼博士的研究表明,在胎儿出生前的数月内,母亲和胎儿就已经把这一节律和情绪相互连接在一起了。

从这项研究结果中,可直接得出下述结论,即出生后母子间的“感通”,是出生前就早已开始的那一“感通”过程的延续。

孕妇的思维模式会带动胎儿的思维形成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无论如何不应忘记胎儿6个月过后,意识必会萌芽这一无可辩驳的事实,很有可能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

当然,胎儿6个月以前,所受的影响,虽然不能说是全部,但大部分都是躯体的。在这一期间,胎儿的意识很少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这是因为胎儿的大脑尚未成熟到将母亲的情感信息转换为情绪的地步。

譬如说,发怒是原始的情感。这一情感,只有当胎儿在大脑更为高级的中枢中,捕捉到鲜明的表象和特征时,才会转换为复杂的情绪,若想产生出复杂的情绪,胎儿必须首先感知母亲的情感,并对其加以分析,然后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也就是说,欲把情感或感觉转换为情绪,需要有一个感知的过程,而且要求大脑皮层具有复杂的心算能力。胎儿在6个月以后,开始具有明确的自我,并能把感觉转换为情绪。这时,胎儿的性格才逐渐通过母亲的情绪信息得以形成。

随着胎儿识别能力的提高,理解情绪的能力也会不断增强,胎儿就像一台不断被存入程序的计算机,最初只能解开极其简单的情绪的方程式。但是,随着记忆和体验的加深,胎儿渐渐会解开极其复杂的“思维线路”。

例如:在胎儿3个月时,胎儿几乎不会受到“双重型”、“冷淡型”母亲复杂的情绪信息的影响。但可认为胎儿会在原始的水平上感受到不快,这恐怕会对今后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生物是由简单向复杂进化的,胎儿的躯体也是如此。在长达9个月的胎儿期内,由原生质这种小得几乎无法辨认的“点”,演变成具有复杂的大脑、神经组织以及躯体的人体。与此相同,胎儿的精神也是由无意识的存在,发展为能够记忆和理解错综复杂的情感与情绪的存在。

孕妇的情绪会影响胎儿

孕妇的精神生活调节的好坏,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尽管胎儿深居母亲的子宫之内,但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母子之间的生命活动也日渐戮力同心,与母体共同享受着人间的喜悦与温馨,伴随着母亲的精神心理节奏逐渐萌发生命的智慧。

孕妇的心理活动要比一般人复杂得多,特别是在怀孕早期,由于早孕反应导致身体的不适,更容易使孕妇产生不良情绪。再就是到了妊娠晚期,由于身子日渐笨重和对分娩的恐惧及担心孩子生下来是否健康等问题也时常缠绕着孕妇,从而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孕妇情绪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自身的健康,而且对胎儿的影响也很大。医学研究表明,孕妇在情绪好的时候,体内可分泌一些有益的激素,以及酶和乙酰胆碱,有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孕妇在情绪不良的情况下,如在应激状态或焦虑状态中,会产生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并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使胎儿产生与母亲一样的情绪,并破坏胚胎的正常发育。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孕妇在恐惧、愤怒、烦躁、哀愁等消极精神状态中,身体的各部分功能都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而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影响胎儿身体和大脑的正常发育。有人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前德国55家医院所出生的婴儿做过调查。发现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7年间,新生儿畸形率为1.25%;1933~1940年希特勒上台执政的7年间,畸形儿发病率上升到2.38%;1940~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其发病率又上升到2.85%;1946~1950年前后最困难的5年里的畸形儿发病率高达6.5%。这说明希特勒的残暴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张、恐怖以及战后的困境,对孕妇的情绪和胎儿的正常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医学研究还发现,妊娠7~10周内,是胎儿腭骨的发育期,此时孕妇的情绪若过度不安,则可导致胎儿唇裂;孕期若过度恐惧忧伤、高度紧张,或接受难以承受的精神刺激等,均可引起胎盘早剥,造成胎儿死亡。

精神情志因素对胎儿形体影响就如此之大,更不用说不良情绪对胎儿心理与智力的影响了。可见,孕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万万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孕妇要有意识地培养宽广的胸怀、愉快的心境、稳定的情绪,家庭内部也要密切配合,努力为孕妇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孕妇充分体会家庭的温馨,使孕妇的外部感受由在腹内的胎儿得以接应。这正是中医“外感内应”胎教理论的落实。

孕妇和胎儿要有良好的沟通

母亲与胎儿之间,不但有血脉相连的关系,而且还具有心灵情感相通的关系。母亲与胎儿之间分别通过不同的途径彼此传递生理、行为、情感信息。这也是能够进行胎教的前提条件。

首先,胎儿的存在促进了母体分泌维持妊娠所需要的激素,并使母体产生孕育胎儿所必需的生理上的变化,如子宫增大、变软、乳腺增生、乳房增大、基础代谢加快、激素分泌增多,以及全身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等,胎盘分泌的一系列激素可以维持妊娠的进行。总而言之,胎儿在积极地促使身体分泌一些物质,协助母亲维持自己的生命。就是说胎儿已经能够对自己的生命施加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母体也在积极地向胎儿传递生理信息,如母亲遭受不安时分泌出来的激素使血液中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从而通过胎盘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当母亲有嗜烟、酗酒、滥用药物、暴饮暴食以及遭受外伤等情况时,可使胎儿的生长环境发生有害的变化,进而使胎儿产生恐惧的心理,表现为胎动异常,心动过速等。

母亲的情感诸如怜爱胎儿、喜欢胎儿,以及恐惧、不安等信息也将通过有关途径传递给胎儿,进而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说,当母亲在绿树成荫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愉快舒畅时,这种信息便很快地传递给胎儿,使他体察到母亲恬静的心情,随之安静下来。而正当母亲愤怒之时,胎儿则迅速捕捉到来自母亲的情感信息,也变得躁动不安。据报道一些毫无医学原因的自然流产正是由于母亲的极度恐惧不安造成的。

据国外医学报道,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始终拒绝吃母奶,却迫不及待地大口吸吮牛奶或其他乳母的乳汁。这种有悖于常情的举动,不禁使人愕然。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位母亲在怀孕时不想要这个孩子,只是由于丈夫的原因才勉强生了下来。可见,这个婴儿在胎儿时期已感觉到母亲不希望生下自己的想法,因而在出生后仍对母亲“存在戒心”。

总之,母亲与胎儿之间是存在情感沟通渠道的。至于这条渠道是怎样建立,这些影响又是如何发生的,目前还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但是充分的事实已经证明,凡是生活幸福美满的母亲所生的孩子大都聪明伶俐,性格外向;而生活不幸福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易反应迟钝,存在自卑、怯弱等心理缺陷。

婴儿对于爱的感受力是非常敏锐的,你千万不要以为这小东西懵懵无知,无论你怎样的隐藏,婴儿生下不久就可凭感觉体会出一切的,他会感觉出家人的失望和自己的不受欢迎。不要认为光靠充分的营养和周到的身体卫生就能养活孩子。没有爱的滋润,虽有充分的营养和完善的医药保健,孩子仍然会萎缩下来,他们的生长发育会显得迟滞而缓慢。

婴儿需要母爱就如同植物需要阳光一样,被爱保护着的孩子是幸福而安定的。缺乏爱滋润的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易充满着恐惧不安和焦虑。

孕妇和胎儿的行为互动

行为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肢体语言。由于胎儿尚不具备语言表达的能力,所以发生在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这种行为信息的传递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观察发现,每当胎儿感到不适、不安或意识到危险临近时,就会拳打脚踢向母亲报警。据报道,一位妊娠7个月的孕妇突然感到腹中的胎儿猛烈冲撞自己,并且持续时间较长。经医生诊断,结果是前置胎盘。这是一种很可能导致胎盘与子宫分离,引起大出血的妊娠。可见,胎儿已感到即将降临的危险,于是不得不竭尽全力通知他的母亲。另一方面当孕妇因重体力劳动,大运动量活动,长途跋涉,以及繁重的家务等引起极度疲劳,或者因种种原因造成巨大的烦恼、气愤和不安时,也会自然而然地传递给胎儿,使胎儿得到母亲行为的暗示,从而波及胎儿的健康和发育,严重时甚至使胎儿感到无法忍受而发生流产、死产等意外,因此,未来的母亲应重视孕期保健,注意分析来自胎儿的行为信息,以保证胎儿健康成长。

母亲分类

是的,胎儿在孕育过程中,个人的性格、气质特点就已开始萌芽,包括爱、憎、忧、惧等不同情感。最近的研究表明,胎儿在子宫里不仅有感觉,而且还能对母亲相当细微的情绪、情感差异作出敏感的反应。澳大利亚的洛特曼博士观察研究了114名妇女从妊娠至分娩的全过程,并将她们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为理想母亲

心理测验证实她们盼望得到孩子。这类母亲怀孕时感觉最佳,分娩顺利,生下的孩子身心健康。

第二类为矛盾母亲

这类母亲表面上似乎对怀孕很高兴,丈夫亲友也以为她们乐意作母亲,可是,子宫里的胎儿却能注意到母亲潜意识里的矛盾情绪和母亲内心深处对他们的排斥心理。这些胎儿出生后,大部分有行为问题和肠胃问题。

第三类为冷漠母亲

这些母亲不想得到孩子,但她们潜意识希望怀孕这两种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全被胎儿接受。这些孩子出生后,易情绪化、情感冷漠。

第四类为不理想母亲

这类母亲不愿意得到孩子。她们在怀孕阶段生病最多,早产率最高,生下的婴儿出现体重过轻或情绪反常。

胎儿并不是传统儿科学描述的那种消极的、无思维的小东西。大量的研究表明,胎儿在妊娠5周起就能对刺激做出反应;8周时能做出许多诸如蹬脚、摇头等动作来表示他的喜好和厌恶;从6个月起,胎儿就过着积极的情绪生活,不满意时也会发点小脾气。

母亲的情绪对胎儿的影响极为重要。母亲的焦虑、恐惧、愤怒和长久的不安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严重影响着母体内胎儿的生活环境。这些消极因素会导致母体对胎儿的供养减少,使胎儿也置于不安与恐惧之中。经调查妊娠过程中孕妇人际关系对胎儿的影响,发现夫妻吵架、邻里不和所导致的不良心境对胎儿影响最大。特别是孕妇发怒时,大声哭叫能引起胎儿不安和恐惧。而孕妇发怒时体内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上升,胎盘血管收缩,引起胎儿一次性缺氧,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孕妇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使胎儿得以健康发展。

孕妇和胎儿的感情从理解开始

日本幼儿开发协会理事长井深大先生曾经利用B型超声波观察过令人吃惊的胎儿活动,井深大先生同一位做了30年的妇科医生夏山英一先生一起看了两组显示胎儿行动的B型超声图像。

一组是因为担忧而哭泣。从图像来看,胎儿活动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开始时,动作比较缓慢,接着是吃惊般的动作,后来动作越来越奇怪了。头部、胸部长时间抽动着,出现了奇怪的动作,也曾出现了轻微的痉挛,最后全身抽搐起来,动作是突发性的,没有连贯性,各部分还有微小的活动。

另一组是母亲哭泣时胎儿的图像。但是,这位母亲是因为高兴而哭泣的,她是一位37岁的妇女,一直想要孩子,好不容易怀了孕。当她利用超声波装置第一次看到胎儿活动的情景时,激动得哭了起来。这时,胎儿是缓慢而不停地活动着。随之,胎儿的脉搏跳动也逐步加速,但却没有出现痉挛或其他特殊的动作,一直是比较舒畅的大动作。

据观察,母亲哭泣后心跳加速,它虽和横膈膜摇荡状态相同,但是,胎儿活动状态却有着戏剧性的不同。

关于连接母亲与胎儿的复杂的神经激素的“通路”问题,人们现已获得大量的有关知识。

母亲与胎儿,在生理上并非只有一个大脑和植物神经机构,而是分别有其独自的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所以,这些神经激素的通路,是母亲与胎儿交流情感的一种不可多得的手段,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于行为和思维的指令机构,那当然是人的大脑。但其下达指令的过程却是在大脑表层大脑皮质内进行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脑中所感觉所思考的事情在与大脑皮层直接相连的下丘脑本身的作用下,在下丘脑转化为情感,继而转化为躯体的感觉。

目前关于胎儿的神经系统在何种情况下最容易接受母亲应激反应时分泌出的神经激素问题,尚不清楚。而且由这些神经激素引起的变化也未查明。但是,从最近的研究结果中获知,胎儿的下丘脑以及受此控制的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最易受到影响。由于这方面例证太少,但作为胎儿理解母亲感情变化证据来说,当然不能说已充分,但它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和兴趣。

胎儿通过什么渠道和母亲说话

梦,既非随意所为的,也非自然形成的,而是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现象。妊娠女性的梦,大都是因本人无意识地畏惧分娩而形成的。梦见过自己遭受不安的孕妇,往往分娩时间较短,分娩顺利。据最近的调查表明,梦是孕妇处理不安的一种便利方法。

孕妇的这些梦,与我们通常所做的梦一样,往往同其觉醒状态下的情绪或思维活动有关。妊娠女性做梦时,常梦见自己与胎儿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