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素书全鉴(第2版)
25578700000024

第24章 遵义章用错方法会陷自己于被动境地(7)

即位以后,李世民逐步建立起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最高决策集团,汇集了当时最杰出的人才,以充满朝气和进取精神的政治面貌,开始励精图治,为开创贞观之治的昌盛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李世民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于是李世民首先采取了求贤纳才、知人善任的用人政策,不拘一格地广泛吸纳人才。他把举贤荐能、广招人才视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对那些推荐人才不积极的大臣,则加以严厉批评。

有很长一段时间,宰相封德彝没有推荐一个人。李世民于是就责问他,封德彝却回答说是天下没有贤才可以推荐。

李世民不禁气愤地批评封德彝说:“用人就如同使用器物一样,只要各取所长,自然就不乏贤才奇士。你不善知人,怎能说世上没有贤能之才呢?”

李世民不仅让大臣们推荐选拔人才,他自己也处处留心和访求有才之士,一旦发现即破格提拔重用。只要是有才之士,李世民不计较资历地位和亲疏恩怨,都能够兼收并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在一次上朝的时候,中郎将常何所提出的20多件事,全都符合朝政的情况。然而,常何是武将出身,不通经文,应该是不可能有这么高明的见解的,这不禁让李世民既高兴又奇怪。

经过询问,李世民这才知道,常何所提交的议论其实都是他家中的食客马周代写的。于是李世民立即将马周召进宫,和他一番详谈之后,发现马周的确是个人才,不仅机智敏捷,深识事端,而且处事公允,敢于直言,当即就任命他为门下省官员,对他大加重赏,后来又任其为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直至中书侍郎、中书令等要职。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计较恩怨,大胆重用东宫集团的重要谋臣魏征、王硅、韦挺等人,其中最杰出的当数魏征。

魏征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推崇他的才能,委之以宰相重任。他前后共向李世民进谏了200多次,大多都被采纳了,这对贞观前期的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魏征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凡是正确的意见,不但要说,而且要坚持到底,即使李世民大发雷霆,魏征也坦然处之、神色不移,毫不退缩。

魏征死后,太宗十分痛心,无限感慨地说:“用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冠;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衰的道理;用人作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过错。现在魏征去世了,使我失去了一面很好的镜子。”

李世民以独特的政治家风度,积极推行科举制度,大力奖拔人才。因此,在唐初人才荟集,群英满堂。为开创贞观时期的大好局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列子·杨朱篇》中也写道:“要办大事的人,不计较小事;成就大功的人,不考虑琐碎。”

但现实生活中,仍有些管理者因为个人的恩怨而排斥有德有才之人。而优秀的管理者,在选用人才时,总是优先考虑这个人能做什么、做得多好,而不是考虑个人私利。

所以他们在用人时,并不总是盯住员工的过去和缺点,他们能够对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视而不见,专注于员工的特长,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它。

20

【原典】

用人不正者殆,疆用人者不畜,为人择官者乱。

【张氏注曰】

曹操疆用关羽,而终归刘备,此不畜也。能清廉立纪纲者,不在官之大小,处事必行公道。

【王氏点评】

官选贤能之士,竭力治国安民;重委奸邪,不能奉公行政。中正者,无官其邦;昏乱、谗佞者当权,其国危亡。贤能不遇其时,岂就虚名?虽领其职位,不谋其政。如曹操爱关公之能,官封寿亭侯,赏以重禄;终心不服,后归先主。

用人不当功败垂成

【译释】

一个领导者如果用人不当,在用人的过程中又不够灵活,这是很容易导致混乱和失败的。

得人才者得天下,若要成事,人才固然重要,但前提是找对人用对人,如果用错了人又不能及时改正,那后果就很严重了。

有的领导任人不唯贤,不看能力,不看贡献,却喜欢用自己的喜好作为标准,只要长得标致,或者能说会道,就可以给予高级的职位。这样的领导绝不是合格的领导,不客气地说,就是典型的糊涂官。

用人不当,后患无穷

历史上,因错误识人用人而铸成大错的例子不在少数。无论是何种原因,他们的教训都是值得吸取的。

前秦帝国的皇帝苻坚,任用平民出身的王猛为相,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是颇有作为的一代帝王。淝水之战失败后,前秦帝国迅速瓦解,他被后秦帝国的姚苌所杀,结束了其轰轰烈烈的一生。

苻坚是个心地善良、胸襟开阔的人,他对人从不猜忌,即便是那些投降或被俘的帝王将相,他也以礼相待,从不杀戮。甚至如鲜卑亲王慕容垂,羌部落酋长姚苌,他还引为知己,授予高官和赋予很大的权柄。

王猛生前曾劝谏苻坚说:“皇上与人为善,也不能不分敌我。国家的死敌不是晋帝国,而是杂处在国内的鲜卑人和羌人。更让臣担心的是,他们的首领都在朝中身居要职,有的更握有兵权,一旦有变,国家就危险了。”

苻坚坚信只要诚心待人,对方一定能诚心待我,有此观念,他并未把王猛之言放在心上。王猛死后,他对这些人更是信任不二,宠爱日隆。

淝水之战后,苻坚逃到洛阳,那些尚未到达淝水的大军也闻风溃散。鲜卑籍大将慕容垂见有机可乘,遂起反叛之心。他借口黄河以北人心浮动,自请苻坚派他前去宣慰镇抚。苻坚对他毫无防范,不仅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还亲自向他致谢。慕容垂渡过黄河后,立即号召前燕帝国的鲜卑遗民复国,建立了后燕帝国。

其后,迁到关中的鲜卑人,又在慕容泓的领导下,建立了西燕帝国。苻坚命他的儿子和羌籍大将姚苌征讨西燕,结果大败,苻坚的儿子阵亡,姚苌畏罪逃到北方,后又叛变,建立了后秦帝国。

鲜卑人和羌人的反叛,使前秦帝国陷入了灭顶之灾。不久,首都长安被困,苻坚突围西行,在五将山被后秦兵生擒,送到后秦皇帝姚苌的手上。

苻坚至此,仍怀有生的希望。姚苌二十年前犯罪当诛,在绑赴刑场即将处斩时,时为亲王的苻坚见他英武不凡,遂动了恻隐之心,将其救下。有此大恩,苻坚深信姚苌自会感恩图报放他一马。

万万没想到,姚苌先是向他索取传国御玺,继而百般污辱。苻坚万念俱灰,大骂姚苌忘恩负义,姚苌不待苻坚多言,就把他活活缢死。

苻坚犯错误的根源,在于他心地过于善良,在当时十分复杂的情况下,仍轻易相信别人并委以重任。这种品质对于个人,无疑是那种值得去结交做朋友的人;但作为一个治国者,这反而成为一种致命的弱点。识人难,用人更难。预防这类错误,关键在于“防”,可惜的是,苻坚从来没有给自己在这方面筑起防线。

一个人是否应该被看重,重要的当然是看他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学识修养,至于外在的容貌、装饰以及言谈举止等,其实都是次要的。无论是选才用人还是结亲交友,有见识者当然要以此为标准。当然,能够“质”与“文”俱佳更好,但是,切记不可因“文”而废“质”。否则,一旦被外表迷惑,得到一个华而不实的废物,甚至是一个仅仅外面光的“驴粪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所以说,认识评定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人的许多外在情感都是装出来的,尤其是当处于复杂的环境中时,人心更是难测。所以,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为政者,都必须深入观察,真正看透一个人的内心,谨防误识、误交、误用。暂时难以认清的,不妨冷淡处之。否则,将会给自己造成不利,给大局造成损失。

21

【原典】

失其所强者弱。

【张氏注曰】

有以德强者,有以人强者,有以势强者,有以兵强者。尧舜有德而强,桀纣无德而弱;汤武得人而强,幽厉失人而弱。周得诸侯之势而强,失诸侯之势而弱;唐得府兵而强,失府兵而弱。其于人也,善为强,恶为弱;其于身也,性为强,情为弱。

【王氏点评】

轻欺贤人,必无重用之心;傲慢忠良,人岂尽其才智?汉王得张良陈平者强,霸王失良平者弱。为人做官要处理好自己的“强”和“弱”

【译释】

失去自己的优势,力量必然削弱。

国家若要强盛,必须有众多贤臣良才的辅佐;家庭若要强盛,必须多出贤良孝义的子弟。至于一个人的强胜,则不外乎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三种情形。孟子能够集思广益,使自己慷慨自得,和曾子自我反省而屈伸有度是等同的,只有亲身实践由曾子、孟子的经验和孔子告诉仲由强胜的道理,自身的强胜才可保持久长。此外斗智斗力的强胜,则有因为强胜而迅速兴旺,也有因强胜而彻底惨败。古时人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之流,他们的智力都卓绝一世,而他们灾祸失败也超乎寻常,近代人如陆、何、肃、陈也都自知胆力超群,却都不能保持强势到最后。所以我们在自己弱的地方,需修正时,求得强胜就好;而在比别人强的地方,谋求更大的强胜就不好。个人如果专门在胜人之处逞强,那么是否真能强到底,都不能预料。即使终身强横乡里安稳度日,这也是有道德的君子们不屑提起的。

做官宜“明”宜“强”

做官不仅要“明”,“强”也是不可或缺的。“强”当然不是一味地逞强,最好的做法是“明”“强”结合。所以,为官之人第一件事就是培养自己处事不烦、不急不躁的风格。头脑清醒才能沉着冷静,沉着冷静才能稳住部下,稳住部下才能做出决断。不然的话,心急似火,性烈如马,只会使事态的发展更加混乱。

因此,“明强”之法,仍讲究修炼自己,尤其在遇到困难时,要能够审时度势,深谋远虑,决不求一时之功,决不轻举妄动。求“强”是可以的,但在逞能斗狠上求强就不是明智之举了。

逞强斗狠,说到底就是要获得超越感和优越感,从而谋求他人对自己的肯定、服从或尊敬,然而这种优越感的获得往往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在某一时间,某一场合或某一范围内,你确实征服了他人,但在另一时间,另一场合或另一范围内,你又征服不了他人,而且你的这种征服必然激起他人持久的抵抗;倘若你征服的人越多,那么你所激起的反抗也就越大。最后陷入孤立的境地,你发现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所以逞强斗狠最终会失败。

清朝名臣曾国藩一生刚强,他自述道:“吾家祖父教人,也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又说:“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吾兄弟皆受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他上承家训,进而总结了自己的经历,深刻地认为:“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这种倔强的性格,使曾国藩虽屡次踬跌,却依然充满刚毅,勇往直前。

咸丰九年十月十四日,他作一联以自箴: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正是他这种倔强性格的写照。

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舍此而求以客气胜人,是刚愎而已矣。二者相似,而其流相去霄壤,不可不察,不可不谨。

自胜,也得克己,所以,刚强也是一种克己之学。克己,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下手,即“刚柔互用”,不可偏废。曾国藩说:“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并非就是暴虐,强矫而已;柔并非卑弱,谦退而已。”

为使“刚”得恰到好处,“柔”得也恰到好处,曾国藩强调刚柔均须建立在“明”的基础之上。他说:“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他致书诸弟说:“‘强’字原是美德,我以前寄信也说‘明强’二字断不可少。第‘强’字须从‘明’字做出,然后始终不可屈挠。若全不明白,一味横蛮,待他人折之以至理,用后果证明它,又重新俯首输服,则前强而后弱,这就是京师说的瞎闹。我也并非不要强之人,特以耳目太短,见事不能明透,故不肯轻于一发耳。”又说:“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不明而强,于己则偏执任性,迷途难返,于人则滥用权威,逞势恃力,终归都是害人害己。什么是“明”?就是要明于事,明于理,明于人,明于己。欲强,必须明;欲柔,同样必须明。否则,虽欲强而不能强到恰当处,虽欲柔而不能柔到恰当处。一味刚强,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一味柔弱,遇事虑而不决,决而不行,待人则有理不争,争而不力,也是不能成功立业的。

所以,曾国藩认为,“强”有两种:“斗智斗力之‘强’,则有因‘强’而大兴,亦有因‘强’而大败。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近世如陆、何、肃、陈亦皆予知自雄,而俱不保其终”。“惟曾、孟与孔子告仲由之‘强’,大概能持久恒常。”《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怕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曾国藩所追求的,正是这种“自反而缩”的“强”。孔颖达注:“缩,直也。”指正确的道理。反躬自问,为维护正确的道理而勇往直前,这才是真正的“强”。故曾国藩说:“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一味逞强,终必败露;炼就意志刚强不拔,就可能有所成就。